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中国典型的弱势群体,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父母的爱被剥夺,会导致其在心理等诸多方面产生负影响。本文从依恋理论视角探究留守儿童的依恋状况、依恋心理变化状态等方面,从而更好地更全面地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 依恋理论 困境分析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005-02
一、相关概念简述
(一)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或者从事其他活动而独自生活或者有代监护人照顾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则是指没有能够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前往城市接受教育,而是被留在家里,在当地农村上学的农村流动人口的子女。[1]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60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其中由上一辈抚养的留守儿童中“隔代教育”问题异常明显。[2]
大多数父母由于家庭条件所困,被迫出门打工,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又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因而与这些留守儿童极度缺乏沟通,同时长辈的“隔代教育”又无法满足这些孩子的发展需求,这就会导致孩子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与父母交流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造成了“亲情饥渴”现象的产生。这种现象往往会导致留守儿童的一些极端性格,例如性格暴躁、易怒;要不就是胆小怯懦等,更有甚者会引发犯罪。因此现在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大多数学者都是从政策、教育、家庭等方面研究这个问题,而笔者认为从留守儿童心理这一角度能够更好地、更深入地研究留守儿童困境的问题。
(二)依恋理论
1969年Bowly最早提出了依恋理论,其定义为婴儿与其照顾者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是在婴儿与其照料者相互接触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与纽带,也是儿童发展早期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当今学者普遍认为,依恋是儿童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提高了婴儿生存的可能性,也构建了婴儿终生适应的特点,从而能够帮助婴儿终生都在向更好地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这就足以说明依恋可以帮助儿童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同时儿童个体的人格发展也会更加完善。[4]与此同时Ainsworth 在研究依恋理论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依恋关系中个体间的重要差异在于依恋的安全性或不安全性。因此他将依恋关系分为三类:
1.全依恋型
这类儿童能与母亲愉快的玩耍,但是却不依赖母亲,但母亲离开一会,他们会明显表现出烦躁的情绪,母亲回来后会立即亲近母亲,之后便会继续游戏。
2.不安全依恋,回避型
这类儿童不会对母亲的离开产生任何负面的情绪,母亲回来他们也不会有情绪上的波动,有时会表现出回避和忽视的情绪,对于他们来说陌生人的亲近与母亲的亲近是没有差异的。
3.不安全依恋,反抗型
这类儿童会对母亲的离开产生巨大的情绪反应,以至于无法进行任何游戏,但是母亲回来后与母亲的接触中又会产生抵抗、拒绝的情绪。
在实际工作中还发现一些儿童的行为并不符合以上三种类型的任何一种,并且这些儿童曾有被虐待与被忽视的经验,于是,Crittenden 提出另一依恋类型:
4.不安全依恋,破裂型
此类儿童对母亲展现出冷漠与排斥,母亲对自己来说是可有可无的。
在此理论的基础上Bowlby认为,不安全依恋类型是相对稳定并长期保存的,但是,在某些条件与环境的改变下,它又是可以改变的。
二、農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简析
由上文笔者在理论中所提到的,依恋情绪会在儿童的成长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甚至早期所形成的依恋关系会对儿童的一生产生巨大的的影响。所以在此期间父母是绝对不能忽视对子女在情感、教育、心理上的支持。
据大部分有关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问题。因为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在关爱缺失的情况下,很多留守儿童几乎没有和父母交流谈心的机会,而他们的监护人也不能完全尽到像父母那样的责任,所以在很多情况下,留守儿童在遇到困惑、苦恼、孤独等的情况下只能靠自己去解决。[6]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心理往往会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在性格上的表现为,留守儿童往往比较孤僻、胆小、相当敏感叛逆。第二在情绪上的表现为,留守儿童情绪相对于其他正常孩子来说更加不稳定,很容易产生烦躁、苦恼、焦虑、怨恨等极端的情绪。第三在人际关系上,留守儿童相对于其他儿童来说会对交往的对象产生很大的敌意,不愿意接触别人,也不想了解别人。第四在认知方面,留守儿童很容易出现对自我价值的否定,也很容易产生偏激或者消极的想法。
三、依恋理论视角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与传统理论对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方式不同,依恋理论为我们研究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儿童与父母长期不在一起而导致亲情关系的断裂。Bowlby在试验中提出了儿童个体在童年与其主要抚养人之间会形成“内部工作模型”,这是儿童对自我、对重要他人以及自己与重要他人的人际关系,以及儿童个体在对他人和自身情绪反应的稳定认知行为模式。由依恋理论可知,依恋关系在儿童的成长发展中是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儿童在与其照顾者的长期接触中不断形成了关于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依恋模型会引导儿童个体考虑自己应该受到怎样的照顾与关注,以及在交往过程中给予其他人怎样的信任,同时也会考虑自己在交往过程中应该使用怎样的交往策略。长此以往,儿童会在与父母的相处中猜测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同时就会衍生出互补性的自我认知。例如“一个不受自己父母喜欢的孩子也不会得到其他人的喜欢,并且会坚定地认为自己不会受到任何人的喜爱。但是相反,如果一个得到很多喜爱的孩子长大后会坚信自己不仅会被父母喜爱还会被很多其他的人喜爱”。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不和父母在一起,代理监护人或许由于其他的一些状况,不能完全替代父母的关爱,给予留守儿童同等父母的关爱。所以大多数留守儿童在生活中遇到困境、难题或者是需要安慰的时候,往往缺乏述说的对象。依据依恋理论,由于留守儿童在儿童最早期便与父母分离了,依恋关系破裂,留守儿童很容易就认为自己在父母心中不是很重要,年纪越小越这样认为。但是留守儿童长大后,便会知道父母是为了生计才出去务工,长此以往,留守儿童便会越来越纠结于这种生活,但是由于关爱越来越少,他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降低。 四、依恋理论视角对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启示
儿童在成长发展的初期对父母的依恋,是儿童人格发展与完善的原动力。父母的关爱是儿童在早期以及在青少年期间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支撑。这种精神支撑是帮助儿童大胆探索社会与世界的重要动力。但是农村留守儿童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便是缺少父母的关爱,虽然现在的农村留守儿童都在上学而且也会有相应的监护人,但是缺乏父母关爱的教育是残缺的。父母的爱是任何人和事都无法替代的,所以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都是与父母的关爱缺失有很大的关系的。大多数儿童在成长发展中都是属于安全依赖型,但是在农村留守儿童中,由于父母关爱的缺失以及父母教育的缺失,他们大多是具有不安全依赖型特征。这样往往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发育上远远滞后于其他的正常同龄人,同时也可能伴随着极端情绪的出现,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往往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少年”。但是研究发现虽然依恋类型在后期发展中具有稳定性,但是也不是完全不变的,在某些情景的改变下,也很可能改变依恋类型。例如在大多数的留守儿童家庭中,都是父母外出打工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家里的长辈的照顾。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监护人的长辈如果在儿童的情感受到伤害或者在儿童需要什么的情况下,敏感快速积极地回应儿童,这样儿童也会感到自己的需要被满足,在这种情况下也会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加多的情感支持。虽然这样做会减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但是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的关爱是无可替代的。这就要求留守儿童的父母,虽然他们无法经常陪伴在留守儿童身边,但是他们应该多多关心孩子除学习以外的例如心理或者情感上的需要。即使无法常常见面,也应该通过其他渠道与孩子多多联系,时常关心孩子的成长与心理诉求,尽量减少由于他们关爱缺失而对留守儿童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现实情况中父母与孩子是长期分离的,所以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在这种现实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引导留守儿童积极看待父母不在身边这个问题,让他们了解到父母不在身边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时鼓励他们积极与老师同学交往,同时社会、学校、老师也要给予这些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与关爱。鼓励留守儿童建立更多的更完善的社會交往系统,同时让他们了解到父母并非是自己生活的唯一,自己还有更加广阔的生活环境。在留守儿童遇到问题和困境时,要积极引导他们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寻求老师或者朋友、同学的帮助。要让他们了解到,在自己遇见问题的时候并不需要他们自己一个人来解决,他们可以寻求很多人的帮助,在留守儿童寻求别人帮助的同时,也是他们人际交往逐渐成熟的标志。
参考文献:
[1]罗国芬,余凌.流动人口子女及其教育:概念的辨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2]杜鹏.聚焦 “386199”现象关注农村留守家庭[J].人口研究,2004(4).
[3]王玉花.依恋理论视野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析[J].研究实践,2009(6).
[4]王争艳,杨叶,汪斌.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研究概述及探讨[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
[5]史朝霞,青少年依恋发展性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0(5).
[6]刘志军,留守儿童的定义检讨与规模估计[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3):49-55.
[7]王章华,黄丽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9(5).
[8]叶一舵.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30-136.
[9]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关键词:留守儿童 依恋理论 困境分析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005-02
一、相关概念简述
(一)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或者从事其他活动而独自生活或者有代监护人照顾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则是指没有能够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前往城市接受教育,而是被留在家里,在当地农村上学的农村流动人口的子女。[1]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60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其中由上一辈抚养的留守儿童中“隔代教育”问题异常明显。[2]
大多数父母由于家庭条件所困,被迫出门打工,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又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因而与这些留守儿童极度缺乏沟通,同时长辈的“隔代教育”又无法满足这些孩子的发展需求,这就会导致孩子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与父母交流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造成了“亲情饥渴”现象的产生。这种现象往往会导致留守儿童的一些极端性格,例如性格暴躁、易怒;要不就是胆小怯懦等,更有甚者会引发犯罪。因此现在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大多数学者都是从政策、教育、家庭等方面研究这个问题,而笔者认为从留守儿童心理这一角度能够更好地、更深入地研究留守儿童困境的问题。
(二)依恋理论
1969年Bowly最早提出了依恋理论,其定义为婴儿与其照顾者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是在婴儿与其照料者相互接触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与纽带,也是儿童发展早期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当今学者普遍认为,依恋是儿童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提高了婴儿生存的可能性,也构建了婴儿终生适应的特点,从而能够帮助婴儿终生都在向更好地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这就足以说明依恋可以帮助儿童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同时儿童个体的人格发展也会更加完善。[4]与此同时Ainsworth 在研究依恋理论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依恋关系中个体间的重要差异在于依恋的安全性或不安全性。因此他将依恋关系分为三类:
1.全依恋型
这类儿童能与母亲愉快的玩耍,但是却不依赖母亲,但母亲离开一会,他们会明显表现出烦躁的情绪,母亲回来后会立即亲近母亲,之后便会继续游戏。
2.不安全依恋,回避型
这类儿童不会对母亲的离开产生任何负面的情绪,母亲回来他们也不会有情绪上的波动,有时会表现出回避和忽视的情绪,对于他们来说陌生人的亲近与母亲的亲近是没有差异的。
3.不安全依恋,反抗型
这类儿童会对母亲的离开产生巨大的情绪反应,以至于无法进行任何游戏,但是母亲回来后与母亲的接触中又会产生抵抗、拒绝的情绪。
在实际工作中还发现一些儿童的行为并不符合以上三种类型的任何一种,并且这些儿童曾有被虐待与被忽视的经验,于是,Crittenden 提出另一依恋类型:
4.不安全依恋,破裂型
此类儿童对母亲展现出冷漠与排斥,母亲对自己来说是可有可无的。
在此理论的基础上Bowlby认为,不安全依恋类型是相对稳定并长期保存的,但是,在某些条件与环境的改变下,它又是可以改变的。
二、農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简析
由上文笔者在理论中所提到的,依恋情绪会在儿童的成长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甚至早期所形成的依恋关系会对儿童的一生产生巨大的的影响。所以在此期间父母是绝对不能忽视对子女在情感、教育、心理上的支持。
据大部分有关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问题。因为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在关爱缺失的情况下,很多留守儿童几乎没有和父母交流谈心的机会,而他们的监护人也不能完全尽到像父母那样的责任,所以在很多情况下,留守儿童在遇到困惑、苦恼、孤独等的情况下只能靠自己去解决。[6]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心理往往会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在性格上的表现为,留守儿童往往比较孤僻、胆小、相当敏感叛逆。第二在情绪上的表现为,留守儿童情绪相对于其他正常孩子来说更加不稳定,很容易产生烦躁、苦恼、焦虑、怨恨等极端的情绪。第三在人际关系上,留守儿童相对于其他儿童来说会对交往的对象产生很大的敌意,不愿意接触别人,也不想了解别人。第四在认知方面,留守儿童很容易出现对自我价值的否定,也很容易产生偏激或者消极的想法。
三、依恋理论视角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与传统理论对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方式不同,依恋理论为我们研究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儿童与父母长期不在一起而导致亲情关系的断裂。Bowlby在试验中提出了儿童个体在童年与其主要抚养人之间会形成“内部工作模型”,这是儿童对自我、对重要他人以及自己与重要他人的人际关系,以及儿童个体在对他人和自身情绪反应的稳定认知行为模式。由依恋理论可知,依恋关系在儿童的成长发展中是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儿童在与其照顾者的长期接触中不断形成了关于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依恋模型会引导儿童个体考虑自己应该受到怎样的照顾与关注,以及在交往过程中给予其他人怎样的信任,同时也会考虑自己在交往过程中应该使用怎样的交往策略。长此以往,儿童会在与父母的相处中猜测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同时就会衍生出互补性的自我认知。例如“一个不受自己父母喜欢的孩子也不会得到其他人的喜欢,并且会坚定地认为自己不会受到任何人的喜爱。但是相反,如果一个得到很多喜爱的孩子长大后会坚信自己不仅会被父母喜爱还会被很多其他的人喜爱”。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不和父母在一起,代理监护人或许由于其他的一些状况,不能完全替代父母的关爱,给予留守儿童同等父母的关爱。所以大多数留守儿童在生活中遇到困境、难题或者是需要安慰的时候,往往缺乏述说的对象。依据依恋理论,由于留守儿童在儿童最早期便与父母分离了,依恋关系破裂,留守儿童很容易就认为自己在父母心中不是很重要,年纪越小越这样认为。但是留守儿童长大后,便会知道父母是为了生计才出去务工,长此以往,留守儿童便会越来越纠结于这种生活,但是由于关爱越来越少,他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降低。 四、依恋理论视角对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启示
儿童在成长发展的初期对父母的依恋,是儿童人格发展与完善的原动力。父母的关爱是儿童在早期以及在青少年期间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支撑。这种精神支撑是帮助儿童大胆探索社会与世界的重要动力。但是农村留守儿童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便是缺少父母的关爱,虽然现在的农村留守儿童都在上学而且也会有相应的监护人,但是缺乏父母关爱的教育是残缺的。父母的爱是任何人和事都无法替代的,所以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都是与父母的关爱缺失有很大的关系的。大多数儿童在成长发展中都是属于安全依赖型,但是在农村留守儿童中,由于父母关爱的缺失以及父母教育的缺失,他们大多是具有不安全依赖型特征。这样往往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发育上远远滞后于其他的正常同龄人,同时也可能伴随着极端情绪的出现,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往往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少年”。但是研究发现虽然依恋类型在后期发展中具有稳定性,但是也不是完全不变的,在某些情景的改变下,也很可能改变依恋类型。例如在大多数的留守儿童家庭中,都是父母外出打工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家里的长辈的照顾。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监护人的长辈如果在儿童的情感受到伤害或者在儿童需要什么的情况下,敏感快速积极地回应儿童,这样儿童也会感到自己的需要被满足,在这种情况下也会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加多的情感支持。虽然这样做会减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但是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的关爱是无可替代的。这就要求留守儿童的父母,虽然他们无法经常陪伴在留守儿童身边,但是他们应该多多关心孩子除学习以外的例如心理或者情感上的需要。即使无法常常见面,也应该通过其他渠道与孩子多多联系,时常关心孩子的成长与心理诉求,尽量减少由于他们关爱缺失而对留守儿童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现实情况中父母与孩子是长期分离的,所以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在这种现实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引导留守儿童积极看待父母不在身边这个问题,让他们了解到父母不在身边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时鼓励他们积极与老师同学交往,同时社会、学校、老师也要给予这些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与关爱。鼓励留守儿童建立更多的更完善的社會交往系统,同时让他们了解到父母并非是自己生活的唯一,自己还有更加广阔的生活环境。在留守儿童遇到问题和困境时,要积极引导他们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寻求老师或者朋友、同学的帮助。要让他们了解到,在自己遇见问题的时候并不需要他们自己一个人来解决,他们可以寻求很多人的帮助,在留守儿童寻求别人帮助的同时,也是他们人际交往逐渐成熟的标志。
参考文献:
[1]罗国芬,余凌.流动人口子女及其教育:概念的辨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2]杜鹏.聚焦 “386199”现象关注农村留守家庭[J].人口研究,2004(4).
[3]王玉花.依恋理论视野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析[J].研究实践,2009(6).
[4]王争艳,杨叶,汪斌.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研究概述及探讨[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
[5]史朝霞,青少年依恋发展性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0(5).
[6]刘志军,留守儿童的定义检讨与规模估计[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3):49-55.
[7]王章华,黄丽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9(5).
[8]叶一舵.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30-136.
[9]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