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拟题]
每一个生命都是上帝独一无二的创造,珍爱生命,爱自己,也爱他人。你关心关注过身边的人吗?也许他们很平凡,但你能从他们身上得到很多启示,或者,通过他们,你会发现生命体之间微妙的联系……
请以“身边的人”为话题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原作]
住在我们那幢楼里的有许多老人,初中时,每天上学放学或周末都会碰到他们。他们也总是会止步,驻足在那儿用一双双深邃的、看到过许多沧桑岁月的眼睛望着我,慈祥地瞧着我。不知是在看什么,可能是因为我频繁地进出这幢楼常遇见他们,他们对我既熟悉又陌生吧?
被老人安静的双眼望着,起初觉得怪怪的,像是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后来也就习惯了。每天进进出出,我却与他们极少打招呼,觉得自己特没礼貌,可又说不出口。面对他们的目光我只能报以很淡很淡的微笑以及尊敬的眼神,不知他们有没有发现过。而我也总习惯于低头从他们的目光中嘴尖微微上扬着离开。
他们中有两位老人让我印象颇为深刻。一位住在一楼,一位住在三楼。我几乎在每天清晨上学时都会见到住在一楼的老人。她总是拄着拐杖颤悠悠颤悠悠地走出家门,在楼道口那一块较大的通风口侍弄着她种的一些花花草草。那些花花草草并不名贵,都是些朴素的植物,却有着艳丽的色彩,于是便常常看见老人用布满皱纹,枯枝般的手指,摸着那花瓣叶片专注地看着,犹如看一件珍宝。听到我下楼来的声音,就转身默默地拄着拐杖在不远处望着我,我悄悄看了看那位老人,她似乎表情古怪,一双有点混浊的眼定定地、目不转睛地望着我。双手支撑着拐杖,脚下挪动着,一边自己嘴里还喃喃着念叨着些什么。走远了,我回头发现老人仍在望着我,手拄的拐杖细致地颤动着,眼里有种让人无法理解的沉静,似乎要望透我,而她的背后是清晨新升的太阳,映衬之下,她苍老的身躯是那么那么小,却让我心中腾升起一种肃穆。
那住在三楼的老人已经90多岁了,背驼得厉害。与一楼的老人相反,遇见她总是在傍晚。每当我放学上楼,看见她背个手,半倚在楼梯的平台上,有时端一碗清淡的饭菜,有时看着西边壮丽的夕阳。我会突然被这幅苍老的画面所吸引: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向着夕阳,金色的余晖斜照在她脸上,晚风吹拂着她那枯老的身躯,老人目光平淡而平和地注视着落日。听到我上楼的动静,又缓缓转过身来,那么安详地注视着我,口中没有喃喃念叨,仿佛只是在聆听我上楼的脚步声。待我走过,她便又继续慢悠悠地回身望着远方,那神情犹如虔诚的朝圣者,面向着金光满布的天空。而落日的西晖在她的身后投下一片沧桑的岁月尘痕,那孤老的身影依然沉默着,伫立着。
我也是最终说不出那是种什么感觉。直到有好长时间不再看见老人,也忘却了最后一次见到她是何时,因为不久后,看见老人家里进出的人很多,不像平时那么清静。我开始没在意,后来渐渐对没有老人每晚的注视觉得不适了,上到三楼时,习惯性要抬头看看那扇老人的门,似乎期待着是要看到老人佝偻的身影,却总是落空,在那些进进出出忙碌的人中,独独没有看见背驼得厉害、一脸沧桑、目光却平和的老人。
老人的目光里总有让我读不懂的东西,那是很深刻、很深邃的,也只有岁月才懂得它的含义。而那目光中不仅仅有人生疲倦的苍老,或许还包容有往事的感叹,处世的镇静。如今上高中了,又是住校,回家时就更少看见老人们了,他们也终归是要离去的,或许来不及等待着看这日新月异的世界最后一眼。我也来不及再望一望他们佝偻的背影。其实被老人注视是一种幸福,这些老人的目光中应该还有对生命,对新一代的关爱。在他们的目光中,烦躁的心会变得平和。
[提升]
我们那幢楼里住着许多老人,初中时,每天上学放学都会碰到他们,他们总是会驻足,宁静而安详地望着我。
被老人注视,起初觉得怪怪的,浑身不安,像是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后来也就习惯了,但还是极少与他们打招呼,虽然知道自己很没礼貌,可就是说不出口。面对他们的目光我只是报以含着敬意的眼神以及嘴角微微上扬的很淡很淡的微笑,然后低头匆匆在他们的目光中离开——不知他们有没有发现过。
他们中有两位老人让我印象颇为深刻。一位住在一楼,一位住在三楼。住在一楼的老人,我几乎每天清晨上学时都会见到。她总是拄着拐杖颤悠悠颤悠悠地走出家门,在楼道通风口处侍弄她种的花花草草。那些花花草草并不名贵,都是些朴素的植物,却有着艳丽的色彩。我常常看见老人用布满皱纹、枯瘦犹如老树枝般的手指抚摸着那花瓣叶片,专注地看着,犹如看一件珍宝。听到我下楼来的声音,就转身默默地拄着拐杖在不远处望着我。我悄悄看了看那位老人,她似乎看起来表情古怪,一双有点混浊的眼定定地、目不转睛地望着我,双手支着拐杖,脚下挪动着,一边嘴里还喃喃着念叨着些什么。走远了,一回头,发现老人仍在望着我,手拄的拐杖微微地却那么显明地颤动着……她的背后是清晨新升的太阳,映衬之下,她苍老的身躯是那么那么小,不知怎的,我的心中升腾起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那住在三楼的老人已经90多岁了,背驼得厉害。与一楼的老人相反,遇见她总是在傍晚。每当我放学上楼,看见她背个手,半倚在楼梯的平台上,有时端一碗清淡的饭菜,有时看着西边壮丽的夕阳。我会突然被这幅画面所吸引: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向着夕阳,金色的余晖斜照在她脸上,晚风吹拂着她那枯老的身躯,老人目光平淡而平和地注视着落日。听到我上楼的动静,又缓缓转过身来,那么安详地注视着我,口中没有喃喃念叨,仿佛只是在聆听我上楼的脚步声。待我走过,她便又继续慢悠悠地回身望着远方,那神情就犹如虔诚的朝圣者,面向着金光满布的天空。孤老的身影久久沉默着,伫立着。
我说不出那是种什么感觉,也忘却了最后一次见到她是何时。不久后,看见老人家里进出的人很多,不像平时老人独居时那么清静——顶多有个照顾陪伴的阿姨。我开始没在意,后来渐渐觉得不适,上到三楼时习惯性要抬头看看那扇门,似乎期待着看到老人佝偻的身影,但却总是落空,在那些进进出出忙碌的人中,独独没有看见背驼得厉害、一脸沧桑却目光平和的老人,许是永远也看不到了。
如今上高中了,又是住校,就更少看见老人们了。我有些怀念那些日子了,虽然我读不懂他们目光里的全部意义,但每每想起,我烦躁的心会变得平和。
[评价]
原作的优点是明显的:抒情味儿浓,平淡的叙述中有较多的深意。这有赖于作者较敏锐的生活感受力和较强的文字表达力。但当我们细细品读,总还是感到缺失,最直接的感觉就是文字不够简洁,深一层看,主要在于主旨不够鲜明,也就是当作者对“老人的目光”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时候思路还不够明晰。
改作明确了思路,老人的孤独——这种孤独不仅仅来自独居,还有来自与作者的隔膜,这在改作第二段有了集中而深刻的体现。独居的老人多么友善、慈祥地看着作者,那么真诚地目送,或许,他们看到作者想起了他们的孙子孙女,难道他们不希望作者能做出一些回应?哪怕是一个真诚的微笑?但作者似乎更多的是“怪怪的感觉”、“很淡很淡的微笑”、“匆匆离开”,似乎更多的是羞涩和敬而远之的戒备。这种邻里之间的隔膜难道不正是现代独居老人孤独的又一个原因?
改作的最后一段,用简洁的语言深化主题,从孤独层面上升到对生命的传承关系的理解,也给我们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老一辈的人,从功利角度讲,他们是耗尽了生命最后的能量;但他们的存在提醒着生命生生不息的传承和延续,让我们看到生命尽头的洗尽铅华的平淡和安静,启发着我们对生命的思考。这也回应了作者前文描绘的两位老人分别在晨光里和夕照里的画面。
细节部分比如“一位住在一楼,一位住在三楼。我几乎在每天清晨上学时都会见到住在一楼的老人”调整为了“一位住在一楼,一位住在三楼。住在一楼的老人,我几乎每天清晨上学时都会见到”,前后语意更顺了,也是进步。(指导老师:奚素文)
编辑/梁宇清
每一个生命都是上帝独一无二的创造,珍爱生命,爱自己,也爱他人。你关心关注过身边的人吗?也许他们很平凡,但你能从他们身上得到很多启示,或者,通过他们,你会发现生命体之间微妙的联系……
请以“身边的人”为话题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原作]
住在我们那幢楼里的有许多老人,初中时,每天上学放学或周末都会碰到他们。他们也总是会止步,驻足在那儿用一双双深邃的、看到过许多沧桑岁月的眼睛望着我,慈祥地瞧着我。不知是在看什么,可能是因为我频繁地进出这幢楼常遇见他们,他们对我既熟悉又陌生吧?
被老人安静的双眼望着,起初觉得怪怪的,像是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后来也就习惯了。每天进进出出,我却与他们极少打招呼,觉得自己特没礼貌,可又说不出口。面对他们的目光我只能报以很淡很淡的微笑以及尊敬的眼神,不知他们有没有发现过。而我也总习惯于低头从他们的目光中嘴尖微微上扬着离开。
他们中有两位老人让我印象颇为深刻。一位住在一楼,一位住在三楼。我几乎在每天清晨上学时都会见到住在一楼的老人。她总是拄着拐杖颤悠悠颤悠悠地走出家门,在楼道口那一块较大的通风口侍弄着她种的一些花花草草。那些花花草草并不名贵,都是些朴素的植物,却有着艳丽的色彩,于是便常常看见老人用布满皱纹,枯枝般的手指,摸着那花瓣叶片专注地看着,犹如看一件珍宝。听到我下楼来的声音,就转身默默地拄着拐杖在不远处望着我,我悄悄看了看那位老人,她似乎表情古怪,一双有点混浊的眼定定地、目不转睛地望着我。双手支撑着拐杖,脚下挪动着,一边自己嘴里还喃喃着念叨着些什么。走远了,我回头发现老人仍在望着我,手拄的拐杖细致地颤动着,眼里有种让人无法理解的沉静,似乎要望透我,而她的背后是清晨新升的太阳,映衬之下,她苍老的身躯是那么那么小,却让我心中腾升起一种肃穆。
那住在三楼的老人已经90多岁了,背驼得厉害。与一楼的老人相反,遇见她总是在傍晚。每当我放学上楼,看见她背个手,半倚在楼梯的平台上,有时端一碗清淡的饭菜,有时看着西边壮丽的夕阳。我会突然被这幅苍老的画面所吸引: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向着夕阳,金色的余晖斜照在她脸上,晚风吹拂着她那枯老的身躯,老人目光平淡而平和地注视着落日。听到我上楼的动静,又缓缓转过身来,那么安详地注视着我,口中没有喃喃念叨,仿佛只是在聆听我上楼的脚步声。待我走过,她便又继续慢悠悠地回身望着远方,那神情犹如虔诚的朝圣者,面向着金光满布的天空。而落日的西晖在她的身后投下一片沧桑的岁月尘痕,那孤老的身影依然沉默着,伫立着。
我也是最终说不出那是种什么感觉。直到有好长时间不再看见老人,也忘却了最后一次见到她是何时,因为不久后,看见老人家里进出的人很多,不像平时那么清静。我开始没在意,后来渐渐对没有老人每晚的注视觉得不适了,上到三楼时,习惯性要抬头看看那扇老人的门,似乎期待着是要看到老人佝偻的身影,却总是落空,在那些进进出出忙碌的人中,独独没有看见背驼得厉害、一脸沧桑、目光却平和的老人。
老人的目光里总有让我读不懂的东西,那是很深刻、很深邃的,也只有岁月才懂得它的含义。而那目光中不仅仅有人生疲倦的苍老,或许还包容有往事的感叹,处世的镇静。如今上高中了,又是住校,回家时就更少看见老人们了,他们也终归是要离去的,或许来不及等待着看这日新月异的世界最后一眼。我也来不及再望一望他们佝偻的背影。其实被老人注视是一种幸福,这些老人的目光中应该还有对生命,对新一代的关爱。在他们的目光中,烦躁的心会变得平和。
[提升]
我们那幢楼里住着许多老人,初中时,每天上学放学都会碰到他们,他们总是会驻足,宁静而安详地望着我。
被老人注视,起初觉得怪怪的,浑身不安,像是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后来也就习惯了,但还是极少与他们打招呼,虽然知道自己很没礼貌,可就是说不出口。面对他们的目光我只是报以含着敬意的眼神以及嘴角微微上扬的很淡很淡的微笑,然后低头匆匆在他们的目光中离开——不知他们有没有发现过。
他们中有两位老人让我印象颇为深刻。一位住在一楼,一位住在三楼。住在一楼的老人,我几乎每天清晨上学时都会见到。她总是拄着拐杖颤悠悠颤悠悠地走出家门,在楼道通风口处侍弄她种的花花草草。那些花花草草并不名贵,都是些朴素的植物,却有着艳丽的色彩。我常常看见老人用布满皱纹、枯瘦犹如老树枝般的手指抚摸着那花瓣叶片,专注地看着,犹如看一件珍宝。听到我下楼来的声音,就转身默默地拄着拐杖在不远处望着我。我悄悄看了看那位老人,她似乎看起来表情古怪,一双有点混浊的眼定定地、目不转睛地望着我,双手支着拐杖,脚下挪动着,一边嘴里还喃喃着念叨着些什么。走远了,一回头,发现老人仍在望着我,手拄的拐杖微微地却那么显明地颤动着……她的背后是清晨新升的太阳,映衬之下,她苍老的身躯是那么那么小,不知怎的,我的心中升腾起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那住在三楼的老人已经90多岁了,背驼得厉害。与一楼的老人相反,遇见她总是在傍晚。每当我放学上楼,看见她背个手,半倚在楼梯的平台上,有时端一碗清淡的饭菜,有时看着西边壮丽的夕阳。我会突然被这幅画面所吸引: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向着夕阳,金色的余晖斜照在她脸上,晚风吹拂着她那枯老的身躯,老人目光平淡而平和地注视着落日。听到我上楼的动静,又缓缓转过身来,那么安详地注视着我,口中没有喃喃念叨,仿佛只是在聆听我上楼的脚步声。待我走过,她便又继续慢悠悠地回身望着远方,那神情就犹如虔诚的朝圣者,面向着金光满布的天空。孤老的身影久久沉默着,伫立着。
我说不出那是种什么感觉,也忘却了最后一次见到她是何时。不久后,看见老人家里进出的人很多,不像平时老人独居时那么清静——顶多有个照顾陪伴的阿姨。我开始没在意,后来渐渐觉得不适,上到三楼时习惯性要抬头看看那扇门,似乎期待着看到老人佝偻的身影,但却总是落空,在那些进进出出忙碌的人中,独独没有看见背驼得厉害、一脸沧桑却目光平和的老人,许是永远也看不到了。
如今上高中了,又是住校,就更少看见老人们了。我有些怀念那些日子了,虽然我读不懂他们目光里的全部意义,但每每想起,我烦躁的心会变得平和。
[评价]
原作的优点是明显的:抒情味儿浓,平淡的叙述中有较多的深意。这有赖于作者较敏锐的生活感受力和较强的文字表达力。但当我们细细品读,总还是感到缺失,最直接的感觉就是文字不够简洁,深一层看,主要在于主旨不够鲜明,也就是当作者对“老人的目光”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时候思路还不够明晰。
改作明确了思路,老人的孤独——这种孤独不仅仅来自独居,还有来自与作者的隔膜,这在改作第二段有了集中而深刻的体现。独居的老人多么友善、慈祥地看着作者,那么真诚地目送,或许,他们看到作者想起了他们的孙子孙女,难道他们不希望作者能做出一些回应?哪怕是一个真诚的微笑?但作者似乎更多的是“怪怪的感觉”、“很淡很淡的微笑”、“匆匆离开”,似乎更多的是羞涩和敬而远之的戒备。这种邻里之间的隔膜难道不正是现代独居老人孤独的又一个原因?
改作的最后一段,用简洁的语言深化主题,从孤独层面上升到对生命的传承关系的理解,也给我们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老一辈的人,从功利角度讲,他们是耗尽了生命最后的能量;但他们的存在提醒着生命生生不息的传承和延续,让我们看到生命尽头的洗尽铅华的平淡和安静,启发着我们对生命的思考。这也回应了作者前文描绘的两位老人分别在晨光里和夕照里的画面。
细节部分比如“一位住在一楼,一位住在三楼。我几乎在每天清晨上学时都会见到住在一楼的老人”调整为了“一位住在一楼,一位住在三楼。住在一楼的老人,我几乎每天清晨上学时都会见到”,前后语意更顺了,也是进步。(指导老师:奚素文)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