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孩子渐渐长大,别忘了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这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小看。
1~3岁
1岁以后,宝宝能够准确地拿起各种物品。1岁半左右,能够根据物体的特性来使用它们。2~3岁,宝宝双手、躯体的动作更加协调了。这些都为他们自理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妈妈日记
我突然发现宝宝最近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做。他喜欢自己拿起勺子吃饭,结果变成了一只“小花猫”,他喜欢自己端起水杯喝水,结果一半都灌进了脖子;他喜欢自己洗手,洗得浑身都湿透了……每次我拖地板的时候,他总是很着急地等在一边不停地说:“妈妈,我也要玩一会儿。”他对干家务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
宝宝自画像
妈妈又抱着我嘘嘘了,可是我现在还不想嘘嘘呢。我扭动身子,抗议着要下来。妈妈终于放下我,但她说:有小便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她,不能尿在裤子上,因为我长大了,这样做很难为情。(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在1岁半左右,宝宝什么事都想自己干,他们渴望自己吃饭、穿衣、走路,总是用“不”采拒绝成人的帮助,这是他们料理自己生活的开始,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我不喜欢妈妈喂我吃饭。我喜欢用小勺子去舀各样的菜,然后张大嘴巴,让它们像开飞机那样豫到嘴巴里,虽然有点难,但好玩极了。(随着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宝宝逐渐学会了根据物体的特点和功用操作它们,这种操作能促进孩子小肌肉动作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孩子对身体、动作的控制能力,家长应该让宝宝进行更多的尝试。埃里克森认为,谊阶段主要任务是发展孩子的自主性,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感觉到自己影响环境的能力。)
每天起床的时候,妈妈总是和我做穿衣服的游戏,妈妈指挥我“抬起小胳膊,伸进袖袖里,拉出小手手”,你看,我配舍得不错吧。(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先于使用能力而发展。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再配合游戏的方式,可帮助他们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会自我服务的技巧。)
这是我们的卫生间,你看,洗脸盆旁边那个印着小熊的杯子是我的,这里是它的家,每次刷好牙,妈妈总会跟我说“让它回家吧!”我所有的东西都有它们自己的家,我很清楚它们应该住在哪里。(3岁前的儿童有着强烈的秩序感和安全需求,环境的有序性能使他们产生愉快、兴奋、舒服的感觉。父母可以充分利用孩子与生俱采的秩序感,培养他们有序的生活习惯。)
那个漂亮的猫头鹰闹钟是我的好朋友,它每天提醒我睡觉,叫我起床。有时,我还要妈妈给我讲一个故事再睡觉,可妈妈说“不行!要听好朋友的。”(要培养孩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作息时间尽量与幼儿园相一致。这一方面是儿童生理发展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形成与幼儿园一致的作息时间,会减少孩子入园焦虑,增加入园安全感,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1~3岁
1岁以后,宝宝能够准确地拿起各种物品。1岁半左右,能够根据物体的特性来使用它们。2~3岁,宝宝双手、躯体的动作更加协调了。这些都为他们自理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妈妈日记
我突然发现宝宝最近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做。他喜欢自己拿起勺子吃饭,结果变成了一只“小花猫”,他喜欢自己端起水杯喝水,结果一半都灌进了脖子;他喜欢自己洗手,洗得浑身都湿透了……每次我拖地板的时候,他总是很着急地等在一边不停地说:“妈妈,我也要玩一会儿。”他对干家务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
宝宝自画像
妈妈又抱着我嘘嘘了,可是我现在还不想嘘嘘呢。我扭动身子,抗议着要下来。妈妈终于放下我,但她说:有小便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她,不能尿在裤子上,因为我长大了,这样做很难为情。(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在1岁半左右,宝宝什么事都想自己干,他们渴望自己吃饭、穿衣、走路,总是用“不”采拒绝成人的帮助,这是他们料理自己生活的开始,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我不喜欢妈妈喂我吃饭。我喜欢用小勺子去舀各样的菜,然后张大嘴巴,让它们像开飞机那样豫到嘴巴里,虽然有点难,但好玩极了。(随着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宝宝逐渐学会了根据物体的特点和功用操作它们,这种操作能促进孩子小肌肉动作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孩子对身体、动作的控制能力,家长应该让宝宝进行更多的尝试。埃里克森认为,谊阶段主要任务是发展孩子的自主性,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感觉到自己影响环境的能力。)
每天起床的时候,妈妈总是和我做穿衣服的游戏,妈妈指挥我“抬起小胳膊,伸进袖袖里,拉出小手手”,你看,我配舍得不错吧。(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先于使用能力而发展。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再配合游戏的方式,可帮助他们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会自我服务的技巧。)
这是我们的卫生间,你看,洗脸盆旁边那个印着小熊的杯子是我的,这里是它的家,每次刷好牙,妈妈总会跟我说“让它回家吧!”我所有的东西都有它们自己的家,我很清楚它们应该住在哪里。(3岁前的儿童有着强烈的秩序感和安全需求,环境的有序性能使他们产生愉快、兴奋、舒服的感觉。父母可以充分利用孩子与生俱采的秩序感,培养他们有序的生活习惯。)
那个漂亮的猫头鹰闹钟是我的好朋友,它每天提醒我睡觉,叫我起床。有时,我还要妈妈给我讲一个故事再睡觉,可妈妈说“不行!要听好朋友的。”(要培养孩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作息时间尽量与幼儿园相一致。这一方面是儿童生理发展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形成与幼儿园一致的作息时间,会减少孩子入园焦虑,增加入园安全感,提高生活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