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马斯·爱迪生是我们熟悉的天才发明家,他曾获得过1000多项发明专利,包括电灯泡、摄影机和留声机等许多现在常用的电器。但在爱迪生进行发明创造的同时,许多聪明人也在进行着自己的研发,为了维护自己“发明大王”的称号,爱迪生用了一些“非常”手段。
买来的灯泡专利
第一个制出电灯泡的人并不是爱迪生。早在1801年,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就制成了世界上第一盏灯泡。他用2000节电池和两根炭棒做了一种弧光灯,这种灯的亮度极强,适合安装在街道或广场,但是耗能产热过多,不能在家庭中使用。1854年,移民美国的德国钟表匠亨利·戈贝尔用一根放在真空玻璃瓶里的碳化竹丝,制成了首个可以家用的电灯,它能持续照明400个小时。
1860年,英国人约瑟夫·斯旺也制成了碳丝电灯,但他未能获得使碳丝保持长时间工作的良好真空环境。直到1878年,英国的真空技术发展到了合乎需要的程度,他才发明了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并且获得英国专利。但斯旺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他就陷入了一场关于灯泡发明专利的纠纷。
1874年,加拿大的两名电气技师在斯旺之前申请到了“真空”电灯的专利,他们在玻璃泡里充入氮气,制造“真空”环境,然后通电使其中的碳杆发光。但这项专利很快被卖给了爱迪生,因为他们没有足够财力继续完善这项发明。爱迪生拿到灯泡的专利后,并没有就此满足,他为了改良灯丝,做了上千次实验,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连笔记都写了两百多本。终于在1880年制造出了能够持续发亮1200个小时的碳丝白炽灯。
爱迪生做出的是当时最好的电灯泡。但是,根据前文我们知道,在爱迪生之前已经有许多人在研究灯泡了。因此当爱迪生拿着自己的灯泡跑去申请专利时,美国专利局判爱迪生的碳丝白炽灯发明落于人后,专利无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极有商业头脑的爱迪生通过商业手腕和官司诉讼先后从戈贝尔的遗孀和斯旺等人手中将电灯的专利买了下来,成为最终的灯泡“发明者”。
抢占摄影机专利
在爱迪生的“简历”中,摄影机算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现在能看到丰富多彩的电影都依赖于这项发明,但摄影机真是爱迪生首创吗?
电影史学家认为,法国发明家路易斯·普林斯才是第一个用自制摄影机拍摄了电影的人。普林斯从小就与摄影结缘,他在父亲朋友的一家照相馆里长大,在那里学习了许多摄影相关的知识。长大后他开始不满足于仅拍摄静态的照片,他想让照片“动”起来。
摄影师穆布里奇曾通过连拍12张奔跑的马儿照片来展现马跑动的场景。受此启发,普林斯想到了第一个拍摄动图的点子,他制作了一个有16个镜头的照相机。其原理与现在手机上的连拍功能类似,能通过连续拍摄相片使图片上的人看上去好像“动”了起来。他的这个相机还获得了一项美国的摄像机专利。
由于这款“摄像机”的镜头位置不在一条水平线上,拍摄出的动图中的人物会有忽然跳动的感觉,普林斯对此不太滿意,他继续进行研发。1888年5月,普林斯独立制造的第一部单镜头摄像机诞生了,但这部摄像机却没能在美国申请到专利。几个月后,普林斯改进了这部摄像机,并成功地拍摄出了一段影片《郎德海花园场景》。
1890年9月,普林斯准备带着他的电影摄像机和放映机前往美国,在纽约举办公开展示。然而就在他前往美国的途中,普林斯从他乘坐的火车中神秘地失踪了,连同装着电影设备和资料的行李。他的家人和警察沿途进行了严密的搜查,始终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1891年,也就是普林斯失踪的几个月后,爱迪生的“活动电影放映机”获得了发明专利,他成为摄影机的发明者。当然,当时并没有人怀疑爱迪生与普林斯失踪之间有什么联系,时过境迁,普林斯的失踪成了历史悬案。
之后,为了独占电影的发明权,爱迪生聘请了许多律师起诉其他拍电影的人,只有爱迪生公司旗下的工作室才有权拍摄影片而不被起诉。为了不被起诉,很多电影拍摄公司跑到很远的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去拍电影。慢慢地,美国洛杉矶形成了一个电影聚集地,那就是现在的好莱坞。从某种程度上说,爱迪生也算好莱坞的“发明家”了。
模仿的留声机专利
有一个故事这样描述爱迪生发明留声机的灵感:有一次他在试验电话机传声器的时候,发现模板随着声音不断地振动。他想测一下模板振动的幅度有多大,于是找来了一根短针,把一头插在模板上,另一头用手指轻轻按着,然后对着模板大声讲话。随着声音的高低、强弱变化,短针振动的频率和幅度也在变化,这种变化通过短针的颤动被爱迪生感应到了。爱迪生突然有了一个新奇的想法,既然声音的振动可以转化为指针的颤动,为什么不能让指针的颤动转化为声音呢?
1877年,爱迪生制出了一台由大圆筒、曲柄、受话机和膜板组成的机器。他将一张锡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纹的金属圆筒上,让针的一头轻擦着锡箔转动,另一头和受话机连接。当人们对着受话机说话并摇动曲柄时,机器就会记录下声音的纹路并按着声波放出相同的声音。就这样,世界上第一台留声机诞生了。
但人们不知道的是,相似的故事早在20年前就发生了。
1854年,法国一家科普书籍出版社的编辑斯科特·马丁维尔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他想如果摄影可以使用模仿眼睛的镜头来捕捉短暂的图像,那么耳朵的复制品难道不可以记录人们说的话吗?1857年,马丁维尔制出了最早的原始录音机。他找来一个小号,在其中央粘贴了一块薄膜,并在薄膜上栓了一根公猪的鬃毛,这根鬃毛能在覆有烟灰的玻璃板上涂写。然后,当玻璃板以每秒一米的速度在一个凹槽中水平滑动时,一个人在小号的开口附近讲话,导致膜片振动,鬃毛就会在玻璃板上画出纹路,这就是他刚才说出的话语的声波。爱迪生正是受到马丁维尔的启发想出了留声机的制造原理,但他从来没有告诉人们这一点。
爱迪生虽然是发明大王,但并不是圣人,他的发明背后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买来的灯泡专利
第一个制出电灯泡的人并不是爱迪生。早在1801年,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就制成了世界上第一盏灯泡。他用2000节电池和两根炭棒做了一种弧光灯,这种灯的亮度极强,适合安装在街道或广场,但是耗能产热过多,不能在家庭中使用。1854年,移民美国的德国钟表匠亨利·戈贝尔用一根放在真空玻璃瓶里的碳化竹丝,制成了首个可以家用的电灯,它能持续照明400个小时。
1860年,英国人约瑟夫·斯旺也制成了碳丝电灯,但他未能获得使碳丝保持长时间工作的良好真空环境。直到1878年,英国的真空技术发展到了合乎需要的程度,他才发明了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并且获得英国专利。但斯旺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他就陷入了一场关于灯泡发明专利的纠纷。
1874年,加拿大的两名电气技师在斯旺之前申请到了“真空”电灯的专利,他们在玻璃泡里充入氮气,制造“真空”环境,然后通电使其中的碳杆发光。但这项专利很快被卖给了爱迪生,因为他们没有足够财力继续完善这项发明。爱迪生拿到灯泡的专利后,并没有就此满足,他为了改良灯丝,做了上千次实验,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连笔记都写了两百多本。终于在1880年制造出了能够持续发亮1200个小时的碳丝白炽灯。
爱迪生做出的是当时最好的电灯泡。但是,根据前文我们知道,在爱迪生之前已经有许多人在研究灯泡了。因此当爱迪生拿着自己的灯泡跑去申请专利时,美国专利局判爱迪生的碳丝白炽灯发明落于人后,专利无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极有商业头脑的爱迪生通过商业手腕和官司诉讼先后从戈贝尔的遗孀和斯旺等人手中将电灯的专利买了下来,成为最终的灯泡“发明者”。
抢占摄影机专利
在爱迪生的“简历”中,摄影机算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现在能看到丰富多彩的电影都依赖于这项发明,但摄影机真是爱迪生首创吗?
电影史学家认为,法国发明家路易斯·普林斯才是第一个用自制摄影机拍摄了电影的人。普林斯从小就与摄影结缘,他在父亲朋友的一家照相馆里长大,在那里学习了许多摄影相关的知识。长大后他开始不满足于仅拍摄静态的照片,他想让照片“动”起来。
摄影师穆布里奇曾通过连拍12张奔跑的马儿照片来展现马跑动的场景。受此启发,普林斯想到了第一个拍摄动图的点子,他制作了一个有16个镜头的照相机。其原理与现在手机上的连拍功能类似,能通过连续拍摄相片使图片上的人看上去好像“动”了起来。他的这个相机还获得了一项美国的摄像机专利。
由于这款“摄像机”的镜头位置不在一条水平线上,拍摄出的动图中的人物会有忽然跳动的感觉,普林斯对此不太滿意,他继续进行研发。1888年5月,普林斯独立制造的第一部单镜头摄像机诞生了,但这部摄像机却没能在美国申请到专利。几个月后,普林斯改进了这部摄像机,并成功地拍摄出了一段影片《郎德海花园场景》。
1890年9月,普林斯准备带着他的电影摄像机和放映机前往美国,在纽约举办公开展示。然而就在他前往美国的途中,普林斯从他乘坐的火车中神秘地失踪了,连同装着电影设备和资料的行李。他的家人和警察沿途进行了严密的搜查,始终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1891年,也就是普林斯失踪的几个月后,爱迪生的“活动电影放映机”获得了发明专利,他成为摄影机的发明者。当然,当时并没有人怀疑爱迪生与普林斯失踪之间有什么联系,时过境迁,普林斯的失踪成了历史悬案。
之后,为了独占电影的发明权,爱迪生聘请了许多律师起诉其他拍电影的人,只有爱迪生公司旗下的工作室才有权拍摄影片而不被起诉。为了不被起诉,很多电影拍摄公司跑到很远的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去拍电影。慢慢地,美国洛杉矶形成了一个电影聚集地,那就是现在的好莱坞。从某种程度上说,爱迪生也算好莱坞的“发明家”了。
模仿的留声机专利
有一个故事这样描述爱迪生发明留声机的灵感:有一次他在试验电话机传声器的时候,发现模板随着声音不断地振动。他想测一下模板振动的幅度有多大,于是找来了一根短针,把一头插在模板上,另一头用手指轻轻按着,然后对着模板大声讲话。随着声音的高低、强弱变化,短针振动的频率和幅度也在变化,这种变化通过短针的颤动被爱迪生感应到了。爱迪生突然有了一个新奇的想法,既然声音的振动可以转化为指针的颤动,为什么不能让指针的颤动转化为声音呢?
1877年,爱迪生制出了一台由大圆筒、曲柄、受话机和膜板组成的机器。他将一张锡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纹的金属圆筒上,让针的一头轻擦着锡箔转动,另一头和受话机连接。当人们对着受话机说话并摇动曲柄时,机器就会记录下声音的纹路并按着声波放出相同的声音。就这样,世界上第一台留声机诞生了。
但人们不知道的是,相似的故事早在20年前就发生了。
1854年,法国一家科普书籍出版社的编辑斯科特·马丁维尔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他想如果摄影可以使用模仿眼睛的镜头来捕捉短暂的图像,那么耳朵的复制品难道不可以记录人们说的话吗?1857年,马丁维尔制出了最早的原始录音机。他找来一个小号,在其中央粘贴了一块薄膜,并在薄膜上栓了一根公猪的鬃毛,这根鬃毛能在覆有烟灰的玻璃板上涂写。然后,当玻璃板以每秒一米的速度在一个凹槽中水平滑动时,一个人在小号的开口附近讲话,导致膜片振动,鬃毛就会在玻璃板上画出纹路,这就是他刚才说出的话语的声波。爱迪生正是受到马丁维尔的启发想出了留声机的制造原理,但他从来没有告诉人们这一点。
爱迪生虽然是发明大王,但并不是圣人,他的发明背后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