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话剧《国破》通过诸葛瞻之死这一悲剧事件,折射出了个人境遇与时代环境的互文关系,在剧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个人如何被裹挟进时代当中,又如何在时代中掀起波澜。不仅如此,在面对生存还是死亡的哲学拷问时,个人与环境都陷入到了一种道德困境中。公理是否具有正义性,集体是否应该压迫个人表达,通过诸葛瞻的个人遭遇,剧中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国破》 诸葛瞻 困境 答案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7-0141-02
历史剧《国破》首演于佳都剧场,剧情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诸葛亮的后人诸葛瞻,因为容貌与父亲相似不仅仕途通畅,也深获百姓爱戴。但是诸葛瞻却没有诸葛亮的谋略和军事才能。三国末年,魏国兴兵讨伐蜀国。刘禅与满朝文武束手无策,国破之际,举国上下都希望诸葛瞻以身殉国,成全气节,诸葛瞻经过多番逃避和抗争,最终战死沙场,蜀国投降。这出历史剧以亦庄亦谐的表现形式,演出了诸葛瞻之死这一悲剧性事件。透过历史的迷障,我们既看到了历史的兴衰无常,又看到人物命运的无奈苍凉。这出话剧聚焦于宏大历史背景下的个人境遇,又通过个人境遇折射出与时代环境的互文关系。在面对生存还是毁灭这个哲学拷问时,该剧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却提出了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个人境遇与时代环境的互文
个人命运总是与时代环境休戚相关。话剧《国破》中,诸葛瞻的个人境遇与周遭环境达成了一种共生的互文关系。诸葛瞻促成了今日国破的时局,国破的危局也逼着诸葛瞻献祭自己的生命,两者如同硬币的一体两面,演绎出了个人与时代的共生性。
天下大势,分分合合,无论如何变迁,总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蜀国百姓随先帝刘备一起创业,又闹到国破家亡的這一步,其中的艰难困苦,百姓倍尝。熟读历史的观众们应该知道,这些可算是观剧时必备的背景知识。因此关于民生疾苦,该剧并未做出过多的渲染,只是通过开场的请愿迅速交代了一下。民生凋敝,当然有为政者的责任。山河破碎,也和政府的积贫积弱有关。刘禅处处有丞相代劳,根本不懂治国之法,自不必说。到如今的时局,干系最大的人,反而是与诸葛瞻。
而在谈论诸葛瞻之前,首先应该谈到的是诸葛瞻的父亲诸葛亮。蜀国上下,无人不晓得丞相的大义。诸葛亮身为卧龙才子,一出山便帮助刘备建立基业,晚年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样一位人中龙凤,也该培养出一位相当的后人才是,但现实却不遂人愿。诸葛瞻除了外表酷似诸葛亮,其他没半点儿与自己的父亲相像。文成武功,普普通通,其中的原因,当然和诸葛亮心在蜀汉,无暇顾家有关。刘禅为报答丞相恩情,自幼也是对诸葛瞻呵护有加,不仅让他承袭诸葛亮的爵位,又把公主许配给他。诸葛瞻一时风光无两,百姓对其也是爱戴有加。可是诸葛瞻虽为丞相,实无诸葛亮的才能,他没有诸葛亮治国的方略,也没有父亲带兵打仗的本领。他虽然幼年聪慧,可放在剧中来看,又成了一出伤仲永。因此,让这样的人身居高位,自然不能匡扶时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无为而治并不是不作为,就算放之今日也是对为政者的省察。纵观全剧,除了诸葛瞻最后的赴死略显慷慨以外,他好像什么都没有做过,他只是顶着和父亲相似的皮囊假装是自己的父亲罢了。于是百姓们看到诸葛瞻出来安抚,众口一词的说:像,真是太像了。可就算再像,诸葛瞻毕竟不是诸葛亮,他做不到别人期望他做到的事,他不能带领蜀国蒸蒸日上,也无法帮助百姓安居乐业。对于诸葛瞻来说,这句台词一语成谶,既是他登上高位的凭借,也是他不久之后需要面对的考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诸葛瞻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在逃避自己的责任,刘禅在朝堂命他带兵打仗,他都要当场装昏,试问,这样一位尸位素餐的丞相,再加上一位甩手掌柜刘禅,蜀国步入今日的时局,只是早晚的事。环境将诸葛瞻塑造成此般,诸葛瞻也用自己的死埋葬了蜀国最后的荣光。
二、生存还是毁灭的道德困境
在剧中,有给活人诸葛瞻铺设灵堂这样一场戏。在这场戏中,全府上下只有诸葛瞻蒙在鼓里,而府中的其他人,包括诸葛瞻的妻子,都在为诸葛瞻就义奔忙。作为全剧最为荒诞爆笑的桥段,这个铺设灵堂的行为,在违背诸葛瞻个人意愿的前提下,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毕竟诸葛瞻心里所想的是过普普通通的平民生活,而不是一死来成全气节。全剧对诸葛瞻的“围猎”和“绞杀”从一开始就存在,众人的称赞多么热烈,诸葛瞻被逼入死路的境地就多么急切,刘禅更是在最后赐给诸葛瞻一坛毒酒。联想起先主刘备对于兄弟手足的情谊,蜀国仿佛陷入到一种生存还是毁灭的道德困境。
蜀国建国,刘备深受百姓爱戴,和他一直以极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我与身边的人有很大关联。早年刘表让荆州给刘备,刘备却嫌名不正言不顺再三推辞可见一斑,可以说蜀国完全是顺应民心的产物。但历史吊诡的是,登上舞台的往往不是道德楷模。从礼崩乐坏开始,那一套道德体系便一直被政治的马蹄践踏在脚底下,军事谋略成为了主宰乾坤的标准,而得民心者未必能得天下。就像三国历史,笑到最后的却是谋权篡位的司马家,哪里还有半分的道德可言。
刘禅无法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凭借德行聚拢人心,身边留下来的老臣也都是感戴先帝的恩德才辅佐自己到今。身为君主,蜀国早已在刘禅的手中失控。最后的崩塌是从诸葛亮殡天开始的。身为蜀国最后的守护者,诸葛亮不仅是国土的捍卫者,也是刘备意志的发扬者。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告诉孔明,若是刘禅无能,彼可取而代之,但诸葛亮从未动过夺权的念头,哪怕刘禅是真的不成大器,诸葛亮也只是在《出师表》中事无巨细的叮嘱下来,将一切安排的妥妥当当。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样包揽的安排也有着许多苦衷,不做赘述。 仅就话剧《國破》而言,诸葛瞻头顶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他个人的道德困境,而整个蜀国也陷入到道德的泥沼当中。诸葛瞻自我意志清醒的想要逃避,他明白自身的角色,只是站在父亲偶像身后有着诸多缺陷的普通人。可是当举国上下的期望都寄托在他一个人的身上,这把头顶之剑仿佛随时可以劈下,他必须像他的父亲一样去参加战斗,哪怕战死,也是捍卫了蜀国的最后的气节和尊严。相比之下,刘禅最后的投降则象征着气节的彻底消亡,在明知诸葛瞻并无挽救危局的能力时还要不顾他个人的意愿将他往火坑里推。这里不仅有个人意志和集体意志的对抗,还有公义是否就是正义的疑问。从表层来看,百姓们是礼崩乐坏后果的承担者,但是反过来看,他们也是成王败寇的支持者。百姓的生存之艰造成了最后的毁灭,国破家亡是经济基础的毁灭,道德的崩塌则是上层建筑的断裂,诸葛瞻身处深渊的夹缝中间,进退两难。生存还是毁灭,对他来说,本该由他自己的意志来主导,但在剧中,蜀国上下对于诸葛瞻就义的希冀是否正当,不能不存在一个疑问。蜀国国破已成定局,为了成全气节而牺牲生命,是否是高尚的?
三、结语
话剧《国破》以国破背景下诸葛瞻的个人命运为主体内容,乍听之下略带严肃,可是这出话剧严肃的段落太少,诸葛瞻极具反差的性格构成了全剧大量的笑料。这出话剧总体的调性更偏向一出喜剧,如同一出充满善意的“谋杀”。然而这样的喜剧氛围却没有一以贯之,开头结尾的处理依然透露出浓郁的悲凉,尤其是从结局来看,更像是一出悲剧。主人公失败了,他以一种悲壮的姿态倒在了魏军的箭下。面对千军万马,他用一腔孤勇激活了体内父辈的血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使得诸葛瞻的形象塑造出一种希腊悲剧中的崇高感。他不仅败在了敌军手中,他也败在了所有人的愿望之下,他的个人意志遭到了集体意志的修正和抹杀,这仿佛是除主人公以外所有角色的胜利。蜀国百姓可以颂扬诸葛瞻的忠义,魏国将士则取得了战场上的胜利,唯一失败的人正是诸葛瞻。可是我们今天坐在剧场里,坐在观众席却无法帮着众人一起呐喊叫好,原因只有一点,诸葛瞻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他可以选择殉国,也可以选择隐居避世。可是作为诸葛瞻,他的自我始终与诸葛亮捆绑在一起,他失去了作为独立个体的自由,尽管消极避世在道德上可能存在一定的污点,这也是他的道德困境,可是我们还是要给他选择的自由。然而诸葛瞻就这样被裹挟着前进,裹挟着灭亡。这出话剧就在这种荒谬和悖论中,让每个人去审视探查自己的内心。以上陈列的问题可能无法给出一个答案,毕竟,不是所有问题都有一个标准答案的。
关键词:《国破》 诸葛瞻 困境 答案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7-0141-02
历史剧《国破》首演于佳都剧场,剧情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诸葛亮的后人诸葛瞻,因为容貌与父亲相似不仅仕途通畅,也深获百姓爱戴。但是诸葛瞻却没有诸葛亮的谋略和军事才能。三国末年,魏国兴兵讨伐蜀国。刘禅与满朝文武束手无策,国破之际,举国上下都希望诸葛瞻以身殉国,成全气节,诸葛瞻经过多番逃避和抗争,最终战死沙场,蜀国投降。这出历史剧以亦庄亦谐的表现形式,演出了诸葛瞻之死这一悲剧性事件。透过历史的迷障,我们既看到了历史的兴衰无常,又看到人物命运的无奈苍凉。这出话剧聚焦于宏大历史背景下的个人境遇,又通过个人境遇折射出与时代环境的互文关系。在面对生存还是毁灭这个哲学拷问时,该剧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却提出了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个人境遇与时代环境的互文
个人命运总是与时代环境休戚相关。话剧《国破》中,诸葛瞻的个人境遇与周遭环境达成了一种共生的互文关系。诸葛瞻促成了今日国破的时局,国破的危局也逼着诸葛瞻献祭自己的生命,两者如同硬币的一体两面,演绎出了个人与时代的共生性。
天下大势,分分合合,无论如何变迁,总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蜀国百姓随先帝刘备一起创业,又闹到国破家亡的這一步,其中的艰难困苦,百姓倍尝。熟读历史的观众们应该知道,这些可算是观剧时必备的背景知识。因此关于民生疾苦,该剧并未做出过多的渲染,只是通过开场的请愿迅速交代了一下。民生凋敝,当然有为政者的责任。山河破碎,也和政府的积贫积弱有关。刘禅处处有丞相代劳,根本不懂治国之法,自不必说。到如今的时局,干系最大的人,反而是与诸葛瞻。
而在谈论诸葛瞻之前,首先应该谈到的是诸葛瞻的父亲诸葛亮。蜀国上下,无人不晓得丞相的大义。诸葛亮身为卧龙才子,一出山便帮助刘备建立基业,晚年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样一位人中龙凤,也该培养出一位相当的后人才是,但现实却不遂人愿。诸葛瞻除了外表酷似诸葛亮,其他没半点儿与自己的父亲相像。文成武功,普普通通,其中的原因,当然和诸葛亮心在蜀汉,无暇顾家有关。刘禅为报答丞相恩情,自幼也是对诸葛瞻呵护有加,不仅让他承袭诸葛亮的爵位,又把公主许配给他。诸葛瞻一时风光无两,百姓对其也是爱戴有加。可是诸葛瞻虽为丞相,实无诸葛亮的才能,他没有诸葛亮治国的方略,也没有父亲带兵打仗的本领。他虽然幼年聪慧,可放在剧中来看,又成了一出伤仲永。因此,让这样的人身居高位,自然不能匡扶时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无为而治并不是不作为,就算放之今日也是对为政者的省察。纵观全剧,除了诸葛瞻最后的赴死略显慷慨以外,他好像什么都没有做过,他只是顶着和父亲相似的皮囊假装是自己的父亲罢了。于是百姓们看到诸葛瞻出来安抚,众口一词的说:像,真是太像了。可就算再像,诸葛瞻毕竟不是诸葛亮,他做不到别人期望他做到的事,他不能带领蜀国蒸蒸日上,也无法帮助百姓安居乐业。对于诸葛瞻来说,这句台词一语成谶,既是他登上高位的凭借,也是他不久之后需要面对的考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诸葛瞻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在逃避自己的责任,刘禅在朝堂命他带兵打仗,他都要当场装昏,试问,这样一位尸位素餐的丞相,再加上一位甩手掌柜刘禅,蜀国步入今日的时局,只是早晚的事。环境将诸葛瞻塑造成此般,诸葛瞻也用自己的死埋葬了蜀国最后的荣光。
二、生存还是毁灭的道德困境
在剧中,有给活人诸葛瞻铺设灵堂这样一场戏。在这场戏中,全府上下只有诸葛瞻蒙在鼓里,而府中的其他人,包括诸葛瞻的妻子,都在为诸葛瞻就义奔忙。作为全剧最为荒诞爆笑的桥段,这个铺设灵堂的行为,在违背诸葛瞻个人意愿的前提下,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毕竟诸葛瞻心里所想的是过普普通通的平民生活,而不是一死来成全气节。全剧对诸葛瞻的“围猎”和“绞杀”从一开始就存在,众人的称赞多么热烈,诸葛瞻被逼入死路的境地就多么急切,刘禅更是在最后赐给诸葛瞻一坛毒酒。联想起先主刘备对于兄弟手足的情谊,蜀国仿佛陷入到一种生存还是毁灭的道德困境。
蜀国建国,刘备深受百姓爱戴,和他一直以极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我与身边的人有很大关联。早年刘表让荆州给刘备,刘备却嫌名不正言不顺再三推辞可见一斑,可以说蜀国完全是顺应民心的产物。但历史吊诡的是,登上舞台的往往不是道德楷模。从礼崩乐坏开始,那一套道德体系便一直被政治的马蹄践踏在脚底下,军事谋略成为了主宰乾坤的标准,而得民心者未必能得天下。就像三国历史,笑到最后的却是谋权篡位的司马家,哪里还有半分的道德可言。
刘禅无法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凭借德行聚拢人心,身边留下来的老臣也都是感戴先帝的恩德才辅佐自己到今。身为君主,蜀国早已在刘禅的手中失控。最后的崩塌是从诸葛亮殡天开始的。身为蜀国最后的守护者,诸葛亮不仅是国土的捍卫者,也是刘备意志的发扬者。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告诉孔明,若是刘禅无能,彼可取而代之,但诸葛亮从未动过夺权的念头,哪怕刘禅是真的不成大器,诸葛亮也只是在《出师表》中事无巨细的叮嘱下来,将一切安排的妥妥当当。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样包揽的安排也有着许多苦衷,不做赘述。 仅就话剧《國破》而言,诸葛瞻头顶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他个人的道德困境,而整个蜀国也陷入到道德的泥沼当中。诸葛瞻自我意志清醒的想要逃避,他明白自身的角色,只是站在父亲偶像身后有着诸多缺陷的普通人。可是当举国上下的期望都寄托在他一个人的身上,这把头顶之剑仿佛随时可以劈下,他必须像他的父亲一样去参加战斗,哪怕战死,也是捍卫了蜀国的最后的气节和尊严。相比之下,刘禅最后的投降则象征着气节的彻底消亡,在明知诸葛瞻并无挽救危局的能力时还要不顾他个人的意愿将他往火坑里推。这里不仅有个人意志和集体意志的对抗,还有公义是否就是正义的疑问。从表层来看,百姓们是礼崩乐坏后果的承担者,但是反过来看,他们也是成王败寇的支持者。百姓的生存之艰造成了最后的毁灭,国破家亡是经济基础的毁灭,道德的崩塌则是上层建筑的断裂,诸葛瞻身处深渊的夹缝中间,进退两难。生存还是毁灭,对他来说,本该由他自己的意志来主导,但在剧中,蜀国上下对于诸葛瞻就义的希冀是否正当,不能不存在一个疑问。蜀国国破已成定局,为了成全气节而牺牲生命,是否是高尚的?
三、结语
话剧《国破》以国破背景下诸葛瞻的个人命运为主体内容,乍听之下略带严肃,可是这出话剧严肃的段落太少,诸葛瞻极具反差的性格构成了全剧大量的笑料。这出话剧总体的调性更偏向一出喜剧,如同一出充满善意的“谋杀”。然而这样的喜剧氛围却没有一以贯之,开头结尾的处理依然透露出浓郁的悲凉,尤其是从结局来看,更像是一出悲剧。主人公失败了,他以一种悲壮的姿态倒在了魏军的箭下。面对千军万马,他用一腔孤勇激活了体内父辈的血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使得诸葛瞻的形象塑造出一种希腊悲剧中的崇高感。他不仅败在了敌军手中,他也败在了所有人的愿望之下,他的个人意志遭到了集体意志的修正和抹杀,这仿佛是除主人公以外所有角色的胜利。蜀国百姓可以颂扬诸葛瞻的忠义,魏国将士则取得了战场上的胜利,唯一失败的人正是诸葛瞻。可是我们今天坐在剧场里,坐在观众席却无法帮着众人一起呐喊叫好,原因只有一点,诸葛瞻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他可以选择殉国,也可以选择隐居避世。可是作为诸葛瞻,他的自我始终与诸葛亮捆绑在一起,他失去了作为独立个体的自由,尽管消极避世在道德上可能存在一定的污点,这也是他的道德困境,可是我们还是要给他选择的自由。然而诸葛瞻就这样被裹挟着前进,裹挟着灭亡。这出话剧就在这种荒谬和悖论中,让每个人去审视探查自己的内心。以上陈列的问题可能无法给出一个答案,毕竟,不是所有问题都有一个标准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