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幼儿园歌唱活动的开展也开始注入了新的血液。教学中,教师更多的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发展水平出发,尊重幼儿,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为幼儿创设多元的发展空间,注重幼儿的主动学习。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幼儿在歌唱活动中的主动性呢?
一、创设适宜的音乐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纲要》中指出:要培养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因此,兴趣的激发很重要。教师要善于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积极表现,使歌唱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情境的创设最直观的就是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在看一看、玩一玩、唱一唱中学唱歌曲。例如,小班歌唱活动《草籽宝宝》,该歌曲是一个说唱歌曲,中间说的部分内容较长,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较为枯燥。为此,笔者创设了一个草籽宝宝长大的情境,先讓幼儿观看“谁来帮助草籽宝宝长大”,画面生动、形象、逼真、富有童趣,一下子就紧紧地吸引了幼儿,再到扮演各位朋友来帮助草籽宝宝长大,让幼儿在主动的抱一抱、晒一晒、扭一扭、喝喝水中,学会了歌曲。整个活动轻松、活泼,幼儿在情境中体验了成长的快乐和好朋友的帮助,同时又很好地掌握了歌曲。
二、运用图谱,调动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在我们的教学中,每一次活动都要求幼儿记忆歌词和掌握重难点,如果我们能将其进行有效地突破,使之简易化,就能激发出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愿望。当然,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为幼儿提供渠道,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歌曲。而运用图谱是我们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渠道,它可以具体形象的展现歌曲的结构、内容,是一个寓教于乐的过程。幼儿可以通过图谱理解记忆歌词,了解掌握节奏,使复杂的歌曲简单化、形象化、童趣化,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例如,大班歌唱活动《春天里来》,是一首由一部老电影《马路天使》的主题歌改编而成的歌曲,该歌曲轻松、欢快,但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歌曲中出现了很多的“郎里格郎”,最后一句出现的最多,而且很长。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让幼儿更好的主动学习,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图谱(见图)。活动一开始,笔者就抓住幼儿对婴儿时期的玩具“拨浪鼓”的喜爱及它发出的有趣的声音来吸引他们,(出示“拨浪鼓”):“听一听这种“拨浪鼓”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这种声音一共出现了几次,哪一次最长?”再引导他们进行主动观察:“这些‘拨浪鼓’都长的都一样吗?”从而得出“拨浪鼓”长的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有鼓绳的会发出“郎里格”的声音,没鼓绳的会发出“郎”的声音。果然,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一下子就能准确的演唱出来。当笔者把最后一张长长的“拨浪鼓”拿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自发地随着“拨浪鼓”的不同纷纷地开始唱了起来“郎里格郎里格……”。难点就这样很轻松地在幼儿主动探索学习中解决了。接下来就是理解和记忆歌词了,笔者把幼儿听到的歌词图片逐一地展示出来,再通过提问:“你们觉得哪里有困难,需要帮助的。”让其他幼儿帮助他,这下,活动气氛更活跃了,大家都争着当小老师帮助解决问题,很快,幼儿就能根据图片信息,把歌词完整地念出来。整个活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图谱的运用,调动了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中也体会到了成就感和自豪感。再如,大班歌唱活动《老鼠画猫》,该歌曲曲调诙谐幽默,节奏明快。在教学中,笔者又设计了这样一张图谱,通过图文结合,清晰地表达了小老鼠画的猫的形象:眼睛小、爪子少、小腿短、胡子翘。幼儿在图谱的提示下,很快就掌握了小老鼠怕猫的心理。在图谱的最后加上了反复记号,让幼儿更明白了歌曲的结构,唱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在解决难点“滑音”时,笔者更是形象地将小老鼠的尾巴翘起来,小朋友们更开心了,都不需要老师教,个个都能把“滑音”唱得特别棒!
三、进行有效的评价,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新《纲要》中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和改进工作,是促进每一位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在歌唱活动中,教师的有效评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时候,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拥抱都可以让幼儿主动投入,积极学习。例如,在大班歌唱活动《小黄鸭合唱队》中,在幼儿学唱附点节奏小黄鸭的叫声时,笔者提出:“我的小黄鸭的叫声很特别,它在叫的时候中间两声“嘎”连的很紧密,你们会像它这样叫吗?”随后,幼儿就开始纷纷的自由练习。在笔者有意识的观察和倾听中,向南南竖起了大拇指,果然,他的叫声更响了,一下子就带动了周围一圈的小朋友一起练习。笔者又向调皮好动的小不点微笑地点了点头,耳旁顿时响起了她清脆又自豪的声音:“我唱对了,老师喜欢我的叫声。”就这样,笔者用大拇指和微笑点头,让每个幼儿都积极参与到练习中。在请个别幼儿进行学习时,笔者也有针对性给了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就这样,在教师的有效评价下,幼儿完成了完整演唱,他们完全沉浸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在歌唱活动中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就需要我们教师始终坚持从幼儿兴趣出发,和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多渠道的为幼儿创设自由、轻松的学习空间,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寓教于乐。
一、创设适宜的音乐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纲要》中指出:要培养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因此,兴趣的激发很重要。教师要善于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积极表现,使歌唱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情境的创设最直观的就是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在看一看、玩一玩、唱一唱中学唱歌曲。例如,小班歌唱活动《草籽宝宝》,该歌曲是一个说唱歌曲,中间说的部分内容较长,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较为枯燥。为此,笔者创设了一个草籽宝宝长大的情境,先讓幼儿观看“谁来帮助草籽宝宝长大”,画面生动、形象、逼真、富有童趣,一下子就紧紧地吸引了幼儿,再到扮演各位朋友来帮助草籽宝宝长大,让幼儿在主动的抱一抱、晒一晒、扭一扭、喝喝水中,学会了歌曲。整个活动轻松、活泼,幼儿在情境中体验了成长的快乐和好朋友的帮助,同时又很好地掌握了歌曲。
二、运用图谱,调动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在我们的教学中,每一次活动都要求幼儿记忆歌词和掌握重难点,如果我们能将其进行有效地突破,使之简易化,就能激发出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愿望。当然,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为幼儿提供渠道,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歌曲。而运用图谱是我们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渠道,它可以具体形象的展现歌曲的结构、内容,是一个寓教于乐的过程。幼儿可以通过图谱理解记忆歌词,了解掌握节奏,使复杂的歌曲简单化、形象化、童趣化,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例如,大班歌唱活动《春天里来》,是一首由一部老电影《马路天使》的主题歌改编而成的歌曲,该歌曲轻松、欢快,但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歌曲中出现了很多的“郎里格郎”,最后一句出现的最多,而且很长。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让幼儿更好的主动学习,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图谱(见图)。活动一开始,笔者就抓住幼儿对婴儿时期的玩具“拨浪鼓”的喜爱及它发出的有趣的声音来吸引他们,(出示“拨浪鼓”):“听一听这种“拨浪鼓”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这种声音一共出现了几次,哪一次最长?”再引导他们进行主动观察:“这些‘拨浪鼓’都长的都一样吗?”从而得出“拨浪鼓”长的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有鼓绳的会发出“郎里格”的声音,没鼓绳的会发出“郎”的声音。果然,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一下子就能准确的演唱出来。当笔者把最后一张长长的“拨浪鼓”拿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自发地随着“拨浪鼓”的不同纷纷地开始唱了起来“郎里格郎里格……”。难点就这样很轻松地在幼儿主动探索学习中解决了。接下来就是理解和记忆歌词了,笔者把幼儿听到的歌词图片逐一地展示出来,再通过提问:“你们觉得哪里有困难,需要帮助的。”让其他幼儿帮助他,这下,活动气氛更活跃了,大家都争着当小老师帮助解决问题,很快,幼儿就能根据图片信息,把歌词完整地念出来。整个活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图谱的运用,调动了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中也体会到了成就感和自豪感。再如,大班歌唱活动《老鼠画猫》,该歌曲曲调诙谐幽默,节奏明快。在教学中,笔者又设计了这样一张图谱,通过图文结合,清晰地表达了小老鼠画的猫的形象:眼睛小、爪子少、小腿短、胡子翘。幼儿在图谱的提示下,很快就掌握了小老鼠怕猫的心理。在图谱的最后加上了反复记号,让幼儿更明白了歌曲的结构,唱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在解决难点“滑音”时,笔者更是形象地将小老鼠的尾巴翘起来,小朋友们更开心了,都不需要老师教,个个都能把“滑音”唱得特别棒!
三、进行有效的评价,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新《纲要》中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和改进工作,是促进每一位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在歌唱活动中,教师的有效评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时候,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拥抱都可以让幼儿主动投入,积极学习。例如,在大班歌唱活动《小黄鸭合唱队》中,在幼儿学唱附点节奏小黄鸭的叫声时,笔者提出:“我的小黄鸭的叫声很特别,它在叫的时候中间两声“嘎”连的很紧密,你们会像它这样叫吗?”随后,幼儿就开始纷纷的自由练习。在笔者有意识的观察和倾听中,向南南竖起了大拇指,果然,他的叫声更响了,一下子就带动了周围一圈的小朋友一起练习。笔者又向调皮好动的小不点微笑地点了点头,耳旁顿时响起了她清脆又自豪的声音:“我唱对了,老师喜欢我的叫声。”就这样,笔者用大拇指和微笑点头,让每个幼儿都积极参与到练习中。在请个别幼儿进行学习时,笔者也有针对性给了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就这样,在教师的有效评价下,幼儿完成了完整演唱,他们完全沉浸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在歌唱活动中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就需要我们教师始终坚持从幼儿兴趣出发,和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多渠道的为幼儿创设自由、轻松的学习空间,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