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数学教学非常重视计算能力。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农村偏远山区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不高,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的进一步学习。因此,如何抓好计算教学,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当前教师思考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将从提高计算能力的策略出发,提出培养计算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00
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小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和计算方法。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偏远农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甚至出现倒退的趋势: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减慢。造成这一系列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值得教师们去认真地反省和思考。
一、乘法口诀,“倒背如流”
九九乘法口诀表,是每个刚入学的小学生都要学习的,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内容。熟练的掌握乘法口诀,可以加快学生的口算速度。“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三八二十四……四九三十六……七七四十九……九九八十一”,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当被问:“五乘七得多少?”学生马上就能回答:“三十五”,可是如果反过来问:“七乘五得多少?”,学生会先把七乘五调换过来,变成自己习惯的形式,然后才能回答出来。这样就增加的学生的反应时间,降低了回答速度。这就相当于,同样的问题,换一种方式问,就反应不过来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乘法口诀表的每组数字,前后调换,让学生背诵,如:七五三十五,四三一十二,六四二十四,九三二十七等等。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以这种方式做“接龙游戏”,看谁的反应速度快,回答的准确。这样便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乘法口诀的记忆,锻炼了学生的反应速度,为进一步学好“口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趣味教学,拓展思维
小学数学的学习,主要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所以,针对大部分小学生,重点不是难度,而是熟练度。正所谓熟能生巧,任何计算技巧,都是在熟练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巧妙的教学设计,不但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问题:移动一根火柴棍,使上面的等式成立。
按照正常的思路,6加9,显然不等于5。那么怎样通过移动火柴棍让等式成立呢?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火柴棍摆放的特点出发,帮助学生總结规律,进而让学生自己寻找解题技巧。如数字9都能变成哪些数字,3?6?0?;数字5都能变成哪些数字,6?3?2?;数字0能变成什么,8?等等。使学生掌握通过增加或减少火柴棍的数量让一个数字变成另外一个数字的技巧,然后在从具体问题出发,找到答案使等式成立。
通过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灵活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结合生活,创设情境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关键是能够善于发现。平时生活中:去市场买菜,到饭店吃饭,都会应用到计算。但是很多学生在课堂学习完,并未能很好地应用到生活中,学习的知识和生活中实践相互脱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把计算和生活联系起来。
通过设计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场景,让学生深刻地体验到数学计算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计算的兴趣。如教师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时,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具体图片,引导学生重现生活的场景:有12个鸭笼,每个笼里有28只鸭子,请同学们算出所有鸭笼一共有几只鸭子。这时候教师可以教学生使用估算法,把12看成是10,10乘以28等于280,这样就变成一个简单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了,方便了学生计算。但是题目给的是12个鸭笼,所有还要用2乘以28,然后把两次计算的结果相加,就得到正确答案了,2乘以28亦可以看成是两个28相加。将一道较为复杂的计算题,通过估算和拆分变成较为简单的两部分,从而加快了学生计算的速度,提高了效率。课堂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研讨,看看还有没有更快的解题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在计算方面水平的提升,需要教师从多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理解计算。整体提升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需要教师不断地努力、探索、尝试、总结,在让学生养成良好解题习惯的同时,通过不断的练习,积极地寻找解题方法,丰富解题思路,拓展数学思维,掌握解决各类问题的有效手段,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提高偏远农村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为将来学习更深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汤滚波.关于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06):66.
[2]李莉.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的计算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07):212.
关键词:农村小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00
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小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和计算方法。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偏远农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甚至出现倒退的趋势: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减慢。造成这一系列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值得教师们去认真地反省和思考。
一、乘法口诀,“倒背如流”
九九乘法口诀表,是每个刚入学的小学生都要学习的,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内容。熟练的掌握乘法口诀,可以加快学生的口算速度。“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三八二十四……四九三十六……七七四十九……九九八十一”,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当被问:“五乘七得多少?”学生马上就能回答:“三十五”,可是如果反过来问:“七乘五得多少?”,学生会先把七乘五调换过来,变成自己习惯的形式,然后才能回答出来。这样就增加的学生的反应时间,降低了回答速度。这就相当于,同样的问题,换一种方式问,就反应不过来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乘法口诀表的每组数字,前后调换,让学生背诵,如:七五三十五,四三一十二,六四二十四,九三二十七等等。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以这种方式做“接龙游戏”,看谁的反应速度快,回答的准确。这样便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乘法口诀的记忆,锻炼了学生的反应速度,为进一步学好“口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趣味教学,拓展思维
小学数学的学习,主要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所以,针对大部分小学生,重点不是难度,而是熟练度。正所谓熟能生巧,任何计算技巧,都是在熟练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巧妙的教学设计,不但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问题:移动一根火柴棍,使上面的等式成立。
按照正常的思路,6加9,显然不等于5。那么怎样通过移动火柴棍让等式成立呢?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火柴棍摆放的特点出发,帮助学生總结规律,进而让学生自己寻找解题技巧。如数字9都能变成哪些数字,3?6?0?;数字5都能变成哪些数字,6?3?2?;数字0能变成什么,8?等等。使学生掌握通过增加或减少火柴棍的数量让一个数字变成另外一个数字的技巧,然后在从具体问题出发,找到答案使等式成立。
通过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灵活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结合生活,创设情境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关键是能够善于发现。平时生活中:去市场买菜,到饭店吃饭,都会应用到计算。但是很多学生在课堂学习完,并未能很好地应用到生活中,学习的知识和生活中实践相互脱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把计算和生活联系起来。
通过设计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场景,让学生深刻地体验到数学计算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计算的兴趣。如教师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时,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具体图片,引导学生重现生活的场景:有12个鸭笼,每个笼里有28只鸭子,请同学们算出所有鸭笼一共有几只鸭子。这时候教师可以教学生使用估算法,把12看成是10,10乘以28等于280,这样就变成一个简单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了,方便了学生计算。但是题目给的是12个鸭笼,所有还要用2乘以28,然后把两次计算的结果相加,就得到正确答案了,2乘以28亦可以看成是两个28相加。将一道较为复杂的计算题,通过估算和拆分变成较为简单的两部分,从而加快了学生计算的速度,提高了效率。课堂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研讨,看看还有没有更快的解题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在计算方面水平的提升,需要教师从多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理解计算。整体提升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需要教师不断地努力、探索、尝试、总结,在让学生养成良好解题习惯的同时,通过不断的练习,积极地寻找解题方法,丰富解题思路,拓展数学思维,掌握解决各类问题的有效手段,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提高偏远农村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为将来学习更深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汤滚波.关于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06):66.
[2]李莉.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的计算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07):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