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投放丰富的、具有多样性的材料,提供不断变化的区域
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是通过游戏材料来实现的。与集中教育活动相比,区域活动的材料应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在集中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投放的活动材料是经过选择的,不可能有大量的活动材料来供幼儿进行操作、探索。而区域活动则能提供较为丰富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进行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幼儿的兴趣来自于对材料的操作,幼儿的发展也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所以,我们会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主题设置不同内容的区域。在收集到的材料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纸箱、瓶子、易拉罐等。我们可以将其分类投放到建构区内,让孩子们进行建构游戏。有一位华教授讲到“4歲孩子搭积木的水平与其进入初中和高中后的数学成绩成正比。”但积木的价格相对比较高,对于很多幼儿园来说不能大批量购买,而这些纸箱和瓶子、易拉罐等虽不能完全替代,但也可作为替代物和辅助材料进行补充,这样让这些材料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日后有其他需要时也可信手拈来。
二、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小班下学期的幼儿虽然有了造型的意识,但目的性不强,而且作品简单,因此,在小班阶段,我们为幼儿提供的材料主要是简单的形状,如方形的、圆形、三角形等,且与形象玩具结合使用,让孩子能够建构一些简单的造型。例如,在小班的建构活动中,我们提供许多方形的纸盒给他们做房子,并且准备了一些三角形的屋顶,考虑到小班幼儿动手能力差, 我们还准备了一些三角形、长方形的屋顶,并且在墙上张贴了一些房子的照片,让小班幼儿模仿着进行粘贴。
三、材料的投放要有层次性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的能力各不相同的,因此要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游戏需求,就要为孩子提供有层次性的游戏材料。雪花片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建构游戏材,它不仅能够促进幼儿手的精细动作的发展,而且可以通过变化,给幼儿无限的想象空间,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因此,能力强、富于创造力的孩子就可以用雪花片进行嵌插花、扇子、人、桥、飞机等。而对于能力相对较弱,还处于简单的拼搭垒高阶段的孩子,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方形、三角形、拱形的木制小积木或者是泡沫积木给他们摆弄堆积。
四、材料的投放与主题相结合
幼儿在建构区游戏,开始只是幼儿自已想搭什么就搭什么。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这样幼儿虽然也有提高,但是他们搭的东西经常是简单的那几样,要么就是自己瞎搭搭,蕴涵的教育价值不大,长期以往,幼儿的兴趣也会减弱。随着主题的不断开展,我们通过与主题的结合设计搭建内容,结合主题再投放有特点的材料,完善搭建内容。如,在主题活动《三只熊》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想根据故事的内容给三只熊造一个家,当孩子们用积木为三只熊造好了小、中、大三座房子的时候,发现里面的毛绒玩具只有一只熊,孩子们就叫来了我,“老师,我们给三只熊造好了家,可是只有一只熊宝宝,熊爸爸和妈妈没有。”看着孩子们一脸沮丧的样子,我对他们说:“熊爸爸和熊妈妈今天出去做客了,要明天才能回来,你要记得帮忙把门锁好哦。”“哦,那小熊一人在家,我们再给他造个游乐场吧。”虽然在游戏中我解决了因为材料的不足而引起的矛盾,但是我知道等到明天孩子们如果看不到另外两只熊会问我“老师熊爸爸和妈妈怎么还不回来?”因此,第二天我便在游戏前投放了两只熊,满足了孩子的需要,而我发现,孩子们也循着昨天的游戏情节继续发展。
五、材料的投放要有立废性
《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这体现了废旧物品作为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中必不可少物质基础,利用废旧物品作为游戏材料不仅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激发出幼儿的游戏动机和游戏构思,引起幼儿的游戏联想和游戏行为。因此,幼儿在建构活动时,如果能够巧用一些可操作的辅助材料,不但丰富了幼儿的游戏材料,有时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们提供半成品的纸盒、泡沫供幼儿造房子,提供矿泉水瓶、易拉罐、薯片筒供幼儿垒高成房子,有的小朋友还用塑料瓶当花瓶,把用雪花片搭好的花插进去。我们还提供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盒子供幼儿套玩、整理,让幼儿掌握一些整理的方法。由此可见,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一旦成为游戏材料,幼儿会用它们来进行结构造型,进行想象替代 ,在游戏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幼儿行为的主动性、思维的发散性,以及想象与创造在这类玩具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意协同幼儿收集废旧物品,既做到了立废为宝,又达到了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目的。当看到一件一件本来要扔掉的东西也可以变得这么有用,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与成就感,从而更懂得珍惜身边的事物。
那么,准备了材料之后,教师如何进行指导,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以同伴的身份参与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留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兴趣、操作情况、自主性等,针对所发现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机会参与幼儿的活动,与幼儿共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做幼儿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如幼儿在争吵时,教师可以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到他们中间,问清楚争吵的原因,然后采用巧妙的方法缓解他们之间的矛盾。
二、教师适时介入,进行区域活动的指导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第一是幼儿游戏中有不安全倾向时介入;第二是游戏中有主动寻求帮助时介入;第三是出现过激行为时介入;第四是遇到困难、纠纷难以实现自己游戏愿望时介入;第五是反映不符合社会规范,出现消极社会内容时介入;第六是幼儿沉浸游戏中时少介入。
三、表扬、榜样不可少
活动后,我们注重对游戏的讲评,让幼儿相互欣赏,讲述作品的内容,共同分享体验合作的快乐。对于幼儿好的行为及做法给予肯定及赞扬,特别突出的幼儿可获得奖励,正面的教育和榜样的作用,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以后的活动顺利地进行打下了基础。一次成功的协商解决,活动后表扬的例子,给其他幼儿一个很好的启示,为幼儿争执现象的改变起了重要的作用。
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是通过游戏材料来实现的。与集中教育活动相比,区域活动的材料应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在集中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投放的活动材料是经过选择的,不可能有大量的活动材料来供幼儿进行操作、探索。而区域活动则能提供较为丰富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进行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幼儿的兴趣来自于对材料的操作,幼儿的发展也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所以,我们会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主题设置不同内容的区域。在收集到的材料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纸箱、瓶子、易拉罐等。我们可以将其分类投放到建构区内,让孩子们进行建构游戏。有一位华教授讲到“4歲孩子搭积木的水平与其进入初中和高中后的数学成绩成正比。”但积木的价格相对比较高,对于很多幼儿园来说不能大批量购买,而这些纸箱和瓶子、易拉罐等虽不能完全替代,但也可作为替代物和辅助材料进行补充,这样让这些材料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日后有其他需要时也可信手拈来。
二、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小班下学期的幼儿虽然有了造型的意识,但目的性不强,而且作品简单,因此,在小班阶段,我们为幼儿提供的材料主要是简单的形状,如方形的、圆形、三角形等,且与形象玩具结合使用,让孩子能够建构一些简单的造型。例如,在小班的建构活动中,我们提供许多方形的纸盒给他们做房子,并且准备了一些三角形的屋顶,考虑到小班幼儿动手能力差, 我们还准备了一些三角形、长方形的屋顶,并且在墙上张贴了一些房子的照片,让小班幼儿模仿着进行粘贴。
三、材料的投放要有层次性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的能力各不相同的,因此要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游戏需求,就要为孩子提供有层次性的游戏材料。雪花片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建构游戏材,它不仅能够促进幼儿手的精细动作的发展,而且可以通过变化,给幼儿无限的想象空间,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因此,能力强、富于创造力的孩子就可以用雪花片进行嵌插花、扇子、人、桥、飞机等。而对于能力相对较弱,还处于简单的拼搭垒高阶段的孩子,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方形、三角形、拱形的木制小积木或者是泡沫积木给他们摆弄堆积。
四、材料的投放与主题相结合
幼儿在建构区游戏,开始只是幼儿自已想搭什么就搭什么。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这样幼儿虽然也有提高,但是他们搭的东西经常是简单的那几样,要么就是自己瞎搭搭,蕴涵的教育价值不大,长期以往,幼儿的兴趣也会减弱。随着主题的不断开展,我们通过与主题的结合设计搭建内容,结合主题再投放有特点的材料,完善搭建内容。如,在主题活动《三只熊》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想根据故事的内容给三只熊造一个家,当孩子们用积木为三只熊造好了小、中、大三座房子的时候,发现里面的毛绒玩具只有一只熊,孩子们就叫来了我,“老师,我们给三只熊造好了家,可是只有一只熊宝宝,熊爸爸和妈妈没有。”看着孩子们一脸沮丧的样子,我对他们说:“熊爸爸和熊妈妈今天出去做客了,要明天才能回来,你要记得帮忙把门锁好哦。”“哦,那小熊一人在家,我们再给他造个游乐场吧。”虽然在游戏中我解决了因为材料的不足而引起的矛盾,但是我知道等到明天孩子们如果看不到另外两只熊会问我“老师熊爸爸和妈妈怎么还不回来?”因此,第二天我便在游戏前投放了两只熊,满足了孩子的需要,而我发现,孩子们也循着昨天的游戏情节继续发展。
五、材料的投放要有立废性
《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这体现了废旧物品作为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中必不可少物质基础,利用废旧物品作为游戏材料不仅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激发出幼儿的游戏动机和游戏构思,引起幼儿的游戏联想和游戏行为。因此,幼儿在建构活动时,如果能够巧用一些可操作的辅助材料,不但丰富了幼儿的游戏材料,有时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们提供半成品的纸盒、泡沫供幼儿造房子,提供矿泉水瓶、易拉罐、薯片筒供幼儿垒高成房子,有的小朋友还用塑料瓶当花瓶,把用雪花片搭好的花插进去。我们还提供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盒子供幼儿套玩、整理,让幼儿掌握一些整理的方法。由此可见,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一旦成为游戏材料,幼儿会用它们来进行结构造型,进行想象替代 ,在游戏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幼儿行为的主动性、思维的发散性,以及想象与创造在这类玩具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意协同幼儿收集废旧物品,既做到了立废为宝,又达到了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目的。当看到一件一件本来要扔掉的东西也可以变得这么有用,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与成就感,从而更懂得珍惜身边的事物。
那么,准备了材料之后,教师如何进行指导,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以同伴的身份参与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留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兴趣、操作情况、自主性等,针对所发现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机会参与幼儿的活动,与幼儿共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做幼儿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如幼儿在争吵时,教师可以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到他们中间,问清楚争吵的原因,然后采用巧妙的方法缓解他们之间的矛盾。
二、教师适时介入,进行区域活动的指导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第一是幼儿游戏中有不安全倾向时介入;第二是游戏中有主动寻求帮助时介入;第三是出现过激行为时介入;第四是遇到困难、纠纷难以实现自己游戏愿望时介入;第五是反映不符合社会规范,出现消极社会内容时介入;第六是幼儿沉浸游戏中时少介入。
三、表扬、榜样不可少
活动后,我们注重对游戏的讲评,让幼儿相互欣赏,讲述作品的内容,共同分享体验合作的快乐。对于幼儿好的行为及做法给予肯定及赞扬,特别突出的幼儿可获得奖励,正面的教育和榜样的作用,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以后的活动顺利地进行打下了基础。一次成功的协商解决,活动后表扬的例子,给其他幼儿一个很好的启示,为幼儿争执现象的改变起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