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点燃我国走向深蓝的创新引擎

来源 :创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gt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载着海参、海星、海百合等海底样品,“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6684米的雅浦海沟深渊区回到海面,之后被回收至甲板。这是“蛟龙”号近日进行的中国大洋第38航次第三航段最后一潜(总第152次),也是为长达5年的试验性应用画上圆满句号的“收官之作”。
  2012年,“蛟龍”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至7062米海底,刷新了作业型载人潜水器的世界纪录。由于当时潜水器常态化业务运行的条件仍不完备,作为业主的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计划用5年的时间开展“蛟龙”号试验性应用,完成其从海试向常态化业务运行的过渡。
  “试验性应用阶段主要是为了培养专业化的业务支撑队伍,建立全国开放共享机制,提高它的作业效能。”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刘峰也希望科学家能借助“蛟龙”号,提出国际前沿性的科学命题。
  开展试验性应用航次以来,“蛟龙”号更像是一辆深海出租车,搭载经过培训的科学家等“乘客”下潜到海洋深处,开展现场调查和科学研究。
  2013年,“蛟龙”号执行了20次下潜作业,参与下潜的科学家、国家海洋局海洋二所王春生总结说,该航次获得的海底巨型底栖生物的样品数量超过了过去我国20年所获样品的总和,且质量更佳。
  40年前海底热液活动被发现,受装备条件限制,我国在海底热液方面的研究严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2007年,我国发现龙旂热液区,由于没有潜水器,一直没有获得该区热液样品。2014年底至2015年初,借助“蛟龙”号,我国科学家主导了该区首次海底热液考察工作。尽管获得的热液样品数量有限,但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周怀阳教授课题组通过对样品的细致分析和研究,还是获得一些基本认识。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地球科学著名杂志《深海研究》。这是国际上第一篇有关西南印度洋热液区海底热液流体化学方面的文章,也是我国依靠“蛟龙”号取样并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有关海底热液流体化学研究的文章,被认为是“蛟龙”号自2013年开展试验性应用以来取得的突破性科学成果。
  5年里,“蛟龙”号获得科技部973计划、中科院战略性B类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资源勘探计划、环境调查计划等支持,下潜足迹遍布中国南海、东太平洋、西太平洋、西南印度洋、西北印度洋、马里亚纳海沟、雅浦海沟等7大海区,作业地形包括海山、冷泉、热液、洋中脊、海沟、海盆等典型海底地形区域,特别是在马里亚纳海沟和雅浦海沟下潜作业中,发挥了全球领先的深度技术优势,为我国抢占国际深渊科学研究前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蛟龙’号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刘峰认为。
  中国大洋第38航次第二三航段总指挥邬长斌认为,通过152个潜次的历练,我国建立了一支职业化的潜航员和技术保障人员队伍,探索了载人深潜业务化运行的机制,为“蛟龙”号业务化运行奠定了基本条件。
  在我国“十三五”规划中,“蛟龙探海”是165个重大工程之一,也是海洋领域的四个重大工程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此“蛟龙”非彼“蛟龙”,是更全面的指代。
  “工程覆盖我国深海大洋事业的各个领域,是全面规划我国深海大洋事业的顶层设计。”刘峰说,“‘三龙’将会变成‘七龙’,从已有的‘蛟龙’‘潜龙’‘海龙’,发展到深海钻探的‘深龙’、深海开发的‘鲲龙’、海洋数据进行云计算的‘云龙’以及在海面进行支撑的‘龙宫’。”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其他文献
甘蓝又称大头菜、卷心菜、甘蓝、洋白菜,属十字科苔属能形成叶球的草本植物。甘蓝为浅根系蔬菜,根系呈圆锥形,茎呈短缩状态的营养茎。叶片为绿色或紫红色,椭圆形,叶面光滑,褶
本文对新旧塑料食品接触材料与制品标准的差异进行了比较,描述了新旧标准对总迁移量、特定迁移量和残留量的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的变化,指出了新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产品标
春玉米种植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和内蒙古的全部,山西的大部分,河北、陕西和甘肃的一部分,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之一。属寒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带,冬季低温干燥,全年
事业单位的党建档案管理工作是党建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质高效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促进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本文就从党建工作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分析目前工作中
音乐教学是幼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文章根据幼师生在音乐教学能力上存在的不足,认为应从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能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达力、学生对音乐的实践能
作为一名科学研究人员,“有趣”是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  因为有趣,他选择了生命科学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因为有趣,他花费8年时间“打磨”一篇论文;因为有趣,他把看似废物的尿液变成了传说中的“不老泉”……  裴端卿,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再生细胞生物学分会会长。  在外界看来,他是首届国家中长期规划“干细胞研究”计划专家组召集人,承担着为中国在该领域实现突破的重
上一期“经验交流”栏目中《X86服务器虚拟化的三种技术》一文为毛文波博士探讨“X86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第一讲的内容,其中最后一段提到:Intel的VT(Virtual Technology)和AMD-V(AM
图像是生物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文字无法替代的直观、形象等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新教材更是图文并茂,各种各样的图像使新教材内容显得生动丰富、多姿多彩。那么,在生物课堂上如何巧用图像,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案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  一、以图开路,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对一节课的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初中学生自制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太集中,一幅
目的评价颅内微小病变锁孔手术中神经导航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在神经导航引导下采用锁孔入路处理颅内微小病变(直径≤3 cm)30例(导航组),与同时期采用单纯显微手术治疗的25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电钢琴的引入和巧妙运用,对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