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柔情似水,坚贞无悔,孝公婆,睦邻里,抚儿育女育桃李,漫漫探亲路,殷殷爱兵情,抵连队,不惧累,洗床褥,缝衣被,心血滴滴付出,心碑渐渐铸就,相夫创之最,四十余年伴君行,佐科技将军林茂光——声震宇内!
对于许少妹这个名字,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她的丈夫林茂光,却是部队中大名鼎鼎的全军英模,“草根将军”、“油罐大王”,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媒体先后报道过他的传奇故事。
许少妹说:“作为女人,我们做的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都是很细小,很琐碎的工作。丈夫在外头干事业,不可能顾及到家里,不能跟他计较太多,因为他也在付出啊,他的工作是为国家,为社会做很大的贡献。我们做不了他们那样的工作,但是在背后默默的支持,是理所当然,也是责无旁贷的。”
嫁给创造奇迹的人
“如果说谁是世界上最能吃苦的人,我们老林应该能算得上了。”提起丈夫林茂光,许少妹的话语中,有骄傲,有敬佩,更有心疼。
林茂光出生贫寒,一岁时得了一场重病,贫穷的父母将他寄养在一位懂些医术的庙里师父那里治病,不曾想到多病的孩子竟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19岁参军,他才穿上人生的第一双鞋;入伍40余载,钻山蹲洞长达28年,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率团队完成的160余项国防建设工程,项项优质;36岁考入大学,45岁开始学计算机,56岁被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成为国防战备施工领域的领军人物。
可是,身为这位英雄人物的妻子,却有着常人不知道的辛苦。当工程兵的41年间,林茂光没回老家过一个大年三十,成家后的前22年里,他和妻子儿女团聚不到两年。
寒暑假时,哪怕相隔千里,许少妹都会尽量带着孩子去探望林茂光。记得1974年,许少妹第一次带着孩子去探亲时,林茂光在湖北某地施工。许少妹和孩子们辗转倒了7次车,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终于到达了丈夫的工作地点。山洞里尖利的噪音,密得让人透不过气的粉尘,只有几分钟,许少妹的脸就被电焊烤掉了一层皮。山洞里不能用起重机等大型机械作业,厚厚的钢板都只能靠人一块块抬进去。看着山洞里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林茂光,许少妹心疼得掉下了眼泪。
探亲的第二天,林茂光从连队搬来缝纫机,把全连战士的破衣服抱到许少妹和孩子们临时住的房子里,要她补衣服。孩子生着病,许少妹把她放在床上,一件一件补衣服。衣服补完了,她又把战士们的被子全都拆了洗。三月的湖北,还是天寒地冻。瘦小的许少妹把孩子捆绑在背上,腾出一双手,手搓累了,就用一双脚踩。就这样,休了21天假,许少妹在工地上忙了21天。
不管是平常的日子,还是过年过节,许少妹已经习惯了独自一个人操持家中的一切。一次,大女儿因为车祸住院昏迷,但是在工地忙碌的林茂光仍然不能去看望女儿。“孩子醒了以后很想爸爸,直哭。但是,他确实是走不开,工程正在紧要关头,他是指挥长,又是工地主要的负责人,这边需要他,那边也需要他,他确实是不能两全,这个时候,只能告诉自己,多理解他,多包容他吧。”
把丈夫当成孩子
许少妹和林茂光是中学同学。初中的时候,许少妹常听同学说起,隔壁班的一个男孩子,每顿午饭就是一块红薯和一块萝卜干,“他人高马大的,又要帮家里干很重的农活,根本吃不饱”。许少妹和其他女同学们就把自己的米饭装在一个大盆里分给他吃。“两三斤米饭,他都能吃完。”许少妹笑呵呵地回忆着。
后来,林茂光去当兵,每周都给许少妹写信,寄照片,一写就是5年。两个人就在一封封信中增加了了解,建立了感情。
1972年,林茂光回来与许少妹结婚。“结婚的时候,新房是用以前关牛的房子布置的,外面堆稻草,里面就放了一张床、一个柜子。床还是他妈妈用过的那张床,柜子也是旧的。在他们家仅住了一星期,老林就回部队了。我也回到了插队的乡下教书。”
多年来,林茂光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先后参与了10多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与许少妹和孩子们一直聚少离多。
1982年,分居10年后,许少妹终于可以带着孩子随军了。部队发调令到了县教育局,教育局当时舍不得放她走,压了一年。1983年正月初六,许少妹举家喜气洋洋地搬到了湖北某部留守处。从温暖如春的福建来到湖北,她们身上没有棉衣,母子4人冻得直发抖。与此同时,林茂光却接到工地电报,要他立即返回。“我一听,脚都软了。我说‘老林啊,我们好不容易跟你团聚,你怎么又走了呀!’”
当林茂光在大山深处为国防工程没日没夜地拼搏时,许少妹也在留守处过起了“打仗”一般的生活: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来,给孩子们弄早饭。学校7点钟就开始早读,许少妹有时连饭都来不及吃,带一个馒头到学校,下课后在炉子上烤一烤吃。中午急匆匆赶回去做饭,催着孩子们吃完,再赶回学校看管在学校里午睡的学生。下午,学生5点半下课,老师还要备课。冬天的时候,外面下着大雪,坐在办公室的许少妹想着家里面的煤油炉都滅了,孩子们又冷又饿,等着吃饭,许少妹跟校长申请,下课后不坐班备课,这是她唯一开口提出的一点“优待”。许少妹怀着儿子期间,参加全县民办教师转正考试,400多名民办知青教师,只有5个转正名额。怀孕的许少妹白天工作,照顾两个女儿,晚上在煤油灯下看书。结果她金榜题名,母子4人的户口也转为商品粮。
46岁那年,跟丈夫调到广州后,本来许少妹可以不用再自己找工作,在部队谋个职业。但是她仍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事业。她写了份简历,来到离家最近的广州市小北路小学自我推荐。学校让她做一堂公开课,考核合格,正式调入。作为业务骨干,许少妹连年带毕业班,评优、评积极分子、评先进工作者,她样样榜上有名。“我喜欢教书,我喜欢和小孩子们在一起。要照顾好家人、孩子,也要走出社会,参加工作,我相信这是一个女人的责任。”
说起夫妻之间相处的“心得”,许少妹说,不管丈夫年纪大还是年纪小,结婚后都应该把他当成孩子。因为他“可能连照顾自己的能力都没有,所以在生活上要给他指导,在精神上要多包容他,多让着他”。
即使现在一家人在广州团聚了,但林茂光习惯了吃住都在工地上,回家的时候很少。在她的记忆中,丈夫最浪漫的举动就是在她去探亲的时候牵牵她的手。近年来,退休后的许少妹愈发感觉到长期的劳累给身体带来的损害,腰椎间盘突出,膝盖劳损,又因为子宫肌瘤动过手术,但是她说自己的一生没有什么遗憾:我照顾好一个家,照顾好我的丈夫和孩子们,这是我最大的骄傲。
对于许少妹这个名字,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她的丈夫林茂光,却是部队中大名鼎鼎的全军英模,“草根将军”、“油罐大王”,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媒体先后报道过他的传奇故事。
许少妹说:“作为女人,我们做的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都是很细小,很琐碎的工作。丈夫在外头干事业,不可能顾及到家里,不能跟他计较太多,因为他也在付出啊,他的工作是为国家,为社会做很大的贡献。我们做不了他们那样的工作,但是在背后默默的支持,是理所当然,也是责无旁贷的。”
嫁给创造奇迹的人
“如果说谁是世界上最能吃苦的人,我们老林应该能算得上了。”提起丈夫林茂光,许少妹的话语中,有骄傲,有敬佩,更有心疼。
林茂光出生贫寒,一岁时得了一场重病,贫穷的父母将他寄养在一位懂些医术的庙里师父那里治病,不曾想到多病的孩子竟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19岁参军,他才穿上人生的第一双鞋;入伍40余载,钻山蹲洞长达28年,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率团队完成的160余项国防建设工程,项项优质;36岁考入大学,45岁开始学计算机,56岁被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成为国防战备施工领域的领军人物。
可是,身为这位英雄人物的妻子,却有着常人不知道的辛苦。当工程兵的41年间,林茂光没回老家过一个大年三十,成家后的前22年里,他和妻子儿女团聚不到两年。
寒暑假时,哪怕相隔千里,许少妹都会尽量带着孩子去探望林茂光。记得1974年,许少妹第一次带着孩子去探亲时,林茂光在湖北某地施工。许少妹和孩子们辗转倒了7次车,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终于到达了丈夫的工作地点。山洞里尖利的噪音,密得让人透不过气的粉尘,只有几分钟,许少妹的脸就被电焊烤掉了一层皮。山洞里不能用起重机等大型机械作业,厚厚的钢板都只能靠人一块块抬进去。看着山洞里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林茂光,许少妹心疼得掉下了眼泪。
探亲的第二天,林茂光从连队搬来缝纫机,把全连战士的破衣服抱到许少妹和孩子们临时住的房子里,要她补衣服。孩子生着病,许少妹把她放在床上,一件一件补衣服。衣服补完了,她又把战士们的被子全都拆了洗。三月的湖北,还是天寒地冻。瘦小的许少妹把孩子捆绑在背上,腾出一双手,手搓累了,就用一双脚踩。就这样,休了21天假,许少妹在工地上忙了21天。
不管是平常的日子,还是过年过节,许少妹已经习惯了独自一个人操持家中的一切。一次,大女儿因为车祸住院昏迷,但是在工地忙碌的林茂光仍然不能去看望女儿。“孩子醒了以后很想爸爸,直哭。但是,他确实是走不开,工程正在紧要关头,他是指挥长,又是工地主要的负责人,这边需要他,那边也需要他,他确实是不能两全,这个时候,只能告诉自己,多理解他,多包容他吧。”
把丈夫当成孩子
许少妹和林茂光是中学同学。初中的时候,许少妹常听同学说起,隔壁班的一个男孩子,每顿午饭就是一块红薯和一块萝卜干,“他人高马大的,又要帮家里干很重的农活,根本吃不饱”。许少妹和其他女同学们就把自己的米饭装在一个大盆里分给他吃。“两三斤米饭,他都能吃完。”许少妹笑呵呵地回忆着。
后来,林茂光去当兵,每周都给许少妹写信,寄照片,一写就是5年。两个人就在一封封信中增加了了解,建立了感情。
1972年,林茂光回来与许少妹结婚。“结婚的时候,新房是用以前关牛的房子布置的,外面堆稻草,里面就放了一张床、一个柜子。床还是他妈妈用过的那张床,柜子也是旧的。在他们家仅住了一星期,老林就回部队了。我也回到了插队的乡下教书。”
多年来,林茂光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先后参与了10多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与许少妹和孩子们一直聚少离多。
1982年,分居10年后,许少妹终于可以带着孩子随军了。部队发调令到了县教育局,教育局当时舍不得放她走,压了一年。1983年正月初六,许少妹举家喜气洋洋地搬到了湖北某部留守处。从温暖如春的福建来到湖北,她们身上没有棉衣,母子4人冻得直发抖。与此同时,林茂光却接到工地电报,要他立即返回。“我一听,脚都软了。我说‘老林啊,我们好不容易跟你团聚,你怎么又走了呀!’”
当林茂光在大山深处为国防工程没日没夜地拼搏时,许少妹也在留守处过起了“打仗”一般的生活: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来,给孩子们弄早饭。学校7点钟就开始早读,许少妹有时连饭都来不及吃,带一个馒头到学校,下课后在炉子上烤一烤吃。中午急匆匆赶回去做饭,催着孩子们吃完,再赶回学校看管在学校里午睡的学生。下午,学生5点半下课,老师还要备课。冬天的时候,外面下着大雪,坐在办公室的许少妹想着家里面的煤油炉都滅了,孩子们又冷又饿,等着吃饭,许少妹跟校长申请,下课后不坐班备课,这是她唯一开口提出的一点“优待”。许少妹怀着儿子期间,参加全县民办教师转正考试,400多名民办知青教师,只有5个转正名额。怀孕的许少妹白天工作,照顾两个女儿,晚上在煤油灯下看书。结果她金榜题名,母子4人的户口也转为商品粮。
46岁那年,跟丈夫调到广州后,本来许少妹可以不用再自己找工作,在部队谋个职业。但是她仍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事业。她写了份简历,来到离家最近的广州市小北路小学自我推荐。学校让她做一堂公开课,考核合格,正式调入。作为业务骨干,许少妹连年带毕业班,评优、评积极分子、评先进工作者,她样样榜上有名。“我喜欢教书,我喜欢和小孩子们在一起。要照顾好家人、孩子,也要走出社会,参加工作,我相信这是一个女人的责任。”
说起夫妻之间相处的“心得”,许少妹说,不管丈夫年纪大还是年纪小,结婚后都应该把他当成孩子。因为他“可能连照顾自己的能力都没有,所以在生活上要给他指导,在精神上要多包容他,多让着他”。
即使现在一家人在广州团聚了,但林茂光习惯了吃住都在工地上,回家的时候很少。在她的记忆中,丈夫最浪漫的举动就是在她去探亲的时候牵牵她的手。近年来,退休后的许少妹愈发感觉到长期的劳累给身体带来的损害,腰椎间盘突出,膝盖劳损,又因为子宫肌瘤动过手术,但是她说自己的一生没有什么遗憾:我照顾好一个家,照顾好我的丈夫和孩子们,这是我最大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