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关爱”渗透的探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studybitc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小学生存在着“关爱”意识缺失的问题。数学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以及生活知识丰富的阵地,数学教师通过构建“思辨性”“情感性”“实践性”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产生尊重别人、关心爱护别人的情感,养成关爱他人的习惯。
  【关键词】数学教学;关爱;渗透
  现在的小学生从小习惯处于被人关爱的位置,“关爱他人”意识的缺失,使得学生滋长出各种不符合道德行为规范的行为与习惯。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学生的个性品质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课堂,向学生渗透“关爱他人”的理念,引导学生理解“关爱”的内涵,增强“关爱他人”的意识,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形成“关爱他人”的习惯。
  一、“关爱”意识,在思辨中萌芽
  “思辨”即会思考,会判断。我们在数学教学上构建一种思辨文化,力求让数学教学变成思辨的阵地,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批判思维。
  1.以问题作为纽带,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关爱”
  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关键处提问,要能联系学生的实际,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点燃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可设计下列一些问题:“7个梨,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2个,还剩1个,剩下这个梨你打算送给谁吃呀?”有的学生会回答:“送给奶奶吃”“送给弟弟吃”“送给邻居吃”“送给爸爸、妈妈吃”等,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对,我们应该尊老爱幼,关心他人。”
  2.以对话作为桥梁,引导学生挖掘“关爱”的内涵
  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每一次与学生对话的机会,让学生在对话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擦出思维的火花。教学“人民币的认识”可与孩子进行如下对话“同学们,父母平时给你们的零用钱,你们怎么花呢?”,有的回答“买书”,有的说“存起来”,有的说“捐给残疾人”。这样教育了学生勤俭节约和关爱他人的良好品德。
  二、“关爱”情感,在情境中生长
  情由理出,行为情发,道德情感在实行由“知”到“行”的过程中起着中介、桥梁、加温、强化和催化的作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情感因素,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引导学生借助多种感官,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
  1.渲染环境,触发“关爱”情感
  在情境出现时,教师伴以语言描绘,能提高感知的效应。学生因感官的兴奋,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进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渗透生活元素,让学生阐述父母为其做的一两件小事,引导学生回忆和诉说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事情,从中感受到从小到大父母对自己的点滴关爱。如以学习“年、月、日”的内容为例,当学生认识完“年、月、日”后,我让学生在年历上圈出自己的生日,学生的兴趣很高,一会儿就圈完了,我接下来说:“老师想知道,你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生日吗?知道的请举手”这时,只有两三个同学举起了手,我抓住时机,声情并茂地说:“同学们,每一位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但并不是每一位孩子都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生日,”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都陷入了沉思,我继续说:“不知道的,回家问一下爸爸妈妈,当爸爸妈妈过生日的时候,为自己的爸爸妈妈送上一份祝福。”同学们都使劲地点了点头,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不像刚才那么兴奋了,我知道,是我对他们爱的教育拨动了他们心中那根弦。再如,面对众多的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担负起了抚养孩子的重任,在学习“买洗衣机”(多位数的加减混合计算)时,告诉学生情景图中的孩子,深深体会到了奶奶撫养我们的艰辛和不易,把爸爸妈妈寄来的钱扣除生活费后,积攒下来帮奶奶买洗衣机,减轻奶奶的负担,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些什么?学生在掌握了知识的同时,也增添了感恩的情怀。这时,教室响起了《感谢你》的音乐,学生沉浸在想象中,不时露出微笑……这一过程,教师创设情境、渲染环境,巧妙地带着学生进入生活的回忆。通过加深体验父母之爱,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情绪,激发了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换位体验,激发“关爱”感情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戴上耳塞去听别人说话;用绷带缠住学生的臂膀去梳头、穿衣;让正好掉了乳牙的学生吃东西等。这一过程,学生通过角色换位,提高了对祖辈的认识,激发了对祖辈的情感,感悟到我们应给老人多方面的关心,更为细心的照料。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关于认识几分之几的教学过程中上,教师可以设计相应学习难点,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当学生自己遇到难题时,往往渴望得到别人帮助,这时他们就能体会到关爱的重要性。
  三、“关爱”行动,在实践中绽放
  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所以创造有利时机,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实践体验,在实践中产生尊重别人、关心爱护别人的情感,养成关爱他人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1.延伸课堂,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正如艾·伦凯强调:榜样是习惯的基础,而习惯是人格的基础。老师在平时要做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并发现班里那些经常关心、帮助别人的同学的典型事例,扩大“榜样”的影响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搜集社会上“助人”的榜样。学生们了解到古有“鲍叔牙真心待友”的感人故事,今有“最美妈妈”吴菊萍不顾危险徒手相救高空坠落婴儿的真实故事。在感悟这些先进人物的崇高精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关心别人的事情,从而让学生加深对“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对分数加、减法进行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设定学习目标,引导他们在学会读写简单分数的基础上,以小组讨论及帮助等形式逐步推进教学节奏,促使他们能够在小组氛围中学会帮助他人,共同进步。
  2.抓住契机,开展多彩的实践活动
  每年的“学雷锋”活动日、“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敬老节等节日,都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同学们通过亲身体验,获得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深深地感受到“奉献自己,关爱他人”是新世纪小公民的职责和人生价值的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方向与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以活动激发学生的关爱意识,促使数学教学中关爱的高效渗透。
  “关爱他人”品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任务。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同时结合班级的日常工作、日常案例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关爱他人”的意义,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做到“关爱他人”。
  【参考文献】
  [1]孙健敏.关爱生命 呵护成长——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4):40-40
  [2]方芳.关注日常教学,构建生命课堂——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J].课外语文:下,2015(3):151-151
  [3]汤敏.高中历史教学中关于加强人文关怀的探究——酒钢三中历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渗透[D].西北师范大学,2007
  [4]张奎华,李宏俊.礼仪教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研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24):66-68
  [5]李姝.用语文的桥梁关爱心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6)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社会舆论的推动下,中国企业家回报社会观念正在不断加强,公益行动更积极,毫无疑问,这正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中国企业家的进步。
【摘 要】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是我国目前的物理实验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达到良好的物理教学效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影响教学质量,阻碍教学进程。因此,为了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物理教师要清楚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增加实验教学模式应用,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操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应用  一、当下初中物理实
曾经有媒体用“神话”来描述“非典”过后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快速增长但今天看来,那时候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发展只是处于起步期而已,它现在疯狂的发展速度才足以让我们瞠目结舌。从
吉林森工集团网站2012年12月3日讯,11月28日,第二届世界木材与木制品贸易大会在江苏太仓举行。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欧洲木材贸易联合会等国际组织及中国、美
自2013年3月份以来,广西林业产业行业协会积极与民生银行合作,开展对广西地区胶合板小微企业的融资贷款。一年多来,共为200多家胶合板小微企业融资贷款达4亿多元,为这些企业解决
【摘 要】高中数学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高效课堂的构建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传统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并探讨高中数学课堂如何运用问题情境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领,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并结合相关教学经验,对于高中数学课堂上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问题情境;高中;数学课堂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并且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教学进
【摘 要】以学定教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的一种先进理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以学定教”这一理念,通过日常教学过程中获得的一些体会,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改编、教学思路的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以学定教;教学;有效性  在新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1~6年级)课程标准(修订送审稿)》(下面简称“新课标”)中,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进行了详
据中国林产品指标机制(FPI)消息,近几年,波兰和意大利的家具出口比德国更为强劲。目前为止,欧盟木制家具第一大出口商仍为意大利,到2014年底,波兰超越德国成为欧洲第二大木制家具出
背景进入高职的新生,面对新的学习要求、新的人际关系总有一个适应期。他们虽具有一般大学生的心理共性.也有高职生群体的特殊性。从学习成绩来看.一般都是低于普通高校的大专生
沟通要自上而下“上面通下面则不痛”人数众多时以小组的沟通更适宜此阶段的工作要做得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先不对个别的“不同政见”者花太多的时间而是要抓住主流之后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