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修订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全面贯彻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严格遵循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的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关注学生的社会生活,
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在生活、情感和精神上对成人都有很强的依赖性,但他们的体验、感受和思想完全属于他们自己。只有充分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社会中﹑生活中和亲身经历中感悟、体验,才能加深学习的效果。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程的性质皆定位在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并将其作为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为目标,“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社会活动与关系、人文文化与规范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为学生成长为积极参与现代社会生活、推进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品德与社会课程则重点让学生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让教学内容始于课堂又不局限于课堂,融入社会生活。
新课标遵循了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内容和形式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落实新课标,一定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关注学生的渐进发展,
遵循了教育教学规律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都严格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育规律来修订内容。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了基础。品德与社会课程用了“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要求某些教学内容如在后续年段重复出现,必须提高要求、螺旋上升。在具体实施中,要通过品德与生活课程帮助入学儿童适应学校的环境,着重让他们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帮助学生品尝学习的快乐,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三、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坚持了以人为本
人的成長不是简单地通过外在作用塑造和训练的,而是在自身与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中逐渐生成和提升的,主体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已从以本为本走向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本的课堂文化,通过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道德学习的潜能。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在这三种角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都是不可动摇的。
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要把学生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
四、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体现了素质教育要求
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独特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导致了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新课标充分重视了这种个性差异和认知差异。《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二者都强调“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在具体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多元评价,培养个性人才,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总的说来,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新课标就是通过营造一个与学生生活本身一致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高度综合的课程形态,来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不仅符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也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贯彻落实好小学德育新课标就要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将道德教育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这是今后德育课堂和德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同时,新课标的贯彻实施必须以教学活动的改革为支撑,必须以德育活动的创新为条件。四平市教育局通过积极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德育模式——“经历教育”。“经历教育”就是通过有计划的主体经历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做德育的主体、活动的主角,在教育活动和实践中获得各种经历,通过利用课堂主阵地、抓日常生活细节、设计大型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教育活动和社会生活中获得各种经历,从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追求成功、学会发展。用一个公式来表达就是:经历教育=主动发展+理想志向+角色互动+体验感悟+智能开发,这与新课标的理念高度契合。
一是将日常生活与“经历教育”结合。就是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基础,实施“经历教育”。充分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资源,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历作为成长进步的资源加以开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行为习惯等确定一个教育主题,每月召开“我的多彩经历总结会”,让学生把生活体验与收获写成文章或“每月一记”,作为人生经历、精神财富保留和积累起来。
二是将大型集体活动与“经历教育”结合。通过开展大型集体活动,实施“经历教育”。把学校运动会、艺术节、大型劳动等大型集体活动设计成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有递进层次,激励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经历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获得经历,在经历中体验和感悟,形成良好的品德。
三是将课堂教学与“经历教育”结合。以课堂为主阵地,实施“经历教育”。开发编写地方德育教材《经历教育活动指导》,并列入教学计划;同时,充分利用德育渗透课开展“经历教育”,把“经历教育”思想引进学科教学,使之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问题等形式的探究,成为学科教学的主人,让学生的学习经历同课外的生活经历、思想经历相结合,同步实现体验。
四是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经历教育”相结合。校园文化是实施“经历教育”的重要资源。学校从办学理念、校歌、校训到校风、学风、班风,从校园的美化、绿化到墙壁、橱窗、荣誉室等,都要创设不同的经历环境,形成校园“处处是文化,事事皆育人”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唱校歌、记校训、明班规,使学生在体验校园文化中提高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落实新课标,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有更多更有效的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去开拓、去创新。
责任编辑/闫益佳
一、关注学生的社会生活,
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在生活、情感和精神上对成人都有很强的依赖性,但他们的体验、感受和思想完全属于他们自己。只有充分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社会中﹑生活中和亲身经历中感悟、体验,才能加深学习的效果。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程的性质皆定位在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并将其作为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为目标,“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社会活动与关系、人文文化与规范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为学生成长为积极参与现代社会生活、推进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品德与社会课程则重点让学生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让教学内容始于课堂又不局限于课堂,融入社会生活。
新课标遵循了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内容和形式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落实新课标,一定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关注学生的渐进发展,
遵循了教育教学规律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都严格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育规律来修订内容。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了基础。品德与社会课程用了“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要求某些教学内容如在后续年段重复出现,必须提高要求、螺旋上升。在具体实施中,要通过品德与生活课程帮助入学儿童适应学校的环境,着重让他们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帮助学生品尝学习的快乐,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三、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坚持了以人为本
人的成長不是简单地通过外在作用塑造和训练的,而是在自身与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中逐渐生成和提升的,主体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已从以本为本走向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本的课堂文化,通过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道德学习的潜能。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在这三种角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都是不可动摇的。
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要把学生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
四、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体现了素质教育要求
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独特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导致了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新课标充分重视了这种个性差异和认知差异。《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二者都强调“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在具体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多元评价,培养个性人才,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总的说来,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新课标就是通过营造一个与学生生活本身一致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高度综合的课程形态,来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不仅符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也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贯彻落实好小学德育新课标就要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将道德教育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这是今后德育课堂和德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同时,新课标的贯彻实施必须以教学活动的改革为支撑,必须以德育活动的创新为条件。四平市教育局通过积极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德育模式——“经历教育”。“经历教育”就是通过有计划的主体经历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做德育的主体、活动的主角,在教育活动和实践中获得各种经历,通过利用课堂主阵地、抓日常生活细节、设计大型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教育活动和社会生活中获得各种经历,从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追求成功、学会发展。用一个公式来表达就是:经历教育=主动发展+理想志向+角色互动+体验感悟+智能开发,这与新课标的理念高度契合。
一是将日常生活与“经历教育”结合。就是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基础,实施“经历教育”。充分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资源,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历作为成长进步的资源加以开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行为习惯等确定一个教育主题,每月召开“我的多彩经历总结会”,让学生把生活体验与收获写成文章或“每月一记”,作为人生经历、精神财富保留和积累起来。
二是将大型集体活动与“经历教育”结合。通过开展大型集体活动,实施“经历教育”。把学校运动会、艺术节、大型劳动等大型集体活动设计成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有递进层次,激励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经历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获得经历,在经历中体验和感悟,形成良好的品德。
三是将课堂教学与“经历教育”结合。以课堂为主阵地,实施“经历教育”。开发编写地方德育教材《经历教育活动指导》,并列入教学计划;同时,充分利用德育渗透课开展“经历教育”,把“经历教育”思想引进学科教学,使之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问题等形式的探究,成为学科教学的主人,让学生的学习经历同课外的生活经历、思想经历相结合,同步实现体验。
四是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经历教育”相结合。校园文化是实施“经历教育”的重要资源。学校从办学理念、校歌、校训到校风、学风、班风,从校园的美化、绿化到墙壁、橱窗、荣誉室等,都要创设不同的经历环境,形成校园“处处是文化,事事皆育人”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唱校歌、记校训、明班规,使学生在体验校园文化中提高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落实新课标,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有更多更有效的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去开拓、去创新。
责任编辑/闫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