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这正是世人如此敬慕梁氏一家的原因:国士风骨。在迭遭
巨变的20世纪之中国,这般风骨撑起了民族的存续
在梁启超的心中,国家占有非比寻常的分量。他曾说:“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
“饮冰十年,难凉热血。”退出政坛后的梁启超,晚年一直在天津寓所安心著书立说,潜心思考中国社会的走向。在这期间,他的家国情怀并未磨灭,而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传给自己的孩子们。满门俊杰的背后,是梁家感人至深、令人钦佩的家教家风。
1919年12月2日,梁启超在致梁思顺的书信中写道:“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
1927年2月16日,他在给孩子们的书信中写道:“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透过浓重的笔墨,梁启超把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人民强烈的责任感,灌注到子女的精神世界里。他所希望子女成为的,绝对不是那种旧式家庭的孝子贤孙,而是一个致力于奉献社会的“新民”:
谈人生:“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两年来所境较安适,而不知不识之间德业已日退,在我犹然,况于汝辈,今复还我忧患生涯,而心境之愉快视前此乃不啻天壤,此亦天之所以玉成汝辈也。”
谈立业:“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樣。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谈爱国:“我今日若还不理会政治,实在对不起国家,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国家生命民族生命总是永久的(比个人长的),我们总是做我们责任内的事,成效如何,自己能否看见,都不必管。”
……
从他写给子女们的400余封家书中,可以窥见梁氏家教的魅力。梁启超的家风与家教,往往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写给孩子们的每一封信,都透着平和、真挚和暖意,种种人生道理就这样在“润物细无声”的诉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纵观梁启超的一生,他就像一个辛勤的园丁,耕耘劳作,浇灌心血,最终结出丰硕果实,九个子女,个个成才,而且把梁氏家风与家教传给了一代又一代。
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是大师们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无论时代怎样变迁,在中华文明的价值谱系中,家国情怀始终是一抹最亮眼的底色。这正是世人如此敬慕梁氏一家的原因:国士风骨。在迭遭巨变的20世纪之中国,这般风骨撑起了民族的存续;岁月已安稳,这风骨仍不曾离去,是真正值得我们仰望的星空。
(责编/袁栋梁 责校/陈小婷 来源/《中国家规》,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17年3月第1版)
巨变的20世纪之中国,这般风骨撑起了民族的存续
在梁启超的心中,国家占有非比寻常的分量。他曾说:“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
“饮冰十年,难凉热血。”退出政坛后的梁启超,晚年一直在天津寓所安心著书立说,潜心思考中国社会的走向。在这期间,他的家国情怀并未磨灭,而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传给自己的孩子们。满门俊杰的背后,是梁家感人至深、令人钦佩的家教家风。
1919年12月2日,梁启超在致梁思顺的书信中写道:“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
1927年2月16日,他在给孩子们的书信中写道:“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透过浓重的笔墨,梁启超把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人民强烈的责任感,灌注到子女的精神世界里。他所希望子女成为的,绝对不是那种旧式家庭的孝子贤孙,而是一个致力于奉献社会的“新民”:
谈人生:“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两年来所境较安适,而不知不识之间德业已日退,在我犹然,况于汝辈,今复还我忧患生涯,而心境之愉快视前此乃不啻天壤,此亦天之所以玉成汝辈也。”
谈立业:“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樣。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谈爱国:“我今日若还不理会政治,实在对不起国家,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国家生命民族生命总是永久的(比个人长的),我们总是做我们责任内的事,成效如何,自己能否看见,都不必管。”
……
从他写给子女们的400余封家书中,可以窥见梁氏家教的魅力。梁启超的家风与家教,往往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写给孩子们的每一封信,都透着平和、真挚和暖意,种种人生道理就这样在“润物细无声”的诉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纵观梁启超的一生,他就像一个辛勤的园丁,耕耘劳作,浇灌心血,最终结出丰硕果实,九个子女,个个成才,而且把梁氏家风与家教传给了一代又一代。
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是大师们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无论时代怎样变迁,在中华文明的价值谱系中,家国情怀始终是一抹最亮眼的底色。这正是世人如此敬慕梁氏一家的原因:国士风骨。在迭遭巨变的20世纪之中国,这般风骨撑起了民族的存续;岁月已安稳,这风骨仍不曾离去,是真正值得我们仰望的星空。
(责编/袁栋梁 责校/陈小婷 来源/《中国家规》,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17年3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