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技园发展趋势初探

来源 :科学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332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为社会服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要通过其把大学的知识创新结果转化到产业化的技术创新中,把企业的创新积极性、资本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都引到大学科技园,从而间接推动高校的建设发展。结合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指出目前大学科技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简单的探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 发展 大学
  
  1988年至2002年,我国共有各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0个,其中有国家级的53个,遍布在中国29个省区。这些高新区集中了我国的高技术产业,是我国科技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直接催生了大学科技园的创建。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其把大学的知识创新结果转化到产业化的技术创新中,把企业的创新积极性、资本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引入大学科技园,是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为社会服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关于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一五发展规划》、《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管理办法》、《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评估指标体系》等三个文件说明了从国家的层面怎样定位我们国家大学科技园,怎么样才能充分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功能,以及在短期和中期,国家将如何支持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大学科技园已经成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一、大学科技园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学科技园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大学与社会相连接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大学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渠道,对国家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发展历史较短,前期的整体规划缺乏经验,部分大学科技园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内部或外部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科技园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定位不准,政府支持缺位
  任何一种高科技园区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发展,地方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目前,大学科技园与属于政府机构性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或地方建立的科技园区等的关系定位不准确,有时甚至比较尴尬,关于大学科技园在税收、工商管理、建设用地、人才激励方面、激励政策和贸易政策上待遇不明确,在政府引导资金注入、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上缺乏有力的支持,这些对于大学科技园建立局部优化环境、吸引银行货款及多元化投资、增强投资者的信心等方面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对于处在起步阶段的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2、融资环境发展滞后,科技园建设缺乏资金
  大学科技园从事的主要工作是高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科技企业孵化,高科技与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是联系在一起的,但这种由高风险带来的收益的不确定性是一般的投资者很难接受的,也很难吸引商业银行的信贷融资,所以,多数大学科技园对企业或项目的孵化资金初期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和学校的有限启动基金,民间风险资本对园区投入少之又少,风险投资市场还很不健全,远没有形成包括政府、个人、企业、金融机构等具有投资潜力的各方力量构筑的风险投资网络;政府虽然也设立了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但数量有限,而且对政府主导的高新区企业的政策倾斜幅度很大,多数大学科技园内企业很难得到有效的资助。
  
  3、大学科技园优质科技成果不足,对入园企业的引进缺乏吸引力
  大学里的科研成果绝大多数为实验室的阶段成果,要成为完整技术成果并且最终能成为商品进入市场,需要对包括质量标准、企业标准、工艺流程等配套的工作进行研究,而这些研究工作离开企业的合作是无法完成的,但是由于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和研究的周期性,多数民营企业不愿意参与到其中;另外,许多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解决技术难题等层面,而帮助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工艺技术等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还远远不够,对于国家和地区产业、行业的推动更是无从谈起;其次,由于一些大学科技园资金引进特别是风险投资引入困难,而且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不健全,使得大学科技园也很难吸引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入园孵化。
  
  4、大学科技园工作人员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定位不明确,人员流动及激励机制不健全
  大学科技园是一个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盈利性企业,而不是依托大学的一个下属机构,应由一批专业从事企业孵化、项目孵化管理及投融资服务的人才经营运作,但在大学科技园的创建之初,主要管理运作人员主要来自大学,部分从社会招聘,与隶属大学的事业编制人员相比,这部分人员的职业定位不够明确,学校与科技园之间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导致在企业工作的人员缺乏归属感,其次,对于企业经营业绩的考评和激励措施不明确,导致员工积极性、创造性不高,不能很快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科技园自身的宣传不够,很多是师生对其作用和职能了解甚少,不能主动参与其建设和发展,大学科技园就失去了应有的发展优势。
  
  二、新时期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趋势
  
  从大学科技园的建园模式上来说,早期我国的大学科技园主要有三种类型:高校独立型、高校与企业合作型、地方政府主导型,但随着大学在地方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三种模式也在相互融合当中,已经没有了明显的区别。目前的大学科技园都注意到只有明确办园方向及定位,形成优势领域,在突出学科优势的同时,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加强与政府及企业的联系,形成区域性的产业集群,培养和引进从事企业孵化、项目孵化管理及投融资服务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才能使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发展规范、持续、稳定。
  
  1、拓展政产学研结合途径,融入地方创新体系
  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必须坚持政府支持、学校主导、企业运作的发展原则,在制定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发展规划时,一定要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区域行业经济环境的特点来考虑,努力使地方政府明确对大学科研税收、科技三项经费、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在满足大学的学科建设的需要的同时,寻找学校应用科学研究方向与地方市场需求的契合点,积极扶持能够解决地方生产生活领域中的重大问题的高新技术产业,使这些带有公益性的项目在立项之初得到地方政府、企业认可和经济支持,在地方各级政府的指导和推动下,融入地方科技创新体系,和社会各方优势联姻,广泛开展各个领域的产学研合作,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建设,成为加快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
  
  2、强化功能定位,与高新区形成功能互补关系
  目前,全国各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比比皆是,国家、地方各级政府、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以及高新区的管理部门都针对科技创新型企业制定了配套的优惠政策,而且提供了包括工商注册、法律咨询、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服 务,一个地方的高新区基本上是当地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聚集之地,科技园与高新区相比在政策上并无太多优势,但多数民营科技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能力不足,也难以承担长期的研发投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对于技术咨询、专业人才培养、委托研发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而大学科技园在这个方面则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学科技园应与地方政府密切联系,进驻到地方的高新区中,以高新区的“园中园”作为自身的功能定位,借助学校的人才、设备等资源优势,打造公共实验室、专业人才培训等专门的服务平台,发挥科技园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服务功能上与高新区管理部门形成互补的同时,也提高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水平;
  
  3、突出学科平台优势,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大学科技园是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主要平台和主要渠道,要将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学校整体建设与发展规划,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科技产业的发展必须依托科研水平领先,科技成果产出较高的优势学科领域,发展特色产业,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中已经指出将重点支持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产业化技术支撑平台、创业服务公共信息网络平台等基础设施,构建应用技术研究平台,努力促进学校以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为主的工程中心和科技园的平台相融合,高校要发挥各级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工程中心、实验基地集中的优势,通过大学科技园这个平台建立起科研协作体制,搭建起针对某一专业领域的功能检测、质量评价、成份分析等技术服务平台,发挥大学科技园的技术辐射作用,组建形成某一专业领域的产业集群,吸引更多的企业进驻。
  
  4、规范市场化运作管理模式,建立专业化的管理服务团队
  大学科技园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一项科研成果能否最终成为成熟的商品,并使企业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大学科技园的各项服务至关重要,大学科技园要立足学校,积极宣传大学科技园的作用和地位,积极鼓励和支持学校师生以及其他科技人员依靠自己的科研成果或创新项目进入大学科技园创业,并与学校建立起人才双向流动的人事管理制度,解决科技创业人员的后顾之忧;挑选优秀人才建设一支精通研发项目管理,熟悉市场运作的专业化的管理服务团队,尤其是以风险投资管理为职业的高素质人才要大胆引进和重点培养,能够在项目研发的初始阶段能有效引入风险投资,在项目研发的收尾阶段能主动去寻找、开拓市场,使园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大学科技园公司要产权明晰、自主经营,减少以往学校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出现的产权问题障碍,要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用制度避免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弊端,采取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机制,坚持市场导向、开放经营、资源共享,在学校、企业、政府之间建立起人才、资金双向流动的桥梁。
其他文献
摘要:R
摘要:文章阐述了工业设计的概念与内涵,由于工业设计能够提升产品的价值,现阶段,企业已经进入全方位竞争时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日益个性化,我国的企业要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重视工业设计,才能在获得成功。  关键词:工业设计 产品价值 竞争 创新    一、工业设计的含义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业设计还是个陌生词语。不少人都把它等同于产品的包装设计或机械设计。其实,工业设计远远不止一般意义上所说
摘要:该文通过建构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出唐山市2000-2004年科技创新综合指数。随后分析了唐山市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结果显示唐山市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随着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唐山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上升、单位GDP能耗明显下降对永续发展的贡献加大,同时显著降低了各种主要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并提高其排放达标率,空气质量上升人们生存环境质量有较大改观
摘要: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是21世纪企业制造的主要模式之一,而物流系统是实现这一模式的主要瓶颈。文章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为核心,在分析了MC模式下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物流目标、物流组织、物流反映速度和物流技术四个角度,对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的物流系统的合理化策略做了探讨,并在物流反映速度策略中构造了“蒙古包模型”。  关键词:大规模定制 物流系统 合理化 蒙古包模型    大
摘要:研究影响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在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有限的条件下,对于国家和政府从何入手去发展西部,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西部地区发展能力不强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资本配置效率及要素区际的单向流动等。  关键词:西部地区 发展能力 因素分析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
摘要:本文在分析心理契约和IT企业核心员工的特点的基础上,从员工心理契约形成的过程出发,分析核心员工的离职问题并提出解决途径。  关键词:心理契约 核心员工 离职    1 前言    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组织在纷纷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也受到核心人才流失的困扰,一旦有核心员工离职,不但会有原有核心技术丢失的危险,而且也会使公司的既定项目受阻,
摘要:六西格玛虽然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有利的工具,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了诸多的不足,将TRIz理论注入到六西格玛进程中有效的改善了其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用TRIZ理论改进六西格玛的必要性,综述了六西格玛和TRIz理论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六西格玛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利用TRIZ理论来修正六西格玛。
摘要:全球船市的蓬勃发展加快了民营造船业的发展,进而对金融机构的支持提出了更大和更高的需求。本文就金融行业如何适合新时期民营造船业的发展、规避金融风险等作了相关探讨,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船舶类银团授信方式和管理方式。  关键词:民营造船企业 融资管理模式 银团    近年来,中国造船业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Clarkson研究机构的数据表明,尽管韩国和日本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各占35%左右,但是中国在
摘要:企业人力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各类型企业面临的不同程度的难题,人力资源作为一个系统,其发展和自然界生物体的发展规律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本文从生物学角度,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系统运营时应遵守哪些法则以保持人力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希望对企业人力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一点启发。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 系统 生物    0 引言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大的资源,员工的劳动是利润的源泉。如
摘要:我国房价持续上涨,且上涨幅度超过收入增长幅度,房价收入比不断攀升,理论界和实务界围绕房价收入比是否过高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展开了激烈“论战”,但由于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等不同,很难达成共识,我们有必要梳理国内房价收入比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发展改进,完善房价收入比的科学体系。本文首先从“论战”入手,回顾房价收入比的研究现状,并从存量金融资产、首付款、购房税费、住房按揭贷款、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