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创作还是传播的过程,书法艺术中都体现出了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在艺术上,书法强调审美意境和艺术情境的和谐统一;在文化上,书法艺术中表现出了文化的多重内涵。
一、中国书法概述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书法》一书作为系统论述书法艺术的先驱,将书法艺术从中国传播到欧洲。在该书中,作者对于书法的起源、创作技巧以及流派风格等都作了比较完整的概述。中国书法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符号,在我国传统文化的输出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9年,我国书法被正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我国的书法艺术不仅代表着书法家们在书法上的造诣,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中国书法的文化内涵
运笔技巧、书写规范以及临摹水平都对书法创作具有重要影响,但这些并非是决定书法水平的决定因素。书法艺术真正的价值与意义并非体现在“写”之上,而是表现在书写背后的文化内涵中。书写仅仅是书法创作的基本功,它只是书法艺术的外在形式,而要真正使之成为艺术,还需要提升书写的内在价值——文化内涵。书法艺术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书法蕴含着历史时代的变更
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书法,书法的创作与产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以及物质状况的影响。因此,历代书法作品风格的变迁以及汉字字体的演变,实质上代表着特定历史年代的时代精神。
甲骨文产生于殷商时期,其字整体偏长,笔画均匀对称,浑圆整齐,呈现出了一种沉着稳重、秀丽古朴的风格,表现出了中国文化在初露头角时的神秘感;隶书线条流畅悠扬,笔画浑厚庄重,体现了汉民族雄浑开放、深沉洒脱的民风;唐代的贞观、开元盛世更是使其热烈、自由、开放、明朗的时代精神融入到了豪放壮丽、气势恢宏的书法创作中;宋代书法家将哀国运之兴衰的沉痛之情融入了书法创作中,形成了跌宕纵横、痛快淋漓的书法风格,将一腔气郁发于笔端。因此,不同时期的书法艺术作品都有不同的艺术特点。
(二)书法体现传统文化的哲学意蕴
中国书法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就是因为其中蕴含着具有中国文化印记的哲学内涵,最为典型的就是“刚柔并济、阴阳互生”的哲学理念,而这些独特的哲学思想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可以说深受这些哲学观念的影响。正因如此,中国书法才能够呈现出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共生共存的独特风貌。阳刚之美主要表现苍劲刚猛的筋骨,以颜筋柳骨为代表,而阴柔之美则表现在温婉可人的柔笔,他们在书法创作中演绎了刚柔并济、阴阳互生的哲学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也在书法中得到了体现。中国历来推崇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一点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中,贯穿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书法创作同样也追求整体意境上的和谐统一,而这种和谐统一单单通过简单的线条、结构均匀排布是无法实现的,只有整体上线条错落有致,笔画色调浓淡协调,字形虚实平衡,字体与周边整体上呈现出和谐统一的局面才能呈现出“和谐美”。由此可见,“天人合一”的哲学意蕴真正地融入到了书法创作中。不仅如此,书法艺术作为书法家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可以为人在忙碌中增添一丝恬适,烦躁时带来一些宁静,体现了安时处顺的精神境界。
(三)书法强调崇高的道德品质追求
中国书法在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更表现出书法创作者高尚的人生追求与精神品质。颜真卿的行书作品《祭侄文稿》流芳百世,不仅仅是因为其令人折服的运笔技巧,更能打动人心的是其中所蕴含的精神特质。在作品中,颜真卿并非只抒发自己的一己之思,还表现了在国家兴亡之时,直面苦难的果敢忠诚,在他的笔墨挥洒间,流淌的是作者的一腔热血与激情,令人对其运笔技巧赏心悦目之余,也能感受到这令人震撼的激情。
诸葛亮的《出师表》之所以能够遗世千年,不仅因为其审美價值,其中所蕴含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烈气节更是其打动人心的重要原因,这些作品在一笔一画中蕴含着作者的高洁品质,因此使得其能够在书法艺术中备受推崇,成为深受后世喜爱的书法作品。典型的反面案例就是秦桧、蔡京等人的作品,即使他们的书法作品同样有着可圈可点之处,其作品也曾受人追捧,但由于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中国历史上遗臭万年,导致其书法作品也被人弃如敝履。
可见,书法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运笔技巧上,还与其文化内涵不可分割,正是有了文化底蕴的支撑,才使得书法能够在历史的洪流中源远流长。
三、书法的审美要素
书法的审美要素一般有笔法、结构和章法、排布、纸张等几个方面。
在进行书法艺术创作时,书写者往往运用侧、勒、努、掠、啄等八种笔法进行书写,这八种笔法也被称为“永字八法”,从本质上看,都可归纳为“点”与“线”的活动。
书法的结构和章法是书法审美要素中的重要部分。书法不仅有书写规律和法则,还有着独特的语言意义。书法中结构与章法的巧妙运用依靠的是书写者娴熟的技巧与高超的审美水平,在书法艺术作品中,结构与章法运用表现得越好,就越能体现出作品的意境。
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有好的笔墨排布。“计白当黑”是清代邓石如论书法艺术美的创造法则之一,其通过留白艺术,使纸、墨之间相互衬托,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纸为“白”,墨为“黑”,白纸配合着干枯、浓淡、燥润等不同程度的笔墨,体现出书法艺术的酣畅淋漓之感,也表现出书法艺术中所讲究的血肉与筋骨。
书法中的纸张不仅有记录文字的作用,还有联系笔墨的作用。合适的纸张与笔墨之间相互结合,能够发挥出更好的艺术效果。装帧为的是延长书法作品的保存时间,在书法艺术中起着衬托、辅助的作用。
书写者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将书法的各审美要素和谐、融为一体地表现出来,将不失为一件好的书法作品。
书法是极具美感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能陶冶性情,提高人的审美。而欣赏书法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与创作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感受我国书法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意蕴。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一、中国书法概述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书法》一书作为系统论述书法艺术的先驱,将书法艺术从中国传播到欧洲。在该书中,作者对于书法的起源、创作技巧以及流派风格等都作了比较完整的概述。中国书法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符号,在我国传统文化的输出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9年,我国书法被正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我国的书法艺术不仅代表着书法家们在书法上的造诣,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中国书法的文化内涵
运笔技巧、书写规范以及临摹水平都对书法创作具有重要影响,但这些并非是决定书法水平的决定因素。书法艺术真正的价值与意义并非体现在“写”之上,而是表现在书写背后的文化内涵中。书写仅仅是书法创作的基本功,它只是书法艺术的外在形式,而要真正使之成为艺术,还需要提升书写的内在价值——文化内涵。书法艺术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书法蕴含着历史时代的变更
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书法,书法的创作与产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以及物质状况的影响。因此,历代书法作品风格的变迁以及汉字字体的演变,实质上代表着特定历史年代的时代精神。
甲骨文产生于殷商时期,其字整体偏长,笔画均匀对称,浑圆整齐,呈现出了一种沉着稳重、秀丽古朴的风格,表现出了中国文化在初露头角时的神秘感;隶书线条流畅悠扬,笔画浑厚庄重,体现了汉民族雄浑开放、深沉洒脱的民风;唐代的贞观、开元盛世更是使其热烈、自由、开放、明朗的时代精神融入到了豪放壮丽、气势恢宏的书法创作中;宋代书法家将哀国运之兴衰的沉痛之情融入了书法创作中,形成了跌宕纵横、痛快淋漓的书法风格,将一腔气郁发于笔端。因此,不同时期的书法艺术作品都有不同的艺术特点。
(二)书法体现传统文化的哲学意蕴
中国书法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就是因为其中蕴含着具有中国文化印记的哲学内涵,最为典型的就是“刚柔并济、阴阳互生”的哲学理念,而这些独特的哲学思想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可以说深受这些哲学观念的影响。正因如此,中国书法才能够呈现出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共生共存的独特风貌。阳刚之美主要表现苍劲刚猛的筋骨,以颜筋柳骨为代表,而阴柔之美则表现在温婉可人的柔笔,他们在书法创作中演绎了刚柔并济、阴阳互生的哲学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也在书法中得到了体现。中国历来推崇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一点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中,贯穿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书法创作同样也追求整体意境上的和谐统一,而这种和谐统一单单通过简单的线条、结构均匀排布是无法实现的,只有整体上线条错落有致,笔画色调浓淡协调,字形虚实平衡,字体与周边整体上呈现出和谐统一的局面才能呈现出“和谐美”。由此可见,“天人合一”的哲学意蕴真正地融入到了书法创作中。不仅如此,书法艺术作为书法家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可以为人在忙碌中增添一丝恬适,烦躁时带来一些宁静,体现了安时处顺的精神境界。
(三)书法强调崇高的道德品质追求
中国书法在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更表现出书法创作者高尚的人生追求与精神品质。颜真卿的行书作品《祭侄文稿》流芳百世,不仅仅是因为其令人折服的运笔技巧,更能打动人心的是其中所蕴含的精神特质。在作品中,颜真卿并非只抒发自己的一己之思,还表现了在国家兴亡之时,直面苦难的果敢忠诚,在他的笔墨挥洒间,流淌的是作者的一腔热血与激情,令人对其运笔技巧赏心悦目之余,也能感受到这令人震撼的激情。
诸葛亮的《出师表》之所以能够遗世千年,不仅因为其审美價值,其中所蕴含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烈气节更是其打动人心的重要原因,这些作品在一笔一画中蕴含着作者的高洁品质,因此使得其能够在书法艺术中备受推崇,成为深受后世喜爱的书法作品。典型的反面案例就是秦桧、蔡京等人的作品,即使他们的书法作品同样有着可圈可点之处,其作品也曾受人追捧,但由于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中国历史上遗臭万年,导致其书法作品也被人弃如敝履。
可见,书法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运笔技巧上,还与其文化内涵不可分割,正是有了文化底蕴的支撑,才使得书法能够在历史的洪流中源远流长。
三、书法的审美要素
书法的审美要素一般有笔法、结构和章法、排布、纸张等几个方面。
在进行书法艺术创作时,书写者往往运用侧、勒、努、掠、啄等八种笔法进行书写,这八种笔法也被称为“永字八法”,从本质上看,都可归纳为“点”与“线”的活动。
书法的结构和章法是书法审美要素中的重要部分。书法不仅有书写规律和法则,还有着独特的语言意义。书法中结构与章法的巧妙运用依靠的是书写者娴熟的技巧与高超的审美水平,在书法艺术作品中,结构与章法运用表现得越好,就越能体现出作品的意境。
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有好的笔墨排布。“计白当黑”是清代邓石如论书法艺术美的创造法则之一,其通过留白艺术,使纸、墨之间相互衬托,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纸为“白”,墨为“黑”,白纸配合着干枯、浓淡、燥润等不同程度的笔墨,体现出书法艺术的酣畅淋漓之感,也表现出书法艺术中所讲究的血肉与筋骨。
书法中的纸张不仅有记录文字的作用,还有联系笔墨的作用。合适的纸张与笔墨之间相互结合,能够发挥出更好的艺术效果。装帧为的是延长书法作品的保存时间,在书法艺术中起着衬托、辅助的作用。
书写者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将书法的各审美要素和谐、融为一体地表现出来,将不失为一件好的书法作品。
书法是极具美感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能陶冶性情,提高人的审美。而欣赏书法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与创作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感受我国书法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意蕴。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