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测试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知策略以及学习行为。这不仅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阐述了非测试性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初中英语 非测试性评价 实施原则
随着初中英语课改的扎实推进,针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也呈现出了多元化。其中,非测试性评价作为此次改革中出现的“亮点”,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思想,也符合英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与传统的以考试实现的测试性评价相对比,非测试性评价更多关注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认知策略以及学习行为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促进知识消化与理解。
一、初中英语实施非测试性评价的意义
当前,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三维教学目标的提出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更要考虑到过程与方法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受过去传统教育的影响,社会各界往往对学生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以及中考等大型考试中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关注。这种以考试实现的评价我们称为测试性评价。测试性评价注重结果,而往往忽视过程。事实上,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动机、学习习惯与努力程度等因素均与考试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为测试性评价的有益补充,初中英语非测试性评价以建构主义理念和元认知理论为指导,在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要,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非测试评价中,家长、教师、学生都会成为评价者,通过等级评价、分数量化与描述性评定相结合,既兼顾当前的英语学习现状,又考虑到长远的能力发展,无疑会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认清自我,增强信心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和终生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初中英语非测试性评价的实施原则
1.评价课堂学习为主,评价课后学习兼顾。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要求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均获得一定发展。在非测试性评价时,教师可以根据量化表的要求,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展开评价。要侧重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并兼顾课后学习。
2.加强教师激励引导,坚定学生学习信心。虽然非测试性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小组甚至是家长,但是毋庸置疑,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客观性”的。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既了解学生的学习又了解学生的表现。因此,教师的评价要突出学生英语学习自信心的培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宗旨,及时发现学生在英语技能训练中的闪光点。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切忌一刀切,要加强引导给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与实践。
3.学生互评客观公正,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生互评是英语非测试性评价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日常学习中,学生经常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学生活动,学生经常针对某一学习课题进行交流与沟通。因此,对于每个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情况,他们是十分熟悉的。因此,在学生互评时,教师要力求实现客观公正,取长补短以求共同提高。
三、初中英语非测试性评价的实施过程
1.确定评价学习材料。以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例,教师可提出如下写作要求: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能用过去式描述自己曾经历过的某个假期,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景点、住宿、活动、感受等。
(1)能写出与假期相关动词的过去式;
(2)能用不定代词“something interesting,anything delicious”等描述事物/事件;
(3)能用不同的形容词描述事件、地点或感受;
2.制作量化表
教师在出示优秀范文的基础上,指导各个小组同学开展互评,要力求科学性与严谨性,能反映出一个学生较为真实的写作水平。
3.教师分析与总结。教师经过对量化表的统计与分析后,要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分析成因,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时刻关注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发展。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非测试性评价符合新课改的方向,但要真正发挥这一评价的功能与作用仍需付出更多努力。英语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最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全面提高英语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毋淑君.关于中学英语非测试性评价的探究[J].学周刊(A), 2012(1).
[2]陶明珠.初中英语形成性教学评价运用探微[J].中学生英语,2013(2).
[3]陈志辉.浅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训练的方法[J].教育艺术, 2012(04).
【关键词】初中英语 非测试性评价 实施原则
随着初中英语课改的扎实推进,针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也呈现出了多元化。其中,非测试性评价作为此次改革中出现的“亮点”,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思想,也符合英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与传统的以考试实现的测试性评价相对比,非测试性评价更多关注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认知策略以及学习行为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促进知识消化与理解。
一、初中英语实施非测试性评价的意义
当前,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三维教学目标的提出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更要考虑到过程与方法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受过去传统教育的影响,社会各界往往对学生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以及中考等大型考试中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关注。这种以考试实现的评价我们称为测试性评价。测试性评价注重结果,而往往忽视过程。事实上,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动机、学习习惯与努力程度等因素均与考试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为测试性评价的有益补充,初中英语非测试性评价以建构主义理念和元认知理论为指导,在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要,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非测试评价中,家长、教师、学生都会成为评价者,通过等级评价、分数量化与描述性评定相结合,既兼顾当前的英语学习现状,又考虑到长远的能力发展,无疑会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认清自我,增强信心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和终生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初中英语非测试性评价的实施原则
1.评价课堂学习为主,评价课后学习兼顾。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要求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均获得一定发展。在非测试性评价时,教师可以根据量化表的要求,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展开评价。要侧重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并兼顾课后学习。
2.加强教师激励引导,坚定学生学习信心。虽然非测试性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小组甚至是家长,但是毋庸置疑,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客观性”的。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既了解学生的学习又了解学生的表现。因此,教师的评价要突出学生英语学习自信心的培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宗旨,及时发现学生在英语技能训练中的闪光点。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切忌一刀切,要加强引导给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与实践。
3.学生互评客观公正,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生互评是英语非测试性评价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日常学习中,学生经常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学生活动,学生经常针对某一学习课题进行交流与沟通。因此,对于每个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情况,他们是十分熟悉的。因此,在学生互评时,教师要力求实现客观公正,取长补短以求共同提高。
三、初中英语非测试性评价的实施过程
1.确定评价学习材料。以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例,教师可提出如下写作要求: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能用过去式描述自己曾经历过的某个假期,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景点、住宿、活动、感受等。
(1)能写出与假期相关动词的过去式;
(2)能用不定代词“something interesting,anything delicious”等描述事物/事件;
(3)能用不同的形容词描述事件、地点或感受;
2.制作量化表
教师在出示优秀范文的基础上,指导各个小组同学开展互评,要力求科学性与严谨性,能反映出一个学生较为真实的写作水平。
3.教师分析与总结。教师经过对量化表的统计与分析后,要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分析成因,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时刻关注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发展。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非测试性评价符合新课改的方向,但要真正发挥这一评价的功能与作用仍需付出更多努力。英语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最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全面提高英语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毋淑君.关于中学英语非测试性评价的探究[J].学周刊(A), 2012(1).
[2]陶明珠.初中英语形成性教学评价运用探微[J].中学生英语,2013(2).
[3]陈志辉.浅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训练的方法[J].教育艺术,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