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引导;分层次;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5—0121—01
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在有的班上课就是一种享受,而在有些班上课就是一种痛苦和折磨。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根据各班学生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和学习行为能力的差异等情况,尝试在几个班进行“不同班级引导分层次教学”。下面,笔者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一、合理进行班级分层
(一)第一层次班学生的特点
1. 学习基础好、能力强、热情高,对自己的要求很高,自我表现欲强。
2.抽象思维能力强,能熟练掌握知识,并能作出分析归纳和总结,能自觉建构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网络。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知识迁移和延伸,探索精神强。
4.能做到自主预习、复习。
5.容易产生自满情绪,自以为是。
(二)第二层次班学生的特点
1.谦虚朴实,为人处世稳重含蓄,不爱张扬。
2.学习习惯较好,学习认真但循规蹈矩,没有创新意识。
3.学习方法单一,学习主动性较弱。
4.自信心不足,参与意识不强,有一定的自卑心理。
(三)第三层次班学生的特点
1.头脑灵活,反应敏捷,活泼好动,心理敏感。
2.为人热情大方,有亲和力,师生关系融洽。
3.学习情绪阴晴不定,忽冷忽热,缺乏持久性。
4.学习习惯差,大部分对学习没啥兴趣。
二、根据不同层次的班级尝试采用不同的学法指导
(一)第一层次班
1.小组围绕课文内容自主合作学习。(1)根据课文内容归纳出本节课的主要问题,独立完成,提交到小组。(2)小组合并相似问题,提升问题水平,写出问题提纲以及解答。(3)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4)其他小组点评,补充完善,形成结论,供小组整理分享。
2.小组围绕本节课内容,联系相关的时政热点进行分析讨论,各抒己见,拓展思维空间,使本节课所学内容得以升华和延伸。
(二)第二层次班
1.全班朗读一遍本节授课内容,并自读一遍。(5分钟)这一措施使得全班学生开始集中注意力,进入上课角色。
2.在自读的基础上,开始思考,每人提出一个没读明白的问题,现场发问,其他同学解答。(20分钟)这一措施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水平高低不同来寻找疑难问题,共同进入紧张思考状态。
3.归纳梳理,你认为:(1)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在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是什么?(3)在本节课学习中的失误是什么?(4)在本节课中的表现与别人的差距是什么?(5)下节课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这一措施,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分析归纳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的学更有方向性,目标也会更明确,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4.教师归纳点评。通过这一环节,教师可对学生讨论发言的内容进行再次整合、提升、强化;同时,对本节课学生的表现进行认真的点评和热情洋溢的赞赏和鼓励,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这一环节往往成为每节课的高潮,令学生流连忘返。
(三)第三层次班
1.全班朗读本节课授课内容,教师巡视,营造学习气氛。(10分钟)这一措施改善了教学中那种老师讲老师的,学生干学生的,讲学互不交融的尴尬局面,同时增进了师生的感情。
2.关注后10名学生,让每名学生用大约1分钟时间阐述“朗读后你知道了些什么?”(10分鐘)这一措施加大了教师对后进生的情感投入,从尊重后进生的自尊、寻找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入手,充分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后进生的内在活力,形成厚待后进生、促进优秀生的温馨氛围,使后进生时时处处感受到温情和友善,受伤的心灵得以温暖和抚慰,心理得以充分的平衡,使他们由厌学变为愿学、爱学。
3.让10名中等生对前面同学的发言进行点评补充。(5分钟)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整体参与的过程,这一措施会调动一批平时容易忽略的学生,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
4.让前十名的学生每人提出一个学习过程中的小疑问,供大家讨论。(10分钟)这一措施采用小组探究的模式,既激发了优秀学生的探究欲望,又调动了其他学生的参与意识,互帮互学,取长补短,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可谓一举多得。
5.小组分题完成课堂作业,然后进行交流补充并评比答案的合理性、准确性。这一措施改变了学生对作业的抵触应付态度,变被动为主动,情绪高涨,效果不错。
6.教师听取各小组讨论结果,答疑解惑,归纳总结。这一措施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几十分钟的互动自主探究学习后,教师趁热打铁对课文内容进行升华,强调重难点,点评学生的各种表现。
7.加强重点知识点的课后检查力度。这一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巩固水平,有力地保证了这一层次学生的中考过关率。
编辑:孟 刚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5—0121—01
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在有的班上课就是一种享受,而在有些班上课就是一种痛苦和折磨。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根据各班学生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和学习行为能力的差异等情况,尝试在几个班进行“不同班级引导分层次教学”。下面,笔者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一、合理进行班级分层
(一)第一层次班学生的特点
1. 学习基础好、能力强、热情高,对自己的要求很高,自我表现欲强。
2.抽象思维能力强,能熟练掌握知识,并能作出分析归纳和总结,能自觉建构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网络。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知识迁移和延伸,探索精神强。
4.能做到自主预习、复习。
5.容易产生自满情绪,自以为是。
(二)第二层次班学生的特点
1.谦虚朴实,为人处世稳重含蓄,不爱张扬。
2.学习习惯较好,学习认真但循规蹈矩,没有创新意识。
3.学习方法单一,学习主动性较弱。
4.自信心不足,参与意识不强,有一定的自卑心理。
(三)第三层次班学生的特点
1.头脑灵活,反应敏捷,活泼好动,心理敏感。
2.为人热情大方,有亲和力,师生关系融洽。
3.学习情绪阴晴不定,忽冷忽热,缺乏持久性。
4.学习习惯差,大部分对学习没啥兴趣。
二、根据不同层次的班级尝试采用不同的学法指导
(一)第一层次班
1.小组围绕课文内容自主合作学习。(1)根据课文内容归纳出本节课的主要问题,独立完成,提交到小组。(2)小组合并相似问题,提升问题水平,写出问题提纲以及解答。(3)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4)其他小组点评,补充完善,形成结论,供小组整理分享。
2.小组围绕本节课内容,联系相关的时政热点进行分析讨论,各抒己见,拓展思维空间,使本节课所学内容得以升华和延伸。
(二)第二层次班
1.全班朗读一遍本节授课内容,并自读一遍。(5分钟)这一措施使得全班学生开始集中注意力,进入上课角色。
2.在自读的基础上,开始思考,每人提出一个没读明白的问题,现场发问,其他同学解答。(20分钟)这一措施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水平高低不同来寻找疑难问题,共同进入紧张思考状态。
3.归纳梳理,你认为:(1)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在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是什么?(3)在本节课学习中的失误是什么?(4)在本节课中的表现与别人的差距是什么?(5)下节课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这一措施,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分析归纳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的学更有方向性,目标也会更明确,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4.教师归纳点评。通过这一环节,教师可对学生讨论发言的内容进行再次整合、提升、强化;同时,对本节课学生的表现进行认真的点评和热情洋溢的赞赏和鼓励,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这一环节往往成为每节课的高潮,令学生流连忘返。
(三)第三层次班
1.全班朗读本节课授课内容,教师巡视,营造学习气氛。(10分钟)这一措施改善了教学中那种老师讲老师的,学生干学生的,讲学互不交融的尴尬局面,同时增进了师生的感情。
2.关注后10名学生,让每名学生用大约1分钟时间阐述“朗读后你知道了些什么?”(10分鐘)这一措施加大了教师对后进生的情感投入,从尊重后进生的自尊、寻找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入手,充分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后进生的内在活力,形成厚待后进生、促进优秀生的温馨氛围,使后进生时时处处感受到温情和友善,受伤的心灵得以温暖和抚慰,心理得以充分的平衡,使他们由厌学变为愿学、爱学。
3.让10名中等生对前面同学的发言进行点评补充。(5分钟)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整体参与的过程,这一措施会调动一批平时容易忽略的学生,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
4.让前十名的学生每人提出一个学习过程中的小疑问,供大家讨论。(10分钟)这一措施采用小组探究的模式,既激发了优秀学生的探究欲望,又调动了其他学生的参与意识,互帮互学,取长补短,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可谓一举多得。
5.小组分题完成课堂作业,然后进行交流补充并评比答案的合理性、准确性。这一措施改变了学生对作业的抵触应付态度,变被动为主动,情绪高涨,效果不错。
6.教师听取各小组讨论结果,答疑解惑,归纳总结。这一措施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几十分钟的互动自主探究学习后,教师趁热打铁对课文内容进行升华,强调重难点,点评学生的各种表现。
7.加强重点知识点的课后检查力度。这一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巩固水平,有力地保证了这一层次学生的中考过关率。
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