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关于人到底能活多少岁,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有三种观点: 一是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代表,认为人的极限年龄和其生长期或成熟期有关,寿命应当为其生长期的5~7倍,也就是100~140岁。 二是日本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人的寿命和性成熟期之间有着生物学规律,前者是后者的10倍左右,可达到108~145岁。 三是美国科学家海尔·弗利克在1961年提出的观点,弗利克认为:人的细胞分裂到50次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人到底能活多少岁,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有三种观点:
一是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代表,认为人的极限年龄和其生长期或成熟期有关,寿命应当为其生长期的5~7倍,也就是100~140岁。
二是日本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人的寿命和性成熟期之间有着生物学规律,前者是后者的10倍左右,可达到108~145岁。
三是美国科学家海尔·弗利克在1961年提出的观点,弗利克认为:人的细胞分裂到50次时就会出现衰老和死亡。
而正常細胞分裂的周期大约是2.4年/次,照此计算,人的寿命应为120岁左右。
中国传统医学同样验证了这个道理:《尚书》提出“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即活到120岁,才能叫作活到了应该活到的岁数。晋代著名养生家嵇康也认为,“上寿”可达百二十,“古今所同”。
(据《环球人文地理》)
其他文献
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上,集政治家、美术家和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唯独何香凝(1878-1972)。何香凝,广东南海(今广州市芳村区)人,出生在香港一个富商家庭,从小性格刚毅有主见,特别爱听太平天国女兵的故事。何香凝反对父母要她缠足,并买书本自学,遇到不懂的字就请教哥哥,她的学问就是从自学开始的。 廖仲恺的父亲侨居旧金山多年,曾留下遗嘱:儿子必须娶个大脚妇女作媳妇。但在19世纪末,中国见不到多少大脚妇女
对于人的死亡感受、死亡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那些早早经历过生死的人,对死亡的感受和认识,是超过一般人的;而对一般人来讲,往往是经历了亲人病故死亡之后,才有了对死亡的心理感受;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有这种感受是进入中老年之后,而且,随着岁月的更迭,这种心理和情感越发强烈。作家贾平凹说,依他的经验,三十岁以前,从来是不思考到死的,人到了中年,下一辈的人拔节似的往上長,老一茬的人接二连三地死去,死的概
北京天安门广场西边的人民大会堂,是党和国家召开最重要会议的场所。但是,它是由谁起名而叫“人民大会堂”的呢? 一个流传甚广的错误 流传甚广的,说起名者是时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的茅以升,有文章这样描写: 1959年9月24日当“万人礼堂”落成、巍然屹立在天安门广场后,周恩来总理特地邀请国内一批专家进行参观视察,深情地提议大家给其起个名字。周总理发给大家每人一张白纸、一支毛笔。只见茅以升斟酌
八十年前,鲁迅先生过世。 “先生逝于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写信的人叫许广平,收信的人叫朱安。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鲁迅当时的“现任”与“前任”。 世人多谈论鲁迅先生与许广平的忘年之恋,她是他的“小刺猬”,他把写给她的情书刊登见报,公之于众。 世人不知道的是,有一个女人,拔掉全身的刺,挥霍所有的时间与希望,却连鲁迅先生一句“再见”都没等到。她就是鲁迅的第一任妻子——朱安。 她嫁错了门,爱
善终是个什么状态呢?无疾而终,寿终正寝。民国时有个叫汪逢春的名医,提前一年告诉家人,这是跟你们过的最后一个年了;提前一个月处理家产;提前一周把一些老朋友聚在一块儿,告诉他们,一周之后,你们就见不着我了。在说到的那个时间,他沐浴更衣,躺在床上走了。这叫善终,能够给生命当家做主。 寿终正寝是指无疾而终,而且去世在自己家里。医院不是家,就不叫正寝。现在的人大多是在医院抢救过程中去世的,那个过程可以说就
人们普遍认为,肉类食物常常会对取食者产生特殊的吸引力,并促使他们产生倾向性选择行为。这不仅涉及个人偏好,而且涉及多种生物化学基础和演化意义。 人们经常食用的禽畜肉品的营养成分,除水分外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主要为蛋白质和脂肪。此外,肉类在储存和加热烹调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生成风味物质的生物化学反应。 味觉方面,整个口腔里至少分布着五种不同的感受器,其中一种感受器对谷氨酸
自从人类打猎食肉开始,就开始想方设法能够让肉储存的时间长一些。后来,人类发现盐的渗透吸水作用可以杀死肉类中的细菌,于是发明了咸肉腌制法。用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肉保存时间更长久,而且肉的味道也鲜美。细菌与肉类接触会产生一种表面电荷,并形成一定的电场。如果在肉里加上盐,食盐就会干扰和削弱肉类和细菌间的电场引力,从而防止细菌黏附到肉上。另外,当细菌接触到肉或其他食物时,会很快地繁殖,并连接在一起以防脱落。
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近日,美国《读者文摘》引用一项科学家针对研究范围内600名8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他们长寿的原因,除了人们熟知的健康饮食、锻炼身体外,所有的人都选择了一个词———心态。 不少长寿老人表示:“生活要随遇而安,多关注得到的而不是失去的,并且学会感恩知足。”针对他们的秘诀,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博士后黄峥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副教授王大华给予了详细解读。 1.
为什么有段时间不吃肉,会特别想吃肉?近日,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可能是大脑中一类多巴胺神经元在“捣鬼”。 研究发现,原来是一类多巴胺神经元在“捣鬼”。根据这些神经元在果蝇大脑中的投射区域,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DA-WED。当这些神经元失活时,即使果蝇被喂食缺乏蛋白的食物,它们对酵母的偏爱和摄取也会大大降低,但对水和盐分等的摄取欲望则不受影响。相反,人为激活DA-WED神经元,即便果蝇
数据显示,亚洲人是这个星球上最苗条的人群。你一定会随口说出原因:那一定是基因的作用。但这只对了一部分,传统和习惯在保持身材方面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爱吃小份食物:通常来说,亚洲人喜欢吃小份的食物;他们喜欢吃各式各样的菜,在同一餐中尝试几种菜肴。 烹饪方法:西方餐厅的大多数菜肴都是油炸的,亚洲餐厅当然也存在大量的油炸食物,但这并不是他们在烹饪时最常用的方法——他们的许多菜肴都会采用蒸或者煮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