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ka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孩子们从幼儿时就开始数数,生活中时常接触不少的数学问题,例如分配食物、钱币问题等,所以说数学在孩子们的意识里,扎根很深。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有的孩子对数学却产生了抵触心理,觉得数学很难学,要想提高也很困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从数学学科特点上分析,给学生留下“无味”的感觉。数学具有较强的概念性、逻辑性、连续性,这就要求学生进行长期的强化理解、推理证明,计算验证等行为,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些枯燥,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动力。
  其二,从教学评价上分析,数学教学可能变得“无趣”。
  虽然提倡教育以人为本,但毕竟要考查,而考查的结果又会作为评价一个学校,一个老师,一个学生的某些标准。而这一切都要依赖学生去取得,所以课业负担可想而知,老师没有心思讲出“趣味”,学生没有心情品味“趣味”。
  要想转化“学困生”,就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才能收到效果。下面我谈谈转化数学学困生的一些具体方法与步骤。
  第一,把“数学无味”变成“数学有用”,让学困生重新加入问题的思考;
  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它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可从学困生已有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有目的的,合理地创设出一些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有兴趣的数学问题,只要引起他们的兴趣,就会大大增加他们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的时候,可以设置疑问。“为什么自来水的管道是圆形的而不是长方形的”、“你们有没有见过正方形的自来水管”,这样一个带有生活常识的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对它充满兴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样使教材的内容融入趣味的生活情节中,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新知识,使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诱发学生再次学习的兴趣。 作为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悟,能自悟自得,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第二,把“无从下手”变成“也能成功”,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
  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困生都认为自己不行,没有能力,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就会根深蒂固。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学困生在某一件简单的事上连续获得成功,让他们尝试到原来我也行的成功滋味,从而树立起自信心。这样就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曾有个学生叫王**,是个基础型、厌学型的学困生,接手教他时数学大概40分左右,由于基础差,几次想放弃了学习数学。我叫他来办公室找我,复述数学的概念,这样的题目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肯定一会儿就会了,但是他却不会说,我对他进行鼓励,表扬,给他树立自信,并教给他概念的理解方法,然后给他两天的时间。果然,两天后我又把他叫到办公室,他已经理解了大多数的概念,我对他说,你看,其实学习并不难,只要掌握了方法,你也可以学好数学,学好其他各门功课。在以后的数学课上,他很认真得听课,我经常让他在班上做一些他能做的题目,慢慢地他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对数学的学习有了信心。在初三中考时候,他的数学及格了!在教学中我还很注意“寸有所长扬其长”的激励艺术,对学困生我总是“小题大做”地表扬。曾有位男生叫李*,数学60分左右。有一次,我讲到一道一次函数的基础题,我高兴地请他讲,他把解题方法给大家讲了一遍,我便夸张地赞扬:“李*的思路很清晰!从这以后,他特别喜欢做题,也喜欢把自己会做的题讲给大家听。这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那样:“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三,把“无心学习”变成“爱心关注”,让学困生感到温暖,从而回归到学习上来。
  1、关爱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转化的基础
  在我刚毕业的那年我领教了一位对立型的学困生,他是班里出了名爱捣蛋的调皮生,教这个班的科任老师,有些给他气哭,三两天跟同学闹矛盾、打架,搞得其他家长老是跑到校长室告状,被拉到校长室后,抬头挺胸,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保证书被逼写了一大堆,没用,就是本性难改,学习成绩差,数学成绩常常考个三四十分。经过我走访了解情况,原来他的爸爸有二奶,而且吸毒,妈妈整天打麻将,没人管他。多可怜的孩子!我向他投去了同情的目光,抛去亲切的微笑,时而拍拍他的肩膀,轻轻抚摸他的小头,经常叫他帮我做事,找他谈心,在作业本上,我写道“你在老师的心目中,永远都是好孩子!无论发生什么事,老师都会在你身边!他似乎感受到了我对他的关爱,在我的数学课堂上,他积极发言,认真学习,数学成绩有了明显进步。这位男生是典型的对立型的学困生,因为对家长、老师的不满而赌气不学。面对这样的学困生,我们要关心和理解,平时要多找他们交心、谈心,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向他们传递亲切理解和信任的信息,用爱心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2、加强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是转化的渠道
  在农村学校,大部分家长文化素质较低,有的甚至只有小学三四年级的水平,再加上起早贪黑,比较忙,很少关心小孩的学习情况。有一次学校开家长会,有位家长因迟到了紧张地跑进我班正准备找座位,我问他:请问您是谁的家长?”他说:“我是**的家长,”我笑着对他说:“对不起,您找错了。”“老师,我女儿在哪个班?”我问他,“你女儿读哪个年级呀?”家长回答:“哎呀,去年是四年级,今年该五年级了。”天哪!他居然连自己的女儿读哪个年级都不知道,怎样去关心孩子、重视孩子、辅导孩子的学习呢?所以教育孩子的重任只能压在老师一个人的身上了!在家长会上,我仍然争取家长的配合。我说,如果家长不懂不要紧,只要你能抽出半场麻将或抽一支烟的时间去关心一下你的孩子、检查和监督一下你小孩的作业是否做了、是否写得整洁就可以了。此后,家长跟我的沟通多了,学生感受到了家人的关心,做作业认真多了。
  总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用真心、用爱心、用耐心去对待每一个学困生,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学习是一种成长,它比学生身体的成长更持久,更有意义。为什么我们不能让学生学习并快乐着呢?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果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那么,学困生的问题将不会存在,这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刘京海主编:《成功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2】李济明,《家庭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北京教育》,北京教育杂志社出版,2003年第1-2期总第302期
  【3】李洪元 ,《 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 科学出版社 ,1997年1月
  【4】孙云晓著:《教育的秘决是真爱》新华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5】《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范才生、钟志贤著;
其他文献
少年儿童天生活泼好动,体育活动最能表现他们的天性。而体育游戏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适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能够激起他们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本文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游戏来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兴趣不但是学习的前提,也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前提,有了兴趣这个好老师,才能让儿童更多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而游戏作为一种体育活动形式,内容丰富多彩,生动而活泼,还能锻炼身体,培养学生坚强的品质
[摘 要]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小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一种学习行为,同样也具备建构主义学习观所提出的这几个因素。为此,老师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中,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可以提高语文课外阅读效益,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小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觉得要搞好班级工作,应该坚持"一个标准",调动"两个积极性",依靠"三个方面"的力量,发挥"四套班子"的作用。使学生受到严格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又能在宽松自如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坚持"一个标准",即是说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奖惩方面,对好学
[摘 要]要做好幼儿园后勤的管理,需从幼儿园、教职工的整体形象,教职工的思想状况谈起,为教育教学打下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保教质量,树立目标意识,实现教育目标,狠抓常规,贯彻保教结合原则,促使保教工作的渗透。  [关键词]幼儿园 管理 观念  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工作“规程”、“条例”已实行几年,国家明确提出了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和提高教育及学前教育文化并且提出了战略部署,首先
[摘 要]幼儿学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在社会、家庭、幼儿园等多方面的互相配合教育下才能达到的特殊工程。培养幼儿工作是繁重而光荣的,涉及到方面也很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和进取,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关键词]幼儿 学前教育 家庭教育  幼儿教育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当,教育主题不明确,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