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运用新探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3727510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展示设计》是一门注重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人际交流能力的课程。项目教学法将学生融于完成特定项目的有意义的过程中去,促进学生积极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以学生的知识获得和能力培养为最高目标,顺应了《展示设计》课程的要求。根据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在《展示设计》课程教学中总结出“九步项目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项目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提高积极性,增强自主研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关键词 展示设计;项目教学法;九步项目教学法;中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9-0032-04
  一、艺术设计教学引入项目教学法的动因
  对于职业教育中“能力本位”的实现,除了教学中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以外,教学方法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1]。相同的教学内容、教材和设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效果可能会大相径庭。因此,要实现“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就必须改革传统的程式化的教学方法,而形成与能力本位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方法。PETRA教学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不是更多更精的知识,而是一种“能力”,即从事职业的实际应用能力。PETRA教学法的德文全称为Projekt-und Transferorientorientierte Ausbildung,可译为项目引导法,由西门子公司培训中心创立。
  PETRA教学法产生的动因是当时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新技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并在企业中得到普遍的应用,同时产业结构、技术工艺和生产过程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生产第一线的体能化劳动逐渐减少,而智能化劳动逐渐增加,社会生产呈现出“小批量、多品种、调头快、效益好”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现代经济条件下,社会和企业必然会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对职业人才规格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亦即对职业的能力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多变性,传统单一的工种技能已较难适应这种要求。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注重给予学生一种“能力”培训,也就是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能力”的培养。
  艺术设计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职业能力的要素中最为重要的是多样性和多变性。从项目教学法的诞生历史不难发现,其特点是擅长于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多样性和多变性。艺术设计特别强调学生的创意和实践能力,对于职业能力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有独特的要求,项目教学法则正好顺应了这些要求。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和优势
  基于项目的应用性教学方法——PETRA教学法,是德国西门子公司和联邦职教所共同研究开发,以实际工作为出发点和导向,以转化应用为目的的项目教学方案。其优势是能培养学生在现代化生产中所需要的各种关键能力。PETRA教学法的实施按照六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收集信息。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校正信息,明确项目的具体任务。第二步,制定计划。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选择的材料、工具、方法等要素。第三步,确定任务。由指导教师和学生谈话确定工作计划,鼓励学生按照既定工作计划开展工作。第四步,實施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有序地完成各工序的工作。第五步,检查结果。项目工作完成后,学生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对全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做好记录,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一切有关的文字材料,如工作计划、工件图纸和技术文件、检测报告、工作检查报告等。第六步,评价成果。教师在总结时和学生进行最后的专业谈话,肯定其成绩、指出其不足,从而使今后的教学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从以上步骤可以看出,项目教学法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四大要素构成,是以“项目为主线、能力为目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2]。项目教学法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以学生生成的知识和培养起来的能力为最高成就目标[3]。
  项目教学法的优势是能够有效地以项目为载体,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一是单个能力。社会方面,有适应能力、协作能力、社交能力、团结能力和宽容能力;工作方面,有技能性、知识性、全面性、责任性、准确性、坚毅性和纪律性;个人方面,有主动性、灵活性、创造性、判断性、预见性和果断性。二是任务的组织和实施能力,包括目标明确、精确准时、系统工作、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三是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包括学以致用、抽象能力、迁移能力、系统思考、动手能力。四是独立和负责能力,包括参与思考、信任可靠、谨慎行事、自我评价、自辨能力。五是交往和合作能力,包括开诚坦率、表达能力、合作工作、考虑他人、公平主义。六是承载能力,包括专致集中、耐久坚毅、警觉清醒、容忍挫折、适应能力[4]。不难发现,项目教学法所擅长培养的学生各种能力,正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特别需要的素质。
  三、项目教学法在展示设计课程中的运用
  借鉴项目教学法(PETRA)理论,结合艺术设计课程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激”“导”“演”“定”“勘”
  “划”“施”“查”“评”九步法。
  一“激”: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把握机会,从实际中引出理论。项目教学法的指导思想,使教师由过去的“讲授者”转变为“指导者”,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开展自主探究、操作、讨论等活动[5],而职责更多是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帮助。因此,在橱窗设计单元的第一次课上,笔者精心策划、组织了一次外出参观活动,让学生对橱窗设计有直接的感官认识,日新月异的新潮设计第一时间充斥并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当然,事先准备工作要做足,选址尤为重要,上海的长乐路上有较为集中的一些服装店,橱窗都具有鲜明的设计感,年轻、朝气、明快的格调最能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而茂名路则拥有具历史气息的建筑——锦江迪生,橱窗则是奢侈品牌的装饰,两种截然不同的橱窗风格颇具代表性。教师会在参观途中点评几个作品,引领学生如何欣赏设计作品。参观过程中,教师应把握讲授的切入时机,结合参观的对象,进行恰到好处的讲解,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可以扩充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在课后寻找答案,这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建构的能力。   二“导”:引导学生思考。回到课堂后,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设计上的专业问题,教师做记录和总结。教师梳理和整合具有典型性问题的语句便形成了橱窗设计的几大原则:第一,充分且合理地利用特有空间。第二,完成陈列商品的实用性功能。第三,外观漂亮新颖,吸引注意力,同时给人好感[6]。第四,能够体现商家VI特点。第五,符合人体工程学。而学生认为不好的作品的评语就是橱窗设计应避讳的几大注意事项。这样学生很容易记住原本枯燥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同时开阔了眼界。课后关于装饰材料的问题,不仅增加了学生对建筑材料方面知识的积累,还教会他们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
  三“演”:师生互演角色。参观结束后,采用“角色扮演法”完成设计任务。进行情景设置,让学生担任设计师的角色,称为乙方;教师扮演业主,称为甲方。甲乙双方通过交流,明确项目的具体任务。要解决的问题是乙方必须了解甲方企业及产品、甲方本次橱窗所要展示的意图及预算等信息。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让他们思考该阶段手头应该掌握哪些资料,随后逐一跟甲方交流。实际情况是每组的问题都不一样,考虑的出发点也不同,或许自己没有考虑到的别人考虑到了,那么学生自己就会互相取长补短。本环节培养的是明确目标和沟通能力。
  四“定”:制定项目计划。经过“激”“导”“演”这三个环节,学生对艺术设计的目的、内容和自己承担的角色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和定位,接下来就可以制定项目工作计划,以项目为中心,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实施项目活动。由学生自行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教师指导并适时鼓励。学生自己按照时间节点制定计划,明确各阶段应该完成哪些任务。教师对学生的计划予以指导修正并鼓励学生按照既定的计划开展工作,培养学生精确准时的工作作风。
  五“勘”:实地勘测任务。设计项目启动前,需要设计师进行充分地实地调查与勘测,以便了解建筑空间的各种状况和制约条件,如橱窗展示的位置,空间尺度关系、空间围合关系和流线关系等。仍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入事先联系好的场馆进行勘测。实地勘测的作用不容小觑,作为教师要引导大家细心观察,哪些物体容易遮挡视线、如何安排动线等问题。亲身进入场馆勘测学生会记得将环境因素考虑在内,才能累计实际经验,设计才具可行性。本环节培养的是实地测量能力、细心的观察能力、吃苦耐劳及团队合作精神。
  六“划”:规划设计方案。这是一个要求每个个体独立完成的环节,要求在明确甲方意图的情况下,按照实际地形和尺寸,绘制设计图纸,包括平面图纸、效果图(角度若干)以及文字策划文本。在这个环节,学生一定会出现问题,这时教师则给予个性指导。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要求教师时刻注意启发学生如何完善他的作品。
  七“施”:实施设计创作。在这期间,教师充分提供大家互相交流的空间。学生会互相学习,既能拓宽思路又能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正如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到的:知识不是通过学识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學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7]。学生经过相互讨论明确思路后开始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和创作。
  八“查”:检查完成情况。设计作品完成后,教师对学生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认定是否符合计划中的实际要求,检查他们三维空间的掌控能力、计算机绘图技术的运用、平面表达能力、必要的材料选用和制作工艺技术知识的应用状况。检查后,教师将意见反馈给学生,督促其改进作品,以此培养其能力,促进其学以致用和系统思考。这里的能力是指对过去学到的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因为是独立完成任务,任何一项较为薄弱的能力,相应的问题在此时就会自然显现,学生应通过向教师提问和互相讨论、查找资料等各种途径解决,得到的答案和解决方法印象深刻,且与实际情况融会贯通。
  九“评”:评价成果质量。项目完成后,聘请企业的专家共同参与,同教师一起担任甲方的角色。让“设计师”介绍自己的设计成果,在这个展示成果的环节,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互相吸取经验,专家给予指导性评价,并和大家分享实战型经验,最终以竞标的形式评出最成功的案例。教师则综合学生各个过程的表现给学生打分。此环节培养的是表达能力、容忍挫折和坚强的心理。
  四、项目教学法在展示设计中运用的成效与反思
  (一)项目教学的成效
  通过一学期的实践,尝试在课堂里引进真实的项目——为“维思戴克家居”公司做店面展示设计。课程以招投标的形式,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设计、参与投标,中标作品被公司采用,现已按照该学生的方案装修完工并投入使用。学生在完成一个真实项目后,无论是任务的组织和实施能力,还是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且学生已经体验到将来工作中的任务,收获了不少经验,同时增强了自信。看到自己亲手参与完成的维思戴克家居店面的实物,学生充满自豪和成就感。
  经历这次教学改革,对本专业所有的在校学生作了一次调查问卷。相对传统教学法而言,96%的学生更愿意接受项目教学法,大部分学生认为: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比课堂练习更接近企业的要求。项目教学法和传统教育方式相比,更能培养学生将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从该专业毕业生情况来看,改革的成果显而易见。调查显示,毕业生认为对专业的自信使得他们成功地走向相关岗位,工作中的任务和学校的任务比较接近,因此很容易上手。据统计,毕业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从2010届的81%上升到2013届的86%,企业满意率从2010届的82.5%上升到2013届的94.1%。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进入企业后,能很快进入状态,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投入到工作中,改变了以往设计作品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作风,能将环境因素、客户要求等因素放在首位,在与客户的交流中也能体现出自信与成熟;更可贵的是企业反映2013届毕业生个人修养、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专业的自主探究方面较以往有明显提高。
  (二)项目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设计类课程要求学生有丰富的设计灵感和不尽相同的设计理念,按照原来的方式,学生的成果必将是教师灌输下的“标准件”。在这种模式下,尽管看起来教师仿佛从以前的主导地位退居到了幕后,但实际上项目教学法对教师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懂得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教师成功实施项目教学的关键。
  第一,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及实际教学资源,开发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项目。第二,在学生形成具体实施计划过程中,教师始终要给予具体指导,并适时切入理论知识。第三,要想方设法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这里包括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能力将其合理分组,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分工协作,增强团队合作精神等社会能力;组织学生到现场或真实场景参观等活动,调动他们实干的积极性。第四,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以单一的成绩定输赢,确立多元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善于合作、良性竞争、独立完成任务等良好品质。第五,建立良好的评价体系,包括在学生自我评价或在专家指导点评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对项目教学的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让学生评价自己积极参与的行为表现,总结经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限于分数,因为项目教学的本身就是一种成功的体现。第六,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要求教师要对相关企业运作、项目本身等专业知识相当熟练并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或应用技能,不但熟悉工作过程,还要了解相关工艺和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掌握与项目教学内容相关的第一手资料,不断拓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而不断学习,充实、更新、乃至重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总之,诸多的要求促使教师必须脱胎换骨,真正转变思想,从中心角色中抽离出来,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启发者,讨论问题的交流者,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或顾问[8]。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甚至在任何一个阶段,教师都要不断完成诱导者—指导者—引导者—评价者的角色转化[9]。
  参考文献
  [1][4]雷正光.“双元制”职教模式及其实验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80.183.
  [2]何文胜.浅谈项目教学法对高职教师的能力要求[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4):26-27.
  [3][7]胡昌杰,张怀中,林锦章.以职业针对性为核心培养IT工程项目人才——湖北职院计科系“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37-41.
  [5]雷术海.高职公共英语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2):102-105.
  [6]温州欧明珠宝展柜百科——珠宝展柜[EB/OL].http://blog.sina.com.
  [8]蓋晓晶.浅谈“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77-79.
  [9]李精华.项目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挑战[J].考试周刊,2011(3):205-206.
其他文献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期刊编辑委员会主办  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承办  19826441 全面深化改革语境下的职业教育研究——近年中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分析 郝天聪 石伟平 《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 14500字  19826442 构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专业认证体系 徐国庆 《教育发展研究》 2018年第7期 12600字  19826443 新时代我国大学治理的基本特征、优势特色及推进路径
作为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会议期间还共同举办了“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展览”和“青春放歌”文艺晚会。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展位于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一楼,展区面积1000平方米,分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区和中国职业教育展区两大部分。展览通过图片、视频、实物、人机互动、现场互动、现场演示、数据库演示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了
摘 要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开展专业技能测试工作,建立起市级层面有效的实训质量监控机制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初步构建了“双全部,双主体,普抽结合,虚实互补”的抽测模式,创新了技能抽测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全市专业技能抽测时受实训等条件限制的瓶颈,克服了“应赛现象”,成为面向全体学生、全部专业技能达标的教学常规监测,有力地推动了专业建设和教育教
苏志刚是全国高职圈子的“老人”“名人”。他先后担任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党委书记,领导这所学校成为首批国家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并成功设计和实践政、企、校“三方联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三位合一”的高职教育新模式,被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和《光明日报》誉为“中国现代高职教育的宁波北仑模式”。2009年由他主持申报的《搭建教学育人就业“三位合一”开放平台,培养高技能
摘 要 建立紧密型职教集团是新形势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选择,是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升级版。“场域共识”为紧密型职教集团提供了巨大的组织动力;“目标共识”为紧密型职教集团的发展注入了内涵;“价值共识”满足了高校、中职和企业三方的利益诉求。紧密型职教集团的本质是学校和企业在提质升级和培育品牌的经营模块中完成了“紧密”,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既是建立紧密型职教集团的逻辑起点,
会议总结  (三)将创收活动作为补充资源的工具  此次虚拟会议还重视将创收活动(income-generating activities,IGA)作为为培训机构补充资源的一种手段。  会议讨论鉴定了开展创收活动的三个主要方法:  一是依据所销售的受训学员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类型创办企业。例如,巴拉圭基金会(Fundación Paraguaya)为了向当地市场销售产品和服务,创建了一些生产单元。加纳
摘 要 深化校企合作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在我国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显著变化的背景下,抽样调查8省15市766家企业的校企合作现实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当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总体意愿较为强烈;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动机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企业战略发展为主,更倾向于初级合作形式,不同类型企业在校企合作动机和形式上表现出一定规律性差异;企业在合作中的影响因素较多,职业院校的合作绩效是首要因
摘 要 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历经了由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由数量上扩张转向质量上提升,人才培养目标向应用型转变三个重要时期。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不同时期的转型发展主要受制于国家教育政策的改革和调整,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政策的理论依据是政府、高校与市场“三角协调关系”的变化。当前我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应遵循三角协调关系中“三重螺旋模式”的原则和规律,要充分发挥政府、
入选理由 紧紧围绕九江市“新工业十年行動”重大举措,把与园区企业充分对接作为最重大、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来抓,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助推园区经济发展工作。深入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探索新模式、搭建新平台,助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做法开拓了技工院校办学的新思路。  亮 点 学校主动对接地方产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为顺应九江产业发展趋势,学校开设与九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和产业升级
摘 要 教育部在浙江宁波组织召开的职业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经验交流会提出: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背景下,职业指导工作目标要定位在提升国家竞争实力、让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从关注就业率向关注就业质量转变,进一步彰显职业教育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本质属性。以职业精神教育、就业创业指导、继续学习能力指导为重点,以职业指导课程为主渠道,将职业指导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关键词 职业院校;职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