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本细节 预约精彩生成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gale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节是解读文本的钥匙。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关注文本细节,怀有一颗敏锐的心,一定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
  一、一个标点,叩击心灵之窗
  《一条大蟒蛇》是一年级课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啊!是一条碗口粗的大蟒蛇!”这句话中连用两个感叹号,意义重大,于是我这样引导学生细读。
  师:当作者看到这条蟒蛇时发出了“啊”的一声,从这个感叹号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作者的惊讶。
  生:我体会到了他的害怕。
  生:我体会到了他的紧张。
  师:体会得真不错!这蛇之大从哪里看出来?
  生:从“是一条碗口粗的大蟒蛇”,大得连作者都惊叹了,用了一个感叹号。
  师:是呀,作者连用两个感叹号,把当时的心情全都写进了符号中。所以,当我们要表达内心的情绪时,除了用语言文字表达外,还可以借助标点符号。
  理解文本,可巧妙借助标点的魅力,引领学生感悟,让隐含的情感因素敞亮开来,带给学生具体可感的生动画面,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
  二、一个词语,丰富语言表象
  在上《一株紫丁香》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对“踮起脚尖儿,走进浓绿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中“踮起”一词进行深入的咀嚼玩味。
  师:能说说“踮起”在这儿的意思吗?
  生:是“抬起”的意思。
  师:那作者为什么不用“抬起”而用“踮起”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体会体会其中的不同。
  生:我觉得“踮起”是轻轻地走路,因为如果走路很重的话,会影响老师工作的。
  生:声音很响,老师知道了,就不会有意外的惊喜了。
  师:体会得真好!大家看,小朋友们这样轻轻地走,悄悄地干,还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了孩子们的可爱。
  生:说明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敬爱。
  生:也说明了老师的辛苦,孩子们不想打扰老师。
  师:说得多精彩啊!同学们,“踮起”一词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可爱,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尊师的动人画面。
  叶圣陶指出:“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教学不应是理性、枯燥地去分析词语的意思,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词的细微差别,体味作者用词的讲究,推敲字词的精妙,感知词语的鲜明形象。这里一个简简单单的“踮起”,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描写,在老师的点拨和学生的意会下,竟然咀嚼出如此丰富的感觉和内涵。
  三、一幅插图,厚实阅读效果
  苏教版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篇课文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插图。这些优美的插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启迪学生的思维。如《哪吒闹海》的最后一幅图只画了哪吒骑在龙身上的画面,此时此刻,哪吒与龙王三太子之间会展开怎样的对话呢?我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让他们在观察中讨论交流,让他们的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启发,把色彩亮丽的静止画面转化成具有鲜活生命力或鲜活个性的动态场景。再如《金子》一课,主人公彼得·弗雷特通过种花找到了真金,文中并没有对他所付出的辛劳进行具体描述,于是,文中的插图便起到了很好的补白作用。为了让学生用心去体会彼得培育花苗的不容易,借助插图我创设了四个场景:暴风雨来临时、夕阳西下时、天刚蒙蒙亮时、烈日当空时。学生通过自主选择画面发挥想象,填补语言文字的话外音、弦外意,走进了语言文字的深处,和文本进行对话,和作者、文本中的人物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从而达到了“此处无话便是话,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理想教学境界。
  四、一个修辞,激活文本灵性
  修辞方法的恰当运用能使文本更为生动形象,修辞方法的运用能强烈地表达作者的独特感受。在教学中应充分抓好修辞这一细节教学,激活文本的灵性,让学生悟出语言文字的魅力。如教学《庐山的云雾》,我抓住了文中的比喻修辞手法进行引读、品味庐山的云雾由于位置的不同,所形成的样子也千姿百态,引导学生理解感受这段文字的美,感受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这种美。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写写西边的云彩,用上比喻的修辞,写出生动的形象,体会修辞的巧妙。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只要关注这些文本的细节,努力挖掘文本背后的信息,让孩子们充分领悟作者的良苦用心,在课堂中充分捕捉生成中的空白点,就能让作者的智慧碰撞孩子的智慧,能把孩子带进广阔的创造空间。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定会充满活力,充满灵性,充满魅力,我们也定能收获语文教学的精彩。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初中,我们应该利用好教材里的插图,可以更好地激活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更利于深化教学效果。并且,图文并茂,也是苏教版初中语文的突出特点。  一、利用插图,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插图是直接具体可感的视觉艺术,利用文中的插图为学生有效地打开一条“高效通道”。如在学习《端午日》这课时,教师不必仅仅局限于端午节的风俗,完全可以从文中的插图入手,给学生介绍他们所不熟悉的吊脚楼这一
期刊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高校领导班子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统筹领导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近年来,高校改革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校领导班子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办学治校能力。高校领导班子应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观念,自觉运用创新的发展理念指导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实践,不
教学目标:《囚绿记》中矛盾的夸张处理艺术  专家点评:这篇文章教学,一般老师都是将爱与爱的方式的矛盾作为教学目标,这其实是“非语文目标”;执教者将这个目标定位为这种矛盾的处理艺术,就回到了文学艺术,这才是“语文目标”。一篇课文可挖掘的教学点很多,对于初三学生,将教学目标定位为欣赏作品艺术处理方式,并能实际运用,定位比较准确。  课堂呈现:  师:生活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界都会有矛盾产生,那么作家们
读《马说》,总有一种怨怒之情郁积于怀,“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慨叹;“安求其能千里也? ”是一种不平的怨恨;“其真不知马也”是一种无言的愤怒.
期刊
一.作文题目有一句话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单翼的天使,只有相互拥抱,才能自由飞翔;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搬掉别人面前绊脚石的同时,恰恰也是在为自己前进铺路。而现如今的很多
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引领学校事业发展的能力,突出反映在科学决策上。科学决策是指人们在管理活动中,在预测的基础上,依据科学理论,运用科学方法,对社会经济、企业、事业等发展的方向、目标、规划、计划、政策、策略和重大措施等做出的选择。决策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是指从方案的形成到拍板定案的整个过程,而不是拍板定案的瞬间,其效应更体现在方案实施之后。因而,决策具有可行性、择优性、指导性、实效性、开拓性和超前性、风险
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初中语文全册教材中收录最多的名家大篇,这足可见其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上存在的不可比拟的教学意义。但大部分的初中生往往疏远或排斥学习鲁迅作品,语文教师也一度认为鲁迅作品教学实施难度巨大。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初中语文教学中又该如何解读鲁迅作品呢?  一、走进鲁迅,从精神世界开始  想要理解鲁迅作品的真正内涵,我们首先应该从理解鲁迅的精神世界开始。学习鲁迅“粉身碎骨浑不怕”的铮铮铁骨
期刊
近日,笔者有幸领略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和王崧舟的教学风采.巧合的是,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在教学中借助板书“□□”,形象地给学生指点学习方法,直接指向学生语言运用能
钟祥,地处湖北中部,人口103万,学校171所,在校学生11.5万,教职工1.2万。多年来,我们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经济、抓发展、抓根本”的理念,切实做到“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荣”,办学条件大幅改善,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服务功能日趋增强,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先后获得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市、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县市、全省科教兴农示范市、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