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是各民族文字里最直观的组成部分,最初的文字必然会有数字,即便较字发明之前,还有“结绳记事”的方式来计数,可见数字在人类的生產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数字本是最客观的事实,但一些数字会因为其特殊性而被赋予哲学和文化上的表达,有了更多的意义和色彩。在汉字里,这样的数字主要就是“一”“二”“三”了。
“一”“二”“三”作为自然数中最小的三个,其造字方式显而易见。大于三的数,再通过这样的线表示就有些麻烦,“四”字原本也有个异体的写法“亖”,后来废止不用。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几句话可以说是“一”“二”“三”在中国传统中所具有的文化意义的纲领。
“一”是《说文》中的第一个字,不光因为其字形极简,可以作为全书以形系联的开端,更因为其文化上的含义。许慎说:“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这可以说是对“一”的至高的评价。
许慎所说“道立于一”与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从字面上来看是有区别的。“道立于一”中的“一”未必来自道,但与道相合,做了道的载体;“道生一”中的“一”虽来自道,但未必与道一体。不过,这种字面上的分别古人似乎并不在意。关于“一”与道的关系古人还有多种阐发,如把道与“一”等同的说法:“一者,道也”;也有把“一”看作道的根基的说法:“一者,道之本”。
“一”是最基本的自然数,会令人联想到起始、本源的概念,所以我们会说“一开始”“一早”;“一”是最小的自然数,不能再分,会令人联想到全体的概念,所以我们会说“一起”“一共”。而“一”的这些含义正与道相合。因为道是本始的,是全体的,是混沌的,所以这个“一”也就成了道的代言。
“一”在客观数量上是极微小的,但做了道的代言,“一”就成了极宏大的,万事万物都包含在这个“一”当中了。看似矛盾的极微小与极宏大,能并存于“一”字之中,只因我们观察和阐述的出发点不同。
“一”是全体的,分开了就变成了“二”,所以老子说“一生二”。《说文》中对“二”的解释是:“地之数也。”为什么说“二”是地之数呢?因为古人把天地称为“两仪”,数字上则与“一”“二”相对应。“一”是天之数,“二”是地之数。天为阳,地为阴,所以“一”是阳之数,“二”是阴之数。(古人也说奇数都是阳数,偶数都是阴数。)
“一”对应道,又对应天,又生出“二”,看起来“二”似乎远不及“一”重要,其实不然。有了“二”,才有了对立,才有上下、前后、左右、正反、阴阳等相互依存的两极,才有了八卦,才有了“庄生晓梦迷蝴蝶”,才有了辩证法,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一”有个常用义“专一”,“二”也有不专一的意义,就是“三心二意”的“二”了。这个“不专一”的意义在早期常写作“贰”,是的,也是我们记账时用的大写数字。正如“壹”专门表示“专一”一样,这个“贰”也专门表示不专一。我们熟悉的《左传》 首篇“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里,郑伯的弟弟共叔段居京城后,又“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郑国西、北部边境地带的人既要受郑伯管辖,又要听命于共叔段,就是产生了两属的情况,所以用“贰”字。
“三”字,在《说文》中的解释是:“天地人之道也。”这又是从何说起呢?前面我们说了,天地为“两仪”,如果再加上人,就成了“三才”。天、地生人,一并二为三,“一”是天之数,“二”是地之数,“三”就是人之数了。这看起来似乎没完没了了,你要问了,是不是还有“四某”“五某”“六某”什么的?没了,到“三”算告一段落,因为“三”是成数,“三”就能生万物了。
古人又说:“三者数之小终。”这与“成数”的说法大体是一个意思,只不过是相对于“九”来说的,古人认为九是“数之极”。虽然“九”比“三”大,但“三”与“九”同样都可以表示多的概念。如周公“一饭三吐哺”,不是说一顿饭就停下三次,而是表示多次;我们说“三思而后行”也不是说只思考三次,而是思考多次。人常说“九泉之下”表示在地下深处,但也有人说“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也表示在地下深处。
“三”是成数,古人很崇拜“三”这个数,所以很多概念都是三分,如儒家讲“三教”即忠、敬、文,又将“三教”与“三才”相联系,说“忠法人,敬法地,文法天”。传统上的经典人物也常列三尊,如儒家讲“三皇”,为传说中上古的君王伏義、神农、燧人;而早期最高官职有三公,即司马、司徒和司空。道教的祖师有三清,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而佛教讲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相应有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和未来佛(弥勒佛)。
较之于“一”的笼统,“二”的两极,“三”不仅能容纳更复杂的对立,而且可以往复循环了。这样“一”“二”“三”就足以化成万物,表达其间的逻辑关系,象征辽阔的大千世界了。
(摘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汉字的故事(典藏版)》)
数字本是最客观的事实,但一些数字会因为其特殊性而被赋予哲学和文化上的表达,有了更多的意义和色彩。在汉字里,这样的数字主要就是“一”“二”“三”了。
“一”“二”“三”作为自然数中最小的三个,其造字方式显而易见。大于三的数,再通过这样的线表示就有些麻烦,“四”字原本也有个异体的写法“亖”,后来废止不用。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几句话可以说是“一”“二”“三”在中国传统中所具有的文化意义的纲领。
“一”是《说文》中的第一个字,不光因为其字形极简,可以作为全书以形系联的开端,更因为其文化上的含义。许慎说:“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这可以说是对“一”的至高的评价。
许慎所说“道立于一”与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从字面上来看是有区别的。“道立于一”中的“一”未必来自道,但与道相合,做了道的载体;“道生一”中的“一”虽来自道,但未必与道一体。不过,这种字面上的分别古人似乎并不在意。关于“一”与道的关系古人还有多种阐发,如把道与“一”等同的说法:“一者,道也”;也有把“一”看作道的根基的说法:“一者,道之本”。
“一”是最基本的自然数,会令人联想到起始、本源的概念,所以我们会说“一开始”“一早”;“一”是最小的自然数,不能再分,会令人联想到全体的概念,所以我们会说“一起”“一共”。而“一”的这些含义正与道相合。因为道是本始的,是全体的,是混沌的,所以这个“一”也就成了道的代言。
“一”在客观数量上是极微小的,但做了道的代言,“一”就成了极宏大的,万事万物都包含在这个“一”当中了。看似矛盾的极微小与极宏大,能并存于“一”字之中,只因我们观察和阐述的出发点不同。
“一”是全体的,分开了就变成了“二”,所以老子说“一生二”。《说文》中对“二”的解释是:“地之数也。”为什么说“二”是地之数呢?因为古人把天地称为“两仪”,数字上则与“一”“二”相对应。“一”是天之数,“二”是地之数。天为阳,地为阴,所以“一”是阳之数,“二”是阴之数。(古人也说奇数都是阳数,偶数都是阴数。)
“一”对应道,又对应天,又生出“二”,看起来“二”似乎远不及“一”重要,其实不然。有了“二”,才有了对立,才有上下、前后、左右、正反、阴阳等相互依存的两极,才有了八卦,才有了“庄生晓梦迷蝴蝶”,才有了辩证法,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一”有个常用义“专一”,“二”也有不专一的意义,就是“三心二意”的“二”了。这个“不专一”的意义在早期常写作“贰”,是的,也是我们记账时用的大写数字。正如“壹”专门表示“专一”一样,这个“贰”也专门表示不专一。我们熟悉的《左传》 首篇“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里,郑伯的弟弟共叔段居京城后,又“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郑国西、北部边境地带的人既要受郑伯管辖,又要听命于共叔段,就是产生了两属的情况,所以用“贰”字。
“三”字,在《说文》中的解释是:“天地人之道也。”这又是从何说起呢?前面我们说了,天地为“两仪”,如果再加上人,就成了“三才”。天、地生人,一并二为三,“一”是天之数,“二”是地之数,“三”就是人之数了。这看起来似乎没完没了了,你要问了,是不是还有“四某”“五某”“六某”什么的?没了,到“三”算告一段落,因为“三”是成数,“三”就能生万物了。
古人又说:“三者数之小终。”这与“成数”的说法大体是一个意思,只不过是相对于“九”来说的,古人认为九是“数之极”。虽然“九”比“三”大,但“三”与“九”同样都可以表示多的概念。如周公“一饭三吐哺”,不是说一顿饭就停下三次,而是表示多次;我们说“三思而后行”也不是说只思考三次,而是思考多次。人常说“九泉之下”表示在地下深处,但也有人说“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也表示在地下深处。
“三”是成数,古人很崇拜“三”这个数,所以很多概念都是三分,如儒家讲“三教”即忠、敬、文,又将“三教”与“三才”相联系,说“忠法人,敬法地,文法天”。传统上的经典人物也常列三尊,如儒家讲“三皇”,为传说中上古的君王伏義、神农、燧人;而早期最高官职有三公,即司马、司徒和司空。道教的祖师有三清,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而佛教讲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相应有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和未来佛(弥勒佛)。
较之于“一”的笼统,“二”的两极,“三”不仅能容纳更复杂的对立,而且可以往复循环了。这样“一”“二”“三”就足以化成万物,表达其间的逻辑关系,象征辽阔的大千世界了。
(摘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汉字的故事(典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