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货币数量论是西方货币金融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任何涉及到货币问题的经济理论无不受到它的影响。本文从费雪方程式开始,直到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弗里德曼的理论,把货币数量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概述了货币数量论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货币数量论 货币需求 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F821文献标识码:A
作为西方货币金融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货币数量论的地位不容忽视。费雪、马歇尔、凯恩斯等都对这一理论的完善有所贡献,以现代货币主义者自居的弗里德曼等人,也以货币数量论作为其货币理论的理论基础,对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加以重新解释,使它以现代货币数量论的面貌出现,构成了其货币主义的骨架。
一、货币数量论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侧重于货币的交易功能。
货币理论的发端,产生于早期的货币数量论,而对货币数量论第一次用文字加以说明的是詹姆斯·穆勒,后来费雪又用数学公式的形式将其表述为:
MV=PT
其中M表示社会上流通的货币量,V表示货币的流通速度,P表示社会的物价总水平,而T代表社会商品的总量。该公式说明:社会的货币量与社会的物价成正比,而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即在假定货币的流通速度V不变的情况下,社会的货币量越多其物价水平就越高。用费雪的话说:“货币数量增加的正常影响之一,是一般物价水平确切的按照比例增长。”
对货币数量论的这一公式及理论的批评与争论很多,但是该理论第一次明确地将货币现象与物价水平联系起来,提出了新的见解。流通的货币量,无论是金银还是纸币对物价从而对经济发展是有影响的。人们对此争论的焦点在于:对这些影响的估价,以及如何产生这些影响。凯恩斯曾评论说,自费雪的公式出笼后,它便在全世界范围内排斥了其他种类的公式。人们只是对这一公式所表现的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货币增加到物价上升的传递机制,货币量与物价上升的比例,以及对公式成立的假定条件等进行争论。以弗里德曼为首的现代货币主义者们仍然利用货币数量论这一公式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这说明费雪公式的确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受到各家各派重视的公式。
费雪的货币数量理论粗看挺“精密”,但实际上存在不少问题,从内容上看,他的理论没有太大的发展。从宏观层次来说,费雪公式有两个重大缺陷:其一,它简单地将一堆货币的对面放上一堆商品,然后用货币的数量直接说明商品的价格,商品和货币在经济运行中的关系是简单的直接的一一对应关系。因而他得出了货币增加使商品价格成正比例增加的结论。产生这种缺陷的原因在于费雪等人在微观层次中对货币职能的考察不够全面。他们认为货币只是交易媒介而自身没有价值,而只有当货币进入市场和商品相对时才具有价值。这样当货币过多时,货币本身不可以转为他用,以至于全部影响到价格的上涨。其二,他们认为货币的流通速度V是一个常数,基本上是不变动的,这样货币量的增加和物价的上升是成正比例的。另外,费雪的交易方程忽视了货币的贮藏功能。从个人持币动机侧面来看,他只看到了货币的交易动机,而忽视了谨慎动机、投机动机等。
(二)第二阶段:侧重于货币需求。
货币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以马歇尔、庇古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这一阶段的货币数量论者认为,社会商品的价格要受到一个重要因素的左右,这个因素就是货币的流通速度V,过去V是被假定为不变的,现在被认为V与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量密切相关。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量越多,对减慢流通速度V的影响越大。
货币理论发展到此,使人们认识到以下几点:(1)有储藏价值的手段,即货币作为财富的代表,可以储藏起来,作为一种潜在的消费购买手段而存在。(2)影响商品物价的不仅是流通中的货币,而且是社会中所有的货币的总量,不管是流通着的还是沉淀下来的。
这样货币理论对现实经济的描述比以前更加真实,使人们了解到货币供给量并不等于货币流通量,并非所有的货币都会同时投入流通。虽然货币最终都要投入交易,但由于货币具有储藏价值的功能,会缓和货币对物价的影响,减低它的流速,货币量和物价的关系更加现实。
这一时期的货币理论也存在着很多缺陷。他们虽然将在公众手中的货币作为一种消费支付能力的手段来看待,但是,并没有将它们作为一种资产来看,因为货币除了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望之外,更加主要的是货币是一种可以带来收益的资产。有了货币人们可以将它们投入到各种经济活动中去,以获得比投入货币更多的额外货币。由于没有看到这一点,因而此时的货币理论就不能在货币与商品的物价之间建立令人信服的、符合实际的传递机制。
瑞典经济学家魏克塞尔对这一阶段货币理论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认识到:在货币发生作用的过程中银行和信用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他在货币理论的发展历史中第一次加入了银行和信用的因素。在重视银行和信用作用的同时,魏克塞尔注重用货币资本来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货币不仅是消费手段,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资产或者叫做资本,一种能生成更多货币的货币,正因为如此,对货币作为资本的使用方式与对货币作为消费手段的使用方式相比将发生质的不同。
(三)第三阶段:收入—支出思路。
货币理论发展的第三阶段是以凯恩斯、霍特里、图克等人为代表的全新的货币理论。这个阶段的货币理论有所创新:
1、货币理论不再是社会中一堆货币与另一堆商品的直接相对的关系。在这里,社会中一堆货币表现为人们的收入,人们有了收入就必定要支出,从收入支出的新角度来讨论货币对经济的影响,包括对物价的影响。收入与支出之间有信用扩张与收缩以及投资和储蓄的关系等因素来起支配作用。
2、货币支出与物价的关系还要看宏观的经济状况,即注意到产出量与就业水平是否达到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的程度,即达到所谓潜在的产出。一旦支出的增加,信用的扩张,使得社会总产出量达到社会生产能力的潜在产出量时,结果只能是物价的大幅度上升。反之,如果支出增加以及信用扩张使得社会的总产出量未能达到社会潜在产出能力之时,它的影响会促进就业与产出的增加,对物价的影响较小。
在这一阶段,凯恩斯是货币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有一个著名的有效需求理论。凯恩斯认为:就业量是稳定在较低水平还是较高水平,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有效需求包括两个部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在他看来,对有效需求起最后决定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流动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量。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决定消费需求,心理上的“对资本的未来收益的预期”决定资本的边际效率,心理上的“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决定利息率,资本的边际效率与利息率决定投资需求。从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基本概念来看,“流动偏好”实际上是人们货币需求即货币持有量的一个代名词。流动偏好又是由这样三个因素所决定的,它们是: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由于这三种因素人们选择持有一部分货币在手,而利息则是放弃货币的报酬。利息越高人们持有货币在手中所付出的代价越大,利息越低人们持有的货币的数量越多。根据凯恩斯的理论,货币的供给与货币的需求决定了利息率的高低,而利息率的高低同时支配着投资需求。传统货币理论中货币与物价的对应关系,在凯恩斯这里变成了这样一个传导,增加货币量→增加有效需求→增加产出→非充分就业时增加就业→充分就业时价格水平上升,凯恩斯的货币理论是从属于他的财政政策理论的。他主张政府通过大幅度增加公共开支来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同时为了刺激投资以及减少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量,货币当局增加货币供应量以降低利率。
(四)第四阶段:现代货币数量论。
以弗里德曼为首的现代货币主义学派是货币理论在西方经济学历史上发展的最新阶段,同时也是众多反凯恩斯学派的一支重要力量。费里德曼猛烈抨击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指出其不重视货币政策所造成的弊端。他认为不断增加的财政支出与货币供应量是造成普遍性通货膨胀的根源,并从货币理论的角度,总结了凯恩斯以及传统货币理论的成果,以大综合的形式提出了自己全新的货币理论体系。弗里德曼认为,现代货币数量论并不像传统货币数量论那样,假定充分就业条件下的产量不变,并把货币流通速度也作为固定的常数,然后研究货币数量同物价的关系。而是认为,物价水平或名义收入是货币需求同货币供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货币供应的是货币制度,即法律和货币当局的政策,而货币需求的决定则是货币数量论所要研究的问题。这样,弗里德曼便认为,由于供给是一种外生变量,考察货币需求是由何种因素决定的理论极为重要。因此,弗里德曼对货币数量论的重新表述就从货币需求入手。
弗里德曼将货币看作是资产的一种形式,也就是说货币同债券、股票、房屋及机器一样都是资产。因此,人们在考虑如何保有自己的财富时,就要选择:持有的资产是用货币形式,还是用其它形式。这样,弗里德曼运用消费者需求和选择理论,来分析人们对货币的需求。
弗里德曼认为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第一类因素是预算约束,也就是说,个人所能持有的货币以其总财富量为限。总财富是各种资产形式的总和。由于在实证研究中,很难获得总财富的估计数,因此,弗里德曼便用收入作为财富的代表。但是,当期收入常常增减变动,故不适用于代表总财富。弗里德曼采用较稳定的“恒久性收入”作为总财富的代表,所谓“恒久性收入”指的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收入的平均数,即长期收入的平均数。总财富包括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两类。人力财富是指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非人力财富即物质财富。由于人力财富不能像非人力财富那样可随时在市场上买卖以转换成收入或其他资产,因此,人们需要经常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基于这些考虑,弗里德曼便将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作为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变量。
影响货币需求的第二类因素是货币及其他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货币能否产生收益,决定于货币类型。债券和股票的名义收益则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现期支付的收益,二是这些资产的名义价格变动所导致的资本利息或资本损失。实物资产的名义收益率是物价水平的变动率,因为物价水平变动,会使实物资产的名义收益率发生变动。这些资产的名义收益率就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因此,它们自然会影响人们的货币需求。
影响货币需求的第三类因素是财富持有者的偏好。此类因素是指由收入以外的影响货币效用的其他因素或变量。
根据以上分析,弗里德曼得到个人,企业以及社会的货币需求函数。
同时,弗里德曼对货币流通速度V进行了实证分析。他证明,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流通速度有下降的趋势,同时在经济周期中,随着经济从低谷向高峰再向低谷的运行中,V会随着经济周期有变动而变动,但总的说来V是一个趋于稳定的量。
二、小结
以上就是货币数量论的一个大概的发展脉络,其中所介绍的理论,有的互为补充,一脉相承,逐渐发展,有的则存在尖锐的对立,如凯恩斯的理论与弗里德曼的理论。要对这些对立的理论作出适当的评价,需要拿它们与现实对照,看看哪种理论对现实有更强的解释。□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汪祖杰.现代货币金融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203-222.
[2]柳欣.陈祥.靳卫萍. 货币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凯恩斯的经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2-109.
[3]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郑艳文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09-525.
关键词 货币数量论 货币需求 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F821文献标识码:A
作为西方货币金融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货币数量论的地位不容忽视。费雪、马歇尔、凯恩斯等都对这一理论的完善有所贡献,以现代货币主义者自居的弗里德曼等人,也以货币数量论作为其货币理论的理论基础,对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加以重新解释,使它以现代货币数量论的面貌出现,构成了其货币主义的骨架。
一、货币数量论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侧重于货币的交易功能。
货币理论的发端,产生于早期的货币数量论,而对货币数量论第一次用文字加以说明的是詹姆斯·穆勒,后来费雪又用数学公式的形式将其表述为:
MV=PT
其中M表示社会上流通的货币量,V表示货币的流通速度,P表示社会的物价总水平,而T代表社会商品的总量。该公式说明:社会的货币量与社会的物价成正比,而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即在假定货币的流通速度V不变的情况下,社会的货币量越多其物价水平就越高。用费雪的话说:“货币数量增加的正常影响之一,是一般物价水平确切的按照比例增长。”
对货币数量论的这一公式及理论的批评与争论很多,但是该理论第一次明确地将货币现象与物价水平联系起来,提出了新的见解。流通的货币量,无论是金银还是纸币对物价从而对经济发展是有影响的。人们对此争论的焦点在于:对这些影响的估价,以及如何产生这些影响。凯恩斯曾评论说,自费雪的公式出笼后,它便在全世界范围内排斥了其他种类的公式。人们只是对这一公式所表现的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货币增加到物价上升的传递机制,货币量与物价上升的比例,以及对公式成立的假定条件等进行争论。以弗里德曼为首的现代货币主义者们仍然利用货币数量论这一公式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这说明费雪公式的确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受到各家各派重视的公式。
费雪的货币数量理论粗看挺“精密”,但实际上存在不少问题,从内容上看,他的理论没有太大的发展。从宏观层次来说,费雪公式有两个重大缺陷:其一,它简单地将一堆货币的对面放上一堆商品,然后用货币的数量直接说明商品的价格,商品和货币在经济运行中的关系是简单的直接的一一对应关系。因而他得出了货币增加使商品价格成正比例增加的结论。产生这种缺陷的原因在于费雪等人在微观层次中对货币职能的考察不够全面。他们认为货币只是交易媒介而自身没有价值,而只有当货币进入市场和商品相对时才具有价值。这样当货币过多时,货币本身不可以转为他用,以至于全部影响到价格的上涨。其二,他们认为货币的流通速度V是一个常数,基本上是不变动的,这样货币量的增加和物价的上升是成正比例的。另外,费雪的交易方程忽视了货币的贮藏功能。从个人持币动机侧面来看,他只看到了货币的交易动机,而忽视了谨慎动机、投机动机等。
(二)第二阶段:侧重于货币需求。
货币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以马歇尔、庇古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这一阶段的货币数量论者认为,社会商品的价格要受到一个重要因素的左右,这个因素就是货币的流通速度V,过去V是被假定为不变的,现在被认为V与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量密切相关。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量越多,对减慢流通速度V的影响越大。
货币理论发展到此,使人们认识到以下几点:(1)有储藏价值的手段,即货币作为财富的代表,可以储藏起来,作为一种潜在的消费购买手段而存在。(2)影响商品物价的不仅是流通中的货币,而且是社会中所有的货币的总量,不管是流通着的还是沉淀下来的。
这样货币理论对现实经济的描述比以前更加真实,使人们了解到货币供给量并不等于货币流通量,并非所有的货币都会同时投入流通。虽然货币最终都要投入交易,但由于货币具有储藏价值的功能,会缓和货币对物价的影响,减低它的流速,货币量和物价的关系更加现实。
这一时期的货币理论也存在着很多缺陷。他们虽然将在公众手中的货币作为一种消费支付能力的手段来看待,但是,并没有将它们作为一种资产来看,因为货币除了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望之外,更加主要的是货币是一种可以带来收益的资产。有了货币人们可以将它们投入到各种经济活动中去,以获得比投入货币更多的额外货币。由于没有看到这一点,因而此时的货币理论就不能在货币与商品的物价之间建立令人信服的、符合实际的传递机制。
瑞典经济学家魏克塞尔对这一阶段货币理论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认识到:在货币发生作用的过程中银行和信用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他在货币理论的发展历史中第一次加入了银行和信用的因素。在重视银行和信用作用的同时,魏克塞尔注重用货币资本来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货币不仅是消费手段,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资产或者叫做资本,一种能生成更多货币的货币,正因为如此,对货币作为资本的使用方式与对货币作为消费手段的使用方式相比将发生质的不同。
(三)第三阶段:收入—支出思路。
货币理论发展的第三阶段是以凯恩斯、霍特里、图克等人为代表的全新的货币理论。这个阶段的货币理论有所创新:
1、货币理论不再是社会中一堆货币与另一堆商品的直接相对的关系。在这里,社会中一堆货币表现为人们的收入,人们有了收入就必定要支出,从收入支出的新角度来讨论货币对经济的影响,包括对物价的影响。收入与支出之间有信用扩张与收缩以及投资和储蓄的关系等因素来起支配作用。
2、货币支出与物价的关系还要看宏观的经济状况,即注意到产出量与就业水平是否达到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的程度,即达到所谓潜在的产出。一旦支出的增加,信用的扩张,使得社会总产出量达到社会生产能力的潜在产出量时,结果只能是物价的大幅度上升。反之,如果支出增加以及信用扩张使得社会的总产出量未能达到社会潜在产出能力之时,它的影响会促进就业与产出的增加,对物价的影响较小。
在这一阶段,凯恩斯是货币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有一个著名的有效需求理论。凯恩斯认为:就业量是稳定在较低水平还是较高水平,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有效需求包括两个部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在他看来,对有效需求起最后决定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流动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量。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决定消费需求,心理上的“对资本的未来收益的预期”决定资本的边际效率,心理上的“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决定利息率,资本的边际效率与利息率决定投资需求。从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基本概念来看,“流动偏好”实际上是人们货币需求即货币持有量的一个代名词。流动偏好又是由这样三个因素所决定的,它们是: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由于这三种因素人们选择持有一部分货币在手,而利息则是放弃货币的报酬。利息越高人们持有货币在手中所付出的代价越大,利息越低人们持有的货币的数量越多。根据凯恩斯的理论,货币的供给与货币的需求决定了利息率的高低,而利息率的高低同时支配着投资需求。传统货币理论中货币与物价的对应关系,在凯恩斯这里变成了这样一个传导,增加货币量→增加有效需求→增加产出→非充分就业时增加就业→充分就业时价格水平上升,凯恩斯的货币理论是从属于他的财政政策理论的。他主张政府通过大幅度增加公共开支来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同时为了刺激投资以及减少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量,货币当局增加货币供应量以降低利率。
(四)第四阶段:现代货币数量论。
以弗里德曼为首的现代货币主义学派是货币理论在西方经济学历史上发展的最新阶段,同时也是众多反凯恩斯学派的一支重要力量。费里德曼猛烈抨击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指出其不重视货币政策所造成的弊端。他认为不断增加的财政支出与货币供应量是造成普遍性通货膨胀的根源,并从货币理论的角度,总结了凯恩斯以及传统货币理论的成果,以大综合的形式提出了自己全新的货币理论体系。弗里德曼认为,现代货币数量论并不像传统货币数量论那样,假定充分就业条件下的产量不变,并把货币流通速度也作为固定的常数,然后研究货币数量同物价的关系。而是认为,物价水平或名义收入是货币需求同货币供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货币供应的是货币制度,即法律和货币当局的政策,而货币需求的决定则是货币数量论所要研究的问题。这样,弗里德曼便认为,由于供给是一种外生变量,考察货币需求是由何种因素决定的理论极为重要。因此,弗里德曼对货币数量论的重新表述就从货币需求入手。
弗里德曼将货币看作是资产的一种形式,也就是说货币同债券、股票、房屋及机器一样都是资产。因此,人们在考虑如何保有自己的财富时,就要选择:持有的资产是用货币形式,还是用其它形式。这样,弗里德曼运用消费者需求和选择理论,来分析人们对货币的需求。
弗里德曼认为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第一类因素是预算约束,也就是说,个人所能持有的货币以其总财富量为限。总财富是各种资产形式的总和。由于在实证研究中,很难获得总财富的估计数,因此,弗里德曼便用收入作为财富的代表。但是,当期收入常常增减变动,故不适用于代表总财富。弗里德曼采用较稳定的“恒久性收入”作为总财富的代表,所谓“恒久性收入”指的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收入的平均数,即长期收入的平均数。总财富包括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两类。人力财富是指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非人力财富即物质财富。由于人力财富不能像非人力财富那样可随时在市场上买卖以转换成收入或其他资产,因此,人们需要经常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基于这些考虑,弗里德曼便将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作为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变量。
影响货币需求的第二类因素是货币及其他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货币能否产生收益,决定于货币类型。债券和股票的名义收益则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现期支付的收益,二是这些资产的名义价格变动所导致的资本利息或资本损失。实物资产的名义收益率是物价水平的变动率,因为物价水平变动,会使实物资产的名义收益率发生变动。这些资产的名义收益率就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因此,它们自然会影响人们的货币需求。
影响货币需求的第三类因素是财富持有者的偏好。此类因素是指由收入以外的影响货币效用的其他因素或变量。
根据以上分析,弗里德曼得到个人,企业以及社会的货币需求函数。
同时,弗里德曼对货币流通速度V进行了实证分析。他证明,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流通速度有下降的趋势,同时在经济周期中,随着经济从低谷向高峰再向低谷的运行中,V会随着经济周期有变动而变动,但总的说来V是一个趋于稳定的量。
二、小结
以上就是货币数量论的一个大概的发展脉络,其中所介绍的理论,有的互为补充,一脉相承,逐渐发展,有的则存在尖锐的对立,如凯恩斯的理论与弗里德曼的理论。要对这些对立的理论作出适当的评价,需要拿它们与现实对照,看看哪种理论对现实有更强的解释。□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汪祖杰.现代货币金融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203-222.
[2]柳欣.陈祥.靳卫萍. 货币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凯恩斯的经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2-109.
[3]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郑艳文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09-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