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哲学理论的抽象、深奥使得高中哲学教学难度加大。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果,可在教学实践中将哲学教学与中国古典诗歌有机结合。这种教学既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哲学思想,又能促进学生更深地感悟国学、更好地弘扬国学,坚定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有利于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哲学学习和国学学习的双赢。
关键词:哲学教学;古典诗歌;教学双赢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颗奇葩,姑且不论它在文学上的魅力,我们暂且从哲学角度探讨一下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性,并尝试在哲学教学中坚持古典诗歌的有机渗透。
在辩证唯物主义教学中感悟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辩证唯物论教学与古典诗歌赏析的相互渗透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能动地反映一切事物[1],让本身不具备感情色彩的事物烙上了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这便是文学中的移情现象。朱光潜认为美感经验是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或艺术美的心理活动,移情作用常常发生在聚精会神地观赏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时,人们常由物我两忘走到物我同一,由物我同一到物我交往,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助于物,以物的姿态移助于我[2]。诗歌之所以会长时期焕发出强有力的艺术魅力,“移情手法”的巧妙运用功不可没。如诗人杜甫写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诗人把人类的情感转移到“花”、“鸟”上,就很好地体现了移情现象,也从文学角度诠释了意识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合理想象、创造性思维能激发人们探索世界的热情,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从而推动科技的创新和社会的发展。辛弃疾《木兰花慢》是一首“送月”诗词,对西落之月展开了一连串探索性的追问。“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诗人运用大胆想象,初步涉及到月球绕地球转动的科学现象,这在当时的确是难能可贵。
认识论与诗歌鉴赏的有机结合
意识会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由于每个人的立场、角度、知识结构不同,同一事物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可能形成的反映是不同的[1]。如苏轼在《题西林壁》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可能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所折射的人生哲理。它告诉人们,正确认识一种事物,要从多角度观察,不能只固守一个角度,否则很可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透视古典诗歌中的辩证思维
中国古典诗歌还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王维的古诗《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春天夜晚,寂静无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得空寂。明月升起,驚动几只山鸟,清脆鸣叫。“闲、静”与“惊、鸣”,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动与静,既对立又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2]。假设这首诗从头至尾都是“静”,那是一种死寂,带给读者的就不是一种美的享受,而是一种煎熬。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刘禹锡写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富有形象而含义深刻的名句。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沉舟”、“病树”代表着日趋没落的旧事物,千帆竞发、万木争春象征着新事物旺盛的生命力。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古典诗歌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情怀
在价值观上,中国的传统文学认同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注重气节情操的陶冶。如陶渊明写的《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节俭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在那一瞬间,人与山合而为一。菊,花中君子,气节高雅;陶渊明是不畏权贵,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读者只要了解了陶渊明的哲学思想,就会更透彻地理解这首诗的主旨。
关注人民疾苦、为民请愿,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可谓最崇高的价值观了。李绅在《悯农》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杜甫是为民请愿、为民呐喊的杰出代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深刻描述了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和人类道德堕落的事实。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沉痛呐喊。
结束语
当然,传统文学也有着消极无为的形而上学思想、相信天命的唯心主义,这需要我们辩证分析,并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正确认识到传统文学中的哲学思想并且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哲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这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作品本身的主旨,提升国学修养,有助于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坚定对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和文化自觉。同时,这也有利于学生们对哲学观点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习兴趣。事实上,对当今的中学生而言,哲学模块是他们学习的一块短板。做好传统文学与哲学教育的渗透工作,做到古为今用、批判继承,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应该是一种双赢。
参考文献:
[1]孙熙国.生活与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吉华欣.漫谈“移情说”与物我同一[EB/OL].(2017-05-06).[2017-9-21].http://www.fx361.com/page/2017/0506/1703454.shtml.
作者简介:张向华(1976-),女,湖南永州人,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关键词:哲学教学;古典诗歌;教学双赢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颗奇葩,姑且不论它在文学上的魅力,我们暂且从哲学角度探讨一下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性,并尝试在哲学教学中坚持古典诗歌的有机渗透。
在辩证唯物主义教学中感悟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辩证唯物论教学与古典诗歌赏析的相互渗透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能动地反映一切事物[1],让本身不具备感情色彩的事物烙上了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这便是文学中的移情现象。朱光潜认为美感经验是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或艺术美的心理活动,移情作用常常发生在聚精会神地观赏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时,人们常由物我两忘走到物我同一,由物我同一到物我交往,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助于物,以物的姿态移助于我[2]。诗歌之所以会长时期焕发出强有力的艺术魅力,“移情手法”的巧妙运用功不可没。如诗人杜甫写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诗人把人类的情感转移到“花”、“鸟”上,就很好地体现了移情现象,也从文学角度诠释了意识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合理想象、创造性思维能激发人们探索世界的热情,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从而推动科技的创新和社会的发展。辛弃疾《木兰花慢》是一首“送月”诗词,对西落之月展开了一连串探索性的追问。“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诗人运用大胆想象,初步涉及到月球绕地球转动的科学现象,这在当时的确是难能可贵。
认识论与诗歌鉴赏的有机结合
意识会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由于每个人的立场、角度、知识结构不同,同一事物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可能形成的反映是不同的[1]。如苏轼在《题西林壁》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可能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所折射的人生哲理。它告诉人们,正确认识一种事物,要从多角度观察,不能只固守一个角度,否则很可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透视古典诗歌中的辩证思维
中国古典诗歌还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王维的古诗《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春天夜晚,寂静无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得空寂。明月升起,驚动几只山鸟,清脆鸣叫。“闲、静”与“惊、鸣”,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动与静,既对立又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2]。假设这首诗从头至尾都是“静”,那是一种死寂,带给读者的就不是一种美的享受,而是一种煎熬。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刘禹锡写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富有形象而含义深刻的名句。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沉舟”、“病树”代表着日趋没落的旧事物,千帆竞发、万木争春象征着新事物旺盛的生命力。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古典诗歌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情怀
在价值观上,中国的传统文学认同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注重气节情操的陶冶。如陶渊明写的《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节俭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在那一瞬间,人与山合而为一。菊,花中君子,气节高雅;陶渊明是不畏权贵,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读者只要了解了陶渊明的哲学思想,就会更透彻地理解这首诗的主旨。
关注人民疾苦、为民请愿,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可谓最崇高的价值观了。李绅在《悯农》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杜甫是为民请愿、为民呐喊的杰出代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深刻描述了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和人类道德堕落的事实。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沉痛呐喊。
结束语
当然,传统文学也有着消极无为的形而上学思想、相信天命的唯心主义,这需要我们辩证分析,并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正确认识到传统文学中的哲学思想并且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哲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这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作品本身的主旨,提升国学修养,有助于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坚定对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和文化自觉。同时,这也有利于学生们对哲学观点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习兴趣。事实上,对当今的中学生而言,哲学模块是他们学习的一块短板。做好传统文学与哲学教育的渗透工作,做到古为今用、批判继承,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应该是一种双赢。
参考文献:
[1]孙熙国.生活与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吉华欣.漫谈“移情说”与物我同一[EB/OL].(2017-05-06).[2017-9-21].http://www.fx361.com/page/2017/0506/1703454.shtml.
作者简介:张向华(1976-),女,湖南永州人,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思想政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