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狠抓质量管理”,在印刷行业,这口号喊了几十年,做到了吗?大部分企业初期一定是做到了,不然也不会天天喊,只是过后缺一份坚持。还有一个口号,“管理出效益”,它所涵盖的范围更广,涉及人事、绩效、财务、生产、品质、色彩管理、仓储、环境、物流等等,真正能做出实效的并不多。
问题出在哪儿?
每个管理范畴没定标准,定了标准却缺少量化,有了量化指标却没有制定监督管理机制——通常与绩效管理挂钩,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问题所在。标准、量化、监督机制,这些都完备了,在执行的过程中还必须不停地做调整,最后就要看管理层的恒心和整个团队能坚持多久。
“管理”这种东西比较虚, 因为需经过较长时间才能看到收获,但人们往往不太愿意为“时间”买单。我们在推i-FJ项目时体验最深,有的客户宁愿买辆宝马也不愿投入这些见不着实体的东西!
另外,工作标准也是针对“人”的标准,包括任职资格、岗位职责、岗位权限、工作内容及作业指导、检查与考核等内容。工作标准其实就是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要求,只缺岗位工作手册;就算有,一般也缺少量化,但毕竟还是人在执行,要考虑人的影响。比如印刷部有一位机长,经常违反纪律,但有些特别的活只有他会处理,请问是否该处分他?估计这个问题会难住一些企业老总。有了测量标准的仪器、数字化流程加上管理,似乎一定可以保障印刷的质量,但是事在人为,人的素质不对,空有最先进的管理和软硬件,不见得有用。
总而言之,标准是基于多数人的经验教训得来的最优秀的方法,标准的执行必然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标准的一致性、通用性同样节约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就在于如何理解和运用了。
试试从SOP入手
在企业里,其实每个员工都可以提出好主意,但如果我们不能把最好的方法“文件化”,就无法充分利用团队的智慧,不但不能取得进步,甚至会越来越糟糕,更有可能发生的是,许多优秀的方法、宝贵的经验会在员工离职时被一并带走。
其实,企业推进标准化、储备经验,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在原来标准的基础上做持续改进,还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对于那些刚刚意识到自己做得有些“粗放”、想要推行精细化管理的企业,不妨从制作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标准作业程序)入手,比较适合。
有了标准,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在效率与品质上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异。而标准化做得越好,对员工个人技能的依赖度越低,员工离职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与此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统一的标准更便于快速化的培训与复制。
接下来要做的,是替自己的装备升级。大家都知道,印刷机的油墨经由几组墨辊传递到印版,再从印版转印到橡皮布,最后才能印在纸张上面,如此的传递过程确实很难避免网点扩大的问题,CIP3/4则可以把CTP版上的油墨信息传递过来,转换成印刷机控墨台的数据。如此一来,不管放几次墨,两张相同的CTP版都能保证一致。
电脑计算的墨量达到百分九十九准确,一点也不难,如果还担心印刷过程中积墨、串墨的问题,可以投资循环校正墨控系统,利用轨道扫描仪扫描正在印刷中印张上的色块,分析出每一墨道的油墨密度,及时传回控墨台。这样,从印前到印刷环节都已经数字化,一位初级技术员也能驾驶控墨台、也能开机印刷了。
还可以做得更好
以“5S”为基础,还可以理出一些基本的优化管理。我所经历的一家企业,曾做过这样一个尝试。一台印刷机4个人操作,同时找4个人拿着摄影机,分别跟在各个操作人员后面,录制操作过程。事后,在一个屏幕上同时播放4部录像,发现印刷的过程中,有时同样工作两人做,有时有人没事干;有时甲走到乙的位置干活,乙走到甲的位置做事。经过分析以后,让甲和乙没事干的时间分摊丙某一部分的工作,避免多余的移动,这样就省下了人工时间,甚至还重新设计了所有工具箱(以5S摸式进行),就是要让操作者拿工具和零件时能更方便,手移动的距离最短。
两三次模拟演习检测后,把每个人、每个动作重新规范,要求每次都得按照标准工作程序干活,这样每一台印刷机就可以减少1~2个人工。同样的方式也在不同的部门和工序进行, 例如分纸、切纸操作,折排穿印后工序等,再通过科学合理的设备排列,令“两人一机”、“一人一机”的操作模式,变成“三人两机”、“两人三机”的操作摸式,然后把省下的人工费用转给生产线上的操作员,以达到共赢。
这里还要探讨一个问题,目前很多人认同“大钱是从印刷中省下来的”,表面上管理改善总是在“做减法”,比如减少人力、减少人为出错、减少浪费,更有甚者减少使用合格的原材料,但一味无原则地减下去最终只会把客源也减掉。有时候,可能还真忽略了“加法”的作用,其实很多重复性的工序是适合使用“加”自动化软硬件去完成的。“舍得”也是一个问题,本人工作期间就常遇到这种现象,为了达到网点平均的效果,希望企业能够更换已证实损坏的胶辊,最后却不了了之。
当然,也应该注意到,关于“加”的一些环节是印刷决策者所不熟悉的,所以也不太热衷于投入,加上影响到操作人员的工作习惯,由此引发的抗拒感也使得相关措施很难取得成效。
标准化≠标准化认证
不论是出于自身提升的需要还是客户的硬性要求,现在很多企业都会去做各种各样的认证。我觉得各种印刷标准化认证设计的本意,就是让企业在认证的过程中,了解所有影响印刷质量的细节,所有细节都照顾到了,印刷的结果就一定符合标准。如果一家印厂能控制印刷的质量,达到印刷标准,其实也可以不用再请人来认证了。
通过认证的厂家都知道,如果想获得印刷标准化认证,必须要使用特定的纸张、油墨,而平常活件可能从没有用到过符合这些条件的原材料;认证审核时只针对一台印刷机来执行,工厂里还有其他的印刷机和生产人员都没有参加认证。所以,考试通过了最多也只能证明这家印厂能掌握一种方法,让印刷师傅、车间经理、业务人员、客户都能以相同的“语言”来沟通,并不表示全厂的设备和人员都能通过这个考验。
很多人会问,做外单的企业可能对认证更为重视,对于面向国内市场的众多中小民营企业而言,那些外来的认证有用吗?我想国外的一些认证未必适合所有企业,但其过程和方法却绝对有用,它可以让企业了解每道工序需要注意的细节,如要达到标准必须使用什么软件、什么设备去做,达成的数据是怎么得来的、依据是什么。实际上,只要掌握了这些方法,不管客户要求你有哪个国家的标准,都能轻易达标。
(作者为Ugra PSO认证专家,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印艺产品事业本部中国区营业副总监、i-FJ项目总监)
问题出在哪儿?
每个管理范畴没定标准,定了标准却缺少量化,有了量化指标却没有制定监督管理机制——通常与绩效管理挂钩,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问题所在。标准、量化、监督机制,这些都完备了,在执行的过程中还必须不停地做调整,最后就要看管理层的恒心和整个团队能坚持多久。
“管理”这种东西比较虚, 因为需经过较长时间才能看到收获,但人们往往不太愿意为“时间”买单。我们在推i-FJ项目时体验最深,有的客户宁愿买辆宝马也不愿投入这些见不着实体的东西!
另外,工作标准也是针对“人”的标准,包括任职资格、岗位职责、岗位权限、工作内容及作业指导、检查与考核等内容。工作标准其实就是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要求,只缺岗位工作手册;就算有,一般也缺少量化,但毕竟还是人在执行,要考虑人的影响。比如印刷部有一位机长,经常违反纪律,但有些特别的活只有他会处理,请问是否该处分他?估计这个问题会难住一些企业老总。有了测量标准的仪器、数字化流程加上管理,似乎一定可以保障印刷的质量,但是事在人为,人的素质不对,空有最先进的管理和软硬件,不见得有用。
总而言之,标准是基于多数人的经验教训得来的最优秀的方法,标准的执行必然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标准的一致性、通用性同样节约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就在于如何理解和运用了。
试试从SOP入手
在企业里,其实每个员工都可以提出好主意,但如果我们不能把最好的方法“文件化”,就无法充分利用团队的智慧,不但不能取得进步,甚至会越来越糟糕,更有可能发生的是,许多优秀的方法、宝贵的经验会在员工离职时被一并带走。
其实,企业推进标准化、储备经验,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在原来标准的基础上做持续改进,还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对于那些刚刚意识到自己做得有些“粗放”、想要推行精细化管理的企业,不妨从制作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标准作业程序)入手,比较适合。
有了标准,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在效率与品质上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异。而标准化做得越好,对员工个人技能的依赖度越低,员工离职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与此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统一的标准更便于快速化的培训与复制。
接下来要做的,是替自己的装备升级。大家都知道,印刷机的油墨经由几组墨辊传递到印版,再从印版转印到橡皮布,最后才能印在纸张上面,如此的传递过程确实很难避免网点扩大的问题,CIP3/4则可以把CTP版上的油墨信息传递过来,转换成印刷机控墨台的数据。如此一来,不管放几次墨,两张相同的CTP版都能保证一致。
电脑计算的墨量达到百分九十九准确,一点也不难,如果还担心印刷过程中积墨、串墨的问题,可以投资循环校正墨控系统,利用轨道扫描仪扫描正在印刷中印张上的色块,分析出每一墨道的油墨密度,及时传回控墨台。这样,从印前到印刷环节都已经数字化,一位初级技术员也能驾驶控墨台、也能开机印刷了。
还可以做得更好
以“5S”为基础,还可以理出一些基本的优化管理。我所经历的一家企业,曾做过这样一个尝试。一台印刷机4个人操作,同时找4个人拿着摄影机,分别跟在各个操作人员后面,录制操作过程。事后,在一个屏幕上同时播放4部录像,发现印刷的过程中,有时同样工作两人做,有时有人没事干;有时甲走到乙的位置干活,乙走到甲的位置做事。经过分析以后,让甲和乙没事干的时间分摊丙某一部分的工作,避免多余的移动,这样就省下了人工时间,甚至还重新设计了所有工具箱(以5S摸式进行),就是要让操作者拿工具和零件时能更方便,手移动的距离最短。
两三次模拟演习检测后,把每个人、每个动作重新规范,要求每次都得按照标准工作程序干活,这样每一台印刷机就可以减少1~2个人工。同样的方式也在不同的部门和工序进行, 例如分纸、切纸操作,折排穿印后工序等,再通过科学合理的设备排列,令“两人一机”、“一人一机”的操作模式,变成“三人两机”、“两人三机”的操作摸式,然后把省下的人工费用转给生产线上的操作员,以达到共赢。
这里还要探讨一个问题,目前很多人认同“大钱是从印刷中省下来的”,表面上管理改善总是在“做减法”,比如减少人力、减少人为出错、减少浪费,更有甚者减少使用合格的原材料,但一味无原则地减下去最终只会把客源也减掉。有时候,可能还真忽略了“加法”的作用,其实很多重复性的工序是适合使用“加”自动化软硬件去完成的。“舍得”也是一个问题,本人工作期间就常遇到这种现象,为了达到网点平均的效果,希望企业能够更换已证实损坏的胶辊,最后却不了了之。
当然,也应该注意到,关于“加”的一些环节是印刷决策者所不熟悉的,所以也不太热衷于投入,加上影响到操作人员的工作习惯,由此引发的抗拒感也使得相关措施很难取得成效。
标准化≠标准化认证
不论是出于自身提升的需要还是客户的硬性要求,现在很多企业都会去做各种各样的认证。我觉得各种印刷标准化认证设计的本意,就是让企业在认证的过程中,了解所有影响印刷质量的细节,所有细节都照顾到了,印刷的结果就一定符合标准。如果一家印厂能控制印刷的质量,达到印刷标准,其实也可以不用再请人来认证了。
通过认证的厂家都知道,如果想获得印刷标准化认证,必须要使用特定的纸张、油墨,而平常活件可能从没有用到过符合这些条件的原材料;认证审核时只针对一台印刷机来执行,工厂里还有其他的印刷机和生产人员都没有参加认证。所以,考试通过了最多也只能证明这家印厂能掌握一种方法,让印刷师傅、车间经理、业务人员、客户都能以相同的“语言”来沟通,并不表示全厂的设备和人员都能通过这个考验。
很多人会问,做外单的企业可能对认证更为重视,对于面向国内市场的众多中小民营企业而言,那些外来的认证有用吗?我想国外的一些认证未必适合所有企业,但其过程和方法却绝对有用,它可以让企业了解每道工序需要注意的细节,如要达到标准必须使用什么软件、什么设备去做,达成的数据是怎么得来的、依据是什么。实际上,只要掌握了这些方法,不管客户要求你有哪个国家的标准,都能轻易达标。
(作者为Ugra PSO认证专家,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印艺产品事业本部中国区营业副总监、i-FJ项目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