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5年夏季,我和几个朋友包租了一辆小轿车去雄县。雄县属河北省,在80年代及90年代前期,是非常有名的古玩集散地。雄县有些村子,女人在家里打理农田,养老抚幼;而男人则到全国各地去搜罗收买古玩,农忙时才回家收拾庄稼。每个村子有几十号甚至上百号人干这行。在改革开放初期,不知全国有多少好东西经过他们的眼,又通过他们的手流落到四面八方,这个时期在当地居然练就了一批长着火眼金睛的文物高手。不谈理论知识,就其实际辨别文物真伪来说,他们的鉴别能力也许不在故宫博物院和历史博物馆的某些专家之下。他们因为文化学识稍逊一筹,除了古今绘画、书法、拓本这类软片文物基本不上手外,不管大件的如木器家具、石雕,中件的如青铜器、瓷器、三彩陶器,还是小件的如珠宝钻翠、古玉钱币、竹木牙角、缂丝纳纱、钟表杂项等,无不经营。他们中有些人脱胎换骨,改换门庭,最后在北京城里开起了古玩店。
以上说的是雄县的古玩发展历程,再说说我们去的张岗乡,就是雄县做古玩最早、规模最大、水准也最高的地方。这里现在在村委会的宣导下,化暗为明,办起了古玩集市,就是所谓的一五集、二八集。前者为农历初一、初五、十一、十五……,后者为初二、初八、十二……。到了集日,四乡八村的古玩生意人天不亮就来到集市,沿村中心路上摆起地摊。我们早上四五点钟起来,坐车到了张岗已经快七点了,天已大亮。我们坐在小店门口的柴木桌前,吃了一顿店主自己磨的豆浆、现炸的大油条,这顿早餐十分可口。此时就可以看到街上的古玩摊上一个接一个地摆开了。
我们顺着街道一个个看过去。张岗的古玩摊和潘家园的地摊不太一样。潘家园的地摊是现代工艺器多,仿古器物多,漂漂亮亮的挺“打眼”。张岗的古玩街上假东西也有,但不多,还是真的、老的多,可绝大多数是大路货,或者残次品。放在一起确实不好看,也不太招人待见。我先买了几件小东西,非精品也不贵,都是鸡肋一路之货。正走着,腰上被人重重点了一指,我以为是同来的朋友恶作剧,回头一看,是一位剪板寸头的中年农民,提一个军用挎包,笑着跟我打招呼:“我看你像个买主,给你看个好东西。”我点头答应后,他从挎包里掏出一个黑黑的木头方笔筒来。我接到手中,笔筒不大,却死气沉沉的。颜色黑里透紫,棕眼极细密,纵切面呈浅黄色牛毛纹状,质材是如假包换的金丝紫檀。金丝是指紫檀棕眼中的树胶介质,由于日久天长而氧化变色,形成了淡黄色和浅咖啡色的牛毛状纹路。这个笔筒的式样是明式四块瓦的方形,上下起线,四足自然流利。我已起了非得不可之心,但表面上还在挑毛病:“这笔筒太小,又不是整料挖的。你要多少钱?”那个中年人说:“你看好了,我的这只是紫檀的,少1500元不卖。”我看他要价也没出圈,象征性地和他讨了一会价,花了1100元买走了笔筒。如果拿了就走可不行,村委会在市场上有一个收税站,买了东西必须去缴7%的税给村委会。这点挺像欧美,还得缴交易税。如果你敢不缴税就走,村口有人把守,一旦发现你买东西没缴税的话,东西没收,另收罚金,弄不好还会扣人。
一回北京,就有人问我,那只方笔筒愿不愿出手,有个开店的愿意加价收购。由于是自己当时一眼看中的东西,当然舍不得割爱了。
每当我盘着这只紫檀方笔筒时,就会联想到那只鎏金错银带铭文的汉铜壶来,但愿它最终由博物馆收藏,可以让更多的人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