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幸福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y_0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普赛人也叫茨冈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叫法,英国人称他们为吉普赛人,法国人称他们为波希米亚人,西班牙人称他们为弗拉明戈人,俄罗斯人称他们为茨冈人,阿尔巴尼亚人称他们为埃弗吉特人,希腊人称他们为阿金加诺人,伊朗人称他们为罗里人,斯里兰卡人称他们为艾昆塔卡人,而他们则自称为多姆人(Rom),在吉卜赛人的语言中,“多姆”的原意是“人”。总之,吉普赛人有许许多多的名称,但这都是其他民族强加给他们的,而且根据主观臆断确定了他们的族源,编纂了他们的历史。经专家考证,他们是以游荡为生活特色的一个民族,原住印度西北部,由古代印度的多姆族发展而来。多姆族多是音乐爱好者和占卜者,并且在历史上往往同冶炼和制造金属器皿联系在一起,这一技艺传给了他们的后裔——吉普赛人。在某些社会的传统中,吉普赛人被视为小偷和不祥的象征。长期以来,因为“流浪”的身份,他们得不到社会公正的对待。吉卜赛人的语言及文化,在欧洲己经超过五百年历史。虽然生活在欧洲,但是他们不信奉上帝,所以在西方世界里,吉普赛人始终是个另类民族。
  
  流 浪
  
  上帝开天辟地的第七日,吉普赛人是鸟,他们乘风破浪,遨游世界各地,他们会喝水和吃树上的果子。但后来他们的翅膀日益变重,无法再飞,因此变成了留在地上的“吉普赛人”,浪迹天涯,遨游四海,在地球上四处为家,靠喝水和吃水果过活了。
  ——吉普赛寓言
  吉普赛人是世界上著名的流浪民族,是主动的流浪者。对他们来说,流浪是与生俱来的唯一生活方式,他们对在地上找到乐园似乎不抱幻想。无论吉普赛人被其他民族称为“茨冈人”还是“波希米亚人”,当他们奇迹般出现在另一个定居的、自以为文明的民族面前,每个人都不得不为自己相比之下的平庸和凡俗、苍白和病态感到羞愧,每个人都几乎不由自主地萌动了潜伏在灵魂深处的流浪渴望,这就是“吉普赛情结”。几乎没有一个民族既有如此广泛的世界性,又不失其民族特色;也没有一个民族以如此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鲜明个性激发了众多文学大家的灵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这是一个生存在传闻、小说、诗歌、音乐和人们想象之中的民族。
  吉普赛人的人生哲学是一种行走的哲学。任何阻挡都无法遏止他们对自由的热爱和向往。吉普赛人的流浪生活对想象力丰富的人们是充满诱惑力的。数百年来,无数世界一流的艺术家和作家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倾注在吉普赛人身上,因为他们被吉普赛人的智慧深深吸引。这种主动的行走在许多外国作家笔下成为了自由、生动、灵性的象征,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的浪漫主义作家把吉普赛女郎看作心中的女神,成为自己另一种生活的向往,他们受现实生活的限制不能做到的他们做得那么的自然,所以说他者的形象也是一种自我形象的再认识。其实,理解异族与认识自我是密不可分的。一国作家不管是出于何种动机和需要,塑造出什么样的异国形象,都是在将异国作为一个他者,一种相异性来看待的,这个他者,这种相异性是认识自身、反观自身的一面镜子,因而对他者的剖析也是审视自我、建构自我的一种形式。他者实质上是另外一个自我,有可能帮助我们回归自我,或者发现另外一个自我,这实际上是一种互动认知,即互证、互补、互察、互鉴。异国主义存在于双方相互认识的过程之中。不反映自我,也就没有异国情调;没有对“自我”进行美化的深切愿望,也就不可能美化“他者”。
  当然了,我们必须看到之所以不断的行走、流浪只是在长久动荡的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习惯,而且吉普赛人酷爱自由,自由使然,同样为了生存他们也就成为了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那些吉普赛人以歌舞艺术和占卜为生,一路散播着印度文化,同时也在不断吸取着各国艺术的特色,产生了令世界瞩目的弗拉明戈。他们颠沛流离,居无定所,风餐露宿,但这些似乎注定就是艺术的代价,他们把生命蕴含在艺术当中,如果说如此的成就来自他们的执著追求仿佛倒多了几分刻意。倒不如说源于天性,活泼豪放、诱惑和激情,以及对美的无拘无束的热爱。
  
  异 类
  
  吉普赛作为一个民族永远存在于社会的边缘,无论是普希金笔下的茨冈人还是梅里美手中的加尔曼,他们在其他人的眼中都是神秘的、奇特的而又是不符合常规的一群人。在塞万提斯的《吉普赛姑娘》中描写了西班牙人亦或是塞万提斯对吉普赛这一形象的看法与此不谋而合。
  各国小说中对吉普赛人的表现始终在积极与消极这两个极端之间摆动,但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吉普赛人一直作为他者和异类的形象而出现。
  在《吉普赛姑娘》中,“吉普赛人不论男女,似乎生到世上就是为了做贼,生养他们的父母是贼,和他们一起厮混长大的是贼,他们学的也是做贼,到最后理所当然就成为惯贼。偷窃欲望与偷窃行为成了与他们形影不离的现象,到死都改不掉。”可见塞万提斯认为吉普赛人就是小偷、无赖,他们的命运和使命就是做贼。在这里完全以消极的方式和反面形象处理吉普赛人,一言以蔽之,吉普赛人就是“坏”,不是偷东西、赌博,就是偷小孩、诈骗钱财、妨碍治安,而对吉普赛人的好处等绝口不提。
  对于这些,吉普赛人认为都不重要,重要的不是别人的看法,而是自己是否自由自在,是否按照祖先的旨意活着。即使现在他们依然保留着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语言,反对异族通婚,即使真的有异族的婚姻他们也是让其加入部落而已。在他们看来,一个人离开了部落是最大的惩罚,离开流浪的自由是活不下去的。
  东方主义也存在着一种积极的东方主义,即对笔下的人物以积极的笔调来描绘,无论在哪个方面她们都是完美无缺的,尤其是在爱情和自由的追寻上。其实真正的吉普赛人对于爱情并没有那么多的浪漫色彩,这些只是作家自己对他们的期望而已。这种异国形象创造是一个借助他者发现自我和认识自我的过程,是对自我文化身份加以确认的一个过程。虽然塞万提斯并没有损坏而是美化这一形象,但是我们可以在作品中看到吉普赛老太婆以及其他姑娘对金钱的向往和追求。在这里作者极力地美化普雷西奥莎——一个吉普赛女孩,可是在文章的最后我们看到了原因,普雷西奥莎不是吉普赛人,她就像爱斯梅拉达一样是小时候被吉普赛人偷走的市长家的孩子。我们终于明白作者这么极尽所能对普雷西奥莎的赞美原来是对自己的或者是骑士贵族的赞美。
  
  神 秘
  
  吉普赛之所以神秘就在于他们有着特殊的、人们所说不清楚但确实存在的魔力——占卜算命。占卜算命是吉普赛民族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来源。这里有许多说不清楚的地方,绝大多数算命毫无疑问是蛊惑人心的把戏。一心只想着顾客钱包的算命女郎表面上总是神秘兮兮的,仿佛拥有先知先觉的超凡本领,但事实上,大多数人并无“特异功能”可言,只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磨炼出众多破译人们内心密码的技巧和智谋。几个世纪以来,吉普赛人的算命行当始终没有萎缩消逝,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并不是欺骗和阴谋,而是一种灰色的智慧。
  我们已经知道吉普赛民族是一个流浪的民族,他们在世界各地流浪的同时,也广开眼界,认识了许多莫名的事物,最重要的是了解了不同的人的心理需求。吉普赛人信奉的是“知人知面便知心”。她们会从你的表情和动作中看出许多关于你的信息。机智的吉普赛女郎会变戏法似的让你看着自个儿的钱包一点点瘪下去,她的钱袋子一点点鼓起来。塞万提斯笔下的普列西奥莎会看手相,但事先她必须用顾客提供的金币或银币在手掌上画十字,还声称如果是铜币会影响运气,当然算命完毕,金币银币也就一同“兜着走”了。当普雷西奥莎给堂胡安算命时,“他可能早已结婚,可是据他额头上的纹路来看,要是他还没结婚的话,三年内包他成亲,并且称心如意,然而先决条件是,出门以后不要迷途,发生意外,或者改变路线。”她所说的这些话都是由于她已经知道的和预想到的事情,根本没有什么神秘可言,如果要说神秘的话那就是她在算命的同时也给堂胡安一个警告,提醒他要做出明智的决定。这些就是她们神奇的占卜算命背后的东西。但是无论如何,这些东西对于贵妇人和骑士们来说是相信的,而且是深信不疑的。
  小说中的吉普赛民族是掺杂了作家观念的艺术形象,并不是事实本身。在外界的影响之下,他们把吉普赛整个民族恶魔化,认为他们是强盗、小偷和淫乱者,这些与真实的吉普赛部落生活相违背,是作家或者是异族人对他们主观的看法而已,其实他们是一个没有法律但是很有规矩的整体,他们有着自己不成文的法律,自由的活着,努力的活着,一切都是为了生存,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积极向上的民族、具有很大的生存能力,前进的路还有很长,流浪,正性情,活着,快乐而已,又何乐而不为。
其他文献
从喧闹的市井,忙里偷闲到熟识已久的池塘散步,不经意间,双眼迷离,见梦幻泡影,睡莲如雪,荷叶如黛,绿水如漆,无声无息,万宗俱寂,恍若隔世,月光如许。哪有明月,实在日光之下。日光之下没有新事,心若有景处处荷塘夜色,心若如此何求闹市无声。【作者】任红伏,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无他好,唯以摄影為乐,倏忽三十余载,已逾天命,尚有余梦,师造化,与路同道。摄于天津
瓦西里·巴甫洛维奇·索洛维约夫-谢多伊,苏联著名作曲家、苏联人民艺术家,1907年4月12日出生在圣彼得堡(1924—1991年名为列宁格勒)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巴维尔是维捷布斯克省人,曾在沙皇军队服役,之后来到彼得堡打工,熬过了一段四处飘零、忍饥挨饿的苦日子后,总算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在老涅瓦大街139号房子打扫院子。母亲安娜是普斯科夫的农家女,她在彼得堡打工时和巴维尔相识并结了婚。俄国十
散散落落的黄色在以白色为主、多色彩均有的花圃里因汇聚而浓重起来,也不失一种凸显与均衡的美。    走进了人家的圈子      2000年 4月,崔琦在Johnson
【作者】任红伏,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无他好,唯以摄影为乐,倏忽三十余载,已逾天命,尚有余梦,师造化,与路同道。  因为车坏在山里,只好住在山里,早晨起来向门外望去,山在云里雾里。雨浇在岩石上,热浪升腾,激起迷蒙一片。峻峭的山峰现出柔媚,险峻的挂壁公路显得平缓,雄伟的太行气象万千。心中慨叹造化之奇妙的同时也惊叹山中村民之坚韧,当年十几个汉子拼死凿出山壁上的公路,寻找自己的梦想,山外的人才能进来,山里
又是一年春风,又是一年绿色,武夷山的秀色,拦不住的风光,还在那里。阳光照耀,新绿透出暖暖的色彩,山的身影变得柔美与多姿。人在水中游,风从脸边过,心随涟漪起。我赞美造化之神奇,感动于天恩之浩荡,自觉一己之渺小。乘舟远去,融入清风。【作者】任紅伏,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无他好,唯以摄影为乐,倏忽三十余载,已逾天命,尚有余梦,师造化,与路同道。摄于武夷山
美国最高法院向来是个神秘的地方,在这里,九位“老人”白发苍苍,身披黑色法袍,他们非民选,且“一朝为官,终身任职”。多年来,美国宪法学者和新闻记者都致力于揭开最高法院的神秘面纱,还司法神殿以平常,给大法官祛魅。前有美国政治学家戴维·M·奥布莱恩。早在其1986年出版,荣获“银槌奖”(Silver Gavel Award)的《风暴眼:美国政治中的最高法院》一书中,他就表述了最高法院是一个政治部门的观点
一个16岁的少年派与一只孟加拉虎,一艘救生艇,历时227天的浩海漂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艰苦卓绝的求生画卷。现实中,这绝对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这一人与兽创造的生命奇观,背后必然有着强大而神秘的支撑,那就是关乎信仰的力量。  在影片开端,镜头把我们带到了印度南部的法国殖民地朋迪榭里。导演不惜用三十余分钟的时间来展示主人公派的童年生活。由于此地区信仰比较多元化,派耳濡目染对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
2019年1月2日,日本皇室依照惯例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新年朝贺。据报道,截至当日下午,共计超过15万人涌入皇居,其中有很多人一边挥动着手中的日本国旗,一边高呼“万岁”。朝贺活动的声势之所以如此浩大,是因为今年是85岁高龄的明仁天皇最后一次发表新年致辞。日本明仁天皇在1989年1月7日裕仁天皇去世之后登基,年号 “平成”,在位至今整整30年。早在2016年的一次视频讲话中明仁天皇就曾经流露出想要退位的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龙生九子各不同。《圣经·旧约》里刻画了性格不同、“职业”有别、命运迥异的该隐、亚伯兄弟和双胞胎以扫、雅各兄弟;在《新约》福音故事中,则有马大和马利亚这对姐妹花,她俩身上表现出来的差异体现出灵魂追求与肉体需求的层次不同。圣经中耶稣向马大和马利亚两姐妹传道的故事(《路加福音》10章38—42节) 展现了这对姐妹截然不同的形象——关注神圣教诲的马利亚与投身世俗事务的马大,给予了艺
刚刚落下帷幕的平成时代是日本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时期,其中以动漫为代表的大众流行文化,更是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所谓动漫,即漫画与动画的合称,包括单行本漫画、同人志、电视动画、原创视频动画(OVA)、剧场版、动画电影等种类的作品。而广义上的“动漫文化”则是以动画为主要载体,涵盖其原作漫画、轻小说及其游戏、音乐、手办、周边商品等相关产业,以及由其衍生的Cosplay、圣地巡礼等文化行为的生机勃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