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师生共同成长的摇篮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的教育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人才最重要的标准是思想品德的合格,因此我们在教育中要以德育为主。教师应该找到语文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探索和思考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新理念,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成为品学兼优、为祖国添砖加瓦的栋梁人才。
  【关键词】德育教育 新理念 滲透结合 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068-02
  素质教育是我国各阶段教育的重点,德育教育则是全面推进和响应素质教育的重要过程。能够加强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就能促进小中生全面发展。语文教师则是在此过程中起到引领和贯彻的重要作用,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发挥好语文学科的优势地位。积极探索课本中的德育素材。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平常的语文教学之中,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
  (一)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有人曾今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德育为先”,这充分揭示了德育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学生的思想深受其影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这样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教学中。”所以我们老师应该先革新思想,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教育和知识教学相互依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缺一不可。要想做好二者完美搭配,就要加强德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要将研究和实践相搭配。语文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德育方面的革新,所以一定要将德育教育溶于语文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树立远大的爱国主义理想。使学生知识和道德都有更大的提高,一定要坚持育人先树人,完成老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伟大使命。
  (二)在教学中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老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承担着伟大的责任,教好书重要,为社会培育出道德高尚的人才更加重要, 能够做到 “传道授业解惑” ,而将德育教育贯穿到平常的语文基本教学中则是一种完美的教学模式。
  (三)在阅读中渗透德育教育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立足文本,要充分利用课本众多的德育素材,将德育教育形象的融入语文学科中,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引导学生自己感悟其中的真谛。阅读不是老套的生搬硬拽,应该使学生与老师处于互动探讨交流的方式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还能提高自身思想道德,陶冶学生的爱国、爱人情操。或许一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才能真正概括将德育教育融于阅读教学的作用。
  (四)在写作中渗透德育教育
  仅仅在阅读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不能完全满足德育教育的要求的,当然写作也是德育教育得以贯穿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进行写作训练时,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思考,写作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在写作过程中适当的激发学生思考德育,对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非常有益。要让学生从身边小事中体味真正的价值观念的本质所在。课下最好成立作文小组,让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彼此分享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写作实践中渗透德育。
  (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课堂中有针对性的渗透德育,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过程。语文教学不能脱离了德育教务,德育是一项持之以恒的任务,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慢慢沉透,通过有型的感染、情感的熏陶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
  (六)合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在教学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比如:让学生利用网络收集语文学习资料,通过网络发布学生的习作,都是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认识网络的用处,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好的方式。
  在语文活动中,如何渗透德育素质培养,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重要的是我们本着“既教书又育人”的意识和“造就一代新人”的责任感,促使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各种方式方法,使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素质培养的尝试臻于完善。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036-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亦成为学校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点,几乎所有学校都设有单独的心理咨询室。然而,在实际工作当中,这些心理咨询室多半是形同虚设,主要原因是一些领导和老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认识模糊不清,结果使学生误以为只有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035-01  自2001年课程改革以来,教育教学一直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而我从教这23年中也不断尝试着适合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的教学方法。刚开始我主要采用站在讲台前操控整个课堂的“同步式教学”,讲求上课的“效率”,力求圆满的完成教学内容。而这样的教学,学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046-02  【背景】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辅导。团体是一个微型的小社会,在集体的交流中可以更好地让拒绝型的孩子发表他们的观点,说出心里阻塞的感觉和想法。下面,即是我本学期开展大班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第一章——我是玫瑰花丛。  【活动过程】  清晨,早早来到幼
期刊
【摘要】幼儿园老师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将游戏贯穿在课程中,以游戏为主要手段,努力为给幼儿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幼儿在游戏中不仅可以愉悦身心,还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幼儿意志力,最终收获快乐和成功。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离不开坚强的意志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 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13课《夜莺的歌声》这一节课例,探讨如何从巧朗读、传学法两大方面着手,实现阅读教学中教与学的统一。  【关键词】巧读 学法 角色扮演 想象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056-02  古语有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鱼”,学生收获的是“鱼”,即现成的答案、结论,久之,学生
期刊
【摘要】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共同组成了我国的教育体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为提升我国教育与教学管理水平贡献了积极的力量。文章以民办教育为前提,从学习环境、教学资源、教学人员工作积极性这三个方面,重点讨论了管理和发展面临的问题,有利于民办教育办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民办教育 管理 发展 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043-02
期刊
【摘要】在幼儿教育当中,游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教育形式,教育效果也比较好。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而言,需要认识到游戏在幼儿发展上的好处,而后在教育活动中对各类游戏进行灵活运用。本文针对游戏对幼儿发展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了简单阐述,探讨了幼儿教育中运用游戏的具体策略,希望可以给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游戏 幼儿发展 幼儿教育 作用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手机的普及是把双刃剑。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手机给人们的生活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无尽的困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中怎样合理疏导学生,让手机发挥在课堂上的教学作用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合理的利用智能手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手机将不再是课堂的杀手,反而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助手。  【关键词】网络 手机 普及率 语文教学  【中
期刊
【摘要】导入,即课堂的初始环节,其成效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实效。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在不懈地探寻着各种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显论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导入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055-01  于漪说:“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
期刊
【摘要】汉字传承着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最基本、最深厚的传播载体。作为华夏子孙,能否写出一手好字,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可是事与愿违,许多孩子写出的字“龙飞凤舞”,连他自己都辨识不出,低段的孩子更是写字时坐姿不规范,书写不正确。鉴此,文本提出“培养习惯,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适时得法,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多元评价,持续学生的书写动力”,旨在寻译小学低段写字教学的三条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