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技术和社会的变动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传媒化的时代,在此背景下思考和讨论传媒是什么,既令人兴奋又让人苦恼。令人兴奋的是,在传媒化的时代,有太多的传媒经典理论可供参考,有无数的传媒实体——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可供研究。令人苦恼的是,纷乱庞杂的传媒理论在新时代下已失去活力,错综复杂的媒介语境让传媒蒙上神秘面纱,不易讨论。我们在讨论传媒之前,首先可以讨论传媒权力,限定研究的范畴,并抽丝剥茧,将传媒权力的外形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复杂因素中抽离出来,再从传媒与政治,传媒与文化两个角度入手,以此认清传媒权力的内涵。
【关键词】:传媒;公共空间;文化流放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传媒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与现实联系,传媒所面临的全新语境正遭受的挑战有二。
一是,传媒市场的分化。沈正赋在《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构》中认为,“我们当下正处于社交媒体的时代,传统媒体正努力与新媒体融合,受众市场逐步走向分众化。”①显然,书中所谓的“卖方市场的分割和分化,使综合性传媒不断减少”这一说法欠妥。更准确的表述是“卖方市场的分割和分化,使综合性传媒产品不断减少”,因为,从法国的实际来看,最近几年媒介正逐步走向融合,尽管它们面对的是各式各样的“分化的受众”。
胡正荣认为,未来应是“场景媒体”时代。这一预言的理由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时代所崇尚的“社交性”必将混入场景细分的‘个性化’。”②举个简单的例子,未来的电视转播将会根据个人定制定向播放,比如,篮球节目的直播将会依据个人的喜好实时发送,同处一个宿舍的室友可以同时收看两支不同球队的比赛。
二是,新闻世界化的挑战。麦克卢汉预言的“地球村”已然实现,传媒早已超越国家的界限,突破经济、文化的屏障,往“世界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传媒似乎正在营造单色调的环球文化,带来全球同质化。在现实中,传媒世界化的双重影响似乎是促进产品的统一,造成市场分化。另一方面,世界化并不等同于同质化,比如,如今南方国家的许多观众纷纷拒绝西方电视台的转播。事实上,面对外来文化,现有的文化身份并非轻易就被传媒摧毁。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从经济和技术的角度来看,世界已然成为地球村,但从文化的角度而言,世界依旧保持多样化。传媒借助技术工具往“地球村”传递信息,但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受众往往只汲取了文本中的信息内容,并将其中的价值意味随手抹去。
政治游戏,传媒为上
传媒化的政治时代,选举成了“四个人的游戏”。政治人物、民调机构、传媒和公民参与其中并遵守规则,而游戏的胜负取决于政治人物与传媒之间的博弈。不得不说,政治选举在一定程度上被传媒化了,随着电视对竞选的影响越来越大,政治候选人不得不大量依赖传媒。他们大量使用传媒技巧,根据传媒理念来塑造自己的竞选言行。一个被广泛使用的传播策略是,突出个人化,把政治家们塑造成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物。候选者们不再是神圣的政治家,他们喜欢和孩子在一起聊天,也热爱跑步和骑自行车,他们让人倍感亲切而非高高在上。电视政治节目开始转向政治景观化,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互相交织,政治家的政治才能和个人魅力展露无遗。然而,实际效果却往往事与愿违,人们开始开始对大量的政治作秀产生反感,并开始思考,这些节目凭什么常常以展露政治人物的性格为卖点,这样有助于理解政治意义吗。选民们开始回归理性,其结果是,传媒影响的不是选民,反而是竞选者自己。
公共空间,私人架构
在所有关于传媒化的讨论中,公共問题的传媒化是最诱惑人心的。先来谈谈“公共空间”的概念。哈贝马斯认为,“公共空间”是不受国家影响控制的讨论空间,它允许自由辩论并提供公共交流。③现实中,它是由一些有识之士、知识精英组成,而民众被排除在公共空间之外。在哈贝马斯看来,“公共空间”的主体是知识精英,而普通大众则被抛弃。显然,他将公共空间的黄金时代理想化,而且低估了民众和大众文化的作用。传媒把持了公共空间,在建构公共问题时也显得得心应手。这个问题,从我们身边说起似乎更有意义。比如,在我国的新闻实践中,对公共问题的报道往往是扎堆化的。比如,自今年上半年女大学生坐黑车失踪的报道开始,关于女大学生失踪的报道层出不穷,一时间,女大学生被传媒贴上了受害者、弱势群体的标签。当然,公共问题的架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还涉及一整套诠释框架,即所谓的新闻框架。就我国来看,媒体对于新闻话语的架构的例子不胜枚举。“城管打人致死”的新闻曝光后,“临时工”一词就不断出现在各类新闻报道中。受贿的交警是“临时工”,打人的城管是“临时工”,举枪的民警是“临时工”。随后,“钓鱼式执法”、“维修性拆除”、“休假式治疗”“临时性强奸”等一系列话语逐渐见诸报端。④当然,这类话语体系在建构时就已背离事实,企图掩盖事件背后的残酷真相,却往往欲盖弥彰。
传媒僭越,文化流放
文化的传媒化似乎是最能预见的。专家、学者为追求媒介赋予的知名度,提升自身影响力,往往选择了背离传统,抛弃同行,转投传媒。这就是为何现今知名度高的专家、学者往往得不到业界的认可,如郭德纲、韩寒之流。在这个过程中,传媒成了权力拥有者,文化定义者。“随着文化行业的产业化,文化形式被传媒化,传媒在学者、文人、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权威性和曝光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还修改了权威认可的传统形式。”⑤实际上,传媒并无权定义权威,更不能修改权威。远离传媒意味着远离大众,传媒成了争相认领的教父。
当传统的阶层和等级动摇之时,当文化价值被知名度取代时,传媒之于文化,正如市场之于商品。不管怎样,文化的传媒化似乎正打造一个全新的文化构型,在这个构型下,文化的前景可以是乐观的,商业性重拾艺术性,传媒化兼顾传统化,大众认可兼顾同行赞扬。正如一句诗说所的,如果注定流浪,请勿忘初见。
结论
技术和社会的变动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传媒化的时代。在传媒化的时代,有传媒拥有极大权力,政治在某种程度上变为“传媒游戏”。公共空间也失去了公共性,成了媒体话语架构的私人空间。而文化的传媒化正打造一个全新的文化构型,传媒的过分僭越正导致文化被逐渐流放。
参考文献:
[1]沈正赋.《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构》[J].《现代传播》,2016,(05):20-21.
[2]胡正荣.《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的融合战略》[J].《传媒评论》,2015,(04):17-18.
[3]邵培仁,展宁.《公共领域之中国神话:一项基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文本考察的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30-31.
[4]刘明.《新闻话语表征的形式、功能和意识形态》[J].《现代汉语》,2014,(03):35.
[5]张国功 .《文化传媒化语境下书籍的大众媒介属性》[J].《编辑学刊》,2014,(04):50-51.
【关键词】:传媒;公共空间;文化流放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传媒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与现实联系,传媒所面临的全新语境正遭受的挑战有二。
一是,传媒市场的分化。沈正赋在《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构》中认为,“我们当下正处于社交媒体的时代,传统媒体正努力与新媒体融合,受众市场逐步走向分众化。”①显然,书中所谓的“卖方市场的分割和分化,使综合性传媒不断减少”这一说法欠妥。更准确的表述是“卖方市场的分割和分化,使综合性传媒产品不断减少”,因为,从法国的实际来看,最近几年媒介正逐步走向融合,尽管它们面对的是各式各样的“分化的受众”。
胡正荣认为,未来应是“场景媒体”时代。这一预言的理由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时代所崇尚的“社交性”必将混入场景细分的‘个性化’。”②举个简单的例子,未来的电视转播将会根据个人定制定向播放,比如,篮球节目的直播将会依据个人的喜好实时发送,同处一个宿舍的室友可以同时收看两支不同球队的比赛。
二是,新闻世界化的挑战。麦克卢汉预言的“地球村”已然实现,传媒早已超越国家的界限,突破经济、文化的屏障,往“世界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传媒似乎正在营造单色调的环球文化,带来全球同质化。在现实中,传媒世界化的双重影响似乎是促进产品的统一,造成市场分化。另一方面,世界化并不等同于同质化,比如,如今南方国家的许多观众纷纷拒绝西方电视台的转播。事实上,面对外来文化,现有的文化身份并非轻易就被传媒摧毁。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从经济和技术的角度来看,世界已然成为地球村,但从文化的角度而言,世界依旧保持多样化。传媒借助技术工具往“地球村”传递信息,但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受众往往只汲取了文本中的信息内容,并将其中的价值意味随手抹去。
政治游戏,传媒为上
传媒化的政治时代,选举成了“四个人的游戏”。政治人物、民调机构、传媒和公民参与其中并遵守规则,而游戏的胜负取决于政治人物与传媒之间的博弈。不得不说,政治选举在一定程度上被传媒化了,随着电视对竞选的影响越来越大,政治候选人不得不大量依赖传媒。他们大量使用传媒技巧,根据传媒理念来塑造自己的竞选言行。一个被广泛使用的传播策略是,突出个人化,把政治家们塑造成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物。候选者们不再是神圣的政治家,他们喜欢和孩子在一起聊天,也热爱跑步和骑自行车,他们让人倍感亲切而非高高在上。电视政治节目开始转向政治景观化,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互相交织,政治家的政治才能和个人魅力展露无遗。然而,实际效果却往往事与愿违,人们开始开始对大量的政治作秀产生反感,并开始思考,这些节目凭什么常常以展露政治人物的性格为卖点,这样有助于理解政治意义吗。选民们开始回归理性,其结果是,传媒影响的不是选民,反而是竞选者自己。
公共空间,私人架构
在所有关于传媒化的讨论中,公共問题的传媒化是最诱惑人心的。先来谈谈“公共空间”的概念。哈贝马斯认为,“公共空间”是不受国家影响控制的讨论空间,它允许自由辩论并提供公共交流。③现实中,它是由一些有识之士、知识精英组成,而民众被排除在公共空间之外。在哈贝马斯看来,“公共空间”的主体是知识精英,而普通大众则被抛弃。显然,他将公共空间的黄金时代理想化,而且低估了民众和大众文化的作用。传媒把持了公共空间,在建构公共问题时也显得得心应手。这个问题,从我们身边说起似乎更有意义。比如,在我国的新闻实践中,对公共问题的报道往往是扎堆化的。比如,自今年上半年女大学生坐黑车失踪的报道开始,关于女大学生失踪的报道层出不穷,一时间,女大学生被传媒贴上了受害者、弱势群体的标签。当然,公共问题的架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还涉及一整套诠释框架,即所谓的新闻框架。就我国来看,媒体对于新闻话语的架构的例子不胜枚举。“城管打人致死”的新闻曝光后,“临时工”一词就不断出现在各类新闻报道中。受贿的交警是“临时工”,打人的城管是“临时工”,举枪的民警是“临时工”。随后,“钓鱼式执法”、“维修性拆除”、“休假式治疗”“临时性强奸”等一系列话语逐渐见诸报端。④当然,这类话语体系在建构时就已背离事实,企图掩盖事件背后的残酷真相,却往往欲盖弥彰。
传媒僭越,文化流放
文化的传媒化似乎是最能预见的。专家、学者为追求媒介赋予的知名度,提升自身影响力,往往选择了背离传统,抛弃同行,转投传媒。这就是为何现今知名度高的专家、学者往往得不到业界的认可,如郭德纲、韩寒之流。在这个过程中,传媒成了权力拥有者,文化定义者。“随着文化行业的产业化,文化形式被传媒化,传媒在学者、文人、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权威性和曝光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还修改了权威认可的传统形式。”⑤实际上,传媒并无权定义权威,更不能修改权威。远离传媒意味着远离大众,传媒成了争相认领的教父。
当传统的阶层和等级动摇之时,当文化价值被知名度取代时,传媒之于文化,正如市场之于商品。不管怎样,文化的传媒化似乎正打造一个全新的文化构型,在这个构型下,文化的前景可以是乐观的,商业性重拾艺术性,传媒化兼顾传统化,大众认可兼顾同行赞扬。正如一句诗说所的,如果注定流浪,请勿忘初见。
结论
技术和社会的变动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传媒化的时代。在传媒化的时代,有传媒拥有极大权力,政治在某种程度上变为“传媒游戏”。公共空间也失去了公共性,成了媒体话语架构的私人空间。而文化的传媒化正打造一个全新的文化构型,传媒的过分僭越正导致文化被逐渐流放。
参考文献:
[1]沈正赋.《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构》[J].《现代传播》,2016,(05):20-21.
[2]胡正荣.《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的融合战略》[J].《传媒评论》,2015,(04):17-18.
[3]邵培仁,展宁.《公共领域之中国神话:一项基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文本考察的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30-31.
[4]刘明.《新闻话语表征的形式、功能和意识形态》[J].《现代汉语》,2014,(03):35.
[5]张国功 .《文化传媒化语境下书籍的大众媒介属性》[J].《编辑学刊》,2014,(0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