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县中晚熟组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初报

来源 :甘肃科技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qo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玉米是庄浪县主要的粮饲兼用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1.53万hm2左右。在庄浪县旱地梯田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以先玉335为对照,对引进的5个抗旱玉米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甘玉2506、金凯717、武科612折合产量分别达到999.5kg、950.7kg、844.4kg,增幅在26.8%-50.1%之间,增产幅度大,生长势强,抗病、抗倒伏,且籽粒饱满,产量高,建议在相同气象因素条件下示范推广。金穗1915和甘玉1626增产幅度在16.1%-18.1%之间,生长整齐,抗病、抗倒伏,建议小面积示范推广。
  关键词:玉米;中晚熟;品种;引进;庄浪县
  中图分类号:S513
  0 引言
  玉米是庄浪县主要的粮饲兼用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1.53万hm2左右[1-2],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普及,玉米适种区域不断扩大,产量得到了大幅提高。但由于生产上应用品种增产潜力低,致使增产潜力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影响当地玉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3-4]。为了筛选出适宜我县气候特征的中晚熟玉米品种,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效益,为调整和指导全县玉米品种布局提供科学依据[5-6],设立此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1 试验设计
  1.1试验区概况:研究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西麓的庄浪县,海拔1405~2857m之间,属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年均气温 8.1℃,年均降水量491mm,主要分布于7—9月,占年降水量的60%以上。无霜期145d,≥10℃的活动积温2208.8~2903.7℃。土壤为黄绵土,质地为轻壤土,土壤耕层有机质质量分数17.4g/kg、碱解氮102mg/kg、有效磷29.77mg/kg、有效钾266mg/kg、pH值8.1,属中等肥力水平。是典型的雨养旱作农业区[7]
  1.2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法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4.4m×6m=26.4m2,密度为5500株/亩。参试品种6个:先玉335(CK)、甘玉2506、甘玉1626、金凯717、金穗1915、武科612。
  1.3实施方法:试验地要求地势平坦,肥力均匀,避开大树等障碍物,结合整地,亩施纯N15kg,P2O58kg,K2O6kg,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每小区播种4垄8行,平均行距55cm,其它管理措施同大田。
  1.4测定项目及数据分析:成熟时各小区取20株考种,记录农艺性状,每个品种选取有代表性的20个果穗,及时脱粒,称重,并用烘干法测定含水量,折算标准含量(14.0%),算出单株重量,并折合公顷产量。采用Excel2013及DPS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分析
  2.1玉米生育期记载

由表1可以看出:各品种的生育期有差异,其中甘玉2506的生育期最长,为170天,金穗1915和武科612的生育期最短,均为164天,其余三个品种生育期均为165天,且每个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时间也不同。

2.2 生物性状及经济性状
  
  由表2可以看出:各品种间株高在347.15-374.0cm之间,品种甘玉2506植株最高为374.0cm,品种武科612最低为347.15cm;穗位以武科612最低为141.35cm,甘玉2506最高为173.9cm;茎粗以金凯717最低为2.27cm,甘玉1626最粗为2.65cm;穗长以武科612最低为17.40cm,甘玉2506最长为20.39cm;秃顶以金穗1915最低为1.68cm,武科612最长为5.45cm;穗粗以对照先玉335最细为4.84cm,武科612最粗为5.51cm;穗行数以金穗1915最少为15.0行,武科612最多为19.0行;行粒数以对照先玉335最少为27粒,甘玉2506最多为33.3粒;先玉335百粒重最低为27.0g,金穗1915百粒重最高为34.0g,其余百粒重在28.4-33.7g之间;武科612粒型为硬粒,甘玉2506和金穗1915为半马齿型,其余品种为马齿型;轴色武科612为白色外,其它轴色均为红色,粒色均为黄色。
  2.3 产量结果及方差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甘玉2506折合产量14992.5kg,较对照增产5004.0kg,增幅50.1%,居第一位;金凯717折合产量14260.5kg,较对照增产4273.5kg,增幅42.8%,居第二位;武科612折合产量12666.0kg,较对照增产2679.0kg,增幅26.8%,居第三位;金穗1915折合产量11794.5kg,较对照增产1807.5kg,增幅18.1%,居第四位;甘玉1626折合产量11599.5kg,较对照增产1612.5kg,增幅16.1%,居第五位;对照先玉335折合产量9987.0kg,居第六位。各处理经方差分析表明:区组间差异不显著(F区组=1.940.05=4.103),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处理=286.44>F0.01=5.636)。经多重比较,甘玉1626与金穗1915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各处理之间均呈现极显著差异。
  3、结论:由于今年降雨较多,各品种生长整齐,各参试品种均比对照增产,增幅在16.1%-50.1%之间。其中甘玉2506、金凯717、武科612平均亩产分别达到:14992.5kg、14260.5kg、12666.0kg,增幅在26.8%-50.1%之间,增产幅度大,生长势强,抗病、抗倒伏,且籽粒饱满,产量高,建议在相同气象因素条件下示范推广。金穗1915和甘玉1626增产幅度在16.1%-18.1%之间,生长整齐,抗病、抗倒伏,建议小面积示范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爱玲.粮饲兼用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08)。
  [2]石鹏飞.6个玉米品种在庄浪县旱地梯田引选试验初报[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2)。
  [3]席旭东,常宏,车卓,包巧玲,李小东,马明生.6个玉米新品种在定西旱作农业区的引种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9(07)。
  [4]潘发明,潘晓荣,窦晓丽,郝生燕,王国栋,顾娴,魏丽霞.6个饲用玉米品种在陇东的引种表现[J].甘肃农业科技.2019(06)。
  [5]薛萍.2018年莊浪县玉米引种试验报告[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02)。
  [6]朱文英.12个玉米新品种在平凉市崆峒区旱塬地的引种试验[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18)。
  [7]王勇,高应平,党翼,石玉章,赵刚,李雪瑛,张建军,吴永斌,王磊.适宜穴播块数及种植密度促进黑膜垄作马铃薯节水增产[J].农业工程学报.2017(21)
  作者简介:李雪瑛(1989—),女,汉族,甘肃庄浪人,大学本科,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

其他文献
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重量轻、柔性、半透明等突出优点,是新一代光伏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有机光伏材料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核心,决定着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因此,发展合理的分子
物理学科具有非常多的实验素材,物理演示实验能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进行物理实验能够直观地反应物理变化,充分体现物理的规律性。在高中物理教学时融入演示实验,能够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所以,必须重视演示实验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体会到知识的魔力。
界面聚合是制备功能聚合物材料的重要手段,其产物的结构和性能与界面厚度及其化学特性、聚合速率、扩散速率等多种热力学和动力学因素有关.实验受限于表征手段,对理解界面聚
氧硫化碳作为单体可与环氧化物交替共聚,是合成含硫高分子的新途径.将廉价的环氧氯丙烷与氧硫化碳共聚可以得到含硫和氯原子的高分子,本文报道了无金属催化2种单体的全交替共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成膜聚合物,聚全氟乙丙烯(FEP)为添加剂,聚乙二醇(PEG)和氯化钙(CaCl2)为复合成孔剂,采用熔融纺丝-拉伸法制备了PVDF中空纤维膜.在制膜过程中未使用其它溶剂和稀释剂,实现了制膜过程的相对绿色化.分析和讨论了拉伸比对PVDF中空纤维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测试了纤维膜的孔径分布、力学性能和油-水分离性能等.结果表明,进行拉伸后处理的膜的孔径分布较窄,在油包水乳液分离测试中,分离效率均在97%以上,表现出良好的油-水分离效果.
本文以“石油炼制乙烯”实验教学为切入点,设计有关的教学环节及策略,主要围绕高中阶段化学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论述.
设计合成了一种双功能的β-二亚胺锌((BDI)Zn)催化剂,其具有2-溴异丁酸酯引发基团,该基团结合了引发内酯的开环聚合(ROP)和乙烯基单体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能力.此催
乙烯与共轭双烯烃催化共聚是实现聚烯烃功能化和提高聚烯烃可降解性的新途径.本文用含有内电子给体的氯化镁负载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乙烯和异戊二烯(Ip)的共聚反应.在乙
摘要:PROFINET是一种跨供应商的即时、多点通信协议,能够随时访问所有连接的站点,并交换数据,这种通信方式广泛应用在现场多个PLC的联网的工程中;本文S7-200SMARTV2.5PROFINET多点PLC联网和MCGS触摸屏TCP/IP通信,MCGS触摸屏控制和实时监视设备动态,但是在运行中出现偶然数据丢失现象的。通过对项目设备组态、运行机理的研究分析,发现了出现偶然出现丢失数据的原因,提出
采用新癸酸钕(Nd(vers)3)/氢化二异丁基铝(Al(i-Bu)2H)/三乙基铝(AlEt3)/乙基倍半氯化铝(EASC)体系催化丁二烯(Bd)/异戊二烯(Ip)及Bd/Ip/月桂烯(My)共聚合.所得丁戊共聚物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