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即位之初,年少的明宪宗便通过“王纶案”,重塑了自己的形象,安抚了以李贤为首的外朝官员,和司礼太监牛玉为代表的内廷势力达成妥协,还借机控制了锦衣卫,将自己纯熟老道的权谋展现得淋漓尽致,大大稳固了自己的地位。
关键词:王纶案;明宪宗;权谋
作者简介:王超伟,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5级中国古代史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明清史。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3
一、“王纶案”始末
天顺八年(1464)正月二十二日,皇太子朱见深即位,是为明宪宗。此时,王纶官居东宫典玺局局丞。依明朝内廷官制,东宫有六局,“曰典玺、曰典药、曰典膳、曰典服、曰典兵、曰典乘”[1]32。六局中,典玺局不仅排在首位,且“惟典玺局增设纪事、奉御”[2]1825,可知其为东宫内廷机构中最紧要之部门。东宫六局“各设局郎一人,正五品,局丞二人,从五品”[2]1825,亦可知王纶在东宫内侍中的重要地位。
正是由于意识到了自己在皇帝“潜邸”中的显赫地位,在宪宗即位之后,在东宫时便“颇见幸”[3]243的王纶更是满心以为自己“以次当柄用”[4]169,本就以“专擅”著称的他,行事愈发骄肆无忌,“一时群小希进用者多与交通”[5]29。
另一方面,正统年间“尝奉命教内书馆”[5]29的翰林侍读学士钱溥不肯满足于现状,尤其是当发现自己以前的学生王纶“以次当柄用”之后,“浮躁嗜进”[6]806的他更是“有入阁觊”[7]1755,便想尽办法与王纶取得联系。当时,“尚宝司丞朱奎以幼童陪读馆中,相亲昵”,与钱溥和王纶的关系都很好。钱溥便通过朱奎“通纶于禁中”,与王纶取得了联系。面对钱溥的投怀送抱,王纶也是欣然接受,“因偕奎造溥家,执弟子礼坐,溥上坐,饮至晡而去。”[5]29
与钱溥比邻而居的是内阁大学士陈文,两人关系很好。钱溥曾在内书馆“教内侍书”,其学生“后多显者”。这些宦官学生在显达之后,时常到钱溥宅上谢师,“内侍每来谒,溥必邀文共饮”[6]806。但在英宗病重后,王纶来钱宅拜谒之时,钱溥却一反常态,并未邀请陈文。陈文心中起疑,“乃使人微诇之”。王纶来时扈从众多,“诇者杂其中,伦(应为“纶”之误——笔者注)以为溥使,溥又以为伦使,两不疑也。”[8]106陈文由此探听到了王纶、钱溥此次“密谈”的内容:纶言:“帝不豫,东宫纳妃,如何?”溥谓:“当奉遗诏行事。”[2]4521
英宗驾崩之后,依照惯例,遗诏当由内阁首辅李贤草拟。但当李贤准备据笔草诏之时,一旁的陈文却突然“起夺其笔曰:‘无庸,已有草者。’”陈文随即将明显已被他改编过的“钱、王密谈”的内容告知李贤:“溥、纶定计,欲以溥代贤,而以兵部侍郎韩雍代尚书马昂。”[9]1049而在此之前,朱奎曾“持晋州知州邹和所馈纶书以入,或曰此溥密草遗诏也。”[7]1755两相重合之下,李贤对陈文之言信以为真,勃然大怒的他立即向宪宗“发其事”[9]1049。
由于深信自己会被新皇帝重用,王纶为人行事愈加放肆。在英宗大殓之时,王纶甚至敢破坏礼制,在衰服之外“袭貂裘”,这令宪宗极为不满,“见而恶之”。英宗晏驾,对于许多内侍而言,不啻于一场噩耗。因为这意味着内廷机构中势必会有一场权力的重新洗牌。英宗朝的司礼监太监牛玉便是担忧者之一。英宗去世之后,牛玉深恐王纶上台之后会“轧己”,所以在获悉宪宗对王纶有恶感之后,牛玉“因数其过恶,劝上执下狱”[7]1755。与此同时,牛玉的侄子春坊赞善牛纶及与之相善的中允刘珝由于“俱忤溥”[10]152,也担心王纶、钱溥在被新皇帝重用之后会于己不利,乃“构之”[7]1755,牛玉则暗中“嗾人发其交通事”[5]29。
在外朝、内廷皆有反对者,自己又对王纶深感厌恶的情况下,正月二十九日,宪宗遂下诏逮捕王纶,“并逮溥等”。“法司依律拟斩,以赦例,特从轻典。纶降内使,南京闲住;溥降顺德知县,奎盐运副提举,和云南澜沧卫经历。”除此之外,“凡平日与纶交通者,因纶词供及,皆降调外任。于是兵部右侍郎韩雍降浙江左参政,顺天府尹王福降两浙盐运使,治中丘晟调福州府同知,通政司左参议赵昂瑞州府同知,南宁伯毛荣、都督马良谪广西,都督冯宗、刘聚谪广东,各听本处总兵官调遣杀贼。锦衣卫掌卫事都指挥同知门达,指挥同知郭英、陈纲,指挥佥事吕贵,俱调贵州边卫:达都匀,英安南,纲赤水,贵平越,皆带俸差操云。”[5]29-30后来,因门达心怀“怨望”,“复下狱论死,籍其赀万计”[10]152。门达“后贷死,戍广西南丹卫”[9]1050,此事才算告一段落,是为“王纶案”。
二、宪宗制造“王纶案”的目的
“王纶案”爆发之时,距离宪宗即位還不到十天,帝位根基并不算稳固,正处于“中外危疑”[8]106之时。但宪宗偏偏敢于在此时兴起大狱,黜落一大批文武官员,一方面说明宪宗此时已获得了以李贤、牛玉为代表的外朝与内廷高层的支持,有恃无恐,另一方面也说明此案背后大有深意,值得宪宗涉险为之。结合史料分析,宪宗制造“王纶案”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重塑自己的形象
对于宪宗,朝野不可谓不熟知。毕竟作为一个拥有“再锡名,三膺册,一为亲王,再正青宫”[7]283这样传奇经历的皇帝,不知名是不可能的。可尽管名声在外,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继位之初,朝野上下对于宪宗的能力其实是有所怀疑的。关于这点,史书上有个很有名的事件可以说明:
“先是上(明英宗)卧疾文华殿,有间东宫于上者,上颇惑之,密告大学士李贤,贤顿首伏地曰:“此大事,愿陛下三思!”上曰:“然则必然传位太子乎?”贤又顿首曰:“宗社幸甚!”上起,立召皇太子至。贤扶太子令谢。太子谢,抱上足泣,上亦泣。谗竟不行。”[9]1048
连亲生父亲都对宪宗疑虑重重,怀疑其能力,稍有人“间之”便意图易储,则满朝文武对这位少年天子抱持何种态度,也就不难想象了。在此情形之下,尽快树立自己的权威,便成了宪宗的当务之急。而恰在此时,“王纶案”爆发,给了宪宗一个重塑自己形象的绝佳机会。 在当时的诸多宦官中,王纶虽非资历最老、职位最高者,却由于久事东宫,又处在典玺局局丞这样的关键位置,所以朝野内外对于王纶即将被重用是深信不疑的。对此情况,相信宪宗也是心知肚明。但宪宗依旧敢于拿王纶开刀,打破成例,意在向世人展示其铁腕冷峻的一面。在“中外危疑”、人心未定的大背景下,最高统治者展现其冷峻铁腕的一面,是有利于稳定人心的。
2.安抚李贤等外朝官员
在英宗去世、新皇登基的背景之下,对于能否获得宪宗的信任与重用,即便是在易储风波中力保其位的李贤,其实也并没有太多把握。在天顺元年(1457)明英宗复辟之后,李贤备受信任,史称“自三杨以来,得君无如贤者”[2]4677。但在天顺末年,掌锦衣卫事的门达却备极宠信,“至与大学士李贤等”[11]975。“当是时,达害大学士李贤宠,又数规己,尝谮于帝,言贤受陆瑜金,酬以尚书。帝疑之,不下诏者半载。”[2]7880-7881由此,李贤遭遇信任危机。在英宗对李贤将信将疑之际,门达又借整治“恃帝旧恩”[2]7880不肯屈从自己的锦衣卫都指挥袁彬之机,指使人诬告李贤。英宗果然生疑,“为达集群臣公鞫,呼李贤至”[11]975,若非诬告者翻供,李贤亦恐难免牢狱之灾。
曾经对自己无比信任的英宗都起过疑心,那与自己打交道更少的宪宗将自己抛弃也并非意外之事。正是基于对李贤心理的细致揣测,陈文才敢擅自篡改所谓的“钱、王密谋”,而对自己前途惊疑不定的李贤也果如陈文所料,丝毫不加详查便将此事报告给了宪宗,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稳重与审慎。
对于李贤的这些情况,“笃于任人”[2]181的宪宗无疑是清楚的。在自己甫登大位、根基不稳的情况下,对于极有威望的李贤,宪宗是必须要倚重的。另一方面,当父亲英宗意图易储之时,若非李贤一力坚持,宪宗之位极有可能不保。因而无论于公于私,宪宗都需要向李贤表明自己的态度,展现自己的信任,将对李贤有威胁的钱溥贬官,便是绝佳的示好机会。
除此之外,“王纶案”余烬未熄,宪宗便下诏“晋阁臣李贤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9]1050安抚之意显而易见。而当门达余孽投匿名书威胁李贤、李贤乞罢之时,宪宗又立刻温旨“慰留”之[2]4677。当年三月又听从李贤等人的建议,毁掉了极具象征意味、由门达增设的“锦衣卫新狱”[9]1052,以接连不断的诚意与措施,对以李贤为代表的外朝官员最大程度上予以安抚。
3.向牛玉等内廷势力妥协
天顺年间,牛玉权势显赫,不仅为“司礼监太监”[3]243,又能在英宗临终之前,有资格“执笔”记录遗诏,其在内廷的地位非同小可。不过在英宗逝世之后,与李贤一样,牛玉也日夜担心其位不保,因而对即将上位的王纶极为敌视,可谓视若仇雠。
除了在内廷极有势力,在外朝,牛玉也有着令人不可小觑的影响力。据载,平定“曹钦之乱”的大功臣怀远侯孙镗为“牛玉姻家”,太常寺少卿兼侍读牛纶为其侄,吏部员外郎杨琮为其甥[5]189。更为关键的是,牛玉在锦衣卫中还极有影响:锦衣卫“指挥同知牛循,为太监玉犹子”,且牛循还有资格代替袁彬署理卫事[11]976,可知牛循在锦衣卫中之地位。在牛玉具有如此背景下,宪宗通过打击王纶来对牛玉进行安抚便是应有之义了。
但与对待李贤不同,笔者以为,宪宗在听从牛玉之言打击王纶时,更多是向其作出妥协,而不仅仅只是安抚。正如前言所述,无论是外朝还是内廷,乃至在锦衣卫中,牛玉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可关键在于,牛玉只是一名太监,是皇帝的家奴,他拥有这么大的势力无疑是对皇帝的一种潜在威胁。天顺五年(1461)曹吉祥、曹钦父子起兵作乱殷鉴不远,宪宗不可能不对势力广大的牛玉有所忌惮。
另外,牛玉在宪宗面前历数王纶过恶的做法也很犯忌讳。从常情来看,即便是宪宗有意抛弃旧日心腹,这话也不该由一个身具家奴与“前朝旧臣”双重身份的人来说。所以,当具有雄厚实力的牛玉来向宪宗告王纶的状,请求皇帝将其下狱时,宪宗必有受威胁之感,而他也很自然地会将牛玉的所作所为视作“逼宫”而非“规劝”。在这样的情况下,宪宗忍一时之气,向其作出妥协也在意料之中。不过对于牛玉,宪宗始终心怀疑惧,如鲠在喉,所以才有了后来宪宗借废后之机革黜牛玉及其党羽之事[5]187-189。
4.借机控制锦衣卫
在宪宗钦定的贬员名单中,掌锦衣卫事的都指挥同知门达的名字赫然在列,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
门达,丰润人,“性机警沉鸷”,“袭父职为锦衣卫百户”。正统末年,门达进千户,“理镇抚司刑”。门达早期仕途不顺,景泰年间才进位指挥佥事,还曾“坐累解职”过一次,直到景泰七年(1456)才恢复旧职。英宗复辟之后,门达因为“与夺门功”,仕途开始顺遂起来。历任指挥同知、指挥使,并“专任理刑”。最初,门达口碑颇佳,在主理刑事之时“用法仁恕”,“重狱多平反,有罪者以下禁狱为幸,朝士翕然称达贤。”但由于“英宗虑廷臣党比,欲知外事,倚锦衣官校为耳目”,令本为门达下属,但为人“强鸷”的逯杲迅速崛起并超越门达,这对门达刺激很大,逐渐改变其为官策略[2]7877-7879。
逯杲死后,门达“势遂张”。门达“欲踵杲所为,益布旗校于四方。告讦者日盛,中外重足立。”门达曾揭发、诬告外戚都指挥孙绍宗等文武官员数十人,令这些人或被责或遭谪或入狱,福建佥事包瑛甚至因不堪其辱,愤而自缢。由于惧怕武将的武力报复,门达不敢多犯武臣,因而此时“文吏祸尤酷”,这让文官们对其极为不满。在此期间,门达甚至还陷害自己的顶头上司袁彬及内阁首辅李贤,致使袁彬远调南京闲住,李贤则由于诬告者当场翻供才幸免于难[2]7880-7881。
前言有述,在英宗病重之时,曾“有间东宫于上者”,平白惹出一场易储风波。这其中,骄恣弄权的门达是最大的嫌疑对象。再者,在袁彬去后,门达已经完全控制了明朝最悠久的特务机构,其权其势令人侧目。有鉴于此,宪宗也觉得锦衣卫在门达手中是一个极度危险的情况,便借着门达曾“预为结纳”[9]1050王纶之机,将其下狱、远谪。
包括王纶在内,宪宗借着“王纶案”一共处置了十六名官员。这其中,出自锦衣卫系统的官员便有四人,占四分之一之多。而在将以门达为首的几位锦衣卫高层远谪之后,宪宗很快便召回了在南京闲住的袁彬,命其“复掌锦衣卫事”[9]1050。袁彬“行事安静”[2]4510又“畏满好避”[11]975,于宪宗而言,这是一位容易掌控的人选。同年三月,在李贤等人的建议之下,宪宗还下诏毁掉了门达增设的锦衣卫狱。在此之后,鉴于门达是通过“专任理刑”逐渐发迹的,宪宗又很有针对性的“专设镇抚二员,不复兼管军匠”,且增设北镇抚司,将锦衣卫的理刑之权一分为二,力图避免类似门达的情况再度出现[11]976。这一系列举措表明,宪宗有借“王纶案”掌控锦衣卫之企图。
总而言之,通过“王纶案”,年少即位的宪宗树立了自己铁腕强硬的新形象,既很好地安抚了以李贤为代表的外朝文官,又向咄咄其势的司礼太监牛玉做出了妥协与让步,同时还彻底打垮了以门达为首的、自己难以控制的锦衣卫势力,将其完全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可谓一石四鸟,将其娴熟老道的权谋于不动声色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足以引起我们对宪宗传统形象的再审视。
参考文献:
[1]郑晓.今言[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余继登.典故纪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5]刘吉等.明宪宗实录[M].台北: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2.
[6]陈建.皇明通纪[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王世贞.弇山堂别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王鏊等.震泽先生别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4.
[9]夏燮.明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0]談迁.国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1]査继佐.罪惟录(明书)[M].济南:齐鲁书社,2008.
关键词:王纶案;明宪宗;权谋
作者简介:王超伟,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5级中国古代史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明清史。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3
一、“王纶案”始末
天顺八年(1464)正月二十二日,皇太子朱见深即位,是为明宪宗。此时,王纶官居东宫典玺局局丞。依明朝内廷官制,东宫有六局,“曰典玺、曰典药、曰典膳、曰典服、曰典兵、曰典乘”[1]32。六局中,典玺局不仅排在首位,且“惟典玺局增设纪事、奉御”[2]1825,可知其为东宫内廷机构中最紧要之部门。东宫六局“各设局郎一人,正五品,局丞二人,从五品”[2]1825,亦可知王纶在东宫内侍中的重要地位。
正是由于意识到了自己在皇帝“潜邸”中的显赫地位,在宪宗即位之后,在东宫时便“颇见幸”[3]243的王纶更是满心以为自己“以次当柄用”[4]169,本就以“专擅”著称的他,行事愈发骄肆无忌,“一时群小希进用者多与交通”[5]29。
另一方面,正统年间“尝奉命教内书馆”[5]29的翰林侍读学士钱溥不肯满足于现状,尤其是当发现自己以前的学生王纶“以次当柄用”之后,“浮躁嗜进”[6]806的他更是“有入阁觊”[7]1755,便想尽办法与王纶取得联系。当时,“尚宝司丞朱奎以幼童陪读馆中,相亲昵”,与钱溥和王纶的关系都很好。钱溥便通过朱奎“通纶于禁中”,与王纶取得了联系。面对钱溥的投怀送抱,王纶也是欣然接受,“因偕奎造溥家,执弟子礼坐,溥上坐,饮至晡而去。”[5]29
与钱溥比邻而居的是内阁大学士陈文,两人关系很好。钱溥曾在内书馆“教内侍书”,其学生“后多显者”。这些宦官学生在显达之后,时常到钱溥宅上谢师,“内侍每来谒,溥必邀文共饮”[6]806。但在英宗病重后,王纶来钱宅拜谒之时,钱溥却一反常态,并未邀请陈文。陈文心中起疑,“乃使人微诇之”。王纶来时扈从众多,“诇者杂其中,伦(应为“纶”之误——笔者注)以为溥使,溥又以为伦使,两不疑也。”[8]106陈文由此探听到了王纶、钱溥此次“密谈”的内容:纶言:“帝不豫,东宫纳妃,如何?”溥谓:“当奉遗诏行事。”[2]4521
英宗驾崩之后,依照惯例,遗诏当由内阁首辅李贤草拟。但当李贤准备据笔草诏之时,一旁的陈文却突然“起夺其笔曰:‘无庸,已有草者。’”陈文随即将明显已被他改编过的“钱、王密谈”的内容告知李贤:“溥、纶定计,欲以溥代贤,而以兵部侍郎韩雍代尚书马昂。”[9]1049而在此之前,朱奎曾“持晋州知州邹和所馈纶书以入,或曰此溥密草遗诏也。”[7]1755两相重合之下,李贤对陈文之言信以为真,勃然大怒的他立即向宪宗“发其事”[9]1049。
由于深信自己会被新皇帝重用,王纶为人行事愈加放肆。在英宗大殓之时,王纶甚至敢破坏礼制,在衰服之外“袭貂裘”,这令宪宗极为不满,“见而恶之”。英宗晏驾,对于许多内侍而言,不啻于一场噩耗。因为这意味着内廷机构中势必会有一场权力的重新洗牌。英宗朝的司礼监太监牛玉便是担忧者之一。英宗去世之后,牛玉深恐王纶上台之后会“轧己”,所以在获悉宪宗对王纶有恶感之后,牛玉“因数其过恶,劝上执下狱”[7]1755。与此同时,牛玉的侄子春坊赞善牛纶及与之相善的中允刘珝由于“俱忤溥”[10]152,也担心王纶、钱溥在被新皇帝重用之后会于己不利,乃“构之”[7]1755,牛玉则暗中“嗾人发其交通事”[5]29。
在外朝、内廷皆有反对者,自己又对王纶深感厌恶的情况下,正月二十九日,宪宗遂下诏逮捕王纶,“并逮溥等”。“法司依律拟斩,以赦例,特从轻典。纶降内使,南京闲住;溥降顺德知县,奎盐运副提举,和云南澜沧卫经历。”除此之外,“凡平日与纶交通者,因纶词供及,皆降调外任。于是兵部右侍郎韩雍降浙江左参政,顺天府尹王福降两浙盐运使,治中丘晟调福州府同知,通政司左参议赵昂瑞州府同知,南宁伯毛荣、都督马良谪广西,都督冯宗、刘聚谪广东,各听本处总兵官调遣杀贼。锦衣卫掌卫事都指挥同知门达,指挥同知郭英、陈纲,指挥佥事吕贵,俱调贵州边卫:达都匀,英安南,纲赤水,贵平越,皆带俸差操云。”[5]29-30后来,因门达心怀“怨望”,“复下狱论死,籍其赀万计”[10]152。门达“后贷死,戍广西南丹卫”[9]1050,此事才算告一段落,是为“王纶案”。
二、宪宗制造“王纶案”的目的
“王纶案”爆发之时,距离宪宗即位還不到十天,帝位根基并不算稳固,正处于“中外危疑”[8]106之时。但宪宗偏偏敢于在此时兴起大狱,黜落一大批文武官员,一方面说明宪宗此时已获得了以李贤、牛玉为代表的外朝与内廷高层的支持,有恃无恐,另一方面也说明此案背后大有深意,值得宪宗涉险为之。结合史料分析,宪宗制造“王纶案”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重塑自己的形象
对于宪宗,朝野不可谓不熟知。毕竟作为一个拥有“再锡名,三膺册,一为亲王,再正青宫”[7]283这样传奇经历的皇帝,不知名是不可能的。可尽管名声在外,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继位之初,朝野上下对于宪宗的能力其实是有所怀疑的。关于这点,史书上有个很有名的事件可以说明:
“先是上(明英宗)卧疾文华殿,有间东宫于上者,上颇惑之,密告大学士李贤,贤顿首伏地曰:“此大事,愿陛下三思!”上曰:“然则必然传位太子乎?”贤又顿首曰:“宗社幸甚!”上起,立召皇太子至。贤扶太子令谢。太子谢,抱上足泣,上亦泣。谗竟不行。”[9]1048
连亲生父亲都对宪宗疑虑重重,怀疑其能力,稍有人“间之”便意图易储,则满朝文武对这位少年天子抱持何种态度,也就不难想象了。在此情形之下,尽快树立自己的权威,便成了宪宗的当务之急。而恰在此时,“王纶案”爆发,给了宪宗一个重塑自己形象的绝佳机会。 在当时的诸多宦官中,王纶虽非资历最老、职位最高者,却由于久事东宫,又处在典玺局局丞这样的关键位置,所以朝野内外对于王纶即将被重用是深信不疑的。对此情况,相信宪宗也是心知肚明。但宪宗依旧敢于拿王纶开刀,打破成例,意在向世人展示其铁腕冷峻的一面。在“中外危疑”、人心未定的大背景下,最高统治者展现其冷峻铁腕的一面,是有利于稳定人心的。
2.安抚李贤等外朝官员
在英宗去世、新皇登基的背景之下,对于能否获得宪宗的信任与重用,即便是在易储风波中力保其位的李贤,其实也并没有太多把握。在天顺元年(1457)明英宗复辟之后,李贤备受信任,史称“自三杨以来,得君无如贤者”[2]4677。但在天顺末年,掌锦衣卫事的门达却备极宠信,“至与大学士李贤等”[11]975。“当是时,达害大学士李贤宠,又数规己,尝谮于帝,言贤受陆瑜金,酬以尚书。帝疑之,不下诏者半载。”[2]7880-7881由此,李贤遭遇信任危机。在英宗对李贤将信将疑之际,门达又借整治“恃帝旧恩”[2]7880不肯屈从自己的锦衣卫都指挥袁彬之机,指使人诬告李贤。英宗果然生疑,“为达集群臣公鞫,呼李贤至”[11]975,若非诬告者翻供,李贤亦恐难免牢狱之灾。
曾经对自己无比信任的英宗都起过疑心,那与自己打交道更少的宪宗将自己抛弃也并非意外之事。正是基于对李贤心理的细致揣测,陈文才敢擅自篡改所谓的“钱、王密谋”,而对自己前途惊疑不定的李贤也果如陈文所料,丝毫不加详查便将此事报告给了宪宗,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稳重与审慎。
对于李贤的这些情况,“笃于任人”[2]181的宪宗无疑是清楚的。在自己甫登大位、根基不稳的情况下,对于极有威望的李贤,宪宗是必须要倚重的。另一方面,当父亲英宗意图易储之时,若非李贤一力坚持,宪宗之位极有可能不保。因而无论于公于私,宪宗都需要向李贤表明自己的态度,展现自己的信任,将对李贤有威胁的钱溥贬官,便是绝佳的示好机会。
除此之外,“王纶案”余烬未熄,宪宗便下诏“晋阁臣李贤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9]1050安抚之意显而易见。而当门达余孽投匿名书威胁李贤、李贤乞罢之时,宪宗又立刻温旨“慰留”之[2]4677。当年三月又听从李贤等人的建议,毁掉了极具象征意味、由门达增设的“锦衣卫新狱”[9]1052,以接连不断的诚意与措施,对以李贤为代表的外朝官员最大程度上予以安抚。
3.向牛玉等内廷势力妥协
天顺年间,牛玉权势显赫,不仅为“司礼监太监”[3]243,又能在英宗临终之前,有资格“执笔”记录遗诏,其在内廷的地位非同小可。不过在英宗逝世之后,与李贤一样,牛玉也日夜担心其位不保,因而对即将上位的王纶极为敌视,可谓视若仇雠。
除了在内廷极有势力,在外朝,牛玉也有着令人不可小觑的影响力。据载,平定“曹钦之乱”的大功臣怀远侯孙镗为“牛玉姻家”,太常寺少卿兼侍读牛纶为其侄,吏部员外郎杨琮为其甥[5]189。更为关键的是,牛玉在锦衣卫中还极有影响:锦衣卫“指挥同知牛循,为太监玉犹子”,且牛循还有资格代替袁彬署理卫事[11]976,可知牛循在锦衣卫中之地位。在牛玉具有如此背景下,宪宗通过打击王纶来对牛玉进行安抚便是应有之义了。
但与对待李贤不同,笔者以为,宪宗在听从牛玉之言打击王纶时,更多是向其作出妥协,而不仅仅只是安抚。正如前言所述,无论是外朝还是内廷,乃至在锦衣卫中,牛玉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可关键在于,牛玉只是一名太监,是皇帝的家奴,他拥有这么大的势力无疑是对皇帝的一种潜在威胁。天顺五年(1461)曹吉祥、曹钦父子起兵作乱殷鉴不远,宪宗不可能不对势力广大的牛玉有所忌惮。
另外,牛玉在宪宗面前历数王纶过恶的做法也很犯忌讳。从常情来看,即便是宪宗有意抛弃旧日心腹,这话也不该由一个身具家奴与“前朝旧臣”双重身份的人来说。所以,当具有雄厚实力的牛玉来向宪宗告王纶的状,请求皇帝将其下狱时,宪宗必有受威胁之感,而他也很自然地会将牛玉的所作所为视作“逼宫”而非“规劝”。在这样的情况下,宪宗忍一时之气,向其作出妥协也在意料之中。不过对于牛玉,宪宗始终心怀疑惧,如鲠在喉,所以才有了后来宪宗借废后之机革黜牛玉及其党羽之事[5]187-189。
4.借机控制锦衣卫
在宪宗钦定的贬员名单中,掌锦衣卫事的都指挥同知门达的名字赫然在列,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
门达,丰润人,“性机警沉鸷”,“袭父职为锦衣卫百户”。正统末年,门达进千户,“理镇抚司刑”。门达早期仕途不顺,景泰年间才进位指挥佥事,还曾“坐累解职”过一次,直到景泰七年(1456)才恢复旧职。英宗复辟之后,门达因为“与夺门功”,仕途开始顺遂起来。历任指挥同知、指挥使,并“专任理刑”。最初,门达口碑颇佳,在主理刑事之时“用法仁恕”,“重狱多平反,有罪者以下禁狱为幸,朝士翕然称达贤。”但由于“英宗虑廷臣党比,欲知外事,倚锦衣官校为耳目”,令本为门达下属,但为人“强鸷”的逯杲迅速崛起并超越门达,这对门达刺激很大,逐渐改变其为官策略[2]7877-7879。
逯杲死后,门达“势遂张”。门达“欲踵杲所为,益布旗校于四方。告讦者日盛,中外重足立。”门达曾揭发、诬告外戚都指挥孙绍宗等文武官员数十人,令这些人或被责或遭谪或入狱,福建佥事包瑛甚至因不堪其辱,愤而自缢。由于惧怕武将的武力报复,门达不敢多犯武臣,因而此时“文吏祸尤酷”,这让文官们对其极为不满。在此期间,门达甚至还陷害自己的顶头上司袁彬及内阁首辅李贤,致使袁彬远调南京闲住,李贤则由于诬告者当场翻供才幸免于难[2]7880-7881。
前言有述,在英宗病重之时,曾“有间东宫于上者”,平白惹出一场易储风波。这其中,骄恣弄权的门达是最大的嫌疑对象。再者,在袁彬去后,门达已经完全控制了明朝最悠久的特务机构,其权其势令人侧目。有鉴于此,宪宗也觉得锦衣卫在门达手中是一个极度危险的情况,便借着门达曾“预为结纳”[9]1050王纶之机,将其下狱、远谪。
包括王纶在内,宪宗借着“王纶案”一共处置了十六名官员。这其中,出自锦衣卫系统的官员便有四人,占四分之一之多。而在将以门达为首的几位锦衣卫高层远谪之后,宪宗很快便召回了在南京闲住的袁彬,命其“复掌锦衣卫事”[9]1050。袁彬“行事安静”[2]4510又“畏满好避”[11]975,于宪宗而言,这是一位容易掌控的人选。同年三月,在李贤等人的建议之下,宪宗还下诏毁掉了门达增设的锦衣卫狱。在此之后,鉴于门达是通过“专任理刑”逐渐发迹的,宪宗又很有针对性的“专设镇抚二员,不复兼管军匠”,且增设北镇抚司,将锦衣卫的理刑之权一分为二,力图避免类似门达的情况再度出现[11]976。这一系列举措表明,宪宗有借“王纶案”掌控锦衣卫之企图。
总而言之,通过“王纶案”,年少即位的宪宗树立了自己铁腕强硬的新形象,既很好地安抚了以李贤为代表的外朝文官,又向咄咄其势的司礼太监牛玉做出了妥协与让步,同时还彻底打垮了以门达为首的、自己难以控制的锦衣卫势力,将其完全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可谓一石四鸟,将其娴熟老道的权谋于不动声色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足以引起我们对宪宗传统形象的再审视。
参考文献:
[1]郑晓.今言[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余继登.典故纪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5]刘吉等.明宪宗实录[M].台北: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2.
[6]陈建.皇明通纪[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王世贞.弇山堂别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王鏊等.震泽先生别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4.
[9]夏燮.明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0]談迁.国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1]査继佐.罪惟录(明书)[M].济南:齐鲁书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