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二十年间三和鲁迅诗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j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与郭沫若同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巨匠。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一生没有见过面。但郭沫若对于鲁迅及其作品,是敬重和倾爱的。在《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他曾坦率地表示:“在今代学人中,我最佩服的是鲁迅。”1936年鲁迅逝世后,郭沫若的挽联中有“钦诵二心,憾无一面”之句,表现其无限钦敬之情。之后,郭沫若又在鲁迅浮雕像上题联“返国空余挂墓剑,斫泥难觅运风斤”,深切的崇敬与思念溢于词表,特别是从1937年至1957年的二十年间,郭沫若多次以满腔诚挚和敬仰的情愫拜读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并步鲁迅原韵,曾先后和诗三首。
  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的七律诗,写作于1931年,是鲁迅为悲悼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柔石等五位左翼作家而写的。原诗为: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恕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1937年抗战前夕,鉴于郭沫若在海内外文化界的重大影响,蒋介石意欲“有所惜重”,终于撤消对郭沫若长达十载的通缉令,加上挚友郁达夫催促“速归”,而不久,“七七事变”爆发,郭沫若归心似箭,渴望回国参加抗日,报效祖国。7月24日夜,郭沫若在即将离别日籍夫人安娜和孩子们的前夕,伏在枕上含泪写下了第一首和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的诗《又当投笔请缨时》,即《归国杂吟》之二,诗曰:“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去国十年余泪血,登舟三宿见旌旗。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四万万人齐努力,同心同德一戎衣。”诗中倾注了郭沫若归国抗战的满腔赤诚和矢志奋斗的坚定信念,颇富闻鸡起舞之慨。
  1947年元旦前夜,周恩来从延安给郭沫若来信,鼓励说:“孤立那反动独裁者,需要里应外合的斗争,你正站在阵线的前头。”郭沫若没有辜负党的重托,他一面广泛团结民主人士,利用各种机会与美蒋斗争,一面在国统区文化战线上奋力呐喊,所谓“五更鼓响鸡在鸣”,他甘愿做一只为了埋藏旧社会、创建新中国而引吭高歌的雄鸡,并为此写下了第二首和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的诗:“成仁有志此其时,效死犹欣鬓有丝,五十六年余鲠骨,八千里路赴云旗。讴歌土地翻身日,创造工农革命诗。北极不移先导在,长风浩荡送征衣。”
  第三首和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的诗写于1957年7月7日,诗题为《纪念“七七”》,全诗为:“二十年前国难时,中华命脉细如丝。盟刑白马挥黄钺,誓缚苍龙树赤旗。大业全凭三法宝,《长征》不朽七言诗。卢沟桥上将圆月,照耀农民衣锦衣。”这首诗先由卢沟桥事变日寇侵华国难当头发轫,继而旌歌共产党、毛主席为民族解放事业所进行的英勇斗争,最后欢呼革命的胜利,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于毛泽东诗词的赞美与推崇。“誓缚苍龙”句显然出自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词的末句“何时缚住苍龙”;而对于毛泽东《七律·长征》一诗,则更系直抒胸意,崇拜有加。
  浙江省绍兴市华通花园5-403室(312000)
其他文献
教与学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活动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必须运用现代思维方式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跟上科学前进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关心社会、关注人生,拓展阅读面,开阔视野,钻研业务,更新观念,改
地处北京长安街建国门外的贵友大厦.是一家具有都市时尚特色的百货店。孟慧君作为贵友大厦一名普通的售货员,参加工作十几年间,先后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
作文的审题,包括审清题意及要求。至于审题的方式,则是多样的。先说语法分析,就是找出词句的构成规律。词句中,由合成词到短语再到单句,虽是语言单位的逐级扩大,但
期刊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佶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 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期刊
谈到什么是“和谐社会”,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字,一“口”一“禾”,表示“人人有饭吃”;“谐”字,人“皆”“言”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