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旅途中”发现灯光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cai_0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喜欢当代诗人于坚的作品,他有一首诗题为《漫长的旅途》,开篇几句是:
  在漫长的旅途中
  我常常看见灯光
  在山冈或荒野出现
  有时它们一闪而过
  有时老跟着我们
  像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
  穿过树林跳过水塘
  蓦然间 又出现在山冈那边
  此刻,当我试图写出这篇“出版后记”的时候,这首诗竟突然跳到了眼前。莫非是因为写作拙作《中国古代军事文学研究》的过程,恰好可以用此诗标题的五个字——“漫长的旅途”——来加以说明?
  当然,在遥远的30多年前,我还不可能预想到未来自己会成为国防大学的一名教员,更不可能想到自己会写这么一本小书。1986年5月某日中午,当时的我,正在河南大学中文系读大三。那天我与一群同学课后走出河大十号楼(该楼又称飞机楼。从高空俯视,该楼的平面造型呈飞机状,故称),向大学西门的方向走去。当时我正为选择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的事而举棋不定,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件事。河南大学中文、历史两大学科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力,几乎每一个专业方向都有硕士点,每一个硕士点都有很好的导师。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拿不定主意该选什么专业。那天我往学校西门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有一个声音在心头响起——“中国古代文学,就它了!”那一刻,时空仿佛静止,我停下脚步,呆呆地望着简陋的西门,心里有一点小激动,意识到那应该是自己很重要的一个选择。儒道思想、屈骚传统、“史圣”司马迁、魏晋风度、青春李白、杜诗韩文等,这些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在上世纪80年代“文化热”浪潮的激荡下,一大批青年学子萌生了对其热切探寻的愿望,而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回想选定专业方向的那一幕,套用于坚的诗句,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那些熠熠生辉的瑰宝,就是我生命中遥隔千载却又近在咫尺的一盏盏灯光。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于我而言真正意义上的近在咫尺的灯光,是被韩兆琦先生、张大可先生点亮的。韩先生是我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的导师,长期担任中国史记研究会的名誉会长;张先生是中国史记研究会现任会长,两人均为蜚声海内外的《史记》研究大家。记得在2015年纪念司马迁诞辰2160周年的学术论坛上,担任主持人的我,首先请教的便是自己的导师韩先生:“纪念司马迁的意义何在?”没料到韩先生并未马上正面应对,而是向我以及在场的近百名专家学者提出了以下问题:“假定汉代没有司马迁,那么中国古代文化领域会是怎样一个情况?在史学发展的系统里面会是怎样一种面貌?在文学发展的系统里面又会是怎样一种面貌?”他从一个“先声夺人”的“假定”入手,瞬间将现场学者引入思考状态,并进而深刻阐释了“史圣”司马迁对中国文化史的卓越贡献。最近仍有参会老师提及当时会上这令人难忘的一幕。我深知,韩先生会上所论及的司马迁精神与《史记》的宏博题旨,早已在他那里深入骨髓、化为血脉,熔铸于他的《史记通论》《史记笺证》等代表论著的字里行间。韩先生如此,有着“司马大可”雅号的张大可先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在协助张先生举办每年的《史记》年会的过程中,我有幸目睹了张先生是何等的勤勉与高效。他每天工作的时间与强度绝对远超于身为晚辈的我。我也有幸经常亲耳聆听张先生在专业领域高屋建瓴、一语中的的高论,因而当读到其自传《七十述怀》中的话语——“回首往事,七十二个春秋,未曾虚度而少遗憾”,我怎能不感慨系之?在当今的学术界,大概只有像韩先生、张先生这样的学者,才有资格、有底气说出“未曾虚度而少遗憾”的豪言吧!
  20多年来,我有幸参与了两位先生主持的多项学术工程,如《史记笺证》《史记疏证》等。多年来他们示范给我的,不仅仅是理论造诣、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人生态度,是那种贵真求实、勤勉探索、永不停歇的生命姿态。我真切地看到,业已年逾古稀的他们之所以对《史记》抱有长期研究的热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他们把司马迁精神作为其著书讲学的准则,从而启发人们只有将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与个体人格建设紧密关联,我们才有可能像他们那样做出活泼健康的真学问。
  我长期在军校工作,置身于中国古代文学这条“美的历程”,在韩、张两位先生的启发与指导下,常会思考历代先贤为当代军人的文化心理建设提供了什么样的有益借鉴。我采取了看似最笨拙但却自认最有效的方式,那就是老老实实地阅读原著,努力还原古人生活的特定历史文化情境,努力一步步走进古人的内心。2007年7月我在中华书局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专著——《〈史记〉与周汉文化探索》。在该书的“后记”,我提到了自己采用的所谓“文学诗学”的研究方法,认为“不能孤立地研究《史记》的文学价值,而应多方面地把握司马迁的价值理念、人生体验、文化心态等,构建司马迁撰述《史记》的文化语境。”这种研究“路数”,很自然地延续到了《中国古代军事文学研究》一书的撰述上。我试图在书中以专题论文的方式,较为系统地探究自先秦至晚清的一批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如《诗经》《孙子兵法》《老子》《史记》《汉书》《三国志》等,阐释其中军事篇章所蕴含的思想深意与审美创造。为了能让每一篇论文有新意,自己往往会费力阅读大量材料。这是获得些微发现的必要前提。如此“用功”写出的论文,我希望是有意义的,我希望能揭示古人在军事文学领域创造出的文化价值。我会好奇于司马迁何以青睐一代战神项羽,试图写出司马迁寄寓在项羽身上的历史文化思考;我会基于对三国时期各种文献的阅读,从曹操的《蒿里行》入手,揭示曹操的基本人格特征;我會基于对卷帙浩繁的杜诗研究成果的阅读,从杜甫的《石壕吏》入手,说明杜甫何以会荣膺“人民诗人”的桂冠;我会基于对《三国志》《三国志演义》的对读,揭示罗贯中的战争文化理念。我还在《文艺报》发表了题为“军事文艺应把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的文章,认为:作为古代军事文艺的接力前行者,部队文艺工作者理应从古代先贤的作品中汲取报效国家的精神力量,使军事文艺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在《漫长的旅途》一诗中,于坚还写道:
  我真想叫车子停下
  朝着他们奔去
  我相信任何一盏灯光
  都会改变我的命运
  此后我的人生
  就是另外一种风景
  多年来,自己不停地奔向古今贤哲点亮的一盏盏明灯,可以说它们已极大地影响了我的人生轨迹和基本面貌,也可以说改变了我的命运。是的,我相信任何一盏灯光,更感恩于任何一盏灯光。
  (作者系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小橘灯》全文不过一千五六百字,体量并不大,但是内涵很丰富,值得细细咂摸。该文写于1957年1月19日农历腊月十九春节将届之时,是冰心应《中国少年报》之邀约而写作的,文章刊发在1月31日丁酉新年正月初一的《中国少年报》上,因而冰心这篇短文紧扣“春节”时令:文章开头提到“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亦即我们所说的大年三十;文章中间部分提到了年夜饭——当“我”询问小姑娘她的母亲是否吃过饭、冒着热气的砂锅
哥特弗里德·伯恩的诗歌《一个词语》中写道:“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从密码中升起/熟悉的生命,突兀的意义。”借着恰当的词句,我们看到熟悉的生活,而(生命的)意义就在此突然呈现,仿佛一次豁然开显。有一天,我看到《罪与罚》的封面上,那个路灯下忧郁悲苦者的背影时,我可能正在期望自己熟悉的、残酷卑微的生活得到一种揭示。潜意识里,我需要一副魔镜,希望通过魔镜看到自己在生活中的形象,看到真实的生活对我意味着什么
曾被列入全球历史上最伟大的50个机器人中唯一供教学使用的RB5X已由英贸芙(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独家引进,并成功用于教学领域。  RB5X是一个专供教学使用的全智慧教学机器人,拥有完整的教案及教程,目前已被美国的中小学、初高中和大学普遍采用。学生可通过编程,控制RB5X说多国语言,让它行走、旋转、跳舞和捡拾物品。此外,RB5X具备各种感应器(如声纳、触觉感应等)。  15年来,RB5X已被全球教育界
一、信息反馈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控制论认为:“及时取得反馈信息是系统得以优化的重要条件。”反馈原是控制论中一个概念,是指在控制系统中,把信息输出去,又把这些信息作用的结果返回来,对信息的再输出产生影响,从而可以不断纠正偏向与失误,起到调整控制的作用,达到预期的目的。  认知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过程是知识信息在学习者头脑中内化和重组的行为。知识的传授并不能像录音磁带那样简单地被原样复制,学习
教学内容选自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初级中学教科书《信息技术》。本课属于第五章Excel 2000中的一节基础课,其主要内容为运用Excel 2000建立一张工作表。重点是数据的输入、修改和保存,难点则是数据的修改及行高、列宽的设置。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由于学生在初一已经学过Word,因此,对于Excel中数据的输入与保存等,他们接受起来应该没有难度。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互相协作的良好习惯以及综
20世纪初叶,面对国家落后挨打的残酷现实,很多人将希望寄托于舶来的西学,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和责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护养国人数千年的中医也受到质疑,甚至被视为骗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国医疗史的研究也成了少有人问津的冷门绝学。但中医历史悠久,中国古人在保健、养生、疗疾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却是无人可否认的事实。文学家则在各种文体中对此做了记录,这类作品不仅为医疗史保留了鲜活的典型案例,
剑桥国际高中信息技术课程(Internationa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 Education简称IGCSE)是由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开办的国际高中水平认证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属于同类型、同学龄段、同学历层次的课程,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国际课程,目前得到了100多个国家、地区及众多大学的认可[1]。自2004年秋我国开展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
读完王学斌的新著《弦断有谁听——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学人、学术与学校》,那一段历史中的人物、事件、更迭、建制、风骨、恩怨……在脑海中奔腾而来。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言,“从爬梳一手资料着眼,避免观念先行,力求揭示民国学界、政界与社会的真实一面”。所以,整部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可读性,更重要的是,在字里行间隐现着太多历史转折处与“思想三岔口”下的学人心声,而这正是这部作品最为恳切与动人的地方。从学问人心的至幽
学生电子作业的保存一直是困扰许多信息技术教师的一个难题。教师采用的方法一般是使用电子邮件系统、BBS、基于ASP的网络硬盘系统等等,甚至有的教师让学生直接将作业复制到教师机上的共享文件夹或者在学生机上本地保存。上述方法均在操作难易程度、文件安全性、防作业抄袭等功能上存在不同缺陷。笔者使用文件服务器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作业存储问题,并且在我校机房已经稳定有效运行了两年多,效果良好。    一、设计思路 
Flash动画功能强大,不仅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各种元素,更有完善的脚本语言(ActionScript),制作出来的作品交互性很强。当今利用Flash制作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主流,本文将对Flash的功能做逐一论述。    一、Flash课件制作的基本功能    1.课件中背景音乐的使用  在Flash中,首先要将声音文件导入到“库”面板中,再将它拖动到舞台上。具体方法:选择“文件”菜单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