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振兴经典戏曲艺术,2018年6月,由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出品的首部3D昆剧电影《景阳钟》、首部3D越剧电影《西厢记》成为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影片,即将举办首映式。
从电影进入中国之初起,戏曲艺术便与之有着紧密的联系。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影片即是京剧名家谭鑫培先生主演的《定军山》片段。一百多年来,广大戏曲工作者和电影工作者用影像记录下了珍贵的时代资料,也探索着两种艺术形式的交流发展。戏曲电影已成为中国电影在世界影坛所独有的特殊类型,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化的电影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它既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傳统戏曲艺术的原汁原味,又可充分借助现代电影的媒介特性和无限表现力,通过其更快、更广、量产的传播方式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对于戏曲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具有传承和传播的双重作用。
作为戏曲中心首部筹拍的3D电影,《景阳钟》是中国昆曲的第一部3D电影,也是上海戏曲人对具有六百年历史的昆曲艺术的致敬。上海昆剧团创排的这部新编历史昆剧改编自明清传奇本《铁冠图》,具有丰厚的历史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水准,堪称昆曲新编作品近年涌现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上昆继《班昭》《长生殿》之后,第三部获得中国戏曲艺术奖项“大满贯”的作品,标志着“昆三”“昆四”一代肩负起承续上昆前辈荣耀,再创上昆全新辉煌的重任,也展现了上海昆剧团的整体创作演出实力。电影《景阳钟》将原时长2个多小时的舞台版压缩至100分钟,主体情节更为紧凑突出、层层叠起、引人入胜。同时,为契合3D镜头语汇,增强画面视觉冲击力,特别对“乱箭”中的武戏场面进行了新的加工和提升,在强化了戏曲表演程式的同时,使开打场面更为精彩纷呈、震撼人心。
越剧《西厢记》是上海越剧院的四大经典保留剧目之一,以其诗化的舞台呈现被誉为最忠于王实甫原作的当代作品之一,是上海越剧为戏曲舞台贡献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该剧曾在大师级的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徐玉兰、吕瑞英、张桂凤等人的精雕细琢和倾情演绎下,唯美到极致,被誉为是“一部清丽典雅的诗剧”,堪称诗化越剧的经典。但是舞台上的“画”,还仅仅泛指舞台和人物形体、服饰之美,远不如经过提炼和优化的电影画面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此次3D电影《西厢记》由著名徐派小生钱惠丽、袁派当家花旦方亚芬领衔,吕派花旦张永梅和张派老生吴群等主演,她们师承大师,是当今越剧舞台上《西厢记》演出的最强阵容。由她们演绎电影,是对经典剧目最原汁原味地还原,也是一次艺术的再创造,使“诗化”越剧真正实现“诗画”。徐玉兰老师生前在闻得拍摄喜讯后特意致电表示关切,在她看来,《西厢记》虽是老一辈创作的作品,但它更属于每一代越剧人。精益求精完成拍摄,能使越剧表演艺术的精粹通过高科技手段更为完善地传承下去。
戏曲艺术要实现创新发展,传承重要,传播更重要。今天的戏曲“走出去”,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唱念做打和服饰脸谱的表面化展示,更要把戏曲本体最核心的美学特质展现出来,输出的是中国文化,展示的是中国精神,彰显的是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觉。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在国际戏剧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比较有限。如何运用电影的视听语言,尤其是3D电影技术的前沿性传达戏曲的精华和神韵之美,将电影审美和戏曲审美有机融合,将剧场艺术引入电影市场,通过新的宣传推广模式培养观众,是戏曲中心拍摄3D电影的初衷,也是今后需要不断探索实践、寻求更为理想的电影艺术效果及市场播种的动力所在。
从电影进入中国之初起,戏曲艺术便与之有着紧密的联系。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影片即是京剧名家谭鑫培先生主演的《定军山》片段。一百多年来,广大戏曲工作者和电影工作者用影像记录下了珍贵的时代资料,也探索着两种艺术形式的交流发展。戏曲电影已成为中国电影在世界影坛所独有的特殊类型,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化的电影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它既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傳统戏曲艺术的原汁原味,又可充分借助现代电影的媒介特性和无限表现力,通过其更快、更广、量产的传播方式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对于戏曲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具有传承和传播的双重作用。
作为戏曲中心首部筹拍的3D电影,《景阳钟》是中国昆曲的第一部3D电影,也是上海戏曲人对具有六百年历史的昆曲艺术的致敬。上海昆剧团创排的这部新编历史昆剧改编自明清传奇本《铁冠图》,具有丰厚的历史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水准,堪称昆曲新编作品近年涌现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上昆继《班昭》《长生殿》之后,第三部获得中国戏曲艺术奖项“大满贯”的作品,标志着“昆三”“昆四”一代肩负起承续上昆前辈荣耀,再创上昆全新辉煌的重任,也展现了上海昆剧团的整体创作演出实力。电影《景阳钟》将原时长2个多小时的舞台版压缩至100分钟,主体情节更为紧凑突出、层层叠起、引人入胜。同时,为契合3D镜头语汇,增强画面视觉冲击力,特别对“乱箭”中的武戏场面进行了新的加工和提升,在强化了戏曲表演程式的同时,使开打场面更为精彩纷呈、震撼人心。
越剧《西厢记》是上海越剧院的四大经典保留剧目之一,以其诗化的舞台呈现被誉为最忠于王实甫原作的当代作品之一,是上海越剧为戏曲舞台贡献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该剧曾在大师级的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徐玉兰、吕瑞英、张桂凤等人的精雕细琢和倾情演绎下,唯美到极致,被誉为是“一部清丽典雅的诗剧”,堪称诗化越剧的经典。但是舞台上的“画”,还仅仅泛指舞台和人物形体、服饰之美,远不如经过提炼和优化的电影画面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此次3D电影《西厢记》由著名徐派小生钱惠丽、袁派当家花旦方亚芬领衔,吕派花旦张永梅和张派老生吴群等主演,她们师承大师,是当今越剧舞台上《西厢记》演出的最强阵容。由她们演绎电影,是对经典剧目最原汁原味地还原,也是一次艺术的再创造,使“诗化”越剧真正实现“诗画”。徐玉兰老师生前在闻得拍摄喜讯后特意致电表示关切,在她看来,《西厢记》虽是老一辈创作的作品,但它更属于每一代越剧人。精益求精完成拍摄,能使越剧表演艺术的精粹通过高科技手段更为完善地传承下去。
戏曲艺术要实现创新发展,传承重要,传播更重要。今天的戏曲“走出去”,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唱念做打和服饰脸谱的表面化展示,更要把戏曲本体最核心的美学特质展现出来,输出的是中国文化,展示的是中国精神,彰显的是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觉。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在国际戏剧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比较有限。如何运用电影的视听语言,尤其是3D电影技术的前沿性传达戏曲的精华和神韵之美,将电影审美和戏曲审美有机融合,将剧场艺术引入电影市场,通过新的宣传推广模式培养观众,是戏曲中心拍摄3D电影的初衷,也是今后需要不断探索实践、寻求更为理想的电影艺术效果及市场播种的动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