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时代”好像只是一个传说中的故事,人们口耳相传,却说不清道不明。“世道要变了”这样的句子藏在每一个人的心底,就好似吹起春风的时候,草一定会绿。19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年。文革阴霾还未完全散去,国门缓慢而沉重的敞开。外事活动逐渐增多,来自西方的风徐徐吹进,交流活动方兴未艾。
这一年,Isaac Stern作为西方第一位来华演出的小提琴大师对中国进行了访问。随行期间,美国最负盛名的音乐家传记片、艺术纪录片导演Murray Lerner拍摄成新闻纪录电影《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该片获得了1981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本片以Isaac Stern在中国的演奏路径为线索,记录了北京-桂林-上海三地的旅程,不仅展现了1979年的中国社会的人情风貌,也从侧面表现了这个红色江山十年浩劫之后的社会缩影。
在影片的开头Isaac Stern走下飞机,这个热情幽默的老人还有孩子一样的神情,镜头在北京机场一扫而过。随着画外音我们了解到Isaac Stern此行为期3周的交流访问。列车悠然驶向远方,背景音乐为中国传统的弦乐,娓娓道来气韵悠长。镜头视角向我们展现了人们从乡野劳作到城市生活,影片以开端对于当下的中国有一个基本的背景概括。西方眼中的神秘及衰败并不曾以血淋淋和极其异域的方式存在,这个看似与其他第三世界的国家未有独异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创难之后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后文留下铺陈。随之而来的镜头转换,政府视角的一次发言,赋予此次访问一个官方的定义。
官方招待席间,桌上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情。官方赠与Isaac Stern一块印有他名字的印章作为此次友好访问的礼物。Isaac Stern在桌上开心的手舞足蹈表示以后便不用在签名,只需要在一摞摞纸上踏章子便好。这个细节有别于中国传统的纪录片。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使得这个来自西方的一流小提琴家的形象更加立体化。在他真正的演奏开始之前,我们已经对他有了一个生活化的印象。西方导演经常大胆地在纪录片当中不对这样的小细节进行删减,为的是更好的保存人物性格的整体特征,而并非为所谓的主题服务。因为纪录片的主体便是人,人物性格的多样性是让纪录片丰富起来的重要条件。在中国政府的官方发言之后,欢迎乐曲采用的是用中国传统乐器演奏西方古典音乐,表示对于Isaac Stern的极大欢迎。而这也恰恰是一个重要的象征符号——中西方的文化的一次融合。
影片再次采用音乐进行转场,符合了此次音乐纪录片的表现方式。和之前一样,伴随着音乐,画面表现的是一幅幅中国的风情画面,著名景点以及标志建筑,而后音乐开始产生了变化,我们随着协奏曲来到了音乐会的现场。画外音说到:“了解一个国家的最好方式,就是拜访同领域的专家”这也通过一个侧面的角度说明该纪录片的视角便是想要了解一个最为真实的中国。在彩排的缝隙期间,Isaac Stern大方纠正了一些乐手的错误,那些乐团的成员流露出来的是一副茫然不知却又全然接受的表情。他们已经错失正确的判断太久太久,以至于来了什么便去接受什么,但又能从Isaac Stern的眉眼之间感受到,这个老爷子与众不同,他所讲述的是真的有用并且早应回归的东西。此处的音乐有着春风化雨的妙用。传统的中国人,是那么样的不喜欢热烈的表达,还用着旧式的方法来演奏音乐,如今是要改变了。
彩排结束之后,接待员就音乐问题和Isaac Stern有过一次交谈。不同的主张关于天才与社会的关系。而后他们又去了音乐学校,镜头横扫而过学生在校园里面演奏的镜头,他们处在不同的年龄却有着相同的才华。Isaac Stern给其中一个学生指出它的技术性错误,关于拉弓时运动的着力点是否来自于全身。他引用了一个很巧妙的例子——乒乓,来加深同学们对于这一概念的了解。乒乓球,是中国在70年代里的一个重要符号。乒乓球对我们国家的重要地位及意义。建国之后,刚发展体育不久,还没有经济实力去普及一些较为贵族的运动,当然也没有场地去进行类似棒球,足球的运动。乒乓球占地面积小,而且工具便宜,携带方便,所以在群众间广为流传。之后,随着这项运动的水平迅猛发展人才比比皆是,使得中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上屡屡获奖.经常出现冠亚军同时是中国人的场面。那是现代中国在国际上声名显赫的独有途径,也是重要的外交手段。
在Isaac Stern和低年级的学生进行交流时,我们很容易注意到,他是一个循循善诱乐于引导丝毫不生硬的老师。他的一切出发点都源自于热爱和真心的体验,而这一切放在彼时的中国显得珍贵的不合时宜。彩排期间,一低年级女孩子演奏流畅却缺乏激情。他鼓励她当众演唱一首歌曲,女孩子害羞的低下头颅,轻声吟唱,细腻温婉。
在北京的场景就有这样的几个事件告一段落,随着 Stern观看曲艺表演,导演用纵贯视角的方式延伸了口技这一表演的时间,接着又用传统的中国音乐将我们带到了山水桂林。在桂林停留的时间并不长久,只是作为 Stern一行所到之处的一个交代,但也从侧面表现了这一国家由北向南的民风容貌。
第三站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站,上海。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可以称得上是全片的精华。镜头落在上海站那一刻,便能嗅到一丝不一样的味道。摄像机轻轻掠过大街小巷,由不得人惊叹,那一年的中国,竟还有的这样的地方。分不出到底是残存的几丝生气还没有被人来得及带走,还是这里作为最为魅惑的东方之都可以最快的拥抱春天的风。《尼罗河上的惨案》《大独裁者》等电影海报粘贴在墙面,人们络绎不绝,脸上的表情忙碌。他们其中的有一些可以讲得很好的外语,有一些人更甚,对于“外面”的情况了如指掌,心爱的乐队的歌曲也能说得一字不差。 Stern的在上海的演出将要开始,却出了一点小小的意外。彼时,全上海只有一台钢琴可用于演奏,但因为长久未用的缘故,音节生涩、紧缩,已经不能够达到用于举办演奏会的水准。
随着影片的跟进,我们得出东西方对于音乐的不同态度。 Stern认为大多数学生其实都并不真的喜欢音乐,他们只是在演奏音符,并没有将身心投入去进行表达。同时,他以为中国有通过困难来表现自我能力的一种倾向。例如会努力演奏极难的段落来彰显自己,但从未沉浸其中。他认为本质大于技巧,要从最为重要的那一部分出发。
个人看来最为心惊动魄却又痛的持久的段落便是在于 Stern看过低年级同学演奏之后向谭校长提出来的那个尖锐却又直白的问题。Stern闻及为何不同年级的学生为何水平差异如此之大?这个问题孕育于日常,日常到我们身处其环境根本没有能力去认识到它,而当我们想要回答的时候,似乎要使出全部的力气来推翻那十年的生活。
影片在低年级学生向Stern演奏之时落下帷幕,给人一种故事从未停止的错觉。从Stern下飞机那一刻开始,音樂在这部影片中,少有间断,它不仅保持了故事的连贯性从而突出主题,更在某些方面有一些政治意义。西洋乐来了 ,“帝国主义的恶魔”这样拙劣的称呼只存在于过去。这不是一次来自与官方的访谈,也不是一个如何学好音乐的纪录片,它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沟通,关于心灵的影片。Stern来自哪里,何以谋生都变得不再重要,它是一个符号,甚至是一个“完整的人”的代表。他告诉你为之生存的一切所要凭借的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都源于内心。他甚至又是一个不谙世事的人,来自于另一个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相同的逻辑,却能用最为直白的方式进入你的心。影片名字无与伦比——< From Mao to Mozart: Isaac Stern in China>,它代表一个东西方的跨越,符号和符号之间的碰撞。人们,脸上的一种茫然和小心翼翼。院长让人无力的独白,特写最大化了那些情绪。我们爱着这个小老头,一个自热的光芒点。艺术是全人类情感的共通,这部片让我相信有超越一切的关怀。
这一年,Isaac Stern作为西方第一位来华演出的小提琴大师对中国进行了访问。随行期间,美国最负盛名的音乐家传记片、艺术纪录片导演Murray Lerner拍摄成新闻纪录电影《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该片获得了1981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本片以Isaac Stern在中国的演奏路径为线索,记录了北京-桂林-上海三地的旅程,不仅展现了1979年的中国社会的人情风貌,也从侧面表现了这个红色江山十年浩劫之后的社会缩影。
在影片的开头Isaac Stern走下飞机,这个热情幽默的老人还有孩子一样的神情,镜头在北京机场一扫而过。随着画外音我们了解到Isaac Stern此行为期3周的交流访问。列车悠然驶向远方,背景音乐为中国传统的弦乐,娓娓道来气韵悠长。镜头视角向我们展现了人们从乡野劳作到城市生活,影片以开端对于当下的中国有一个基本的背景概括。西方眼中的神秘及衰败并不曾以血淋淋和极其异域的方式存在,这个看似与其他第三世界的国家未有独异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创难之后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后文留下铺陈。随之而来的镜头转换,政府视角的一次发言,赋予此次访问一个官方的定义。
官方招待席间,桌上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情。官方赠与Isaac Stern一块印有他名字的印章作为此次友好访问的礼物。Isaac Stern在桌上开心的手舞足蹈表示以后便不用在签名,只需要在一摞摞纸上踏章子便好。这个细节有别于中国传统的纪录片。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使得这个来自西方的一流小提琴家的形象更加立体化。在他真正的演奏开始之前,我们已经对他有了一个生活化的印象。西方导演经常大胆地在纪录片当中不对这样的小细节进行删减,为的是更好的保存人物性格的整体特征,而并非为所谓的主题服务。因为纪录片的主体便是人,人物性格的多样性是让纪录片丰富起来的重要条件。在中国政府的官方发言之后,欢迎乐曲采用的是用中国传统乐器演奏西方古典音乐,表示对于Isaac Stern的极大欢迎。而这也恰恰是一个重要的象征符号——中西方的文化的一次融合。
影片再次采用音乐进行转场,符合了此次音乐纪录片的表现方式。和之前一样,伴随着音乐,画面表现的是一幅幅中国的风情画面,著名景点以及标志建筑,而后音乐开始产生了变化,我们随着协奏曲来到了音乐会的现场。画外音说到:“了解一个国家的最好方式,就是拜访同领域的专家”这也通过一个侧面的角度说明该纪录片的视角便是想要了解一个最为真实的中国。在彩排的缝隙期间,Isaac Stern大方纠正了一些乐手的错误,那些乐团的成员流露出来的是一副茫然不知却又全然接受的表情。他们已经错失正确的判断太久太久,以至于来了什么便去接受什么,但又能从Isaac Stern的眉眼之间感受到,这个老爷子与众不同,他所讲述的是真的有用并且早应回归的东西。此处的音乐有着春风化雨的妙用。传统的中国人,是那么样的不喜欢热烈的表达,还用着旧式的方法来演奏音乐,如今是要改变了。
彩排结束之后,接待员就音乐问题和Isaac Stern有过一次交谈。不同的主张关于天才与社会的关系。而后他们又去了音乐学校,镜头横扫而过学生在校园里面演奏的镜头,他们处在不同的年龄却有着相同的才华。Isaac Stern给其中一个学生指出它的技术性错误,关于拉弓时运动的着力点是否来自于全身。他引用了一个很巧妙的例子——乒乓,来加深同学们对于这一概念的了解。乒乓球,是中国在70年代里的一个重要符号。乒乓球对我们国家的重要地位及意义。建国之后,刚发展体育不久,还没有经济实力去普及一些较为贵族的运动,当然也没有场地去进行类似棒球,足球的运动。乒乓球占地面积小,而且工具便宜,携带方便,所以在群众间广为流传。之后,随着这项运动的水平迅猛发展人才比比皆是,使得中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上屡屡获奖.经常出现冠亚军同时是中国人的场面。那是现代中国在国际上声名显赫的独有途径,也是重要的外交手段。
在Isaac Stern和低年级的学生进行交流时,我们很容易注意到,他是一个循循善诱乐于引导丝毫不生硬的老师。他的一切出发点都源自于热爱和真心的体验,而这一切放在彼时的中国显得珍贵的不合时宜。彩排期间,一低年级女孩子演奏流畅却缺乏激情。他鼓励她当众演唱一首歌曲,女孩子害羞的低下头颅,轻声吟唱,细腻温婉。
在北京的场景就有这样的几个事件告一段落,随着 Stern观看曲艺表演,导演用纵贯视角的方式延伸了口技这一表演的时间,接着又用传统的中国音乐将我们带到了山水桂林。在桂林停留的时间并不长久,只是作为 Stern一行所到之处的一个交代,但也从侧面表现了这一国家由北向南的民风容貌。
第三站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站,上海。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可以称得上是全片的精华。镜头落在上海站那一刻,便能嗅到一丝不一样的味道。摄像机轻轻掠过大街小巷,由不得人惊叹,那一年的中国,竟还有的这样的地方。分不出到底是残存的几丝生气还没有被人来得及带走,还是这里作为最为魅惑的东方之都可以最快的拥抱春天的风。《尼罗河上的惨案》《大独裁者》等电影海报粘贴在墙面,人们络绎不绝,脸上的表情忙碌。他们其中的有一些可以讲得很好的外语,有一些人更甚,对于“外面”的情况了如指掌,心爱的乐队的歌曲也能说得一字不差。 Stern的在上海的演出将要开始,却出了一点小小的意外。彼时,全上海只有一台钢琴可用于演奏,但因为长久未用的缘故,音节生涩、紧缩,已经不能够达到用于举办演奏会的水准。
随着影片的跟进,我们得出东西方对于音乐的不同态度。 Stern认为大多数学生其实都并不真的喜欢音乐,他们只是在演奏音符,并没有将身心投入去进行表达。同时,他以为中国有通过困难来表现自我能力的一种倾向。例如会努力演奏极难的段落来彰显自己,但从未沉浸其中。他认为本质大于技巧,要从最为重要的那一部分出发。
个人看来最为心惊动魄却又痛的持久的段落便是在于 Stern看过低年级同学演奏之后向谭校长提出来的那个尖锐却又直白的问题。Stern闻及为何不同年级的学生为何水平差异如此之大?这个问题孕育于日常,日常到我们身处其环境根本没有能力去认识到它,而当我们想要回答的时候,似乎要使出全部的力气来推翻那十年的生活。
影片在低年级学生向Stern演奏之时落下帷幕,给人一种故事从未停止的错觉。从Stern下飞机那一刻开始,音樂在这部影片中,少有间断,它不仅保持了故事的连贯性从而突出主题,更在某些方面有一些政治意义。西洋乐来了 ,“帝国主义的恶魔”这样拙劣的称呼只存在于过去。这不是一次来自与官方的访谈,也不是一个如何学好音乐的纪录片,它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沟通,关于心灵的影片。Stern来自哪里,何以谋生都变得不再重要,它是一个符号,甚至是一个“完整的人”的代表。他告诉你为之生存的一切所要凭借的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都源于内心。他甚至又是一个不谙世事的人,来自于另一个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相同的逻辑,却能用最为直白的方式进入你的心。影片名字无与伦比——< From Mao to Mozart: Isaac Stern in China>,它代表一个东西方的跨越,符号和符号之间的碰撞。人们,脸上的一种茫然和小心翼翼。院长让人无力的独白,特写最大化了那些情绪。我们爱着这个小老头,一个自热的光芒点。艺术是全人类情感的共通,这部片让我相信有超越一切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