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有效课堂提问,深入挖掘文本涵义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h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指出,阅读教学需要完成多元目标:提高适应各类语体、文体的阅读能力;发展阅读过程中的信息提取、思维加工和问题求解能力;培养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科学与人文素养。 由此可见,英语教学不能只关注词汇学习和语法现象,还要从语言的文学性和文化性角度对文本的深层涵义进行解读;英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对语言和信息进行表层理解,还要帮助引导学生“关注作者观点、情感态度和写作意图,把握文本的脉络层次和结构特点”, 最终达到“鉴赏语言文化”的目的(葛炳芳,2010)。本文以人教新课标第二模块第五单元Music的第一篇阅读The Band That Wasn’t教学设计为例,具体阐述如何通过教师有效提问挖掘文本内涵。
  一、阅读前(Prereading):通过提问引入主题
  教师播放门基乐队的一段表演视频,然后依次提问:
  ①What did you see in the video?
  ②What do musicians need in order to play good music?
  ③What can success bring them?
  分析:读前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引入文章主题,为阅读文章作准备。笔者借助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乐队表演视频让学生讨论乐队成功所需元素,为阅读文章做好铺垫。教师在教授新词汇的时候,也围绕着“乐队依赖什么才能成功”这个问题。同时通过最后一个问题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何很多乐队期盼成功,成功能带来什么,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思考得出答案,开始引入文章主题——成功。到底成功意味着什么? 作者眼中的成功又意味着什么?以此过渡到文章阅读。
  二、 阅读中(Whilereading):通过提问挖掘文本
  1.教师承接学生对上一个问题的回答提问:
  ①Does the writer think the same way?
  ②How do you get it? /What makes you think so? /Can you find a proving sentence?
  分析:在学生通过略读第一段得出答案后,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回到文章中去找出原句来证明自己答案的准确性。
  2.教师要求学生细读课文,找出两种成功之路的具体步骤,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①How are the two ways different?
  ②How do you know the Monkees became successful?
  ③What did they do later after accidentally becoming successful? Find a sentence from the text, please.
  ④So in conclusion, in a usual way, musicians practise hard, then wait for a good chance to be successful. (practice—chance—success)What about the Monkees?
  ⑤Why do you think they became more successful?
  ⑥Do the two ways have anything in common?
  分析: 学生通过表格内关于普通乐队成名之路和门基乐队成名之路的细节比较,找出差异并进行归纳总结——普通乐队的成名首先来自勤奋苦练,然后是等待机会,从而走向成功;而门基乐队却是因为一次意外走红,然后才去练习自己的音乐,最后走向更高的辉煌。在找出差异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去总结相同点——勤奋苦练、机遇、成功……学生每次给出答案的时候,教师追问学生如何得出该答案,从而引导学生重回文本。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慢慢开始挖掘文本内容,深入理解文章主题:成功的具体方式有所不同,但是成功的原因却有相似之处。通过比较异同,学生慢慢被引领到对文本更加深入的思考中来。
  三、阅读后(Postreading):通过提问联系实际
  ① Group discussion: What made the Monkees successful?
  They became successful because the Monkees is a band that .
  Then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title—The Band That Wasn’t? There must be some words missing, right? Can you try to make it complete?
  分析: 读后第一个问题基于细节阅读的表格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表格内容总结出门基乐队的具体成功原因。教师要求学生使用定语从句,一方面复习该单元的语法内容,另一方面为解读文章标题The Band That Wasn’t作准备。
  ② Individual work: What i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 their success? Do you agree with the writer?
  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作者的观点、文章内容、作者的意图等方面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是赞同、欣赏,也可以是质疑、反对,可以是延伸,也可以是对比。(贵丽萍,2011)既然找出了门基乐队成功的原因,那么作者是怎么看待他们的成功的呢?这个问题要求学生从文本中找出相应的单词、词组或者句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通过对构成语篇内容的词汇在阅读文本中的分析,才能了解“作者的真实创作意境”。(王晓青,2001)   ③Report: Which way suits you or your partners better?
  分析: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适合各自的成功之路,最后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交流。“学生并不是带着一个空的容器来学校接受知识的”, 因此“只有将学生的经历与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学生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周胜敏,2010)因此此处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联系现实,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分析哪种成功之路更加适合自己。
  ④ Draw a conclusion: 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article?
  T: In order to be successful, we have to be hardworking, talented, creative and be given a good chance. Hard work is the basis of success. So we need to keep on working. Talent is also an important basis, so we need to keep on improving. Chances play a necessary role, so we need to keep on trying. Creativity is the way out, so we need to keep on thinking.
  分析: 新课标七级要求学生运用适当的调控策略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总结学习结果。通过师生对文本的深层次解读,笔者和学生得出什么(what)是成功的要素,及怎么样(how)才能达成这些要素。再次联系现实,对学生的实际生活起到指导作用。
  笔者设计的四个读后问题紧紧围绕“成功”这个主题从文本过渡到现实,然后再从现实回到文本,最后又一次将文本和实际生活相连,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强调突出文章的主题。
  阅读除了阅读语言知识,还应阅读语言表达的思想。在阅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设计课堂提问,通过有效提问,除了在文本与语言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之外,还应该努力在文本和结论、文本和作者、文本和学生的多维智能以及文本和现实生活之间建立丰富的联系。
  参考文献
  [1]葛炳芳.High School Reading Instruction: A SIMPLE Perspective[J].一线教师,2010(2).
  [2]贵丽萍.以评判性阅读提升阅读层次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1(7).
  [3]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王晓青.培养问题意识,体会语言内涵——谈文体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1(1).
  [5]周胜敏.基于学生体验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0(9).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形成长效机制,坚持不懈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需要补足党员、干部的“钙铁锌”,提升“三种力”。  补“钙”强“动力”。党员干部的精神成长需要动力,这个动力就是“精神之钙”。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
让时政热点走进初中思品课堂既是落实新课标的必然要求,也是中考取胜的重要路径。如何在二轮复习中开展时政专题复习,发挥时政热点的教学实效值得每位毕业班教师思考。笔者认为,二轮复习中时政专题的利用,不能仅停留在时政热点的了解与考点知识的巩固上,应注重学科能力的培养。本节课作为市二轮复习示范课,通过“中国梦”主题下的素材变式,针对学生主观题中存在的人为遗漏信息、错误理解信息、孤立看待信息等问题的解决,培养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很好地运用“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学习,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以S02的学习为例来进行说明。  一、从物质的类别来学习S02  根据物质的分类,我们知道S0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在此基础上定点环顾,其化学性质似乎可以尽收眼底。  1.SO2与碱的反应。如S02(少量) 2NaOH ===Na2 S03 H2O,S02(过量) NaOH===NaHS03
说起高中历史教学,大部分教师可能都会把眼光投向高三。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学生寒窗苦读12载,最终结果是要在高三才能够体现出来的。可是,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楼搭得再高、再漂亮,都离不开坚实的地基。因此,我们若能够在高一学生初进校园时就打好其坚实的知识基础,学生以后的三年学习就会轻松顺利许多。那么,究竟该如何做好高一历史衔接教育呢?  一、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学科的重要性  从大道理上讲,“读
乡镇工作条件艰苦,干部干事创业心有顾虑,如何体现组织关怀?  部分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责任不力,如何建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少数党员宗旨意识淡化,如何真正实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部分群众对党组织认可度下降,党组织影响力缺失,如何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  ……  为破解这些难题,秭归县2017年在全县创新开展“四心”活动——乡镇干部“安心”、 基层党组织书记“修心”、基层党组织书记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教育的这种明确的目的性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有清晰的目标指向。余文森教授在《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指出,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四个基本因素构成的系统,如果要让系统发挥出最大功能,就需要教学目标对这四个基本因素进行统帅和支配。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缺少这种引领,教学就会像一盘散沙,毫无方向,不着边际,课上
摘 要: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基础概念求解问题、系统设计、理解人类行为等相关的思维活动。计算思维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重要思维,对于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学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与教育。本文主要探析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应用计算思维的策略,包括应用计算思维加强动手操作类型教学,应用计算思维加强学科整合教学,应用计算思维加强算法程序设计教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科学合理地运用以上策略展开教学。  关
【关键词】家园共育;生态教育;陪伴  家庭是幼儿重要的活动场所,家长既是幼儿最亲密的伙伴,也是幼儿家中的专任教师。密切家园合作、搭建家园共育网络平台,是幼儿园教育的责任之一。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需要家园充分地合作。”假期中,幼儿园的教育不能停,需要搭建并运用家园共育的网络平台,将幼儿园的教育生态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人本主义理论要求突出学习主体的体悟,尊重学生的思维、创设平等的对话环境,充分释放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交流中有思想的碰撞,体悟生命的内涵。以《绝地之音》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先学后教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认知能力,从而实现有效教学,唱出语文教学的“绝地之音”。  [关键词]主体地位学生潜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1]成为初中历史课程学习的指南。这个课标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史实,着眼于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人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整体理解知识点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