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的信息载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叙述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其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因此,它常成为数学教学的难点。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课堂教学语言呢?下面浅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有知识性、科学性对待普通语言与数学语言的相互转换
课堂教学是知识内容和其语言形式的统一表现,知识的科学性决定了语言的科学性,所以科学性是各科教学课堂语言所具有的根本属性,而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又有自己独特的内涵。既要讲究严谨的逻辑演绎,又要适时的穿插能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想象、猜想、类比、归纳及洞察领悟等活动的非逻辑的语言,从而使学生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数学,积极主动的去发现数学和创造数学。其他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必须以普通语言为解释系统。数学语言也是如此,通过普通与语言与数学语言的互译,就可以使抽象的数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借鉴,从而能透彻理解,运用自如。数学符号语言,由于其高度的集约性、抽象性、内涵的丰富性,往往难以读懂。这就要求学生对符号语言具有相当的理解能力,善于将简约的符号语言译成一般的数学语言,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转化与处理将普通语言译为数学符号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学化”,例如方程是把文字表达的条件改用数学符号,这是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程序;将数学语言译为普通语言。
其次,注重数学语言学习的过程,合理安排教学
教学过程则是教师具体对某个数学符号进行讲解、分析、举例、考查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驾驭数学语言。主要从如下几点着手:
1.善于推敲叙述语言的关键词句。
叙述语言是介绍数学概念的最基本的表达形式,其中每一个关键的字和词都有确切的意义,须仔细推敲,明确关键词句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例如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中的关键词句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教学时要着重说明平行线是反映直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不能孤立地说某一条直线是平行线;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可让学生观察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也不相交;通过延长直线使学生理解“不相交”的正确含义。这样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推敲、变更使学生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这些关键词句不可欠缺,从而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2.深入探究符号语言的数学意义。
符号语言是叙述语言的符号化,在引进一个新的数学符号时,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各种有代表性的具体模型,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再根据定义,离开具体的模型对符号的实质进行理性的分析,使学生在抽象的水平上真正掌握概念(内涵和外延);最后又重新回到具体的模型,这里具体的模型在数学符号的教学中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作为一般化的起点,为引进抽象符号做准备,二是作为特殊化的途径,便于符号的应用。
3.合理破译图形语言的数形关系。
图形语言是一种视觉语言,通过图形给出某些条件,其特点是直观,便于观察与联想,观察题设图形的形状、位置、范围,联想相关的数量或方程,这是“破译”图形语言的数形关系的基本思想。例如,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学生初次接触空间图形的平面直观图——这种特殊的图形语言,学生难于理解,教学时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操作:①从模型到图形,即根据具体的模型画出直观图;②从图形到模型,即根据所画的直观图,用具体的模型表现出来,这样的设计重在建立图形与模型之间的视觉联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并使它们熟悉直观图的画法结构和特点;③从图形到符号,即把已有的直观图中的各种位置关系用符号表示;④从符号到图形,即根据符号所表示的条件,准确地画出相应的直观图。这两步设计是为了建立图像语言与符号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图形语言来辅助思维,利用符号语言来表达思维。
最后,数学语言具有激励性
现在的初中生在性格和心理上发育都还不健全,都需要教师点点滴滴的培养和引导,因此教师在课堂的时间内要充分发挥语言的功能,特别是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帮助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我。语言和手势相结合能够帮助把话说得更加明确,更加有力,还能帮助增加说话的形象性,强化说话的感情色彩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更能让学生感到亲切。例如教师在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对自己的答案感到不自信时,就马上走到他的面前,用手拍拍他的肩膀或用手抚摸他的头说“没关系,有什么想法大胆的说,这个问题一定难不倒你。”这样评价,既充分尊重了他的意见,又保护了他的自尊心,还培养了他自信心,更能使他感到了亲切,拉近师生關系,激励他自主探索、勇于创新的兴趣,也能对全体学生是一种鼓励。学生只有在宽松、愉悦,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之中,思维才能变得更活跃;语言还可以与眼神相结合,眼神的变化,可传递着无声的信息,维系着双方思维的感知通道。例如,教学中如果遇到内容的不同叙述方式,问题的不同解答策略,应用的方法多样化等问题。教师就应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你想知道它的答案吗?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并同时用眼神不时的对全体学生扫描说:“老师相信你们能自己想出办法来,大家一起试试!”这使每位学生都感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亲历中感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促使学生有更大兴趣去探求新知的奥秘。在课堂上学生都喜欢教师面带微笑地面对他们,即使他们的在课堂上表现得不是很出色时,教师微笑着对学生进行激励或鼓励,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中对学生激励性的语言要具有真情实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之乐,可以激励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同时也可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总之,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实施新课、新理念的重要手段,它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善于发现并灵活掌握各种数学语言帮助教学水平不断得以提高。
首先,要有知识性、科学性对待普通语言与数学语言的相互转换
课堂教学是知识内容和其语言形式的统一表现,知识的科学性决定了语言的科学性,所以科学性是各科教学课堂语言所具有的根本属性,而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又有自己独特的内涵。既要讲究严谨的逻辑演绎,又要适时的穿插能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想象、猜想、类比、归纳及洞察领悟等活动的非逻辑的语言,从而使学生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数学,积极主动的去发现数学和创造数学。其他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必须以普通语言为解释系统。数学语言也是如此,通过普通与语言与数学语言的互译,就可以使抽象的数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借鉴,从而能透彻理解,运用自如。数学符号语言,由于其高度的集约性、抽象性、内涵的丰富性,往往难以读懂。这就要求学生对符号语言具有相当的理解能力,善于将简约的符号语言译成一般的数学语言,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转化与处理将普通语言译为数学符号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学化”,例如方程是把文字表达的条件改用数学符号,这是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程序;将数学语言译为普通语言。
其次,注重数学语言学习的过程,合理安排教学
教学过程则是教师具体对某个数学符号进行讲解、分析、举例、考查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驾驭数学语言。主要从如下几点着手:
1.善于推敲叙述语言的关键词句。
叙述语言是介绍数学概念的最基本的表达形式,其中每一个关键的字和词都有确切的意义,须仔细推敲,明确关键词句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例如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中的关键词句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教学时要着重说明平行线是反映直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不能孤立地说某一条直线是平行线;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可让学生观察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也不相交;通过延长直线使学生理解“不相交”的正确含义。这样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推敲、变更使学生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这些关键词句不可欠缺,从而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2.深入探究符号语言的数学意义。
符号语言是叙述语言的符号化,在引进一个新的数学符号时,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各种有代表性的具体模型,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再根据定义,离开具体的模型对符号的实质进行理性的分析,使学生在抽象的水平上真正掌握概念(内涵和外延);最后又重新回到具体的模型,这里具体的模型在数学符号的教学中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作为一般化的起点,为引进抽象符号做准备,二是作为特殊化的途径,便于符号的应用。
3.合理破译图形语言的数形关系。
图形语言是一种视觉语言,通过图形给出某些条件,其特点是直观,便于观察与联想,观察题设图形的形状、位置、范围,联想相关的数量或方程,这是“破译”图形语言的数形关系的基本思想。例如,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学生初次接触空间图形的平面直观图——这种特殊的图形语言,学生难于理解,教学时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操作:①从模型到图形,即根据具体的模型画出直观图;②从图形到模型,即根据所画的直观图,用具体的模型表现出来,这样的设计重在建立图形与模型之间的视觉联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并使它们熟悉直观图的画法结构和特点;③从图形到符号,即把已有的直观图中的各种位置关系用符号表示;④从符号到图形,即根据符号所表示的条件,准确地画出相应的直观图。这两步设计是为了建立图像语言与符号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图形语言来辅助思维,利用符号语言来表达思维。
最后,数学语言具有激励性
现在的初中生在性格和心理上发育都还不健全,都需要教师点点滴滴的培养和引导,因此教师在课堂的时间内要充分发挥语言的功能,特别是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帮助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我。语言和手势相结合能够帮助把话说得更加明确,更加有力,还能帮助增加说话的形象性,强化说话的感情色彩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更能让学生感到亲切。例如教师在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对自己的答案感到不自信时,就马上走到他的面前,用手拍拍他的肩膀或用手抚摸他的头说“没关系,有什么想法大胆的说,这个问题一定难不倒你。”这样评价,既充分尊重了他的意见,又保护了他的自尊心,还培养了他自信心,更能使他感到了亲切,拉近师生關系,激励他自主探索、勇于创新的兴趣,也能对全体学生是一种鼓励。学生只有在宽松、愉悦,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之中,思维才能变得更活跃;语言还可以与眼神相结合,眼神的变化,可传递着无声的信息,维系着双方思维的感知通道。例如,教学中如果遇到内容的不同叙述方式,问题的不同解答策略,应用的方法多样化等问题。教师就应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你想知道它的答案吗?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并同时用眼神不时的对全体学生扫描说:“老师相信你们能自己想出办法来,大家一起试试!”这使每位学生都感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亲历中感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促使学生有更大兴趣去探求新知的奥秘。在课堂上学生都喜欢教师面带微笑地面对他们,即使他们的在课堂上表现得不是很出色时,教师微笑着对学生进行激励或鼓励,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中对学生激励性的语言要具有真情实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之乐,可以激励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同时也可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总之,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实施新课、新理念的重要手段,它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善于发现并灵活掌握各种数学语言帮助教学水平不断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