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在通用技术教学实践中的落实途径摭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siyue520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通用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也是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倡导每一个学生亲自动手,实际操作一些日常经常碰到的技术问题,可以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同时对社会科技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工匠精神;教学实践;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工匠精神,是指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具体包含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精神。《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建构以核心素养为纲的课程标准为主要目标。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具体目标。因此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将工匠精神融入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为有新思想、新方法、新技能、勤动手、善创造的国家栋梁之材。
  一、 课堂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
  (一)在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孵化工匠意识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设计一些学生身边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到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时,笔者给6班的学生提出了一个设计问题:
  ①这个月底学校将要举行体育艺术节了,同学们想想在这次活动中你能为班级设计什么呢?
  ②怎样将班级文化元素融入班服与班徽的设计中呢?
  ③给自己班级设计班服和班徽,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
  问题一提出,学生便跃跃欲试,都想为班级出力,学生根据所学的“制订设计方案”知识提出了很多设计方案,然后再在班级中选出优良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学生们在设计班徽和班服中融入班级文化元素,分别从图案造型、颜色选择、文字搭配等展现班级特色,学生自己设计图纸,再与厂家联系让他们加工订制,在运动会开幕式的时候6班同学穿着自己设计的班服和戴着自己设计的班徽参加跑操,特别感到自豪,集体荣誉感明显增强,因此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获得了跑操第一名的好成绩,赢得学校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他们觉得很有成就感,体会到自己设计的价值。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的创造实力得到发挥,工匠意识在思考、动手的过程中得以孵化。针对这种开放式的、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有兴趣的问题来设计,让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将设计理念渗透到自己的设计中,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增强了学生在技术设计中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用典型案例来启发问题,感悟工匠精神
  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要以工匠精神为抓手,以工匠为学习榜样,推进新时代技术创新教育。例如大國工匠典型人物:为火箭铸“心”,为民族筑梦,焊接火箭“心脏”的高凤林,“航空手艺人”胡双钱,“两丝”钳工顾秋亮。他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匠人精神,让人钦佩与折服。平时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时应将这些工匠的事迹精神讲述给学生听,用这些直观的典型事例让学生感触到个人力量的伟大,而成功源于工匠对平常生活细节的发现、探究。例如,在通用技术必修1第四章“发现问题”的教学中,引用了鲁班发明锯子的案例:
  师问:锯子是谁发明的呀?
  生答:鲁班。
  师问:鲁班当时是怎么发明锯子的?你有什么启发呢?
  生1:他上山砍树的时候,手被一种草割到出血了,他觉得很奇怪,什么草这么锋利呢?于是他停下来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原来我的手就是被这些细齿割破的。然后他就心想用这样齿状的工具是不是也能很快的割断木头呢?然后回到家,经过他的反复试验,最终发明了锯子。
  生2:鲁班善于细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善于思考,善于联想,因此他发明了很多东西,给我的启示是:只要你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善于动脑筋,发明创造并不遥远其实就在你的身边。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生3:鲁班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注重生活中的小细节,而且做事情很有耐心,又很用心,有恒心、做到精益求精。给我的启示是: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仔细观察细节,要探究其中的原理,要做到举一反三,关注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增长许多的智慧。
  师总结:同学们刚刚回答得非常好,锯的发明过程是鲁班细心观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善于创造的过程。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将鲁班的这种工匠精神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学会发现问题,学会观察思考,并用通用技术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以课堂试验为抓手,领会工匠内涵
  通用技术课设有很多的探究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既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在上《技术与试验》这节课时,让学生做了一个试验:卡纸的造型与承重试验。首先学生四人一小组,合理分工合作,先讨论怎样的形状承受力更大,然后画出结构草图,再动手制作,制作完成后开始试验,每个同学设计一种结构造型,然后再进行比较哪种结构的承受力更大,并写出试验报告,并且请每个小组代表把试验数据展示在黑板上,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同学们积极探索、反复试验、不断完善设计方案感受技术试验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这个探究活动中,纸张结构模型的设计发展了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创造性能力,草图的绘制与模型的制作培养了学生的图样表达和物化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试验中体会设计的复杂和艰辛,感受技术试验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对工匠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解读,领会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二、 校本课程中培育工匠精神
  高中通用技术是一门注重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根据地方和学校特点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注重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开设了校本课程。本人结合学校实际开发了校本课程《设计与制作》,本课程主要学习的是传统木工小制作,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一)学习木工工艺
  中国木工传统文化是中华世代文明传承汇集成的,一种体现中华人民智慧结晶的民族文化,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其中“博大”是指中国传统木工文化的工艺丰富多彩,“精深”是指中国传统木工文化的技艺高超。在中国传统木工民族文化中影响深远的著名发明家、工匠家鲁班,被后世尊为中国工匠始祖。他设计的木工工具及建造法则一直沿用至今,两千多年来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作为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少年,传承中华民族优秀鲁班文化,弘扬爱国情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应当肩负的时代责任。
  (二)制作鲁班锁
  鲁班锁也叫孔明锁对放松身心,开发大脑,灵活手指都有益处,是老少皆宜的休闲玩具。孔明锁看上去简单,其实内中奥妙无穷,不得要领,很难完成拼合,其原理是利用古代传统的榫卯结构。在校本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制作了鲁班锁,要制作这个鲁班锁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画线、锯割、锉削、打磨、组装等技术方法,例如在制作过程中,张同学的感受很深,他说:“一个小小的孔明锁。看似简单,但从画线、锯木料、打磨、组装,看着简单的操作却着实让我费了不少劲儿。打磨是个大工程,我为了偷懒,随便磨了一下,可到组装时,问题就来找我了。面对着明显小了一圈的孔,最后一根木条怎么样也插不进去,最后只好全部拆掉重新打磨,耗费了更多时间。”每一件小作品都蕴藏着精雕细琢的道理和方法,这体现的就是工匠精神吧。学生经历传统工艺的项目制作与探究的实践体验,领略传统工艺的文化意蕴和技术特征,所以开设这样的课程能够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精益求精,严谨细致、团队合作的工匠精神。
  (三)创意设计制作
  在校本课程项目学习中,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喜爱且熟悉的实物出发,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创意”设计。例如儿童玩具的设计与制作,创意书签、木勺、木梳的设计与制作,创意相框的设计与制作,书桌收纳盒的设计与制作、电动小车的制作等。每个项目的实践中,都孕育着奇妙的创新,都体现了学生的技术意识和创新意识。马云曾说过:“如果不去采取行动,不给自己的梦想一个实践的机会,那你就永远没有成功的可能。”所以,要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创新,在学习中创新,在生活中创新。增强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 研究性学习中内化工匠精神
  研究性学习是以“课题任务”的形式开展教学,整个任务以学生小组为单位,自主研究,体现自主性、开放性、合作性、过程性、实践性等特点。学生在完成课题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潜力得到发挥,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和提高。例如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智能家居应用设计”的课题进行了研究。小组学生先从智能家居的功能进行学习和体验,感悟新技术对家庭生活方式的影响,再学习物联通信的相关知识,分析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方面的应用。然后进行简易的智能家居产品进行设计,完成设计、绘图、安装、布线与测试过程。通过课题的学习,学生通过亲身调查和体验获得有关智能家居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形成较高的创新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他们将这个研究项目应用到自己家里的窗帘控制上,实现了通过手机App自动控制窗帘,方便了家居生活。通过这次研究,他们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他们也认识到创新与实践是不可分割的,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创新能推动实践的发展。所以在通用技术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创新的源头,做出别人没想不到的创新发明。还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创新解题思路和方法,要勤动手、勤思考、勇创造,从而提升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总之,通用技术课程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弘扬工匠精神。作为新时代通用技术教师,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践行新课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要不忘初心,在实践探索中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靳士利.基于通用技术核心素养的实践活动研究:“纸桥模型探究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20(5).
  [2]江海燕.高中创意小木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8).
  [3]谭祝寿.在通用技术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以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为例[J].中国教师,2020(8).
  作者简介:
  余爱萍,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宁化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天津市市容园林委、上海市绿化市容局、重庆市市政委,计划
期刊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江阴市一些学校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劳动教育落地的新路径,开发种植课程.创设真实情境,
摘 要:美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政策,并提出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礼仪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
所谓项目化教学就是指以项目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围绕项目进行自主探究,发挥其主动性,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此,文章解读了初中科学教学中项目化教学的意义,探索了
摘 要:在中国教育水平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学校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开展社团活动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其中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手工等,这样不仅仅能够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够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以及品位。文中主要讲述了学校开展社团活动以来所积累的经验,包括但不限于课程开发、特色学校建设等。  关键词:农村学校;学生社团活动;策略分析  一、 引言  目前,中国正大力推广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学校
摘 要:德育教育是初中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对初中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开展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是初中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文章以乡镇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为背景,探索了该阶段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展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以此促进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生;班主任工作  一、 引言  “
摘 要: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教师来说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才能够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小学教师在开展微型课题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文章主要讲述了中国目前小学教师在微型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将各个地方差距缩小,才能够提高中国整体的教育水平,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
摘 要: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地位得到了明确。农村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也是新课改在农村地区推进的重要基石。立足农村地区教师队伍的现实情况,在现有农村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的支持下探索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村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师素质并推动新课改在农村地区的推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有利于丰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并为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摘 要:文章从对学生备考心理困境的思考出发,结合学习能力理论,提出了系统化的赋能心理调适路径。該路径试图通过提升学生的认知策略能力、调节控制能力和激发维持能力帮助学生实现考试中的知识性、自律性和动力性增分。  关键词:备考心理;学习能力;赋能心理调适  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考试成绩很多时候也是竞争中“录取”与“淘汰”的考查指标。因此,学生在应对考试,特别是大考,如中、高考时难免会出现
摘 要:“互动式”教学模式把教育活动看作师生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的教学模式。初中科学课堂实施互动教学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提升初中生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要把互动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突出互动的价值,让学生在互动中不断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初中科学;互动教学;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