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研究了教师职业认同理论,调查和研究了长沙市城区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城市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度的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 城市小学教师 职业认同 研究与分析
一、引言
自古以来,中国都重视尊师重教,社会赋予了教师高度的期望,特别是目前中国处于改革开发的关键时期,要实现中国四个现代化的之一的教育现代化,教师成为成败的关键因素,如果教师内心对于自己的职业没有很好的理解与认同,教育改革将流于形式,教育改革失败将在所难免。
二、教师职业认同概念
(一)职业认同概念
Nixin(1996)指出职业认同是用特定的工作条件来刻画一个职业团体特征的心理变量,Moore和Hofman(1998)则从认同的内容出发,认为职业认同是“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认为自己的职业角色是重要的有吸引力的与其他角色是融洽的”。另外,Ashforth、Mael(1992)等认为,在一个组织中个体具有复合的群体特征,个体认同的实体可能是工作单位、子单位、组织或是专业团体。对不同工作的认同、对专业团体的认同,可以认为是对某一专业领域或职业的认同。显然,学者们界定职业认同内涵时所选取的着力点存在差异。
(二) 教师职业认同概念
教师职业认同是指教师对其所从事的教师职业各种因素的认可。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价值认同
教师职业的价值认同是指教师对从事事业的价值取向,即职业目标是为了地位、荣誉、金钱,还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等的选择。也就是教师所持有的职业价值观是以外在职业价值观为主,即为了生计和荣誉,还是以内在职业价值观为主,即为了职业素养的提升和实现自我价值。
2、情感认同
教师职业情感是教师素质和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稳定性情绪体验,教师情感认同是指教师对教师职业情感体验。
3、能力认同
教师职业能力是指教师从事教育职业的学科知识、学习技巧和教学困难克服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教师能力认同是指教师对自己的学科知识、学习技巧和教学困难克服能力等能力水平的感知和判断。
三、城市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研究与分析
(一)长沙市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研究
笔者随机抽取了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开福区、天心区、芙蓉区、雨花区及望城区等12所城区小学教师共256名小学教师发放问卷,从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行为倾向四个维度对城市小学教师职业认同进行调查,笔者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抽取了前面所述湖南省长沙市六个市区的12所城区小学教师中的250多名小学教师作为正式调查对象,并注意不同阶段教师的控制,使各阶段教师比例分布大致均匀,共发放问卷256份,回收246份、回收率为:98.4%,其中无效问卷22份、到有效问卷22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9.6%。得出长沙市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如下:
1、职业总体认同度高
长沙市城区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得分统计表2-8中清楚表明,长沙市城区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度平均值为4.2977,超过了临界值3的143.26%,职业认同总体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2、认同维度不均衡
长沙市城区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各维度并不均衡,主要表现在:
* 不同性别教师在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认同上存在显著差异;
* 不同年龄段的城市小学教师在职业认同总体、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职业行为倾向上差异显著;
* 不同教龄段城市小学教师调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后发现,不同教龄的教师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职业认同上也存在显著差异;
* 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显著高于具有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小学教师,而城市小学教师的职业价值观随教师具有学历的增高而增强。
(二)长沙市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原因分析
1、长沙市小学教师总体职业认同度高原因分析
本研究从湖湘历史文化传统、近代社会公众观念转变及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三个维度来分析其形成原因。
从传统湖湘文化来看,在湖湘文化的传统社会中,教师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大责任,其地位也格外的受到重视,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在社会上获得了尊敬和崇高的地位。
从近代社会公众观念转变来看,我国教育事业历经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摧残,教师的社会地位也一度得不到尊重,文革期间教师职业为蔑称为“臭老九”。但从1978年后,随着党和国家对知识和人才的重视,教育工作和教师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不仅在全社会形成了尊师重教,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
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从2007年,长沙、株洲、湘潭被国家批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以来,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核心的长沙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长沙市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2、长沙市小学教师总体职业认同各维度差异分析
本文主要从性别和收入水平两个方面分析。
(1) 不同性别的城市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差异分析
从男女教师性别特征角度来看,受男女角色的刻板印象影响社会公众认为女性比男性更适合从事教师工作。由于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对其工作人员在细致耐心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上要求较高,而大多数男性教师缺乏女性教师所特有的温柔、耐心、亲切与善解人意,且情绪容易冲动不稳定,但男性在认知水平、逻辑思维、鲜明个性及抽象能力上相比女性有明显的心理优势,且男性的独立、自主、持久和自制能力更强。因而在社会职业选择方面,人们认为社会女性角色更适合教育、艺术和医护工作,而男性角色更适合从事科学技术、军事及工业生产等职业。
(2)不同收入水平的城市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差异分析
教师职业所带来的收入是绝大部分城市小学教师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教师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师生活质量的好坏和其家庭生活水平的高低,从而影响不同收入水平城市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
四、提高城市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对策
本研究主要从以下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城市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针对性措施:
(一)社会方面
当前社会普遍把教师比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进步的阶梯”、“蜡炬成灰泪始干”等,在这些赞扬、褒奖词更多地是单一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和社会价值,忽视了教师作为社会公众普通一员的脆弱,社会各界应给予教师合理的职业期待及社会各界媒体多做正面宣传。因此,社会公众和学生家长应认识到教师职业的伟大不是因为教师什么都会,而是因为教师强力的职业责任感和所从事的创造性工作,解除套在教师头上过多的“必须会”和“应该做”的“紧箍咒”。
(二)学校方面
根据Douglas.Mc.Gregor的Y理论:“人并非天生厌恶工作,而是愿意勤劳肯定的,他对工作的好恶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即可把工作视为一种满足,也可把工作视为一种痛苦。”城市小学学校应建立合理、民主、宽松的学校环境,对于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促进教师职业认同至关重要。根据本研究的调查,形成学校管理民主、教师参与决策的学校氛围,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三)教师个人方面
城市小学教师应在了解学校、认清自己、合理规划后制定合理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并通过调节个人情绪、享受职业乐趣、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来增强职业认同感。
作者简介:杨春艳,女,湖南邵阳人,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参考文献:
[1]Elizabeth Holmes著,闫慧敏译.教师的幸福感—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及职业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黄燕.中国教师缺什么—新课程热中教师角色的冷思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连榕.教师职业生涯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 城市小学教师 职业认同 研究与分析
一、引言
自古以来,中国都重视尊师重教,社会赋予了教师高度的期望,特别是目前中国处于改革开发的关键时期,要实现中国四个现代化的之一的教育现代化,教师成为成败的关键因素,如果教师内心对于自己的职业没有很好的理解与认同,教育改革将流于形式,教育改革失败将在所难免。
二、教师职业认同概念
(一)职业认同概念
Nixin(1996)指出职业认同是用特定的工作条件来刻画一个职业团体特征的心理变量,Moore和Hofman(1998)则从认同的内容出发,认为职业认同是“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认为自己的职业角色是重要的有吸引力的与其他角色是融洽的”。另外,Ashforth、Mael(1992)等认为,在一个组织中个体具有复合的群体特征,个体认同的实体可能是工作单位、子单位、组织或是专业团体。对不同工作的认同、对专业团体的认同,可以认为是对某一专业领域或职业的认同。显然,学者们界定职业认同内涵时所选取的着力点存在差异。
(二) 教师职业认同概念
教师职业认同是指教师对其所从事的教师职业各种因素的认可。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价值认同
教师职业的价值认同是指教师对从事事业的价值取向,即职业目标是为了地位、荣誉、金钱,还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等的选择。也就是教师所持有的职业价值观是以外在职业价值观为主,即为了生计和荣誉,还是以内在职业价值观为主,即为了职业素养的提升和实现自我价值。
2、情感认同
教师职业情感是教师素质和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稳定性情绪体验,教师情感认同是指教师对教师职业情感体验。
3、能力认同
教师职业能力是指教师从事教育职业的学科知识、学习技巧和教学困难克服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教师能力认同是指教师对自己的学科知识、学习技巧和教学困难克服能力等能力水平的感知和判断。
三、城市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研究与分析
(一)长沙市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研究
笔者随机抽取了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开福区、天心区、芙蓉区、雨花区及望城区等12所城区小学教师共256名小学教师发放问卷,从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行为倾向四个维度对城市小学教师职业认同进行调查,笔者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抽取了前面所述湖南省长沙市六个市区的12所城区小学教师中的250多名小学教师作为正式调查对象,并注意不同阶段教师的控制,使各阶段教师比例分布大致均匀,共发放问卷256份,回收246份、回收率为:98.4%,其中无效问卷22份、到有效问卷22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9.6%。得出长沙市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如下:
1、职业总体认同度高
长沙市城区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得分统计表2-8中清楚表明,长沙市城区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度平均值为4.2977,超过了临界值3的143.26%,职业认同总体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2、认同维度不均衡
长沙市城区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各维度并不均衡,主要表现在:
* 不同性别教师在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认同上存在显著差异;
* 不同年龄段的城市小学教师在职业认同总体、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职业行为倾向上差异显著;
* 不同教龄段城市小学教师调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后发现,不同教龄的教师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职业认同上也存在显著差异;
* 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显著高于具有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小学教师,而城市小学教师的职业价值观随教师具有学历的增高而增强。
(二)长沙市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原因分析
1、长沙市小学教师总体职业认同度高原因分析
本研究从湖湘历史文化传统、近代社会公众观念转变及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三个维度来分析其形成原因。
从传统湖湘文化来看,在湖湘文化的传统社会中,教师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大责任,其地位也格外的受到重视,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在社会上获得了尊敬和崇高的地位。
从近代社会公众观念转变来看,我国教育事业历经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摧残,教师的社会地位也一度得不到尊重,文革期间教师职业为蔑称为“臭老九”。但从1978年后,随着党和国家对知识和人才的重视,教育工作和教师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不仅在全社会形成了尊师重教,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
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从2007年,长沙、株洲、湘潭被国家批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以来,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核心的长沙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长沙市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2、长沙市小学教师总体职业认同各维度差异分析
本文主要从性别和收入水平两个方面分析。
(1) 不同性别的城市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差异分析
从男女教师性别特征角度来看,受男女角色的刻板印象影响社会公众认为女性比男性更适合从事教师工作。由于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对其工作人员在细致耐心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上要求较高,而大多数男性教师缺乏女性教师所特有的温柔、耐心、亲切与善解人意,且情绪容易冲动不稳定,但男性在认知水平、逻辑思维、鲜明个性及抽象能力上相比女性有明显的心理优势,且男性的独立、自主、持久和自制能力更强。因而在社会职业选择方面,人们认为社会女性角色更适合教育、艺术和医护工作,而男性角色更适合从事科学技术、军事及工业生产等职业。
(2)不同收入水平的城市小学教师职业认同差异分析
教师职业所带来的收入是绝大部分城市小学教师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教师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师生活质量的好坏和其家庭生活水平的高低,从而影响不同收入水平城市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
四、提高城市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对策
本研究主要从以下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城市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针对性措施:
(一)社会方面
当前社会普遍把教师比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进步的阶梯”、“蜡炬成灰泪始干”等,在这些赞扬、褒奖词更多地是单一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和社会价值,忽视了教师作为社会公众普通一员的脆弱,社会各界应给予教师合理的职业期待及社会各界媒体多做正面宣传。因此,社会公众和学生家长应认识到教师职业的伟大不是因为教师什么都会,而是因为教师强力的职业责任感和所从事的创造性工作,解除套在教师头上过多的“必须会”和“应该做”的“紧箍咒”。
(二)学校方面
根据Douglas.Mc.Gregor的Y理论:“人并非天生厌恶工作,而是愿意勤劳肯定的,他对工作的好恶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即可把工作视为一种满足,也可把工作视为一种痛苦。”城市小学学校应建立合理、民主、宽松的学校环境,对于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促进教师职业认同至关重要。根据本研究的调查,形成学校管理民主、教师参与决策的学校氛围,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三)教师个人方面
城市小学教师应在了解学校、认清自己、合理规划后制定合理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并通过调节个人情绪、享受职业乐趣、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来增强职业认同感。
作者简介:杨春艳,女,湖南邵阳人,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参考文献:
[1]Elizabeth Holmes著,闫慧敏译.教师的幸福感—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及职业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黄燕.中国教师缺什么—新课程热中教师角色的冷思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连榕.教师职业生涯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