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品的创作心理与接受心理的结合分析,才能真正实现作品的价值。本文通过分析文学接受的3种心理功能:再造想象与表象记忆、情感体验和情感反应、形象思维,来浅述文学接受者在阅读、欣赏、评价作品时的心理活动。
关键词:文学接受 心理活动 功能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学接受是以文学作品的读者作为主体设定的一个文学理论概念,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本文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选择、接纳或抛弃。文学接受是整个文学活动系统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文学接受与传统文艺学中文学欣赏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同文学欣赏一样,文学接受也是一种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欣赏与再创造的审美精神活动。它包括着文学欣赏的基本涵义与特征。但是,文学鉴赏是以欣赏对象即作品为中心的,而文学接受主张在文学接受过程中以读者为中心。由于他们的理论背景不同,因此在理解作品与读者关系时的侧重点也产生差异。接受美学作为理论的一个派别,特别重视对艺术接受过程中阅读主体再生产、再创造特点的研究,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着人们去发现的“神秘之物”。接受美学的理论家姚斯曾说:“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行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就是说,文学作品具有“对话性”特点,离开读者主观的参与、评价与创造,其意义与价值要获得存在与体现是不可想象的。
文学接受的心理活动,其实与文学创作的心理活动过程是颇为类似的,真正的文学阅读和鉴赏活动必然也是一个再创造的心理过程。只不过,作家是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时间、场景通过自己的记忆和想象化作心理的形象和意境,并且运用言语和文字把它固定下来。而文学的接受则相当于文学创作的一个“逆过程”。文学创作的思维过程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文学接受的思维过程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即从作品的语言文字出发,通过记忆、联想、想象,把作品激活为生动的形象、意境,进一步走进自己当下的精神生活或现实生活中。
一 再造想象与表象记忆
文学接受通过感官直接感知的不是可视可闻的形象实体,而是形象的语言转译——文学符号,因此,它的接受的发生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一个转换器。这个转换器就是读者的想象力。文学接受必须通过想象活动,读者才能复现作品通过语言描绘所表现的人物形象与生活场景。
文学接受中的想象活动既依靠作品描述的提示,同时又是以接受者的形象记忆为基础的。它从记忆表象的储存库中提取材料,根据读者对作品描述的理解来加以重新组织,拼合形成一幅相应的形象画面。显然,这种画面的复原、再造是受到读者的先在经验(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表象记忆)制约的,因此具有明显的读者加工特征。心理学一般按想象所形成的形象是否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将想象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按文字复原形象的想象活动,一般被认为是再造想象,当然,也不否认其中有创造想象的因素。
丰富的记忆表象是再造想象的原始素材,文字符号首先唤起的是与之相应的记忆表象。一句“云破月来花弄影”,所包括的不光是云、月、花、影这些静物的视觉表象,还有破、来、弄这些引起动作的运动表象。记忆表象多种多样,如听觉、视觉、触觉、运动表象等等,各种单一的表象相互作用,就形成了综合表象。文学接受活动中往往是形成综合表象的再造想象活动。一个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某种意象境界的形成,都离不开表象的综合,多种多样的表象构成了文学接受者内在的审美感受。所谓文学审美的内听觉、内视觉,实际上就是接受者在审美活动中储存起来的听觉表象和视觉表象。当接受者将文字符号一经转化为语言意义,想象就立即根据概念给定的内涵调动丰富的内在储存表象,把有关的记忆表象抽取出来,再按给定的文字符号经过想象,构成一个新的意象世界。中国古代文论有“神与物游”之说,当然不是指内在精神追随着外在事物的畅游,这种畅游,其实是在表象世界里进行的,是在丰富的想象过程中完成的。例如,杜甫《望岳》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纯出想象。诗人这时尚未“凌绝顶”,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却充满了自信,因为他生活中已积累了不少登高俯视的经验。我们接受者也未必个个都到过泰山顶上观光,然而也许不乏登高的经验,所以读此诗可以非常顺利地从语意中产生艺术想象,从而接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形象美感。想象为记忆表象插上了翅膀,使它能够天马行空,自由来往,文学创作中如此,文学接受中同样如此。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本身已经不是客观的、完整的固有图像的映现,而是留下了个体心理加工的痕迹。这样,当文学接受者把文字符号还原为头脑中的意象时,便造成了很大的个体差异,从而便形成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现象。当然,表象毕竟是物体类似物的再现,它保留有物体的一般特征。就这个意义来说,哈姆雷特又是“只此一家”的,决不可能似阿Q或其他人。
接受者能动地拥有丰富的表象,是其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想象力的重要条件。表象的占有,除了依靠直接的生活体验,通过阅读积累表象也是一条重要途径。接受者在接受活动中通过再造想象加工出来的各种形象,会以记忆表象的形式被大脑保存下来。高老头、玛丝洛娃、林黛玉、祥林嫂,并不只是变成某种干巴巴的抽象思维符号,他们的名字会连同他们的言行、穿戴甚至细微的心理活动一起“活”着。这样,在进入下一轮阅读时,他们就会被作为记忆表象重新抽取出来,进一步丰富接受者的联想与想象。经过这样多次反复,接受者所占有的记忆表象就会大大丰富,表象一般都具有概括性的特征,它能够反映事物经常的、共同的特征和属性,占有丰富的表象能够使人的表象思维更为发达,有些批评家一读到陈奂生就想到阿Q,读到高加林竟跨洋过海地想到了于连,丰富的表象占有帮助他们找到了想象的联系通道,使他们能够在比较中准确、迅速地捕捉到形象的基本特征。
再造想象不是随意、无根据的乱想,它以作品所提供的材料来激活自己,它也根据作品来规定自己想象的方向与范围。因此,正确理解作品内容,对于接受中的再造想象十分重要。读者只有掌握丰富的词汇,突破语言的物质外壳,丰富自己的阅历,开拓知识面,才能有利于阅读理解和再造想象。
二 情感体验与情感反应
文学是人学,文学是主情的,就充分占有人的情感而言,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比文学艺术更为优越。哲学引人进入一个思辨的世界,它难免显得有点坚硬枯燥;宗教令人超越尘世,用禁欲的戒条限制人的情感;文学却尊重人的完整生命,尤其以丰富人的情感为其天职。文学接受并不直接面对存在的外物,而是面对经过作家情感培育的作品文本,它的接受对象也不是承载语言的文字,而是由语言描述的意象世界。这种意象不是物理世界纤毫毕露的再现,而是人的生命与情感的外化。情感,是文学的本性所在,它也理所当然地成了文学接受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心理因素。
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是寄寓在形象中的,它以具体而微的感性形象打动人。这种感性形象不是直观教具式的模型,而是灌注着生命活力的情感载体。眼睛黑亮而略带斜睨的玛丝玛洛,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已,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与意愿,呈现出生命美的活力。当他们在接受活动中重新由文字被翻译成真切可感的形象时,就绝不只是纯粹的认知对象,而成了心灵颤动的一种传递物。“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并不只是水天浑然的空旷寥阔中渐行渐远的一叶孤舟的纯粹画面,而还深深寄托着作者目送友人远行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怅然若失之情,如果缺少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力,接受者很难进入作品所规定的情境,实现同文本之间的情感交流。
心理学认为,情感表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的反映。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给出了这样一个公式:情景——评价——情绪。也就是说情感同人对事物的评价有关,它是主体对客体做出评价后所表明的一种态度。在文学接受中,接受者不可避免地会对作品中的人物和作品做出评价,并由此产生一种情感反应,是一种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俄狄浦斯王剜刺双眼使人惊悸,哈姆雷特忧心如焚让人同情。接受者的评价以情感方式表现出来,这是文学接受中情感活动的又一种重要形式。
由于主体情感反应与其评价有关,因此,它总是伴随有一定的认知和思考过程,受到主体认知水平的制约和影响。有所知才能有所感。浅薄的认识必然伴随贫乏的感情,深刻的体验才会有丰富的情感活动。但是,情感并不直接表现为对事物的认识和把握,而是基于认识之上对事物的一种好恶态度,因此情感又总是表现出强烈的倾向性。凡是符合主体需要的,或者同主体观念认同的,便给以肯定的态度;反之,就持否定的态度。《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人物,读者有着不同的情感反应,有的同情、赞美林黛玉,鄙视薛宝钗;而有的却否定林黛玉,对薛宝钗抱有好感。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反映了人们不同的理解与评价。审美情感的巨大差异表明:人们不是被动地依附于审美对象做出情感反应,主体的自身“视界”对审美情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即使是同一接受者,对某种作品或某个人物也会产生极为复杂的情感反应,同情与憎恶,怜惜与不满,往往交织在一起,使文学接受中的情感活动充满了神秘的魅力。
除了以上两个因素影响接受者对作品的阅读外,形象思维也是文学接受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心理因素。作品对一个人物的刻画,并不是抽象概念的堆积,而是具体的肖像、语言、行为、举止的描绘,接受者必须在这种具像的描绘中体会人物的感情,做出自己的判断,这种判断,常常表现为一种直觉的颖悟,要用概念表述反而很困难。
三 接受中对美感的感知
文学接受还需要一种对于文学作品形式美感的感知能力,这种知觉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语言的节奏感、音调感、韵律感的感受,一定程度上也还表现为对作品结构、语言风格等形式要素的直感。文学家按照自己的目的选用语言符号,运用语法规则把生活的感受转换成语言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发射给读者。但这种信息的发射决不像平时说话那样简单,也不似一般的应用文字。文学有特殊的语言格式,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体裁,各体裁中又有不少种类。因此,文学接受的最初阶段正是要求读者至少对于文学各体裁的语言表达方式的特点有所掌握。例如,诗歌的语言意蕴含蓄,洗练跳跃;散文的语言直抒胸臆,自由流畅;小说的语言意在言外,诡秘多变;戏剧的语言个性强烈,颇多潜台词等。不懂诗,也许会把“梨花一枝春带雨”当作白居易在描绘自然风光;不懂散文,又何以能从朱自清的《背影》中体味出最自然真切的父子温情;不懂小说,也许难免要误以为《狂人日记》中的‘吃人’真是把人咬死;再如不懂戏剧,那么读到郭沫若《屈原》中的《雷电颂》时,很可能以为剧中人在发疯。接受者如果缺乏这种对美的感知能力,就不能完全接受作品,不能很好地去理解作品。
德国康士坦茨大学W·伊瑟尔指出:“文学作品有两极:艺术的一极是作者的本文,审美的一极则是读者完成的。“文本与读者的结合才产生文学作品”。本文从3个方面简略论述了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每一位文学爱好者在接受作品时,能对自己的心理活动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提高接受水平,与作者一起,共同体现作品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炳隅:《文学鉴赏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 曹日昌:《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3] 钱谷融、鲁枢元:《文学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王茜,女,1972—,青海西宁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学,工作单位:青海大学医学院。
关键词:文学接受 心理活动 功能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学接受是以文学作品的读者作为主体设定的一个文学理论概念,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本文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选择、接纳或抛弃。文学接受是整个文学活动系统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文学接受与传统文艺学中文学欣赏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同文学欣赏一样,文学接受也是一种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欣赏与再创造的审美精神活动。它包括着文学欣赏的基本涵义与特征。但是,文学鉴赏是以欣赏对象即作品为中心的,而文学接受主张在文学接受过程中以读者为中心。由于他们的理论背景不同,因此在理解作品与读者关系时的侧重点也产生差异。接受美学作为理论的一个派别,特别重视对艺术接受过程中阅读主体再生产、再创造特点的研究,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着人们去发现的“神秘之物”。接受美学的理论家姚斯曾说:“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行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就是说,文学作品具有“对话性”特点,离开读者主观的参与、评价与创造,其意义与价值要获得存在与体现是不可想象的。
文学接受的心理活动,其实与文学创作的心理活动过程是颇为类似的,真正的文学阅读和鉴赏活动必然也是一个再创造的心理过程。只不过,作家是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时间、场景通过自己的记忆和想象化作心理的形象和意境,并且运用言语和文字把它固定下来。而文学的接受则相当于文学创作的一个“逆过程”。文学创作的思维过程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文学接受的思维过程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即从作品的语言文字出发,通过记忆、联想、想象,把作品激活为生动的形象、意境,进一步走进自己当下的精神生活或现实生活中。
一 再造想象与表象记忆
文学接受通过感官直接感知的不是可视可闻的形象实体,而是形象的语言转译——文学符号,因此,它的接受的发生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一个转换器。这个转换器就是读者的想象力。文学接受必须通过想象活动,读者才能复现作品通过语言描绘所表现的人物形象与生活场景。
文学接受中的想象活动既依靠作品描述的提示,同时又是以接受者的形象记忆为基础的。它从记忆表象的储存库中提取材料,根据读者对作品描述的理解来加以重新组织,拼合形成一幅相应的形象画面。显然,这种画面的复原、再造是受到读者的先在经验(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表象记忆)制约的,因此具有明显的读者加工特征。心理学一般按想象所形成的形象是否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将想象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按文字复原形象的想象活动,一般被认为是再造想象,当然,也不否认其中有创造想象的因素。
丰富的记忆表象是再造想象的原始素材,文字符号首先唤起的是与之相应的记忆表象。一句“云破月来花弄影”,所包括的不光是云、月、花、影这些静物的视觉表象,还有破、来、弄这些引起动作的运动表象。记忆表象多种多样,如听觉、视觉、触觉、运动表象等等,各种单一的表象相互作用,就形成了综合表象。文学接受活动中往往是形成综合表象的再造想象活动。一个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某种意象境界的形成,都离不开表象的综合,多种多样的表象构成了文学接受者内在的审美感受。所谓文学审美的内听觉、内视觉,实际上就是接受者在审美活动中储存起来的听觉表象和视觉表象。当接受者将文字符号一经转化为语言意义,想象就立即根据概念给定的内涵调动丰富的内在储存表象,把有关的记忆表象抽取出来,再按给定的文字符号经过想象,构成一个新的意象世界。中国古代文论有“神与物游”之说,当然不是指内在精神追随着外在事物的畅游,这种畅游,其实是在表象世界里进行的,是在丰富的想象过程中完成的。例如,杜甫《望岳》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纯出想象。诗人这时尚未“凌绝顶”,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却充满了自信,因为他生活中已积累了不少登高俯视的经验。我们接受者也未必个个都到过泰山顶上观光,然而也许不乏登高的经验,所以读此诗可以非常顺利地从语意中产生艺术想象,从而接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形象美感。想象为记忆表象插上了翅膀,使它能够天马行空,自由来往,文学创作中如此,文学接受中同样如此。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本身已经不是客观的、完整的固有图像的映现,而是留下了个体心理加工的痕迹。这样,当文学接受者把文字符号还原为头脑中的意象时,便造成了很大的个体差异,从而便形成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现象。当然,表象毕竟是物体类似物的再现,它保留有物体的一般特征。就这个意义来说,哈姆雷特又是“只此一家”的,决不可能似阿Q或其他人。
接受者能动地拥有丰富的表象,是其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想象力的重要条件。表象的占有,除了依靠直接的生活体验,通过阅读积累表象也是一条重要途径。接受者在接受活动中通过再造想象加工出来的各种形象,会以记忆表象的形式被大脑保存下来。高老头、玛丝洛娃、林黛玉、祥林嫂,并不只是变成某种干巴巴的抽象思维符号,他们的名字会连同他们的言行、穿戴甚至细微的心理活动一起“活”着。这样,在进入下一轮阅读时,他们就会被作为记忆表象重新抽取出来,进一步丰富接受者的联想与想象。经过这样多次反复,接受者所占有的记忆表象就会大大丰富,表象一般都具有概括性的特征,它能够反映事物经常的、共同的特征和属性,占有丰富的表象能够使人的表象思维更为发达,有些批评家一读到陈奂生就想到阿Q,读到高加林竟跨洋过海地想到了于连,丰富的表象占有帮助他们找到了想象的联系通道,使他们能够在比较中准确、迅速地捕捉到形象的基本特征。
再造想象不是随意、无根据的乱想,它以作品所提供的材料来激活自己,它也根据作品来规定自己想象的方向与范围。因此,正确理解作品内容,对于接受中的再造想象十分重要。读者只有掌握丰富的词汇,突破语言的物质外壳,丰富自己的阅历,开拓知识面,才能有利于阅读理解和再造想象。
二 情感体验与情感反应
文学是人学,文学是主情的,就充分占有人的情感而言,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比文学艺术更为优越。哲学引人进入一个思辨的世界,它难免显得有点坚硬枯燥;宗教令人超越尘世,用禁欲的戒条限制人的情感;文学却尊重人的完整生命,尤其以丰富人的情感为其天职。文学接受并不直接面对存在的外物,而是面对经过作家情感培育的作品文本,它的接受对象也不是承载语言的文字,而是由语言描述的意象世界。这种意象不是物理世界纤毫毕露的再现,而是人的生命与情感的外化。情感,是文学的本性所在,它也理所当然地成了文学接受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心理因素。
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是寄寓在形象中的,它以具体而微的感性形象打动人。这种感性形象不是直观教具式的模型,而是灌注着生命活力的情感载体。眼睛黑亮而略带斜睨的玛丝玛洛,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已,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与意愿,呈现出生命美的活力。当他们在接受活动中重新由文字被翻译成真切可感的形象时,就绝不只是纯粹的认知对象,而成了心灵颤动的一种传递物。“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并不只是水天浑然的空旷寥阔中渐行渐远的一叶孤舟的纯粹画面,而还深深寄托着作者目送友人远行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怅然若失之情,如果缺少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力,接受者很难进入作品所规定的情境,实现同文本之间的情感交流。
心理学认为,情感表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的反映。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给出了这样一个公式:情景——评价——情绪。也就是说情感同人对事物的评价有关,它是主体对客体做出评价后所表明的一种态度。在文学接受中,接受者不可避免地会对作品中的人物和作品做出评价,并由此产生一种情感反应,是一种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俄狄浦斯王剜刺双眼使人惊悸,哈姆雷特忧心如焚让人同情。接受者的评价以情感方式表现出来,这是文学接受中情感活动的又一种重要形式。
由于主体情感反应与其评价有关,因此,它总是伴随有一定的认知和思考过程,受到主体认知水平的制约和影响。有所知才能有所感。浅薄的认识必然伴随贫乏的感情,深刻的体验才会有丰富的情感活动。但是,情感并不直接表现为对事物的认识和把握,而是基于认识之上对事物的一种好恶态度,因此情感又总是表现出强烈的倾向性。凡是符合主体需要的,或者同主体观念认同的,便给以肯定的态度;反之,就持否定的态度。《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个人物,读者有着不同的情感反应,有的同情、赞美林黛玉,鄙视薛宝钗;而有的却否定林黛玉,对薛宝钗抱有好感。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反映了人们不同的理解与评价。审美情感的巨大差异表明:人们不是被动地依附于审美对象做出情感反应,主体的自身“视界”对审美情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即使是同一接受者,对某种作品或某个人物也会产生极为复杂的情感反应,同情与憎恶,怜惜与不满,往往交织在一起,使文学接受中的情感活动充满了神秘的魅力。
除了以上两个因素影响接受者对作品的阅读外,形象思维也是文学接受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心理因素。作品对一个人物的刻画,并不是抽象概念的堆积,而是具体的肖像、语言、行为、举止的描绘,接受者必须在这种具像的描绘中体会人物的感情,做出自己的判断,这种判断,常常表现为一种直觉的颖悟,要用概念表述反而很困难。
三 接受中对美感的感知
文学接受还需要一种对于文学作品形式美感的感知能力,这种知觉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语言的节奏感、音调感、韵律感的感受,一定程度上也还表现为对作品结构、语言风格等形式要素的直感。文学家按照自己的目的选用语言符号,运用语法规则把生活的感受转换成语言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发射给读者。但这种信息的发射决不像平时说话那样简单,也不似一般的应用文字。文学有特殊的语言格式,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体裁,各体裁中又有不少种类。因此,文学接受的最初阶段正是要求读者至少对于文学各体裁的语言表达方式的特点有所掌握。例如,诗歌的语言意蕴含蓄,洗练跳跃;散文的语言直抒胸臆,自由流畅;小说的语言意在言外,诡秘多变;戏剧的语言个性强烈,颇多潜台词等。不懂诗,也许会把“梨花一枝春带雨”当作白居易在描绘自然风光;不懂散文,又何以能从朱自清的《背影》中体味出最自然真切的父子温情;不懂小说,也许难免要误以为《狂人日记》中的‘吃人’真是把人咬死;再如不懂戏剧,那么读到郭沫若《屈原》中的《雷电颂》时,很可能以为剧中人在发疯。接受者如果缺乏这种对美的感知能力,就不能完全接受作品,不能很好地去理解作品。
德国康士坦茨大学W·伊瑟尔指出:“文学作品有两极:艺术的一极是作者的本文,审美的一极则是读者完成的。“文本与读者的结合才产生文学作品”。本文从3个方面简略论述了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每一位文学爱好者在接受作品时,能对自己的心理活动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提高接受水平,与作者一起,共同体现作品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炳隅:《文学鉴赏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 曹日昌:《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3] 钱谷融、鲁枢元:《文学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王茜,女,1972—,青海西宁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学,工作单位:青海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