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方式的内涵很丰富,笔者认为,其中影响语文教学方式变革,也是影响新课程标准实施最主要的环节是授课形式。上百年来,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完善,主要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进行的,因而所受的制约很多,较少有突破性进展。打破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束缚、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一个突破口,就是通过开展野外活动实施语文教学。
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一是教师传授多,学生参与少,忽视了教育对象的根本特性——学生作为人而存在,导致了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二是理性讲授多,情感交流少,忽视了教学过程的根本特性——情与理的交融,导致教学形式枯燥;三是教学形式表层运用较多,深层内涵挖掘少,忽视了教学手段的双重特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四是教学的统一要求,学生主动质疑少,忽视了教育要求的多样性——整体教育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导致“教育产品”的求异思维缺乏。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应试能力较强,但是,缺乏合作精神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与教育要求差距较大。
一般意义上的野外活动,往往是作为课外活动中的一部分而存在。其实,在现代教学要求中,它应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和拓展,并逐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儿童最具受教性,野外活动是最好的教育形式,能够在尽可能大的教学空间里,提供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学生在“野外”的大课堂中进行学习,与社会、与大自然接触、交融,在认识、思考、辨析中受教。在这样的语文教学中,野外活动成为教育的载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学生的学习会更加高效。
1、利用野外活动中的“真景物”,打破传统教学中的形式化。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为使学生身临其境,常常通过模仿等形式,创设一定的情境,但是由于受创设空间和“道具”的限制,容易失于做作,流于形式,很难把学生导入预设的情境中,达不到设境激情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然而,野外活动中,学生的所见所感是最真实的,这些真切的景物,能给予学生深切的感受和情绪体验,使师生在最真实的情境世界中进行最自然的交流,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野外活动中的暗示渗透,打破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众多研究表明,有效的暗示,能够解除师生间的对立关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野外活动中,学生精神状态会更加积极,情绪更为饱满,与教师的关系更为融洽,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含蓄的手段,引导学生学习,会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向着学习目标迈进,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各种学习内容的理解也会更为透彻,许多教学的难点问题会不点自破、迎刃而解。
3、利用野外活动中的知识建构,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机械接受。传统教学中,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主动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机会和要求少了,机械接受多了,难以得到有效的思维训练,主动求知、求异、求疑思想受到严重禁锢。然而,野外提供给学生更为大量的信息,学生可感知的事物明显增多,在大量的信息刺激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有意识地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构,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形成个性化的学习。
4、利用野外活动中的主客体辨证统一,打破传统教学中的主客体逻辑对立。在野外活动中进行语文教学,教师的师长意识会淡化,学生的畏师心理会消减,大家都会感受到自己是社会中的人、是生活中的人、是自然中的人——大家都是平等的,从而使原来的师生对立转化为主客体的辨证统一,将师生融为一个整体,学生可以当老师,老师也可以成为学生,大家共同组成了一个学习型的组织。
责任编辑丁洪刚
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一是教师传授多,学生参与少,忽视了教育对象的根本特性——学生作为人而存在,导致了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二是理性讲授多,情感交流少,忽视了教学过程的根本特性——情与理的交融,导致教学形式枯燥;三是教学形式表层运用较多,深层内涵挖掘少,忽视了教学手段的双重特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四是教学的统一要求,学生主动质疑少,忽视了教育要求的多样性——整体教育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导致“教育产品”的求异思维缺乏。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应试能力较强,但是,缺乏合作精神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与教育要求差距较大。
一般意义上的野外活动,往往是作为课外活动中的一部分而存在。其实,在现代教学要求中,它应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和拓展,并逐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儿童最具受教性,野外活动是最好的教育形式,能够在尽可能大的教学空间里,提供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学生在“野外”的大课堂中进行学习,与社会、与大自然接触、交融,在认识、思考、辨析中受教。在这样的语文教学中,野外活动成为教育的载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学生的学习会更加高效。
1、利用野外活动中的“真景物”,打破传统教学中的形式化。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为使学生身临其境,常常通过模仿等形式,创设一定的情境,但是由于受创设空间和“道具”的限制,容易失于做作,流于形式,很难把学生导入预设的情境中,达不到设境激情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然而,野外活动中,学生的所见所感是最真实的,这些真切的景物,能给予学生深切的感受和情绪体验,使师生在最真实的情境世界中进行最自然的交流,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野外活动中的暗示渗透,打破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众多研究表明,有效的暗示,能够解除师生间的对立关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野外活动中,学生精神状态会更加积极,情绪更为饱满,与教师的关系更为融洽,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含蓄的手段,引导学生学习,会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向着学习目标迈进,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各种学习内容的理解也会更为透彻,许多教学的难点问题会不点自破、迎刃而解。
3、利用野外活动中的知识建构,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机械接受。传统教学中,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主动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机会和要求少了,机械接受多了,难以得到有效的思维训练,主动求知、求异、求疑思想受到严重禁锢。然而,野外提供给学生更为大量的信息,学生可感知的事物明显增多,在大量的信息刺激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有意识地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构,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形成个性化的学习。
4、利用野外活动中的主客体辨证统一,打破传统教学中的主客体逻辑对立。在野外活动中进行语文教学,教师的师长意识会淡化,学生的畏师心理会消减,大家都会感受到自己是社会中的人、是生活中的人、是自然中的人——大家都是平等的,从而使原来的师生对立转化为主客体的辨证统一,将师生融为一个整体,学生可以当老师,老师也可以成为学生,大家共同组成了一个学习型的组织。
责任编辑丁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