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生物学是一门关于生命的学科,主要研究生命的产生、发展、变化及遗传的一些规律。通过对生物学的学习,能大大提高学生对于生命的了解,并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促进其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发展,为以后深入探索生命的规律打下基础。高中生物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生物教师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及转变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一些策略,以供教学中进行参考。
[关键词]生物 教学 观察力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188-02
一、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基本策略
(一)加强学生观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生物产生了兴趣,才会集中精神进行学习,同时也会认真动脑思考,所以首先要注重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兴趣培养。教师无论是在课堂讲解还是在实验课上,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上,都要注意加强学生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细心观察,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断提高。再有,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通过问题及悬念的设定,辅以有趣的演示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强化细致观察的意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使学生的观察成为一种习惯
有了兴趣才会专心,观察才会细致深入,才能在平淡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才能引发思考,才能有所获。所以,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都要让学生注意观察,并持之以恒,使深入观察成为一种习惯。要通过牛顿、达尔文、袁隆平等生物学家的故事告诉学生,伟大的发现是同细心观察及深入思考分不开的,让学生拥有细心观察的潜在意识。如观察田野中蚱蜢的体色变化,能够加深对保护色的理解;在池塘边观察蛙的成长过程,能够强化对变态过程的学习;在农村观察公鸡争斗,可以了解动物的攻击及防御行为……在对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进行观察时,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并在思考中得到启发。
(三)观察方法是观察效果的决定因素
观察并不是一味地瞎看,一定要讲求方法,如果不讲究方法,所获甚微,不仅浪费时间,反而会渐渐使学生失去观察的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因为不当的方法使观察行为变得盲目,使知识点分散,不容易串联,从而影响能力的提高。为了避免观察中的无目标瞎看,教师要注意加强对观察方法的指正,要结合教材的进度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观察的目的、对象,指出观察的重点。先有目标,然后再有所侧重地进行观察,才能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四)注重学生在观察时动脑发现问题
在学生观察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因为有了思考,才能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才会寻求解决方法,寻找答案,通过对问题的解答,能加深学生对所观察事物的了解,从而对其进行探索,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比如观察马铃薯块茎与甘薯的块根,虽然都在地下生长,但是区别还是很大的。除了两种不同生物各自属性不同外,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来了解,这样才能认识到块茎和块根的不同,使学生知道:虽然表面看起来很相似,但实质却有不同,提高其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在以后的生物课学习中能够更求甚解。
(五)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高中生物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实验课程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边动手边观察,同时进行深入的思考,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这个过程是个有机的整体,对于其学习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的安排进行合理的实验布置,强化学生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的培养。在实验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原理,进行思维拓展,对于学生思考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都有极大的益处。在实际观察中,还可以纠正一些学生固有的错误认识。比如观察蝙蝠时,学生通过实验了解了蝙蝠的生理结构,教师再将其与鸟类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蝙蝠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不属于鸟类。从而避免学生错误地认为在天上飞的像鸟的动物都是鸟,还有别的可能性。
二、关于高中生物教学转变的策略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策略
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方式。过去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主体,整个教学过程都由教师掌控,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生什么,知识的传递基本以“填鸭”的方式进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被动接收知识,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变化,教学方式有了改革和创新。在整个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角色、行为及方式都要发生转变,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心点是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拥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并助其养成独立的人格。
(二)教学技能提高的策略
不论哪门学科的学习,都是一方面要求学生努力学习,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教学和引导。从教师自身来讲,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综合的,它由反思、评价、课后辅导、作业批阅、课堂讲授及教学设计六个方面组成,因此,教学技能的提升是这六个方面综合提升的过程,既有独立性又有互联性,每个方面都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一个方面不足就会成为整体的短板,导致教学技能无法提升,从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教技能,教学互长,不断反思、探索和提高,通过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策略
实践出真知,特别是生物学这门学科,与生命直接相关,而且与人类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如人口、环境、生态、医疗等等问题,都与生物学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扎实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要将理论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理性方面及感性方面都有深刻的体会,加深理解,这对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及潜能的开发都十分有益。比如在学习“生物进化论”时,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及学生自身的一些生理现象。将生活实际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生物学科的亲切和实用,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既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教学的事半功倍效果。
(四)课上及课后的问题策略
学和问密不可分,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新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本,但由于多种原因,很多学生在发现问题以后,不能及时把问题解决,甚至很少提问,即便不会也不主动提问,这对于学习来讲是一种障碍。
问题意识薄弱的情况普遍存在,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好奇心人皆有之,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怕所提问题太简单或与课堂教学联系不大,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知识浅薄,怕打断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计划,被老师拒绝,所以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表现出来,处于隐藏的状态。对于教师来说,就要充分鼓励,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发挥作用。问题意识薄弱情况普遍存在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学生不能提出问题或不善于提出问题。由于受传统教与学思想的影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进而不善于思考,思维惰性大,问题意识淡漠或没有,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调整。首先要加强同学生的沟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使学生慢慢产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提问习惯;其次要对一些活动课程进行强化,增加实验课程,促进学生亲自动手,自主学习,在实验中观察、质疑、提问;再次,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其提问的欲望。
三、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不断进行,各学科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断深入。对于学生而言,要努力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动手解决,形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对于教师而言,也要不断强化自身的学习,提高教学技能,转变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起引领的作用。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在生物教学中达到预期的目标。
责任编辑:杨柳
[关键词]生物 教学 观察力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188-02
一、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基本策略
(一)加强学生观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生物产生了兴趣,才会集中精神进行学习,同时也会认真动脑思考,所以首先要注重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兴趣培养。教师无论是在课堂讲解还是在实验课上,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上,都要注意加强学生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细心观察,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断提高。再有,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通过问题及悬念的设定,辅以有趣的演示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强化细致观察的意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使学生的观察成为一种习惯
有了兴趣才会专心,观察才会细致深入,才能在平淡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才能引发思考,才能有所获。所以,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都要让学生注意观察,并持之以恒,使深入观察成为一种习惯。要通过牛顿、达尔文、袁隆平等生物学家的故事告诉学生,伟大的发现是同细心观察及深入思考分不开的,让学生拥有细心观察的潜在意识。如观察田野中蚱蜢的体色变化,能够加深对保护色的理解;在池塘边观察蛙的成长过程,能够强化对变态过程的学习;在农村观察公鸡争斗,可以了解动物的攻击及防御行为……在对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进行观察时,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并在思考中得到启发。
(三)观察方法是观察效果的决定因素
观察并不是一味地瞎看,一定要讲求方法,如果不讲究方法,所获甚微,不仅浪费时间,反而会渐渐使学生失去观察的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因为不当的方法使观察行为变得盲目,使知识点分散,不容易串联,从而影响能力的提高。为了避免观察中的无目标瞎看,教师要注意加强对观察方法的指正,要结合教材的进度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观察的目的、对象,指出观察的重点。先有目标,然后再有所侧重地进行观察,才能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四)注重学生在观察时动脑发现问题
在学生观察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因为有了思考,才能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才会寻求解决方法,寻找答案,通过对问题的解答,能加深学生对所观察事物的了解,从而对其进行探索,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比如观察马铃薯块茎与甘薯的块根,虽然都在地下生长,但是区别还是很大的。除了两种不同生物各自属性不同外,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来了解,这样才能认识到块茎和块根的不同,使学生知道:虽然表面看起来很相似,但实质却有不同,提高其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在以后的生物课学习中能够更求甚解。
(五)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高中生物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实验课程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边动手边观察,同时进行深入的思考,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这个过程是个有机的整体,对于其学习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的安排进行合理的实验布置,强化学生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的培养。在实验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原理,进行思维拓展,对于学生思考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都有极大的益处。在实际观察中,还可以纠正一些学生固有的错误认识。比如观察蝙蝠时,学生通过实验了解了蝙蝠的生理结构,教师再将其与鸟类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蝙蝠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不属于鸟类。从而避免学生错误地认为在天上飞的像鸟的动物都是鸟,还有别的可能性。
二、关于高中生物教学转变的策略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策略
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方式。过去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主体,整个教学过程都由教师掌控,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生什么,知识的传递基本以“填鸭”的方式进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被动接收知识,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变化,教学方式有了改革和创新。在整个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角色、行为及方式都要发生转变,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心点是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拥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并助其养成独立的人格。
(二)教学技能提高的策略
不论哪门学科的学习,都是一方面要求学生努力学习,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教学和引导。从教师自身来讲,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综合的,它由反思、评价、课后辅导、作业批阅、课堂讲授及教学设计六个方面组成,因此,教学技能的提升是这六个方面综合提升的过程,既有独立性又有互联性,每个方面都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一个方面不足就会成为整体的短板,导致教学技能无法提升,从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教技能,教学互长,不断反思、探索和提高,通过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策略
实践出真知,特别是生物学这门学科,与生命直接相关,而且与人类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如人口、环境、生态、医疗等等问题,都与生物学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扎实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要将理论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理性方面及感性方面都有深刻的体会,加深理解,这对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及潜能的开发都十分有益。比如在学习“生物进化论”时,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及学生自身的一些生理现象。将生活实际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生物学科的亲切和实用,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既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教学的事半功倍效果。
(四)课上及课后的问题策略
学和问密不可分,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新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本,但由于多种原因,很多学生在发现问题以后,不能及时把问题解决,甚至很少提问,即便不会也不主动提问,这对于学习来讲是一种障碍。
问题意识薄弱的情况普遍存在,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好奇心人皆有之,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怕所提问题太简单或与课堂教学联系不大,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知识浅薄,怕打断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计划,被老师拒绝,所以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表现出来,处于隐藏的状态。对于教师来说,就要充分鼓励,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发挥作用。问题意识薄弱情况普遍存在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学生不能提出问题或不善于提出问题。由于受传统教与学思想的影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进而不善于思考,思维惰性大,问题意识淡漠或没有,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调整。首先要加强同学生的沟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使学生慢慢产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提问习惯;其次要对一些活动课程进行强化,增加实验课程,促进学生亲自动手,自主学习,在实验中观察、质疑、提问;再次,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其提问的欲望。
三、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不断进行,各学科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断深入。对于学生而言,要努力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动手解决,形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对于教师而言,也要不断强化自身的学习,提高教学技能,转变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起引领的作用。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在生物教学中达到预期的目标。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