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英语教学中有效词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cargo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词汇量不足或不能灵活运用直接影响到英语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的提高,导致对英语失去学习兴趣,形成恶性循环。本文主要探讨词汇教学中重难点词汇的筛选分类、有效词汇教学应遵循的实践指导原则,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从输入和输出的角度,就词汇输入的方式、输入的深度和广度、输入时机、复现、操练和测试等多方面对有效词汇教学方法进行阐述,旨在探索有效的词汇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词汇学习的有效途径,提高词汇教学效率。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词汇教学策略 英语学习效率
  词汇好比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备好材料,高楼大厦就无从谈起。词汇量不足或不能灵活运用直接影响到英语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的提高,进而导致对英语失去学习兴趣,形成恶性循环。我结合教学实践,旨在探索有效的词汇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词汇掌握的质量,进而提高其英语学习效率。
  一、词汇教学中“词汇”的定义
  “词汇”不仅指单个单词,还包括以模式化形式存在的词块。在教学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往往单纯增加词汇量,忽视对词汇深度知识的掌握。学生虽然能够了解某个单词的意思或掌握相应的派生词,但对单词的用法、搭配了解不多,更谈不上灵活运用,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学生背了大量单词,但还是说不出和写不好。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处于培养词块生成能力的重要阶段,词汇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单词的音、形、义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提高学生的词块生成能力。因此,词汇教学的范围应包括:(1)单词。包括单个单词的意义及其同义词、反义词,以及派生词等。比如,strength-strengthen-strong,slim=slender。(2)固定表达。包括习语或惯用表达及套语等。例如:in memory of,after all,before long,as hard as stone,if I were you,I would...(3)词汇搭配。比如,常与research一词搭配的动词有be engaged in,carry out,do。常与permission一词搭配的动词有ask for,give,get,have,obtain。又如,heavy food,a balanced diet,play a trick,hold one’s breath等都是词汇搭配。(4)语法搭配。例如,agree的语法搭配为agree to do sth,agree with sb,agree on sth。又如,glare at sb,spy on sb,see sb doing sth等也属于语法搭配的范围。(5)结构引语。例如:That is not as...as you think;firstly,secondly...andfinally,常用于书面语中,其形式和功能通常是固定或半固定的短语,构成句子或文本的框架结构。其中后四种属于词块范畴。英语表达中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搭配型”的词块表述。词块提高了语言处理的速度,对语言习得和促进语言输出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词块搭配是词汇教学的重点和英语学习的难点。
  二、词汇的筛选与分类
  在综合英语教学中,每一单元一般都有三四十个新词汇,词汇教学应该有针对性,而不是每个词汇平均使力,高频出现的核心词汇是词汇教学的重點和难点。教师可以借助如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Learners(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等一些以语料库为依据的英语词典,对单元的目标词汇进行筛选,根据词汇使用频率的高低难易程度,结合词性和搭配上的变化等方面确定教学的重难点。特别是对有固定搭配要求或具有宽泛性的词汇(多义和多用)原则上应该确定为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精讲精练。
  下面以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3(2007版)第二单元Healthy eating一课为例,说明如何对目标词汇进行筛选和分类。列表如下:
  *斜体部分为教材词汇表里没有列出的词汇。《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中最常用的7500个基础词汇以红色标出,并按使用频率分为三个星级,三星级词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汇。词组在表格中的星级则按其中心词在词典中的星级来定。
  对词汇做了详细的分类之后,我把本单元词汇教学的重点放在二三星级中高难度(表中阴影)部分,其余部分则有的放矢,使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做到高频词会灵活使用和对低频词有印象。
  三、有效词汇教学的实践指导原则
  对一个词汇把握都要经过初次了解基本涵义、在各种语景下感受不同的理解差异、与各种技能结合运用、多次回忆,以及不断校正的过程,才能成为长久的有效记忆。但在日常教学中,常常由于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基本停留在记忆和领会两个层次,谈不上灵活运用和交际,课堂单调,遗忘率高;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对词汇学习失去兴趣。我认为词汇教学不应当是静态固化的,进行有效的词汇教学需遵循以下五个指导原则:
  (一)以话题为中心重组教材。
  词汇教学离不开语境,教师需要设计一个中心话题重组教材,而不是按部就班地传统施教。
  (二)以运用为目标进行教学。
  词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正确而恰当地运用词汇,教师要创造机会促使学生运用目标词汇进行表达交际操练。
  (三)以词汇为主线展开教学。
  以重难点词汇为主线组织教学,以加深学生对新词汇的有效记忆为目标。
  (四)以新带旧,以旧固新。
  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构建词汇认知体系。
  (五)教学方法与测试方式统一。
  教师应尽量在语境中检测词汇,真正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
  词汇教学最大的忌讳就是机械地照本宣科地教授词汇。教师要善于探索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体验,提高学生对词汇学习兴趣。   四、有效词汇教学的具体实践方式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考虑词汇的难易程度、掌握要求,以及时间、条件等因素,采取各种方式提高词汇教学效率。输入和输出双管齐下,学习和检测相辅相成。
  (一)输入。
  教师在输入新词汇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突出目标词汇的特点,以便于学生迅速有效地认知和识记。恰当的设计还能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词汇输入的方式
  (1)利用图片、实物解释词汇。在讲授表示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物和动作等直观性较强的词汇时,如lemon,mushroom等,可利用图片、gif或flash直观易懂的特点,在词汇教学中尽可能用清晰、醒目的图片视频增强学生对生词的感性认识和映像记忆。
  (2)通过话题情景引出词汇。根据语义场理论研究表明,词汇不是孤立地储存在人的大脑中,而是相互联系并形成网络,记起其中一个词,就会联想或激活其他词。教师要尽可能地在一定的语境中引导学生学习词汇,要通过词与词之间的关系确定新词汇的意思。一个好的方法是根据单元的话题设计Word Bank和Branch Bank。Word Bank就是将同一话题下的单词收集到一起。例如,在Healthy eating这一单元中,笔者把与健康饮食这一话题有关词汇放在Word Bank上,像表示食物的名词cucumber,mutton,mushroom,eggplant,vinegar,pea,carrot,pepper,peach,bacon,garlic等,与健康保健有关的词汇diet,fiber,strength,energetic等,以及动词及词组balance,benefit,lose weight,put on weight,cut down, ought,get rid of等其他相关词汇。Branch Bank收集的则是与健康饮食关系不大的词,如drive,combine和 get away with等。我把Warming up,Pre-reading和练习册的Listening重组整合成一节听说课,先让学生谈论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并说出三种最常吃的食物,引出mushroom等食物词汇;再讨论谚语“We are what we eat.”这句话的意思,切入健康饮食话题,输入healthy/balanced diet;然后再展示保持身体健康所需三大类别的食品:energy-giving foods,body-building foods 和protective foods,输入fiber,digest, energetic,strength等词汇,让学生将刚才列出的食物归类。再让学生讨论他们最喜欢的食物是如何帮助身体发育的,在与学生讨论评价的互动过程中输入cut down,benefit,get rid of,raw,slim等词汇。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话题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探究和归纳,以熟悉的“My favorite food”为话题,尽可能多地说出各种食物的名词,构建整体词汇体系。
  (3)开门见山解决。即直接告诉学生要学的几个新词汇,并通过听、说、读和写的活动将新词汇呈现出来。这类词汇一般属于Branch word,从上下文中猜测其意思,不懂又会妨碍学生对全文理解的关键核心词汇,应先给学生讲解这些词汇,然后举一些简单的例句,让学生体会熟悉它们的词义和用法,通过短时间的听、说、读訓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4)英语释义法。在词汇教学中要尽量用英语,避免母语不同语系的强势干扰。可以通过近义词、反义词或英语语句解释,给出实例或定义,引导学生推测词汇的意思,使学生养成用英语思维与表达的习惯。比如,在教curiosity这个抽象名词时,我先从它的形容词curious入手,给出curious的定义:“If you are curious about something,you are interested in it and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it.”然后举例子:“Children like to ask a lot of questions.Children are naturally curious.They ask questions out of curiosity.”
  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应不拘泥于形式,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一种或几种方式相结合,避免机械性,尽量使词汇教学趣味化、游戏化、生活化和科学化,使学生对词汇的记忆更清晰、更持久。
  2.词汇输入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在输入词汇时,要注重词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在更高层次上加深和内化词汇知识。教师在讲解生词时,鼓励并引导学生利用头脑风暴法展开联想,把所学词汇放在不同的语义场中,从多层联系中多维度地对词汇进行拓展,增大信息量。具体包括:
  (1)结构分析。从构词法的角度分析目标词汇的结构特点。介绍常见的前缀和后缀等构词法知识,培养学生根据构词法推测词义的能力,扩充词汇。例如,运用已学的weak一词,学生可以借助构词法的知识推测weaken,weakness的意思;通过讲解同类后缀派生词的方法,学生有规律可循,迅速扩大词汇量,提高猜测词义的能力。
  (2)同义词、反义词、同形或同音异义集结。在学习新词汇时,教师要注意罗列与目标词汇语义基本相同或相反的词汇配对组场,通过对比差异,提高学生词汇认识的精确性。特别是同义词的使用受语境和文化背景影响较大,把这类词选出来进行对比,有助于正确理解作者的原意。引导学生体会同义词汇表达内涵的丰富性。例如,程度不同,如amazed和surprised;感情色彩不同,如overweight和fat;语体风格不同,如die和pass away。另外,使用同义词还要注意搭配,如pretty描述人时只能与girl,woman等词搭配,而handsome通常与boy,man等词搭配。词语间的反义关系有助于揭示某些词的准确含义,如weakness和strength, tired和energetic,gain及lose。   (3)不同语法意义的词形陈列。很多学生基本没有词性的概念,分不清词性,对构词规则一知半解,这种错误在写作时尤为明显。因此,在学习新词汇时,教师要注意把词汇不同语法意义的词形加以归类,帮助学生建立相关联的词汇的语义场。比如,教digest时,通过给出的例句:“If you eat too much,you should drink some tea.Tea can help you to digest food.It can help you with you digestion,so it’s digestive.”在帮助学生掌握digest的同时记住它的形容词和名词用法。
  (4)词汇的多义和多用。有的句子没有生词,但学生仍然有理解障碍。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词汇的多义及引申义现象。英语词汇基本上是多义词或多类词,因此必须在平时训练学生根据语境判断词义的能力。除了教材中词汇的表意和用法以外,教师还应努力拓展词汇的多义和多用。例如“I started advertising the benefits of my food.”中的benefit在课文中用做名词,意思为“利益,实惠”,讲授时除了要讲与其搭配的动词和介词外,还应适当讲授其作為动词“受益”、“有益于”的常见词义用法。又如,在“When they were served the ice cream Yong Hui began to look ill.”这个句子中serve的意思显然不是学生常见的“服务”的意思。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以把serve的两种常用意思标注出来:a.work for or be a servant to;b.provide (usually but not necessarily food),然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选择正确的答案。
  3.词汇输入时机
  由于学生的记忆容量有限,如果一次性输入过多的词汇,记忆效果就往往不佳。因此,要灵活把握词汇教学的时机,分阶段、有层次、有梯度地推进词汇教学,循序渐进,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词汇输入主要以单元引入、阅读前预教、读中猜词和读后拓展为主。在单元引入活动中,可以按照单元话题组织输入词汇。由于单元引入多为口语活动,用法复杂的词汇不宜在这一阶段作为学习的重点。本阶段主要学习一些不需要拓展的词汇。
  阅读教学一直是综合英语课堂教学的重点,因此对单元的重点、难点词汇的深度学习最好放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在阅读活动中,词汇的输入时机可以分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①读前。教师要在读前预教有可能阻碍文章阅读理解的关键词汇,使阅读能顺利进行,如在Come and eat here,预教了earn one’s living和in debt这两个关键词汇使学生能够正确猜测理解Wang Pengwei 和Yong Hui之间竞争的利害关系。预先教学的生词不宜太多,一般以2~4个为宜,要尽量快速、 高效完成。②读中。并不是所有关键词汇都要进行预教,一来数量过多影响效果,二来不利于学生阅读技巧的操练和提高。如果课文中有足够的线索让学生猜测词汇的意思,就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通过构词法、上下文、逻辑关系和文化背景去猜测、推断生词的含义,提高学习能力。如Come and eat here这一课中的frustrated,newly-opened,slim,amazed,throw away,research,customer,glare,spy,upset,benefit,heavy,serve,combine这些词学生一般都可以在阅读中通过各种方法猜测词义。随后教师再检测学生猜词的正确性,同时辅以必要的解释使学生对词汇有正确的认识。读后教师还需趁热打铁,以课文为依托,通过相关的词汇拓展教学,对重点、难点词汇再次输入,并拓展词汇的深度和广度,要求每一次的输入都有新的收获。如对本单元重难点词及词汇:prepare,ought,as,newly-opened,tired of,drive,throw away,lie,get away with,win sb/sth back,have sb doing sth,upset,in debt,limit/limited, earn one’s living,after all,cut down,combine,benefit,把学习重点主要放在词汇搭配及多义多用上。
  4.词汇输入的复现
  据研究,在语境中接触一次就能习得生词的可能性仅为5%~10%,多数词汇必须在5~17次(平均10次)的接触后,才有可能保存在记忆中。学习一个新词汇不可能在一节课里或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就能全面掌握。因此,提高词汇的复现率,才能使学生有较多机会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语境中对同一个词汇进行不同方式的加工和处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词汇。
  (1)即时再现。例如,在引入diet这个词汇时,先让学生讨论谚语“We are what we eat.”的意思后小结:“That means that your health and strength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what you eat,that is,your diet.”在学生了解diet的词义之后,随即对diet的搭配进行输入:“If we want to be healthy,we should eat healthily. We should have a healthy diet,a balanced diet.Poor diet may cause illnesses.Too rich a diet is not good for our health,either.Do you have a balanced diet?”当学生回答不一时,我说:“Let see what a balanced diet should include.”我随后引入保持身体健康所需三大类别的食品的相关词汇,进入新词汇的呈现。这样充分创设情境自然地输入目标词汇,并通过多次的即时复现,引导学生实现对目标词汇拓展。   (2)延时再现。根据记忆的规律,如果学生能够及时复习词汇,就会延缓对所学词汇的遗忘速度。教师课后应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新学词汇的认识与复习。以Healthy eating这一单元的的词汇为例,我除了当节课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分享,不断复现外,还布置了“Prepare a supper”的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写出营养搭配的报告,使所学相关词汇有机会再现。学生学了就用,及时提高词汇的复现率,使词汇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增强了记忆效果。
  (二)输出。
  词汇学习的最终目标在于理解与运用。输出是对词汇输入习得与理解的最好检验,教师应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多听、读和运用新学词汇,即时输出和延时输出相结合,操练与检测相结合,鼓励输出,强化掌握。
  1.词汇的操练
  对于词汇的操练主要还是通过有意的学习,即形式多样的练习或活动进行。
  (1)即时输出。教师在课程中要挖掘生成资源,多给学生运用输出目标词汇的机会,例如,在讲授“I don’t want to upset you.”中的“upset”这个词汇时,我先用英语解释: I don’t want to make you unhappy.然后让学生观察它的用法,学生观察到upset sb,接着我给出如Not getting any birthday present made her unhappy.这样的句子让学生进行替换练习。我再进一步提高难度,提出了问题:I am not very happy recently.Do you know what has made me unhappy?What has upset me?学生开始大胆地猜。我接着问:“Have you been upset? What upset you?”在引出upset 的形容词用法的同时,让学生讲述这方面的感受。这样,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生成很多有创造性的新句子,既复习巩固目标词汇,又强化学生对目标词汇的认知。
  (2)延时输出。在完成词汇学习的输入之后,输出拓展可分两个层次展开:①通过词汇习题进行操练,形式可以是语音练习、词性转换、构词练习、词义解释、看图写词、词汇搭配、组词成句、替換、分类、列举、选择、填空、排序、头脑风暴等,重点集中在固定表达、语法搭配和词汇搭配等词块知识,拓展词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②基于文本的拓展,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开展互问互答、多种形式的课文复述、就课文情景进行角色扮演,结合主题内容进行讨论或辩论等形式进行口头操练和写课文概要、缩写、扩写、改写、模仿课文写作等写作活动,通过听说写三方面结合,对词汇学习进行综合延伸拓展,使学生能模仿作者,运用新学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框架,促进口笔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Healthy eating这一单元时,我在课本提供练习题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下练习①:
  2.词汇的测试
  词汇测试除了直观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起导向的作用。美国著名语言学家Shrum和Ghsan(2000,转引自宋德龙,2008)提到的课堂测试的四个重要原则,其中的第一条和第二条就是“教什么,考什么”和“怎样教,怎样考”。因此教师还要注意词汇学习的考查方式。
  很多教师采用默写、听写或简单的英汉互译检测学生词汇的掌握情况。这种传统的测评方式过于单一,重视词汇拼写的准确性,忽视了对学生词汇综合运用能力的检测。我们往往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听写词汇成绩不错,但英语综合能力一般。研究表明,单词的拼写水平与学生的语言水平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正相关性。这种简单的检测方法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词汇学习方法的选用,使他们在词汇学习上脱离语境和运用。他们应付词汇检测的方法是“集中突击”背单词,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苦差事”,会背不会用。不少学生背记大量词汇,却不会准确地使用这些词汇进行交流,从而导致词汇学习效率低下。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词汇进行交际的能力,发挥测试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尽量在具体语境中检测词汇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情景,运用所学词汇完成完形填空等。此外,也可以与任务型语言教学结合起来,例如上文提到Preparea supper拓展任务,要求学生写出营养搭配的报告。在这类的考查中,词汇的拼写并不是评判的重要标准,关键是看学生能否在语境中恰当综合运用词汇。总之,检测时要强调在语境中运用词汇,强调词汇的语用价值,而不是简单地、孤立地听写。
  综上所述,词汇教学是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继而提高词汇学习效率。外语学习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普遍较强,教师的词汇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要影响到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因此,教师除了在语言输入阶段投入很大精力之外,利用各种方法拓展学生对词汇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在语言输出阶段也需要精心设计,操练与检测相结合,鼓励输出,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这样才能多维度地指导学生全面地掌握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词汇学习的有效途径,提高词汇教学效率。
  注释:
  ①此处仅提供不同类型词汇复习练习的幻灯片。部分幻灯片多于一张。
  参考文献:
  [1]谭爱华.NSEFC教材中词汇习题的词块因素分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6(7):1-5.
  [2]张彦琳,何安平.基于语料库的高中英语词汇学习[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6(8):7-11.
  [3]胡庆芳.加强词汇教学有效性的课堂实践研究[J].2008(7):23-27.
  [4]杨春玲,周斌.语义场理论对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9(7):18-22.
  [5]马德玲.在情景中教学词汇和语法[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8(10):23-26.
  [6]宋得龙.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测试策略的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8(8):29-32.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言是人类文明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突出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民族的语言既受到本民族社会文化的制约,又反映了其特定的文化内容。在英语教学中应加强文化意识教育,明确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只有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可能把语言习惯与文化背景知识融为一体,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社会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好英语,熟练运用英语。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语言 文化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本文在分析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与个性化的英语教学过程有机结合,探讨英语综合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办法及策略。  关键词: 英语信息化教学 个性化 信息化教学模式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中,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也受到很大冲
摘 要: 高校语言实验室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言喻、有目共睹的。科学规范管理好语言实验室,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设备资源优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关键词: 外语教学 高校语言实验室 规范管理举措  语言实验室是高校外语教学的重要场所,为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为外语教学中各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平台。就本质而言,外语的学习过程是一门语言的实践过
摘 要: 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认知与学习能力,激发学习英语单词的兴趣,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词汇,为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英语单词 记忆方法  英语语言学家威尔金斯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中说:“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摘 要: 英语教育绝不仅仅就是英语课上的四十五分钟,这只能完成教材中最基本的教与学任务;英语教育绝不仅仅是师传生受的单向传递,而应该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这两点如何有效实现,必须靠英语第二课堂的补充与拓展,这样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英语交际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关键词: 英语教学第二课堂 学生中心 学生成长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
摘 要: 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例,评析了不同的结课方式对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影响,并对英语课堂结课方式的选择提出了三个原则:针对性原则、选择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旨在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动机。  关键词: 英语教学 结课方式 激发兴趣  一、引言  结课环节是指“课堂结束前的3~5分钟、教师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的终结阶段”,是“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