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已经有体育场地的新农村体育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了河南省新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并剖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河南省新农村体育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体育现状发展对策
一、前言
河南省农村体育发展最大的障碍是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匮乏,居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河南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0.52平方米,全省农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更是低至0.014平方米,远远低于1.03平方米的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这严重限制了农村体育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为发展农村体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针对农村体育来说从根本上解决了体育场地设施的问题,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的保障。新农村的建设将会逐步开展,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支持,我国农村将会拥有完善的体育场地及设施。有体育场地设施只是具备了发展农村体育的条件,但是这些农村的体育发展是否就确实要好一些?好到什么程度?还存在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对那些已经有场地设施和即将有场地设施的农村体育发展都有借鉴意义。
二、河南省新农村体育现状
1、河南省新农村农民体育意识
近年来,政府加强了对农村体育的宣传、投入和引导力度,河南省新农村农民的体育意识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但实际情况仍不容乐观。在调查中发现农民对反应浅显体育意识的理解认识较好,但是在较深层次的体育意识方面还远远不够。体育本身就产生于生产劳动,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劳动给了农民身体相当的量和强度刺激,在一定程度上间接起到了锻炼身体的作用,但我们所说的身体锻炼与生产劳动是截然不同。大部分生产劳动实际上只是身体局部的锻炼,长期下去会引起局部肌肉劳损,需要全面的身体锻炼来调和,这是很多农民没有认识到的。要改善农民的这种认识,应该从体育活动的情感宣泄等心理功能和娱乐功能来引导农民参与,在长期参与的过程中体现体育的锻炼价值,进而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
2、河南省新农村农民的体育锻炼状况和锻炼需求
有关资料表明,河南省新农村参与体育活动的农民比例为44.2%,明显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数的28.97%,但同时每周都活动的不到9%。其中女性稍高于男性占到57%,青少年、中年人和老年人分别占53.3%、26.1%和21.6%。由此可见,河南省新农村农村的体育活动人群与城市的体育活动人群比例相差不算大,真正差距大的是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
有关资料表明已建成新农村中希望参加体育活动的农民有53.8%,说明农民在电视、广播、报纸或者网络的宣传下,了解了体育活动的健身、健心的功能,希望以此来愉悦身心。在调查中还注意到,不少新农村农民非常羡慕城市社区中丰富的健身器材,如果条件允许有56.8%的农民将每月锻炼5—10次甚至更多。这表明在适当的情况下,他们将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这部分农民将是壮大河南省新农村农民体育活动人群的潜在力量。
3、河南省新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利用情况及体育活动项目
在调查的新农村中,每个村子都有体育场地,包括篮球场、乒乓球台子,有的村子也有小型的活动广场和简单的健身器材,但相对于庞大的农民群众团体来说还不充足,并且器材的丰富程度上还远远不够。在闲暇时只要天气允许,场地上基本每天都有人在使用,特别是周末或者假期,农村学生的加入使得篮球场和乒乓球场上都热闹了很多,这说明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是有价值的。但同时也发现一个问题,就是部分场地设施有人使用却无人维护,导致部分设施损坏,不能正常使用。在调查的村子里71%的村子中的体育设施或多或少的出现损坏,主要集中在乒乓球台子和健身器材上,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多样,但没有专人负责或者负责不力是最主要的原因。
在调查的农民中,新农村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为1601人,所占比例为44.2%。在参与体育活动的项目上,新农村的农民们也也有不同的选择,见表1所示:
上表显示,由于场地的建设,使农民有了参与篮球、乒乓球、健身器械的条件,并且人数比例也不少,基本上达到了一半,但显然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农民人数更多,达到了79.3%,充分说明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具有相当深厚的基础。
4、河南省新农村农民的体育消费情况
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因此整体上消费水平地下,但由于农民人数庞大,也构成了很大的消费量。针对体育方面的消费来说,农民的消费项目比较单一,主要的消费是服装,体育器材和体育彩票消费也有,但较少,至于观看体育比赛方面的更少。消费群体以青少年为主,详情见下表
表2显示,新农村农民体育消费主体为青少年,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育消费成下降趋势。这与城市居民中年人体育消费较多不同,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但尽管农村经济条件不好,家长也愿意在孩子身上进行体育投资,这些孩子将来无论是留在农村还是城市,都将会继续对体育进行投资。
5、新农村体育队伍建设及比赛或表演活动开展情况
表3中显示,7成左右的农村没有进行民族传统体育表演的队伍,而在有队伍的村子当中,有企业赞助的仅占3%左右,政府对队伍建设进行投资的占12%左右,有盈利性收入的民族传统体育队伍大约占7%,队伍主要以村民自发组织的形式为主。
三、新农村体育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新农村农民的体育知识水平较低,农民对体育项目的了解程度比较肤浅。大多数农民仅仅知道一些体育项目,对体育项目的场地、设施特别是基本游戏规则知之甚少。俗话说“懂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如果不了解游戏规则,不了解运动项目的内涵,则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去欣赏,势必影响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大部分的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较低。在调查中得知只有近9%的农民基本上每周都参与体育活动,绝大部分农民没有把参加体育活动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一是由于意识问题,认为农业劳动能够代替身体锻炼,没有形成正确的锻炼意识;二是由于新农村体育活动还没有形成规模,锻炼身体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经济功能基本没有得到发挥,总的来说就是对农民没有形成足够的吸引力。
3、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政府的支持被农民看作是上级对活动重视程度的表现。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热潮的冲击,乡镇级政府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上,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忽视了对农民的体质健康水平的关心。政府应该重新梳理对农村开展体育活动的认识,重视起来。
4、有组织的体育比赛或表演活动过少。平均每村年均开展的体育比赛或表演活动不足3次,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活动氛围。新农村农民生活比较单调,缺少娱乐元素,但同时每个人都会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都有娱乐身心的需求,所以只要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农民必然会乐意参加,逐渐就形成了活动的氛围,为新农村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因而基层政府应该多组织开展一些体育活动。
四、对策与建议
1、利用媒体宣传新农村体育,以体育活动的娱乐身心的功能为突破口来引导农民参与,在长期参与的过程中体现体育的锻炼价值,进而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
2、发挥学校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培养学生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并采取措施带动家长的参与,以此来激发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3、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基层多组织各种类型的体育比赛或表演活动,并表彰在活动中表现优异的集体,丰富新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引导农民进行锻炼。
4、地方政府根据地方条件组织规模化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发地方民族传统体育的经济功能,刺激体育消费,以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带动本地区整个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陈通)
关键词:新农村体育现状发展对策
一、前言
河南省农村体育发展最大的障碍是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匮乏,居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河南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0.52平方米,全省农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更是低至0.014平方米,远远低于1.03平方米的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这严重限制了农村体育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为发展农村体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针对农村体育来说从根本上解决了体育场地设施的问题,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的保障。新农村的建设将会逐步开展,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支持,我国农村将会拥有完善的体育场地及设施。有体育场地设施只是具备了发展农村体育的条件,但是这些农村的体育发展是否就确实要好一些?好到什么程度?还存在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对那些已经有场地设施和即将有场地设施的农村体育发展都有借鉴意义。
二、河南省新农村体育现状
1、河南省新农村农民体育意识
近年来,政府加强了对农村体育的宣传、投入和引导力度,河南省新农村农民的体育意识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但实际情况仍不容乐观。在调查中发现农民对反应浅显体育意识的理解认识较好,但是在较深层次的体育意识方面还远远不够。体育本身就产生于生产劳动,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劳动给了农民身体相当的量和强度刺激,在一定程度上间接起到了锻炼身体的作用,但我们所说的身体锻炼与生产劳动是截然不同。大部分生产劳动实际上只是身体局部的锻炼,长期下去会引起局部肌肉劳损,需要全面的身体锻炼来调和,这是很多农民没有认识到的。要改善农民的这种认识,应该从体育活动的情感宣泄等心理功能和娱乐功能来引导农民参与,在长期参与的过程中体现体育的锻炼价值,进而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
2、河南省新农村农民的体育锻炼状况和锻炼需求
有关资料表明,河南省新农村参与体育活动的农民比例为44.2%,明显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数的28.97%,但同时每周都活动的不到9%。其中女性稍高于男性占到57%,青少年、中年人和老年人分别占53.3%、26.1%和21.6%。由此可见,河南省新农村农村的体育活动人群与城市的体育活动人群比例相差不算大,真正差距大的是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
有关资料表明已建成新农村中希望参加体育活动的农民有53.8%,说明农民在电视、广播、报纸或者网络的宣传下,了解了体育活动的健身、健心的功能,希望以此来愉悦身心。在调查中还注意到,不少新农村农民非常羡慕城市社区中丰富的健身器材,如果条件允许有56.8%的农民将每月锻炼5—10次甚至更多。这表明在适当的情况下,他们将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这部分农民将是壮大河南省新农村农民体育活动人群的潜在力量。
3、河南省新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利用情况及体育活动项目
在调查的新农村中,每个村子都有体育场地,包括篮球场、乒乓球台子,有的村子也有小型的活动广场和简单的健身器材,但相对于庞大的农民群众团体来说还不充足,并且器材的丰富程度上还远远不够。在闲暇时只要天气允许,场地上基本每天都有人在使用,特别是周末或者假期,农村学生的加入使得篮球场和乒乓球场上都热闹了很多,这说明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是有价值的。但同时也发现一个问题,就是部分场地设施有人使用却无人维护,导致部分设施损坏,不能正常使用。在调查的村子里71%的村子中的体育设施或多或少的出现损坏,主要集中在乒乓球台子和健身器材上,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多样,但没有专人负责或者负责不力是最主要的原因。
在调查的农民中,新农村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为1601人,所占比例为44.2%。在参与体育活动的项目上,新农村的农民们也也有不同的选择,见表1所示:
上表显示,由于场地的建设,使农民有了参与篮球、乒乓球、健身器械的条件,并且人数比例也不少,基本上达到了一半,但显然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农民人数更多,达到了79.3%,充分说明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具有相当深厚的基础。
4、河南省新农村农民的体育消费情况
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因此整体上消费水平地下,但由于农民人数庞大,也构成了很大的消费量。针对体育方面的消费来说,农民的消费项目比较单一,主要的消费是服装,体育器材和体育彩票消费也有,但较少,至于观看体育比赛方面的更少。消费群体以青少年为主,详情见下表
表2显示,新农村农民体育消费主体为青少年,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育消费成下降趋势。这与城市居民中年人体育消费较多不同,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但尽管农村经济条件不好,家长也愿意在孩子身上进行体育投资,这些孩子将来无论是留在农村还是城市,都将会继续对体育进行投资。
5、新农村体育队伍建设及比赛或表演活动开展情况
表3中显示,7成左右的农村没有进行民族传统体育表演的队伍,而在有队伍的村子当中,有企业赞助的仅占3%左右,政府对队伍建设进行投资的占12%左右,有盈利性收入的民族传统体育队伍大约占7%,队伍主要以村民自发组织的形式为主。
三、新农村体育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新农村农民的体育知识水平较低,农民对体育项目的了解程度比较肤浅。大多数农民仅仅知道一些体育项目,对体育项目的场地、设施特别是基本游戏规则知之甚少。俗话说“懂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如果不了解游戏规则,不了解运动项目的内涵,则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去欣赏,势必影响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大部分的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较低。在调查中得知只有近9%的农民基本上每周都参与体育活动,绝大部分农民没有把参加体育活动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一是由于意识问题,认为农业劳动能够代替身体锻炼,没有形成正确的锻炼意识;二是由于新农村体育活动还没有形成规模,锻炼身体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经济功能基本没有得到发挥,总的来说就是对农民没有形成足够的吸引力。
3、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政府的支持被农民看作是上级对活动重视程度的表现。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热潮的冲击,乡镇级政府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上,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忽视了对农民的体质健康水平的关心。政府应该重新梳理对农村开展体育活动的认识,重视起来。
4、有组织的体育比赛或表演活动过少。平均每村年均开展的体育比赛或表演活动不足3次,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活动氛围。新农村农民生活比较单调,缺少娱乐元素,但同时每个人都会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都有娱乐身心的需求,所以只要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农民必然会乐意参加,逐渐就形成了活动的氛围,为新农村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因而基层政府应该多组织开展一些体育活动。
四、对策与建议
1、利用媒体宣传新农村体育,以体育活动的娱乐身心的功能为突破口来引导农民参与,在长期参与的过程中体现体育的锻炼价值,进而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
2、发挥学校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培养学生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并采取措施带动家长的参与,以此来激发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3、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基层多组织各种类型的体育比赛或表演活动,并表彰在活动中表现优异的集体,丰富新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引导农民进行锻炼。
4、地方政府根据地方条件组织规模化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发地方民族传统体育的经济功能,刺激体育消费,以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带动本地区整个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陈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