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等教育领域,有这样一种说法:人才培养质量是天,是高等教育成败的关键;人才培养质量是金,是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是根,是高等教育新一轮竞争中的制高点。
新世纪以来,新一轮的高等教育发展实践证明了其合理性:在规模、质量、效益中,质量是永恒的主题。
作为一所医学院校,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不仅深谙其道,深受其益,更是殚精竭虑地致力于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工程。
战略:打基础、练内功、育特色、创品牌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谈及人才培养工作,南阳医专校长方家选说:“作为一所医学院校,应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打基础、练内功、育特色、创品牌,努力培养基础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为此,南阳医专紧紧把握当地经济社会和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审时度势,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制定了《南阳医专“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发展规划体系,确立了抓质量、创品牌的发展思路。
一是人才培养定位。作为一所医学专科学校,南阳医专人才培养的定位非常明确:培养具有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良好医德医风的高素质应用性技能型专门人才。所谓技能型人才,必须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有着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实践技能抢占先机。二是规模与质量的抉择。新校区建成后,首先要考虑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但单纯的规模效益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他们从学校发展的长远着眼,决定走质量效益的良性发展之路。三是品牌意识的确立。南阳医专坐落在医圣张仲景故里,这里有两千多年的医学文化积淀,学校根据地域特色和办学定位,找准切入点,适时提出了创建仲景品牌、培养仲景学子的决策。
所谓仲景学子,是指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秉承医圣精神内涵的特色凸显的人才。他们必须具备关注苍生疾苦的仁爱情怀,热爱医学事业的执着精神,勤求古训的刻苦学习态度,博采众长、与时俱进的开放发展思想,实施辨证论治的哲学思维方式,鄙弃功利、关注健康的医德医风,善于总结,勇于认知实践的继承创新精神。这一明确的品牌要求,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作了准确的定位,也为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全面的质量要求。
在“技能型品牌战略”的实施中,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牢固地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切实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经过几次大讨论,在全校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政策优惠教学、管理服务教学、后勤保障教学的良好氛围,质量立校已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同时,学校结合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专业布局,提出了“以构建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特色专业凸显的专业群”的发展思路,在专业设置上始终坚持面向市场、突出特色,加大重点专业建设资金投入,逐步形成了学科门类合理、中西医互补的专业结构;在教学课程体系构建上,强化职业技能培养这一主线,在调查、研究和分析职业岗位人才能力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在教学时间分配上,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中心地位,强化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具有强烈的示范引导作用,学校加强精品课程师资培训,改善课堂教学条件,规范实训教学管理形式,目前学校已有1个国家二级科研实验室、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精品课程、3个教学团队建设项目、5个特色专业建设项目、5个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等30个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模式:校院一体、医教协同
针对医学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南阳医专紧紧依托附属医院的医疗技术、设备和师资优势,不断加大工学结合工作力度,通过教学、医疗资源共建共享,校院人事编制统一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教师、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互评互认,理论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学校与医院任课教师同等待遇等措施,形成了教学管理机制一体化、培养方案制定一体化、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一体化、资源配置一体化、监控考核一体化、社会服务一体化,构建了“校院一体、医教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彰显了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
注重实践教学,构筑“校院一体”的办学模式。早在建校之初,学校就提出了“多实践、早临床”的教学理念,附属医院也应运而生。当时办学条件简陋,教师就带领学生收集标本、制作挂图、模具,开展“床边讲学”,帮助学生在临床示教中巩固知识,在实践操作中掌握技能。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学需求的增长,学校利用师资、技术和科研等自身优势,先后投资建成了三所附属医院,内设配套完善的教学机构和示教系统,临床教学直接由附属医院承担,挑选中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临床课教师,理论课教师每五年到附属医院临床工作一年,形成了“教师与医师互为一体、教学与临床密切融合”的办学模式。
注重教育理念的更新,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摸索出“问题讨论法”“病案分析法”“床边教学法”“PBL教学法”等一系列理论加技能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重视教学手段的更新和优质教学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定期对教师开展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集中培训,举办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比赛,促进了教师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以职业技能大赛为载体,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为此,学校建立了技能测试试题库和技能考核标准,围绕执业资格考试考核的内容组织教学,将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内容贯穿到日常教学中。同时,学生也积极准备护士资格证、按摩师资格证、配镜工资格证、验光师资格证、药剂员资格证等资格证书考试,近年护理、药学等专业毕业生“双证”获取率均在90%以上。
完善实验实训条件,强化学生技能操作培训。学校建设了综合实验平台和专业实验实训基地相结合的实验实训场地,建立了模拟病房、手术室、护士站、ICU病房、CT操作室等实训场所,全部按照临床标准仿真设计。学生在实验实训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在实验实训室看标本、做实验、练技能。电教中心视频系统和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直接相连,学生可以直接收看重要手术的全过程。学校还经常开展标本制作、真伪药材鉴别、典型病例剖析等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坚持院校教育与师承型教育相结合,校院一体、医教协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针对基层、农村、社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我们逐步深化临床教学改革,将临床医学系设在一附院,系主任由副院长兼任,学生见习、实习实行科主任和带教老师负责制,学生入校即确定导师带徒,跟师坐诊,一对一、手把手地带教、实训、授业、解惑,理论知识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学生可以参加部分医护操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达到了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培养目的,使学生一毕业就可以胜任岗位的要求。
保障:加强质量监控、完善教学管理
在南阳医专,人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当任课教师站在讲台上时,校长方家选已随着学生进入教室,静静地听课了。只要没有特殊事务,他坚持每周都听课和坐诊。作为校长,事务繁杂是必然的,但他说:“事务性的工作双休日加个班都能处理,而听课时间是不能错过的。再说,通过听课了解学校教学情况是我的职责,也是一种享受。”看着他案头几本厚厚的听课记录,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校长听课、评教正是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其中一个环节。学校对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常抓不懈,建立了课堂讲授、实践教学、考试考核、日常教学管理等环节的质量标准;构建了由教务处、医学教育研究室、系(部、院)、教研室、教师、学生和医药卫生行业专家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聘请了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退休教师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医疗卫生行业专家,按学科组成西医、中医、普通3个教学督导专家小组,坚持对每位专、兼职教师每学期至少随机听课1次,及时反馈教学的长处与不足,听评结果与教师的待遇及职称晋升挂钩;每学期开展学生代表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座谈会,组织全校性的学生网上评教,对任课教师进行评议;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实行教师授课情况周报制度;开展领导听课评教、教师听课互评;任课教师对授课班级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另外,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中青年教师大奖赛,推广先进教学经验,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
“听评教学是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管理的基本经验,但需要常年坚持,更要与各项利益和荣誉密切挂钩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作为专科医学院校,学制仅三年,除了一年实习,基础课学习只有两年,内容多,学时少,不向课堂要质量,学生就难以打好扎实的基础。” 方家选深有感触地说。
学生是主体,培育良好的学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实行“一带一导一促”的方法狠抓学风建设。“一带”即以教风带学风,教师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学识水平,高尚的人格魅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带动学生学习。“一导”即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业上。经常组织教师和学生专业知识竞赛、专业技能比武、学习交流活动。学生组织的解剖协会、胃肠病协会、针推协会等专业协会经常利用双休日请优秀教师开展学术讲座。每年开展一次学习标兵评选活动,结合奖学金评定,拿出100多万元奖励优秀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促”即以考风促学风。从考风考纪入手,严格考试管理和学籍管理制度,在全校形成了考风正、学风浓的可喜局面。
满园春色关不住,“医”枝红杏出墙来。近年,南阳医专坚持不懈地打基础、练内功、育特色、创品牌,学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5%以上,人才培养质量节节攀升,学校社会声誉不断提高,仲景学子的品牌效应日益彰显,而这些,正是对南阳医专人才培养工作成效的最好诠释。
责编:赵 东
新世纪以来,新一轮的高等教育发展实践证明了其合理性:在规模、质量、效益中,质量是永恒的主题。
作为一所医学院校,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不仅深谙其道,深受其益,更是殚精竭虑地致力于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工程。
战略:打基础、练内功、育特色、创品牌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谈及人才培养工作,南阳医专校长方家选说:“作为一所医学院校,应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打基础、练内功、育特色、创品牌,努力培养基础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为此,南阳医专紧紧把握当地经济社会和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审时度势,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制定了《南阳医专“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发展规划体系,确立了抓质量、创品牌的发展思路。
一是人才培养定位。作为一所医学专科学校,南阳医专人才培养的定位非常明确:培养具有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良好医德医风的高素质应用性技能型专门人才。所谓技能型人才,必须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有着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实践技能抢占先机。二是规模与质量的抉择。新校区建成后,首先要考虑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但单纯的规模效益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他们从学校发展的长远着眼,决定走质量效益的良性发展之路。三是品牌意识的确立。南阳医专坐落在医圣张仲景故里,这里有两千多年的医学文化积淀,学校根据地域特色和办学定位,找准切入点,适时提出了创建仲景品牌、培养仲景学子的决策。
所谓仲景学子,是指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秉承医圣精神内涵的特色凸显的人才。他们必须具备关注苍生疾苦的仁爱情怀,热爱医学事业的执着精神,勤求古训的刻苦学习态度,博采众长、与时俱进的开放发展思想,实施辨证论治的哲学思维方式,鄙弃功利、关注健康的医德医风,善于总结,勇于认知实践的继承创新精神。这一明确的品牌要求,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作了准确的定位,也为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全面的质量要求。
在“技能型品牌战略”的实施中,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牢固地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切实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经过几次大讨论,在全校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政策优惠教学、管理服务教学、后勤保障教学的良好氛围,质量立校已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同时,学校结合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专业布局,提出了“以构建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特色专业凸显的专业群”的发展思路,在专业设置上始终坚持面向市场、突出特色,加大重点专业建设资金投入,逐步形成了学科门类合理、中西医互补的专业结构;在教学课程体系构建上,强化职业技能培养这一主线,在调查、研究和分析职业岗位人才能力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在教学时间分配上,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中心地位,强化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具有强烈的示范引导作用,学校加强精品课程师资培训,改善课堂教学条件,规范实训教学管理形式,目前学校已有1个国家二级科研实验室、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精品课程、3个教学团队建设项目、5个特色专业建设项目、5个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等30个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模式:校院一体、医教协同
针对医学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南阳医专紧紧依托附属医院的医疗技术、设备和师资优势,不断加大工学结合工作力度,通过教学、医疗资源共建共享,校院人事编制统一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教师、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互评互认,理论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学校与医院任课教师同等待遇等措施,形成了教学管理机制一体化、培养方案制定一体化、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一体化、资源配置一体化、监控考核一体化、社会服务一体化,构建了“校院一体、医教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彰显了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
注重实践教学,构筑“校院一体”的办学模式。早在建校之初,学校就提出了“多实践、早临床”的教学理念,附属医院也应运而生。当时办学条件简陋,教师就带领学生收集标本、制作挂图、模具,开展“床边讲学”,帮助学生在临床示教中巩固知识,在实践操作中掌握技能。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学需求的增长,学校利用师资、技术和科研等自身优势,先后投资建成了三所附属医院,内设配套完善的教学机构和示教系统,临床教学直接由附属医院承担,挑选中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临床课教师,理论课教师每五年到附属医院临床工作一年,形成了“教师与医师互为一体、教学与临床密切融合”的办学模式。
注重教育理念的更新,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摸索出“问题讨论法”“病案分析法”“床边教学法”“PBL教学法”等一系列理论加技能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重视教学手段的更新和优质教学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定期对教师开展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集中培训,举办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比赛,促进了教师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以职业技能大赛为载体,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为此,学校建立了技能测试试题库和技能考核标准,围绕执业资格考试考核的内容组织教学,将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内容贯穿到日常教学中。同时,学生也积极准备护士资格证、按摩师资格证、配镜工资格证、验光师资格证、药剂员资格证等资格证书考试,近年护理、药学等专业毕业生“双证”获取率均在90%以上。
完善实验实训条件,强化学生技能操作培训。学校建设了综合实验平台和专业实验实训基地相结合的实验实训场地,建立了模拟病房、手术室、护士站、ICU病房、CT操作室等实训场所,全部按照临床标准仿真设计。学生在实验实训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在实验实训室看标本、做实验、练技能。电教中心视频系统和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直接相连,学生可以直接收看重要手术的全过程。学校还经常开展标本制作、真伪药材鉴别、典型病例剖析等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坚持院校教育与师承型教育相结合,校院一体、医教协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针对基层、农村、社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我们逐步深化临床教学改革,将临床医学系设在一附院,系主任由副院长兼任,学生见习、实习实行科主任和带教老师负责制,学生入校即确定导师带徒,跟师坐诊,一对一、手把手地带教、实训、授业、解惑,理论知识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学生可以参加部分医护操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达到了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培养目的,使学生一毕业就可以胜任岗位的要求。
保障:加强质量监控、完善教学管理
在南阳医专,人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当任课教师站在讲台上时,校长方家选已随着学生进入教室,静静地听课了。只要没有特殊事务,他坚持每周都听课和坐诊。作为校长,事务繁杂是必然的,但他说:“事务性的工作双休日加个班都能处理,而听课时间是不能错过的。再说,通过听课了解学校教学情况是我的职责,也是一种享受。”看着他案头几本厚厚的听课记录,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校长听课、评教正是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其中一个环节。学校对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常抓不懈,建立了课堂讲授、实践教学、考试考核、日常教学管理等环节的质量标准;构建了由教务处、医学教育研究室、系(部、院)、教研室、教师、学生和医药卫生行业专家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聘请了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退休教师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医疗卫生行业专家,按学科组成西医、中医、普通3个教学督导专家小组,坚持对每位专、兼职教师每学期至少随机听课1次,及时反馈教学的长处与不足,听评结果与教师的待遇及职称晋升挂钩;每学期开展学生代表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座谈会,组织全校性的学生网上评教,对任课教师进行评议;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实行教师授课情况周报制度;开展领导听课评教、教师听课互评;任课教师对授课班级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另外,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中青年教师大奖赛,推广先进教学经验,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
“听评教学是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管理的基本经验,但需要常年坚持,更要与各项利益和荣誉密切挂钩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作为专科医学院校,学制仅三年,除了一年实习,基础课学习只有两年,内容多,学时少,不向课堂要质量,学生就难以打好扎实的基础。” 方家选深有感触地说。
学生是主体,培育良好的学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实行“一带一导一促”的方法狠抓学风建设。“一带”即以教风带学风,教师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学识水平,高尚的人格魅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带动学生学习。“一导”即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业上。经常组织教师和学生专业知识竞赛、专业技能比武、学习交流活动。学生组织的解剖协会、胃肠病协会、针推协会等专业协会经常利用双休日请优秀教师开展学术讲座。每年开展一次学习标兵评选活动,结合奖学金评定,拿出100多万元奖励优秀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促”即以考风促学风。从考风考纪入手,严格考试管理和学籍管理制度,在全校形成了考风正、学风浓的可喜局面。
满园春色关不住,“医”枝红杏出墙来。近年,南阳医专坚持不懈地打基础、练内功、育特色、创品牌,学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5%以上,人才培养质量节节攀升,学校社会声誉不断提高,仲景学子的品牌效应日益彰显,而这些,正是对南阳医专人才培养工作成效的最好诠释。
责编:赵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