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语文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语文课堂学习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积累知识、拓展阅读和训练语感的最好时机,也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间。同时,早读课还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乃至日常学习的热情。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早读课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重要途径。早读效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关系到语文成绩的好坏,还影响着学生一天的学习状态。
但是,早读该读什么,怎么读,达到什么目标,该怎样检测读的效果,却少有教师对此进行深入思考,总认为“早自习”,就应该让学生“自己”“习”,致使大部分班级的早读存在着目标不明、材料匮乏、安排无序、形式单一的问题,早读效率不高,甚至可以说是低效、无效,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早读课的效率,就需要教师通过确定早读目标,对学生所读内容加以正确选择和引导,对读的方法进行合理指导,对读的过程给予恰当控制,并通过恰当的检测和评价,激发学生早读的兴趣,调动其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以收到最佳的早读效果。
一、探索早读课的诵读内容,编辑早读文本,并进行统筹安排,解决早读材料匮乏和安排无序的问题
以前早读大多是课文内容,学生已反复读过多遍,感到乏味。因此,要打破只读“课本”的单一模式,精选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以及和高考接轨的内容作为早读材料,如基础知识、名句默写、名言警句、文言短文、诗歌鉴赏、作文素材、佳作选读、热点聚焦和评说等,使早读内容富有拓展性。
对早读课需整体规划,在每学期或一定阶段根据教学内容制定较为详细的计划,合理有序地安排。以高三语文复习为例,所记的内容很多,除了常见的基础知识、名句积累外,还有作文素材积累、诗歌鉴赏的知识储备等,内容繁多,而能用的时间却有限。因此在制定高考复习计划时,也要根据教学实际对早读课制定出每月、每周计划。这样就把记忆的内容化整为零,循序推进。既保证内容的全面落实,又能提高早读的有效性。高一、高二也要在落实教材文本朗读内容的同时,穿插补充材料,协调好时间分配。
二、探索早读课合理多样的学习方式,一是读背的形式多样,二是改变早读课只“读”而没有听、说、写等方式参与的局面
(一)读和背的形式多样
早读课的基本任务是朗读,四十分钟一直大声读较为疲劳,很多学生坚持不下来,其形式应该多种多样,如齐读、领读、对读、接力读、分角色读等。其次便是背诵,方法也可以多样,如提问法、抓中心句法、看图法、情境法等,还可开展比赛,看谁先完成任务,记得最准确最牢固。
1.以范读和领读求规范
学生的朗读水平参差不齐,即使会背诵的文章,也不代表已经会读。教师可领读或使用名师录音带范读,也可让一些朗读能力强的学生领读,让大家读准、读好、读出享受。
2.以齐读造声势
齐读声音洪亮,富于节奏,可以烘托学习气氛。情感炽热、气势磅礴的课文如《我有一个梦想》《过秦论》《蜀道难》等适宜齐读,在齐读中教师要迅速判断学生有无误读、丢字、加字、回读等错误,有无语气、重音、停顿等缺陷,从而对全体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3.以赛读赛背促激情
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早读课引入竞争机制,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展开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比赛,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间比一比,看谁先完成任务,哪组完成任务的人最多。如《滕王阁序》是骈体文,可让男女生对读比赛,激发他们的热情,高质量地完成朗读任务。再如以“送别”为内容,采用“小组背诵接力赛”,一个接一个背,背错就换人,一定时间内看哪一组背得多。对表现突出、进步明显的要及时表扬,对落后的予以耐心指导。
(二)早读的三个环节
1.前5分钟齐读。齐读课本上要求背诵的文言文。齐读不仅能复习学过的课文,加强记忆,而且能在班里形成诵读的氛围,打破刚起床时的沉闷局面,振奋学生的精神。
2.中间25分钟自由读。由教师布置任务,强调学习重点,让学生自由诵读。
3.后10分钟检查读的效果。
(三)听说写方式的共同参与
古人读书讲求“三到”,即眼到、口到和心到;胡适认为,读书应有“四到”,还应包括“手到”。而目前的早读课仅有“口到”,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改变只“读”不“做”的低效局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让学生边读边写或默写,这样既缓解了疲劳,又同时调动了眼手口心等感官,使早读课充实而又不单调。
三、探索教师科学的指导方法,改变学生自发自在的“读”的低效现状,强调教师的作为
早读四十分钟,其实也等同于一节正课,同样需要老师精心准备和科学指导,在早读课的各个环节,制定目标、诵读的内容及过程、课后检测,教师都必须进行指导。所以应该把早读课纳入教学计划中,将每次早读目标与内容作为备课的一部分,针对内容的难易深浅以及学生的不同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早读,使早读课与课堂教学目标有机结合。
(一)明确任务、目标和检测要求
首先,教师要明确早读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如“背诵《劝学》,做到默写准确无误”。学生有了明确目标,就有了努力方向,读时就热情高涨。目标的设置要适当,应是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过高的目标,经过努力很难达到,会使学生形成过度焦虑,进而会挫伤其积极性;过低的目标,不费力就能达到,不能激起人的兴奋,同样也会削弱其积极性。其次,应该明确早读的检测要求,在早读开始就要明确告知检测方式,让学生产生动力。
(二)进行方法指导
1.背诵记忆的方法指导
教师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以《劝学》为例,让学生在脑海中自然回顾行文思路,“提出中心论点——学习可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学习可以弥补不足——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积累、坚持、专心)”,于是学生只需花几分钟时间就能够背诵出来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落实关键字词的书写了。
2.早读材料的使用点拨
有了早读材料,早读材料上的有些内容如作文素材和优秀文章等,只靠学生自己读是达不到很好效果的,还需要老师的精要点拨。
例如教师们编辑的早读材料上有一篇典范的议论文——丁国成的《理想的阶梯》,以期引导学生安排好文章的结构。为了使学生读有所获,教师就要做点拨和指导。首先让学生早读课上充分阅读《理想的阶梯》。学生自行分析本文结构,概括每部分内容,列出提纲。让学生从总体框架上把握全文的结构,教给学生列提纲的方法。其次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内在联系。这样的指导是根据学生写作时不注意文章的内在联系,设置的分论点不能很好地论证中心论点而进行的。
总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早读课的重要性,本着早读“可为”、“大有为”的思想,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早读学习的兴趣,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使早读课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语文课堂学习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积累知识、拓展阅读和训练语感的最好时机,也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间。同时,早读课还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乃至日常学习的热情。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早读课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重要途径。早读效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关系到语文成绩的好坏,还影响着学生一天的学习状态。
但是,早读该读什么,怎么读,达到什么目标,该怎样检测读的效果,却少有教师对此进行深入思考,总认为“早自习”,就应该让学生“自己”“习”,致使大部分班级的早读存在着目标不明、材料匮乏、安排无序、形式单一的问题,早读效率不高,甚至可以说是低效、无效,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早读课的效率,就需要教师通过确定早读目标,对学生所读内容加以正确选择和引导,对读的方法进行合理指导,对读的过程给予恰当控制,并通过恰当的检测和评价,激发学生早读的兴趣,调动其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以收到最佳的早读效果。
一、探索早读课的诵读内容,编辑早读文本,并进行统筹安排,解决早读材料匮乏和安排无序的问题
以前早读大多是课文内容,学生已反复读过多遍,感到乏味。因此,要打破只读“课本”的单一模式,精选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以及和高考接轨的内容作为早读材料,如基础知识、名句默写、名言警句、文言短文、诗歌鉴赏、作文素材、佳作选读、热点聚焦和评说等,使早读内容富有拓展性。
对早读课需整体规划,在每学期或一定阶段根据教学内容制定较为详细的计划,合理有序地安排。以高三语文复习为例,所记的内容很多,除了常见的基础知识、名句积累外,还有作文素材积累、诗歌鉴赏的知识储备等,内容繁多,而能用的时间却有限。因此在制定高考复习计划时,也要根据教学实际对早读课制定出每月、每周计划。这样就把记忆的内容化整为零,循序推进。既保证内容的全面落实,又能提高早读的有效性。高一、高二也要在落实教材文本朗读内容的同时,穿插补充材料,协调好时间分配。
二、探索早读课合理多样的学习方式,一是读背的形式多样,二是改变早读课只“读”而没有听、说、写等方式参与的局面
(一)读和背的形式多样
早读课的基本任务是朗读,四十分钟一直大声读较为疲劳,很多学生坚持不下来,其形式应该多种多样,如齐读、领读、对读、接力读、分角色读等。其次便是背诵,方法也可以多样,如提问法、抓中心句法、看图法、情境法等,还可开展比赛,看谁先完成任务,记得最准确最牢固。
1.以范读和领读求规范
学生的朗读水平参差不齐,即使会背诵的文章,也不代表已经会读。教师可领读或使用名师录音带范读,也可让一些朗读能力强的学生领读,让大家读准、读好、读出享受。
2.以齐读造声势
齐读声音洪亮,富于节奏,可以烘托学习气氛。情感炽热、气势磅礴的课文如《我有一个梦想》《过秦论》《蜀道难》等适宜齐读,在齐读中教师要迅速判断学生有无误读、丢字、加字、回读等错误,有无语气、重音、停顿等缺陷,从而对全体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3.以赛读赛背促激情
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早读课引入竞争机制,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展开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比赛,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间比一比,看谁先完成任务,哪组完成任务的人最多。如《滕王阁序》是骈体文,可让男女生对读比赛,激发他们的热情,高质量地完成朗读任务。再如以“送别”为内容,采用“小组背诵接力赛”,一个接一个背,背错就换人,一定时间内看哪一组背得多。对表现突出、进步明显的要及时表扬,对落后的予以耐心指导。
(二)早读的三个环节
1.前5分钟齐读。齐读课本上要求背诵的文言文。齐读不仅能复习学过的课文,加强记忆,而且能在班里形成诵读的氛围,打破刚起床时的沉闷局面,振奋学生的精神。
2.中间25分钟自由读。由教师布置任务,强调学习重点,让学生自由诵读。
3.后10分钟检查读的效果。
(三)听说写方式的共同参与
古人读书讲求“三到”,即眼到、口到和心到;胡适认为,读书应有“四到”,还应包括“手到”。而目前的早读课仅有“口到”,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改变只“读”不“做”的低效局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让学生边读边写或默写,这样既缓解了疲劳,又同时调动了眼手口心等感官,使早读课充实而又不单调。
三、探索教师科学的指导方法,改变学生自发自在的“读”的低效现状,强调教师的作为
早读四十分钟,其实也等同于一节正课,同样需要老师精心准备和科学指导,在早读课的各个环节,制定目标、诵读的内容及过程、课后检测,教师都必须进行指导。所以应该把早读课纳入教学计划中,将每次早读目标与内容作为备课的一部分,针对内容的难易深浅以及学生的不同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早读,使早读课与课堂教学目标有机结合。
(一)明确任务、目标和检测要求
首先,教师要明确早读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如“背诵《劝学》,做到默写准确无误”。学生有了明确目标,就有了努力方向,读时就热情高涨。目标的设置要适当,应是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过高的目标,经过努力很难达到,会使学生形成过度焦虑,进而会挫伤其积极性;过低的目标,不费力就能达到,不能激起人的兴奋,同样也会削弱其积极性。其次,应该明确早读的检测要求,在早读开始就要明确告知检测方式,让学生产生动力。
(二)进行方法指导
1.背诵记忆的方法指导
教师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以《劝学》为例,让学生在脑海中自然回顾行文思路,“提出中心论点——学习可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学习可以弥补不足——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积累、坚持、专心)”,于是学生只需花几分钟时间就能够背诵出来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落实关键字词的书写了。
2.早读材料的使用点拨
有了早读材料,早读材料上的有些内容如作文素材和优秀文章等,只靠学生自己读是达不到很好效果的,还需要老师的精要点拨。
例如教师们编辑的早读材料上有一篇典范的议论文——丁国成的《理想的阶梯》,以期引导学生安排好文章的结构。为了使学生读有所获,教师就要做点拨和指导。首先让学生早读课上充分阅读《理想的阶梯》。学生自行分析本文结构,概括每部分内容,列出提纲。让学生从总体框架上把握全文的结构,教给学生列提纲的方法。其次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内在联系。这样的指导是根据学生写作时不注意文章的内在联系,设置的分论点不能很好地论证中心论点而进行的。
总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早读课的重要性,本着早读“可为”、“大有为”的思想,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早读学习的兴趣,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使早读课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