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载着海参、海星、海百合等海底样品,“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6684米的雅浦海沟深渊区回到海面,之后被回收至甲板。这是“蛟龙”号近日进行的中国大洋第38航次第三航段最后一潜(总第152次),也是为长达5年的试验性应用画上圆满句号的“收官之作”。
2012年,“蛟龍”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至7062米海底,刷新了作业型载人潜水器的世界纪录。由于当时潜水器常态化业务运行的条件仍不完备,作为业主的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计划用5年的时间开展“蛟龙”号试验性应用,完成其从海试向常态化业务运行的过渡。
“试验性应用阶段主要是为了培养专业化的业务支撑队伍,建立全国开放共享机制,提高它的作业效能。”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刘峰也希望科学家能借助“蛟龙”号,提出国际前沿性的科学命题。
开展试验性应用航次以来,“蛟龙”号更像是一辆深海出租车,搭载经过培训的科学家等“乘客”下潜到海洋深处,开展现场调查和科学研究。
2013年,“蛟龙”号执行了20次下潜作业,参与下潜的科学家、国家海洋局海洋二所王春生总结说,该航次获得的海底巨型底栖生物的样品数量超过了过去我国20年所获样品的总和,且质量更佳。
40年前海底热液活动被发现,受装备条件限制,我国在海底热液方面的研究严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2007年,我国发现龙旂热液区,由于没有潜水器,一直没有获得该区热液样品。2014年底至2015年初,借助“蛟龙”号,我国科学家主导了该区首次海底热液考察工作。尽管获得的热液样品数量有限,但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周怀阳教授课题组通过对样品的细致分析和研究,还是获得一些基本认识。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地球科学著名杂志《深海研究》。这是国际上第一篇有关西南印度洋热液区海底热液流体化学方面的文章,也是我国依靠“蛟龙”号取样并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有关海底热液流体化学研究的文章,被认为是“蛟龙”号自2013年开展试验性应用以来取得的突破性科学成果。
5年里,“蛟龙”号获得科技部973计划、中科院战略性B类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资源勘探计划、环境调查计划等支持,下潜足迹遍布中国南海、东太平洋、西太平洋、西南印度洋、西北印度洋、马里亚纳海沟、雅浦海沟等7大海区,作业地形包括海山、冷泉、热液、洋中脊、海沟、海盆等典型海底地形区域,特别是在马里亚纳海沟和雅浦海沟下潜作业中,发挥了全球领先的深度技术优势,为我国抢占国际深渊科学研究前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蛟龙’号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刘峰认为。
中国大洋第38航次第二三航段总指挥邬长斌认为,通过152个潜次的历练,我国建立了一支职业化的潜航员和技术保障人员队伍,探索了载人深潜业务化运行的机制,为“蛟龙”号业务化运行奠定了基本条件。
在我国“十三五”规划中,“蛟龙探海”是165个重大工程之一,也是海洋领域的四个重大工程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此“蛟龙”非彼“蛟龙”,是更全面的指代。
“工程覆盖我国深海大洋事业的各个领域,是全面规划我国深海大洋事业的顶层设计。”刘峰说,“‘三龙’将会变成‘七龙’,从已有的‘蛟龙’‘潜龙’‘海龙’,发展到深海钻探的‘深龙’、深海开发的‘鲲龙’、海洋数据进行云计算的‘云龙’以及在海面进行支撑的‘龙宫’。”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2012年,“蛟龍”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至7062米海底,刷新了作业型载人潜水器的世界纪录。由于当时潜水器常态化业务运行的条件仍不完备,作为业主的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计划用5年的时间开展“蛟龙”号试验性应用,完成其从海试向常态化业务运行的过渡。
“试验性应用阶段主要是为了培养专业化的业务支撑队伍,建立全国开放共享机制,提高它的作业效能。”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刘峰也希望科学家能借助“蛟龙”号,提出国际前沿性的科学命题。
开展试验性应用航次以来,“蛟龙”号更像是一辆深海出租车,搭载经过培训的科学家等“乘客”下潜到海洋深处,开展现场调查和科学研究。
2013年,“蛟龙”号执行了20次下潜作业,参与下潜的科学家、国家海洋局海洋二所王春生总结说,该航次获得的海底巨型底栖生物的样品数量超过了过去我国20年所获样品的总和,且质量更佳。
40年前海底热液活动被发现,受装备条件限制,我国在海底热液方面的研究严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2007年,我国发现龙旂热液区,由于没有潜水器,一直没有获得该区热液样品。2014年底至2015年初,借助“蛟龙”号,我国科学家主导了该区首次海底热液考察工作。尽管获得的热液样品数量有限,但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周怀阳教授课题组通过对样品的细致分析和研究,还是获得一些基本认识。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地球科学著名杂志《深海研究》。这是国际上第一篇有关西南印度洋热液区海底热液流体化学方面的文章,也是我国依靠“蛟龙”号取样并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有关海底热液流体化学研究的文章,被认为是“蛟龙”号自2013年开展试验性应用以来取得的突破性科学成果。
5年里,“蛟龙”号获得科技部973计划、中科院战略性B类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资源勘探计划、环境调查计划等支持,下潜足迹遍布中国南海、东太平洋、西太平洋、西南印度洋、西北印度洋、马里亚纳海沟、雅浦海沟等7大海区,作业地形包括海山、冷泉、热液、洋中脊、海沟、海盆等典型海底地形区域,特别是在马里亚纳海沟和雅浦海沟下潜作业中,发挥了全球领先的深度技术优势,为我国抢占国际深渊科学研究前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蛟龙’号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刘峰认为。
中国大洋第38航次第二三航段总指挥邬长斌认为,通过152个潜次的历练,我国建立了一支职业化的潜航员和技术保障人员队伍,探索了载人深潜业务化运行的机制,为“蛟龙”号业务化运行奠定了基本条件。
在我国“十三五”规划中,“蛟龙探海”是165个重大工程之一,也是海洋领域的四个重大工程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此“蛟龙”非彼“蛟龙”,是更全面的指代。
“工程覆盖我国深海大洋事业的各个领域,是全面规划我国深海大洋事业的顶层设计。”刘峰说,“‘三龙’将会变成‘七龙’,从已有的‘蛟龙’‘潜龙’‘海龙’,发展到深海钻探的‘深龙’、深海开发的‘鲲龙’、海洋数据进行云计算的‘云龙’以及在海面进行支撑的‘龙宫’。”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