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板书设计移情入境 技艺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wen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堂课教学思路清晰,定位准确,重点突出。整个教学过程采用诵读法,诵思结合,以读为抓手,以朗读促理解,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言文语感的做法,颇有可取之处。
  文言文教学,离不开诵读,这是共识。但并不是说有了诵读就能学好文言文。因为,只有走心的诵读才是开启文言文学习的金钥匙。问题是,学生不可能天生就会诵读,诵读的规律和技巧,是需要教的。在《诫子书》这一微课课例中,张老师肯下功夫,以语调、语气、停顿、重音、语速这些隶属于“过程与方法”的东西作为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诵读方法与技巧的训练,实属可贵。当然本课不止于此,张老师以读促教,力争实现“文字、文句、文体和文意”的完美融合,让学生们读出文言的韵味,读出意味,读出情味。在一线串珠的诵读环节中,他只用一个核心问题——“你从文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就把相关的语句勾连在一起,这种裁剪与缝合文本的功夫,非常难得。
  个人特别欣赏“读出情境”这一环节的设计,张老师要求学生揣摩作者心理,选择某一句段,进行个性化处理的朗读,并说说你试图用声音塑造一位怎样的父亲。这个设计,将朗读、表演、理解、探究、感悟、品味、积累、运用既融为一体,又具有渐进性和梯度。当学生的解读思路未完全打开时,张老师又巧妙地引导学生关注诵读之句的句式特点,大胆拿掉原文的否定词和句首尾的虚词,在比较诵读之下,感受原文语气的舒缓,张弛有度,让学生感悟到诸葛亮“慈父”的一面。在反复诵读之后,又补充了相关知识背景,使学生对诵读的句段有了更深入、独特的感悟,对人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对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作了潜移默化的熏陶,这一精巧的设计可谓是朗读表演相辅相成,理解探究相得益彰,品味运用相伴相生,情感德育潜滋暗长。
  此外,张老师还采用了“拾级而上”的问题链设计,在层层深入的发问中让课堂渐入佳境,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向青草更深处漫溯”。试举一例——学生初读第一遍后,张老师曾有如下处理:
  ① 大家读“夫”对不对?
  ②作为句首发语词的“夫”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③以“夫”为标志,文章可以分为几层?
  ④请齐读第三层,注意每句的尾字的声调有什么变化?
  ⑤結合“平上去入”的起伏,你觉得该怎样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这几个问题,问题1和2只是热身,目的是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提升其学习兴趣;问题3是引导学生理读全文,梳理层次;问题4是为了讲授声调的相关知识点做好铺垫;问题5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通过了解声调的起伏来感受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和走向,初步感知《诫子书》蕴含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内涵。
  “拾级而上,渐入佳境”的问题链设计,不仅达到了读懂一篇文章的目的,也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提升了语文能力。
  综上所述,以读为主的文言文教学应遵照阅读的要求,在读中知其意,在读中会其理,才可以品评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这节“以声传情,因声求气”的微课,既教给了学生方法,又培养了学生自读、自品、自悟的能力,让学生的语言积累和朗读能力的长进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张向华老师是个智慧的教师,他“由技而艺”的教学艺术,从《诫子书》的教学中是可见一斑的。
  [作者通联:武汉市吴家山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福建省自2004年第一次自主命题以来,和全国各地的作文题相比,显得特立独行。当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可以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材料提供了十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要求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是当年给考生自主选择的自由度最大的一道题,赢得了广泛的好评。2005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提供了两幅图:一幅是标准的圆形和一幅是带有棱角的不规则形,根据这两幅图产生的联想立意写作。这种以理性思维导向的作文
一、切入①  《雷雨》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意识形态等问题,人们对作品的看法不尽相同。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对《雷雨》、对曹禺的研究有新的突破,这个突破主要表现在对曹禺早期作品中体现出的基督教人文思想的研究上。此外,钱理群的《〈雷雨〉的多种阐释》、王蒙的《永远的雷雨》、刘再复的《关于人与文学的思考》等文中涉及的观点,都与原来钱谷融的《〈雷雨〉人物谈》、田本相的《曹禺评传》中的看法不同。  于漪老师曾
陶渊明的作品如《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被选入各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本中。透过这些作品,我们认识到一个在东晋黑暗乱世中虽有强烈的用世情怀,但经过三仕三隐的痛苦徘徊,最后毅然与黑暗的官场决裂而归隐田园的清流诗人形象。作为隐者,回看官场,那是一张巨大的“尘网”,也是一个巨大的“樊笼”。归隐以后的陶公,像倦飞的鸟儿返巢,像池里的鱼儿回到故渊一样,找到了自由,找到了自我。他在“榆柳荫后檐,桃李
一  杜诗自宋代经典化以来,备受历代推崇,甚至出现“千家注杜”的大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作为杜诗代表作,多次入选现当代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据统计,在百年中小学语文教材中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入选次数位居杜甫诗歌之冠。与此同时,此诗历来颇有歧解,即使进入当代亦不曾稍减,如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中关于“诗人的阶级立场和阶级情感”的议论,就曾引起学界的激烈反响和讨论。  虽然解读可以“多元”,但正如赖瑞
课文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材料和主要凭借。语文教学应当老老实实地引导学生解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学习语文。游离课文,游离课文整体的语言表达,势必将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科技常识课、泛文化课。韩军老师的《背影》教学,正是泛文化课的典型。且在各地七讲《背影》,影响不小。分析其失误,可以帮助人们端正语文教学思想,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一、游离课文的语言表达,何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韩军老师把《背影》
今年秋季开学,北京等六个省市开始使用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6月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2022年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根据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指导思想、思路框架、结构体例等呈现了全新的样貌,与现在高二高三使用的教材相比,无论从容量上还是开放程度上都给执教者的教育观念、教学策略与方法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深化教学改革,落实语文核
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是对文学批评的文本细读概念的借用和活用。它是指“读者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人手,对文学文本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这是指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其对象是阅读教学,它是从阅读教学出发,为了阅读教学,与阅读教学结伴同行。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具有细读姿态的多元性、细读指向的言语性、细读结论的兼容性和细读经验的共享性。语文教师在进行文
教过高一的语文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作文的写作还停留在初中的水平:文体单一;视野狭窄;更主要的是语言意识不强,体现在:词汇贫乏,用词陈旧;语言平淡,口语化严重;感情苍白,毫无感染力;言辞枯燥,不够生动形象直观。  因此,对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讲,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首先应从刷新语言开始,让他们的语言自信起来,新颖起来,明亮起来,文雅起来,美丽起来,诗意起来。  刷新,让语言鲜活起
行走在教育路上,因忙于各种事务而无暇阅读、无暇思考,更无暇促进自我言语生命的生长,最终泯灭理想、丧失自我、忘记当初为何出发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笔者就是其中的一员。曾在小学语文教育浸淫四年的我,每天如驴子拉磨般围绕日常工作打转,总以为这就是充盈,会自生长,假以时日,会自然实现自身的价值。可是,读完汲安庆老师的教育随笔集《怀抱生命的教育》后,笔者发现自己对充盈、生长,自我实现的理解是有缺陷的,对教育
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是什么?学界一直没有定论,从而使得百年语文风潮涌动,居无定所。为什么教搞不清楚,教什么和怎么教自然就会乱成一团。叶圣陶等前辈和《语文课程标准》对此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为了培养、提升学生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那么问题又来了,怎样通过教学活动来训练、培植学生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方面,王尚文《语感论》、李海林《言语教学论》等著作从多个维度进行了理论阐述,给予读者思维的冲击与理念的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