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各种心理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痛苦源,即心力萎顿。屡屡受挫而导致的“习得性无助感”、逃避惩罚而形成的避免失败动机、过度强化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等都是其形成的原因。本文借鉴有效咨询与治疗的共同要素,提出教育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积极态度,关注学生情感需要,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提供新的学习经验,以唤起学生内在的力量,让学生成为积极的生活者。
关键词:心力萎顿;有效性;咨询与治疗;共同要素
“我因为成绩不理想,失去了学习兴趣,逃避课堂,逃避老师,不再喜欢问问题,看到日子一天天过去,考试一天天逼近,想认真学习,可又觉得力不从心……”
“学习的忙碌使我忽视了与同学的交往。现在我发现连一个能说点儿知心话的朋友都没有,我好孤单。我竭力让自己将精力放在学习上,学习成了我惟一的追求,但我觉得活着好累。”
……
这是一些花季少年发自内心的声音!本是豆蔻年华,本应充满憧憬,富含激情,为何如此的消沉?如此倦怠?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那么多学生对上课、学习,对生活感到无助与痛苦?我们忙于备课、教学,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教给我们的学生,却没有真正关心他们的感受,没有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甚至不屑于倾听他们的心灵……试想,如果没有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需要,那么,教育何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不容忽视的“心力萎顿”
一项调查表明,10%左右的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而更多的学生需要心理方面的关怀和教育。咨询和治疗心理研究发现,各种心理问题终极原因不同,表现形式也各异,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痛苦来源,杰罗姆·弗兰克称之为“心力萎顿”。“心力萎顿”起于人的主观无能感,即无法应付他自己以及周围的人都觉得他能够处理的问题。
事实上,很多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力萎顿”,他们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失去了对自身情感和思维的控制能力;常常感到被疏远和孤立;失去对他人的信念,变得专注于自我,看不到长远目标,时刻担心下一次的失败;他们的主导心境通常是焦虑和抑郁,程度不同,从轻微的担心到恐慌,从轻微的沮丧直到绝望。
“心力萎顿”就是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其核心是无能感与主观不可控感,使学生失去了自我成长的力量。心力萎顿是各种心理问题的共同痛苦源,它不只是限制了学生当前有效的学习,也影响着他们心理健康发展及其人格的成长。
二、“心力萎顿”出现的原因分析
有人说,当学习不快乐成为一种教育现象时,我们便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教育。其实,教师也想促进学生发展,可有时却不知道自己的方式往往偏离了目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怀着美好的心愿,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打击着学生的信心,削弱着他们学习的兴趣。
(一)屡屡受挫而导致的“习得性无助感”
每次考试结束,我们常常对学生说:“你们看别班的同学考得多好……”“你总是不如……”本意是想激励学生积极上进,但却清晰地向学生传递了“你们真的不如别人”的信息,让他们一次一次地体验挫折与失败。
心理学家做过一项实验:把狗关在一个笼子里,只要铃声一响,就给狗以电击。多次实验后,在电击之前先将笼门打开,结果却发现,狗不但不从笼门逃出,反而不待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本来完全能够逃避电击的狗,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种在受到多次挫折后产生的对付情境的无能为力感,心理学家把它叫作“习得性无助感”。我们在经历过厌恶刺激的痛苦后,也会在厌恶刺激出现之前即逃离,以避免遭受打击,当难以逃避时,就会表现出无助感。
(二)逃避惩罚而形成的避免失败动机
我们担心学生懈怠常对他们说:“好好读书,否则……”可结果呢?正如一位教师所感叹:“你不去逼迫他们学习,他们就会去学那个逼迫紧的让他们感到害怕的老师的课,因为他幼小的心灵毕竟难以阻挡那种恐惧,他们学习知识的动机成了避免责骂,减少恐惧,而不是为了求知、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
成就动机是人要求获得高成就的欲望,表现为对立的心理作用:一是希望成功;一是害怕失败。当害怕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超过追求成功的倾向时,就形成了避免失败的主导动机,在这种动机下的学习必然是被动而又痛苦的过程。
(三)过度强化与不恰当的奖励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我们在学生耳边一遍遍强调:“学习很重要,真的很重要……”在我们的观念中,似乎耐心、反复,是增强效果的重要手段。然而,机械的重复是逆反心理的突出诱因,并使学生注意力变得分散,产生厌倦情绪和疲劳感。
外在奖赏短时间内可增强学习效果,但长期来看,个体内在的学习兴趣由于外在奖赏的介入而异化。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在完成某些工作时,有些时候并不是为了得到奖赏,而只是因为工作本身就使人感兴趣,而此时如果不合时宜地给予外部奖励,那么我们对于工作就会变得消极起来。奖励的隐蔽代价使学生丢掉了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而增加了对物质的依赖。
(四)不理性的行为剥夺了学生自我成长的权利
一个小男孩看到一群人正在围观什么表演,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想挤进去看看。然而,人很密,他没有成功。四下寻找,在不远处发现几个箱子,他跑过去搬了几个过来叠在一起,爬了上去,终于看到了表演。这时,他的老师走了过来,说:“快下来,这样太危险了!”于是,把他抱了下来,让他坐在自己的脖子上看表演。
有专家说他是世界上最愚蠢的教师,他忽略了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试想,下次这位学生遇到困难还会自己想办法吗?当然不用,只要去找老师就行了。不理性的助人行为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意识,剥夺了他们成长的权利,使其产生了依赖心理。
(五)不合理归因而导致消极归因后效
当学生取得了进步,我们会鼓励学生:“你真聪明!”把成功归因于智力因素,目的是想增强学生的自信。
然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试图通过夸奖孩子聪明以增强孩子自信,会事与愿违。研究人员比较了两类孩子,一类因智力而受到夸奖,一类因努力而受到夸奖,结果发现,当成功时,第一类孩子往往以为自己获得成功完全是因为天生聪明,失败时,他们又容易归咎于自己还不够聪明。事实上,经常受到智力因素夸奖的孩子容易自我陶醉,而且也容易因为一点小的失败而放弃进一步的努力,担心失败,害怕冒险。
“心力萎顿”出现的原因还有很多方面。比如,我们把学习作为改变学生命运的工具,教育受“阶段论”发展观的影响,对青少年阶段教育期望值又过高,忽视了学习是发展人的本意,人成为学习的机器,也导致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三、有效咨询和治疗的共同要素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众多的研究表明心理咨询和治疗是有效的,那么,它们何以能促进来访者的改变?探索这种影响人变化的因素,必然会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借鉴。
心理学家哥德弗雷德、帕德瓦和杰罗姆·弗兰克等都在探索有效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共同要素。他们发现,在不同的心理治疗中,都非常重视激起和维持来访者求助的欲望;疏导、宣泄来访者的情绪;增强来访者的主宰感;提供新的学习经验,不断地进行现实检验。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作用于心理痛苦源——“心力萎顿”。
人自身有一种“成长的动力”,这种动力驱动人去努力跨越障碍。咨询与治疗主要是调动当事人自身的力量去克服困难,不断超越,而教育最本质的塑造也应当是唤起学生内在的力量,使其成为一个积极的人。
(一)培养积极态度,让学生有学习的欲望和力量
关键词:心力萎顿;有效性;咨询与治疗;共同要素
“我因为成绩不理想,失去了学习兴趣,逃避课堂,逃避老师,不再喜欢问问题,看到日子一天天过去,考试一天天逼近,想认真学习,可又觉得力不从心……”
“学习的忙碌使我忽视了与同学的交往。现在我发现连一个能说点儿知心话的朋友都没有,我好孤单。我竭力让自己将精力放在学习上,学习成了我惟一的追求,但我觉得活着好累。”
……
这是一些花季少年发自内心的声音!本是豆蔻年华,本应充满憧憬,富含激情,为何如此的消沉?如此倦怠?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那么多学生对上课、学习,对生活感到无助与痛苦?我们忙于备课、教学,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教给我们的学生,却没有真正关心他们的感受,没有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甚至不屑于倾听他们的心灵……试想,如果没有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需要,那么,教育何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不容忽视的“心力萎顿”
一项调查表明,10%左右的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而更多的学生需要心理方面的关怀和教育。咨询和治疗心理研究发现,各种心理问题终极原因不同,表现形式也各异,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痛苦来源,杰罗姆·弗兰克称之为“心力萎顿”。“心力萎顿”起于人的主观无能感,即无法应付他自己以及周围的人都觉得他能够处理的问题。
事实上,很多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力萎顿”,他们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失去了对自身情感和思维的控制能力;常常感到被疏远和孤立;失去对他人的信念,变得专注于自我,看不到长远目标,时刻担心下一次的失败;他们的主导心境通常是焦虑和抑郁,程度不同,从轻微的担心到恐慌,从轻微的沮丧直到绝望。
“心力萎顿”就是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其核心是无能感与主观不可控感,使学生失去了自我成长的力量。心力萎顿是各种心理问题的共同痛苦源,它不只是限制了学生当前有效的学习,也影响着他们心理健康发展及其人格的成长。
二、“心力萎顿”出现的原因分析
有人说,当学习不快乐成为一种教育现象时,我们便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教育。其实,教师也想促进学生发展,可有时却不知道自己的方式往往偏离了目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怀着美好的心愿,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打击着学生的信心,削弱着他们学习的兴趣。
(一)屡屡受挫而导致的“习得性无助感”
每次考试结束,我们常常对学生说:“你们看别班的同学考得多好……”“你总是不如……”本意是想激励学生积极上进,但却清晰地向学生传递了“你们真的不如别人”的信息,让他们一次一次地体验挫折与失败。
心理学家做过一项实验:把狗关在一个笼子里,只要铃声一响,就给狗以电击。多次实验后,在电击之前先将笼门打开,结果却发现,狗不但不从笼门逃出,反而不待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本来完全能够逃避电击的狗,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种在受到多次挫折后产生的对付情境的无能为力感,心理学家把它叫作“习得性无助感”。我们在经历过厌恶刺激的痛苦后,也会在厌恶刺激出现之前即逃离,以避免遭受打击,当难以逃避时,就会表现出无助感。
(二)逃避惩罚而形成的避免失败动机
我们担心学生懈怠常对他们说:“好好读书,否则……”可结果呢?正如一位教师所感叹:“你不去逼迫他们学习,他们就会去学那个逼迫紧的让他们感到害怕的老师的课,因为他幼小的心灵毕竟难以阻挡那种恐惧,他们学习知识的动机成了避免责骂,减少恐惧,而不是为了求知、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
成就动机是人要求获得高成就的欲望,表现为对立的心理作用:一是希望成功;一是害怕失败。当害怕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超过追求成功的倾向时,就形成了避免失败的主导动机,在这种动机下的学习必然是被动而又痛苦的过程。
(三)过度强化与不恰当的奖励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我们在学生耳边一遍遍强调:“学习很重要,真的很重要……”在我们的观念中,似乎耐心、反复,是增强效果的重要手段。然而,机械的重复是逆反心理的突出诱因,并使学生注意力变得分散,产生厌倦情绪和疲劳感。
外在奖赏短时间内可增强学习效果,但长期来看,个体内在的学习兴趣由于外在奖赏的介入而异化。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在完成某些工作时,有些时候并不是为了得到奖赏,而只是因为工作本身就使人感兴趣,而此时如果不合时宜地给予外部奖励,那么我们对于工作就会变得消极起来。奖励的隐蔽代价使学生丢掉了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而增加了对物质的依赖。
(四)不理性的行为剥夺了学生自我成长的权利
一个小男孩看到一群人正在围观什么表演,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想挤进去看看。然而,人很密,他没有成功。四下寻找,在不远处发现几个箱子,他跑过去搬了几个过来叠在一起,爬了上去,终于看到了表演。这时,他的老师走了过来,说:“快下来,这样太危险了!”于是,把他抱了下来,让他坐在自己的脖子上看表演。
有专家说他是世界上最愚蠢的教师,他忽略了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试想,下次这位学生遇到困难还会自己想办法吗?当然不用,只要去找老师就行了。不理性的助人行为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意识,剥夺了他们成长的权利,使其产生了依赖心理。
(五)不合理归因而导致消极归因后效
当学生取得了进步,我们会鼓励学生:“你真聪明!”把成功归因于智力因素,目的是想增强学生的自信。
然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试图通过夸奖孩子聪明以增强孩子自信,会事与愿违。研究人员比较了两类孩子,一类因智力而受到夸奖,一类因努力而受到夸奖,结果发现,当成功时,第一类孩子往往以为自己获得成功完全是因为天生聪明,失败时,他们又容易归咎于自己还不够聪明。事实上,经常受到智力因素夸奖的孩子容易自我陶醉,而且也容易因为一点小的失败而放弃进一步的努力,担心失败,害怕冒险。
“心力萎顿”出现的原因还有很多方面。比如,我们把学习作为改变学生命运的工具,教育受“阶段论”发展观的影响,对青少年阶段教育期望值又过高,忽视了学习是发展人的本意,人成为学习的机器,也导致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三、有效咨询和治疗的共同要素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众多的研究表明心理咨询和治疗是有效的,那么,它们何以能促进来访者的改变?探索这种影响人变化的因素,必然会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借鉴。
心理学家哥德弗雷德、帕德瓦和杰罗姆·弗兰克等都在探索有效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共同要素。他们发现,在不同的心理治疗中,都非常重视激起和维持来访者求助的欲望;疏导、宣泄来访者的情绪;增强来访者的主宰感;提供新的学习经验,不断地进行现实检验。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作用于心理痛苦源——“心力萎顿”。
人自身有一种“成长的动力”,这种动力驱动人去努力跨越障碍。咨询与治疗主要是调动当事人自身的力量去克服困难,不断超越,而教育最本质的塑造也应当是唤起学生内在的力量,使其成为一个积极的人。
(一)培养积极态度,让学生有学习的欲望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