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围绕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要求,依据文本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通过预习指引、合作探究、辩论活动、拓展延伸,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有效教学
一、预习指引:为学生的质疑奠定基础
新课程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通过预习学会质疑,为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奠定坚实基础。教学实践证明,课前有无预习,与当节课的成功与否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更有必要进行课前预习。与其让学生留着一大串问题走出课堂,还不如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而后者有利于学生真正把握其学习的主动权。
例如,在讲《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课时,笔者就布置了下列预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①中国最早的青铜产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建议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查询)②青铜的出现有怎样的历史价值、意义?③你认为青铜的出现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有推动作用吗?(建议学生从文本中查阅)学生在这样的预习问题的引导下,一方面,养成了阅读历史教材的良好习惯,为他们获取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他们的理解感悟能力也得到了增强,促进了知识的生成。
当然,这种课前预习的方法必须要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启发指导下完成。因为学生的学习具有盲目性,一旦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就会产生两种可能性:一是不知所措,全面预习而无重点,头绪杂乱;二是走向极端,以为自己可以无师自通,不重视听课。所以,教师要在学生预习之前进行必要的启发、引导,让学生明确预习的目的。
二、合作探究:解决预习中的质疑问题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渠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理应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以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合作探究的作用有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理解记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笔者以为,教师在提问时应当有针对性,要避免滥提问。那些毫无提问价值、学生无需思考的问题频繁出现,结果只会造成学生中枢神经的疲劳,影响其思维深度。只要能消化、吸收教材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中心意思明确即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回答,笔者经常给予赞赏和鼓励。例如,在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内容时,首先让学生观看《开国大典》的部分影像资料,以帮助学生对新中国的成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笔者布置了三道思考题让学生探讨:(1)新中国成立前,国家领导人又做了怎样的工作?(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怎样的历史意义?(3)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所讲的话有什么意义?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讨论、解决。
教师对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所表现的积极态度与有意义的见解应予以肯定,以此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的思维结果经常得到肯定,他们学习历史的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以后,他们在课堂中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会上一个台阶。实践证明,只要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必将会使我们的课堂经常出现生动活泼的场面,也会使我们的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辩论活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将辩论活动引入初中历史课堂,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还要使活动课达到它应有的目的,这是需要我们特别重视的。新课程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我们的活动课也一定要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运用知识。另外,教无定法,是否还有更好的方式和教学手段,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和实践。而在历史教学中要成功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在课堂上适当开展辩论性的讨论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一般性的课堂讨论比较“文雅”,比较“客气”,思想碰撞少,影响了认识的深入,往往容易流于形式;而辩论性的讨论是在讨论中展开某些不同意见的正面交锋甚至是激烈的争论。这种交锋、争论,不但问题相对集中,也有一定的思想性,既可以营造较为热烈的讨论氛围,又可以使讨论层次得以深入,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且经过交锋、争论,往往可以在具体问题的认识上获得某种共识,或者拓宽视野。事实表明,辩论活动能培养学生口头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课堂辩论的操作过程如下:
1.选好辩题。辩题要有可辩性、趣味性。如“秦始皇是个明君还是个昏君”“对于制止校园‘破坏公物’的行为,是用儒家的方法好,还是用法家的方法好”等等。
2.指导学生课前做好准备。可提前一课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做准备,准备阶段不仅要指导学生多方收集材料,进行整理归纳,还要指导学生提一些有趣的、幽默的辩论话题,以提高辩论的质量,深化辩论的主题。
3.辩论中要正确引导。在辩论中,引导学生紧扣主题,语言要准确,表达要清楚,并且要注意语言、行为文明。如对辩论中的精彩表现给以掌声,让对方把话说完。实践中我们还对辩论中的出色表现适当加分(作为平时成绩),以增加辩论气氛。
4.对辩论活动要及时总结。辩论结束后,要进行总结、点评,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
四、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历史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但为了教学、考试的需要,编者在编排教材时,不得不依据知识目标要求进行设计,这使得教材缺少一定的生动性、活泼性。如何在历史课堂上讲得生动形象,是每个历史教师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从内容上讲,要把枯燥的内容讲得生动、形象并不难,只要我们能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即可。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就如何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做了一些探索,即多用一些时间讲课外的历史趣事趣闻,少讲一点书本内容,学生有了兴趣,自然会自觉花时间去学习。譬如,在讲到鸦片战争前中国人思想的闭塞、愚昧无知时,很多学生只有模糊的印象,并没有深入的认识与了解。于是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鸦片战争期间,总兵杨芳慑于英兵火力威猛,怀疑是巫术在作怪,遂请来了巫婆、神汉,收集女人马桶、黑狗血若干,用以破敌。通过类似的例子,就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从而达到化枯燥为生动的目的。这样的拓展延伸,一方面丰富了文本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文本的情况和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学习的方式,丰富历史基础知识和提高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郝建彬.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4).
2.钱斌.突出学生主体培养学生能力——浅谈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途径[J].成功(教育),2007(9).
3.黄小娜.初中历史课堂活动教学实践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4(3).
(责编 庞丹丹)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有效教学
一、预习指引:为学生的质疑奠定基础
新课程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通过预习学会质疑,为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奠定坚实基础。教学实践证明,课前有无预习,与当节课的成功与否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更有必要进行课前预习。与其让学生留着一大串问题走出课堂,还不如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而后者有利于学生真正把握其学习的主动权。
例如,在讲《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课时,笔者就布置了下列预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①中国最早的青铜产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建议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查询)②青铜的出现有怎样的历史价值、意义?③你认为青铜的出现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有推动作用吗?(建议学生从文本中查阅)学生在这样的预习问题的引导下,一方面,养成了阅读历史教材的良好习惯,为他们获取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他们的理解感悟能力也得到了增强,促进了知识的生成。
当然,这种课前预习的方法必须要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启发指导下完成。因为学生的学习具有盲目性,一旦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就会产生两种可能性:一是不知所措,全面预习而无重点,头绪杂乱;二是走向极端,以为自己可以无师自通,不重视听课。所以,教师要在学生预习之前进行必要的启发、引导,让学生明确预习的目的。
二、合作探究:解决预习中的质疑问题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渠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理应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以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合作探究的作用有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理解记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笔者以为,教师在提问时应当有针对性,要避免滥提问。那些毫无提问价值、学生无需思考的问题频繁出现,结果只会造成学生中枢神经的疲劳,影响其思维深度。只要能消化、吸收教材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中心意思明确即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回答,笔者经常给予赞赏和鼓励。例如,在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内容时,首先让学生观看《开国大典》的部分影像资料,以帮助学生对新中国的成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笔者布置了三道思考题让学生探讨:(1)新中国成立前,国家领导人又做了怎样的工作?(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怎样的历史意义?(3)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所讲的话有什么意义?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讨论、解决。
教师对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所表现的积极态度与有意义的见解应予以肯定,以此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的思维结果经常得到肯定,他们学习历史的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以后,他们在课堂中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会上一个台阶。实践证明,只要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必将会使我们的课堂经常出现生动活泼的场面,也会使我们的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辩论活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将辩论活动引入初中历史课堂,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还要使活动课达到它应有的目的,这是需要我们特别重视的。新课程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我们的活动课也一定要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运用知识。另外,教无定法,是否还有更好的方式和教学手段,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和实践。而在历史教学中要成功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在课堂上适当开展辩论性的讨论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一般性的课堂讨论比较“文雅”,比较“客气”,思想碰撞少,影响了认识的深入,往往容易流于形式;而辩论性的讨论是在讨论中展开某些不同意见的正面交锋甚至是激烈的争论。这种交锋、争论,不但问题相对集中,也有一定的思想性,既可以营造较为热烈的讨论氛围,又可以使讨论层次得以深入,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且经过交锋、争论,往往可以在具体问题的认识上获得某种共识,或者拓宽视野。事实表明,辩论活动能培养学生口头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课堂辩论的操作过程如下:
1.选好辩题。辩题要有可辩性、趣味性。如“秦始皇是个明君还是个昏君”“对于制止校园‘破坏公物’的行为,是用儒家的方法好,还是用法家的方法好”等等。
2.指导学生课前做好准备。可提前一课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做准备,准备阶段不仅要指导学生多方收集材料,进行整理归纳,还要指导学生提一些有趣的、幽默的辩论话题,以提高辩论的质量,深化辩论的主题。
3.辩论中要正确引导。在辩论中,引导学生紧扣主题,语言要准确,表达要清楚,并且要注意语言、行为文明。如对辩论中的精彩表现给以掌声,让对方把话说完。实践中我们还对辩论中的出色表现适当加分(作为平时成绩),以增加辩论气氛。
4.对辩论活动要及时总结。辩论结束后,要进行总结、点评,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
四、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历史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但为了教学、考试的需要,编者在编排教材时,不得不依据知识目标要求进行设计,这使得教材缺少一定的生动性、活泼性。如何在历史课堂上讲得生动形象,是每个历史教师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从内容上讲,要把枯燥的内容讲得生动、形象并不难,只要我们能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即可。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就如何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做了一些探索,即多用一些时间讲课外的历史趣事趣闻,少讲一点书本内容,学生有了兴趣,自然会自觉花时间去学习。譬如,在讲到鸦片战争前中国人思想的闭塞、愚昧无知时,很多学生只有模糊的印象,并没有深入的认识与了解。于是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鸦片战争期间,总兵杨芳慑于英兵火力威猛,怀疑是巫术在作怪,遂请来了巫婆、神汉,收集女人马桶、黑狗血若干,用以破敌。通过类似的例子,就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从而达到化枯燥为生动的目的。这样的拓展延伸,一方面丰富了文本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文本的情况和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学习的方式,丰富历史基础知识和提高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郝建彬.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4).
2.钱斌.突出学生主体培养学生能力——浅谈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途径[J].成功(教育),2007(9).
3.黄小娜.初中历史课堂活动教学实践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4(3).
(责编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