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季羡林的外语学习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za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公认的语言大师,季羡林学习过的外语数量一直为人误传,笔者梳理史料确切统计出季羡林先后学习了13种外语,在梳理史料的同时,笔者以时间顺序为依据,考证出季羡林13种外语的学习顺序及掌握程度,纠正了一直以来的错误视听。
  关键词:季羡林;语言;外语学习
  一、季羡林语言学习综论
  季羡林是公认的翻译家和语言学大师,多数论者提及他作为“语言大师”身份时都会一并提及他所掌握的各种语言,然而据作者所知,这些说法多数只是因袭旧说,有的甚至是以讹传讹。如王秉钦在其2009年发表的《季羡林翻译思想“三论”》中说,“他通晓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和德、法、英、俄、拉丁语、阿拉伯语等多种现代语言”,而实际上季羡林并不通晓拉丁语,那只是在留学柏林挣扎于选修希腊语的同时一段时间的自学,但仅仅是门外浅学(蔡德贵,167),所以根本不能说他“通晓”拉丁语。多数学者“将错就错”,极少有认真区分季羡林对这些语言的掌握程度的。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梳理文献确定季羡林到底学习了多少门语言,掌握哪些语言,又精通哪些语言,哪些语言又仅仅是入门,这对于描述季羡林的第二语言习得方面有一定借鉴意义,并对梳理季羡林在各种语言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译介有重要帮助。
  通过比读季羡林各种传记,笔者发现季羡林共学习过14种语言,其中有13种外语,涉及到3个语系9个语族——分别为印欧语系下印度语族的梵语、巴利语,吐火罗语族的吐火罗语,伊朗语族的吠陀语,斯拉夫语族的俄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日耳曼语族的英语、德语,拉丁语族的法语、拉丁语,希腊语族的希腊语;亚细亚语系下闪语族的阿拉伯语;还有就是季羡林的母语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语族。而这14种语言,季羡林的掌握程度也是有天壤之别的,不能用上述一些学者笼统的词汇描述,如“掌握”“通晓”或“精通”。至于这14种语言季羡林是怎么学习的、其先后顺序和掌握程度如何,笔者试做如下陈述。
  二、14种语言学习先后顺序及水平考证
  首先是汉语,季老著述达千万字,这是不用稽考的。对于其他13门外语的学习顺序及其掌握程度笔者进行如下阐述:
  1.英语学习
  在季羡林学习的所有外语中,英语学习最早且时间最长。1920年,年仅9岁的季羡林在新育小学(即现山东省实验小学)开始了为期9年的不间断的英语学习,考初中时他因英语成绩好而被录取到“一年半级”。
  1923年季羡林入济南正谊中学(现济南藝术学校)继续学习,在学校所开设的7门正式课程中,季羡林“除了英语,对其他的兴趣都一般”,并且“除了在学校上课,每天晚上还到尚实英文学社去学英语”(蔡德贵,2009:51),因此他的英语水平也得到了继续提高,这个时候的正谊中学集结了不少英文水平很高的教师,如用英语教历史的钮威如老师,“这些老师英文水平都很高,教学也努力,使他学到不少东西”(蔡德贵,2009:52)。更重要的是,他受到时任英文老师郑又桥新颖的“重写作文”的教学方法的点拨,好像从他那里“得到了一把金钥匙,学到了地道的英文”(胡光利,2013:55)。到1926年季羡林上高中时,“他的英文水平已经达到能阅读和翻译英国作家小说的程度,英文作文也可以写出相当长的文章了”(胡光利,2013:52)。
  到了山大附设高中(时又名“北园高中”),对季羡林的鼓励和影响莫大的是北大英文系毕业的刘老师,在其鼓励和影响下,季羡林开始购买和阅读英文原版小说,并尝试进行翻译(季羡林,2008:29)。1929年,“五三惨案”之后的山大附中撤销,季羡林入新成立的省立高中继续学习,在这里他受到了董秋芳莫大的鼓励,英文写作水平有很大提高。
  高中毕业后,季羡林参加高考,英文考题是汉译英李煜《清平乐》上半阕和从未接触过的英文听写,张榜公布后季羡林同时被北大和清华录取,毫无疑问有其出色翻译及英语听力能力的功劳。他为出国考虑,选择了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之后更是如鱼得水,在那种“教材多为英文,教员多是外教,连中国教师讲课也多用英文”(胡光利,2013:90)的环境下,在王文显、吴宓、叶公超等英文水平卓绝的大师指导下,他的英文水平迅速提升,一直到留学德国又重新开始了英语语言的学习,使其英语系统学习时间长达20年。
  2.德语学习
  季羡林学习的第二种语言就是德语。时间是在1926年。然而教授德语的教师有严重口音,“教了一学期德文,学生们只学会几个单词”(蔡德贵,66),季羡林自然也不可能学好,一直到清华大学才开始了四年的“德语专门化”学习。然而在清华一二年级,季羡林并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蔡德贵,92)。对于在清华时的德语水平到底如何,季羡林有明确交代,他直言“当时的德文水平不可能真正看借薛德林的并不容易懂的诗句……半懂不懂,囫囵吞枣”(季羡林,2008:41),“我在清华学德语,虽然四年得了八个优,其实是张不开嘴的”(同上,66),主要原因就是“四年之内,在课堂上,中国老师只说汉语,德国老师只说英语,从来不用德语讲课。结果是,学了四年德文,我们只能看书,而不能听和说”(季羡林,2013:349)。后来留学德国,他的德语学习才步入正轨,后期季羡林的很多论文都是以德语撰写,因此不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他都该是“精通”德语的。
  3.法语俄语学习
  在清华德语专门化的同时,季羡林也选修了法语和俄语。不过俄语只是他偶尔旁听的一门语言(季羡林,2009:115),且只坚持了一周左右就放弃了。因此在外语学习次序上,德法是难分先后的,俄语开始学习时间较为靠后。
  具体来看,在法语方面,教师教风不良,导致季羡林没有学到多少法语。而俄语学习,对季羡林来说也不算成功,他在自传中说“这门课,他只学了一些单词和几句话,便结束了第一次学俄语的过程”,且“这些外国教授的水平都不怎么样,看来都不是正途出身,有点野狐谈禅的味道。费了四年的时间,收获甚微”(季羡林,2002:22)。这应该可以是季羡林对其掌握法语和俄语的阶段性定论了。   不过在留学德国之后,季羡林选择了斯拉夫语言学为其副系,又开始了俄语学习,只不过他的俄语口语尚未能达到应付自如的程度(季羡林,2009:469)。
  4.希腊语拉丁语学习
  在清华时季羡林就开始了希腊语的学习,不过因为纯是自学,其学习次序也落后于德法俄三语。在1932年9月26日的日记里,他立志要学希腊语(季羡林,2009:121),在11月15日的日记里他就已经开始阅读希腊文了(同上,149)。到了1933年10月30日,他开始看希腊原文的《伊里亚特》了,半个月之后他就读完了这本希腊史诗,并迅速地进行《奥德赛》和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的阅读,稍后甚至抱着傅东华所译《奥德赛》连呼翻译得不好。因此笔者判断,清华时期季羡林的希腊语学习应该是书面上的“精通”了。
  留学德国之后,他“听从了章用的劝说,在第一学期选的课就以希腊文为主”(同上,444)。然而希腊语教师声音太小又不提问,第一印象很差,使其尝试了另一个语种——拉丁语,但仅限于自学。这两种语言的学习都没有持续很久。据其阅读原典的情况而说季羡林“通晓”希腊语应不为过。至于拉丁语,季羡林大约在后来破译吐火罗残卷时重拾这种语言,但也只是用拉丁字母转写,并非翻译为拉丁语,据此笔者以为季羡林的拉丁语水平也仅仅入门。
  5.梵文等学习
  英、德、法、俄、希腊语、拉丁语之后,季羡林接着学习的应该是梵文。从日记上来看,季羡林是1936年4月2日开始了他学习梵文的第一课,时间晚希腊语学习近4年,比拉丁语学习也晚了半年。巴利文和梵文同属印度语族,是佛经文学绕不开的,后来凡有著论,无不显示了他在梵文和巴利文方面的精深造诣,笔者也不再赘述。
  至于吐火罗语和吠陀的学习则是因缘际会。他一开始并没有意愿学习,然后当年逾古稀的西克教授接替瓦尔德施米特之后,季羡林不得不服从了西克教授的传道授业。季羡林对于这几种古印度语言的掌握自不待名。
  6.阿语斯拉夫语学习
  季羡林學习过阿拉伯语,不过水平只算入门。1937年夏季学期,开始初级阿拉伯文学习,读阿文的《古兰经》,不过到了1938年冬季学期他就放弃了,这一年他真的“下工夫学了一年阿拉伯文。后来,又觉得不妥,决定放弃”(蔡德贵,2010:171)。因此,笔者断定他的阿语水平不能用“通晓”等词形容。
  1936年6月30日,季羡林决定副系选择英国语言文学和斯拉夫语言学(蔡德贵,2010:34)。但是斯拉夫语言学不是一门语言,而是三种语言,和俄语同属于斯拉夫语族。其中塞语和克语有90%的相似度,仅部分词法差异,所以从世界语言谱系角度区分,也可以视作南斯拉夫语支下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关于季羡林掌握南斯拉夫语水平的记载也比较少,笔者所能发现的就是他在博士论文答辩前的其他各门考试中,斯拉夫语也获得优异成绩(季羡林,2009:469)。
  三、结论
  从以上文献梳理可以看出,季羡林实际精通(口语书面)的外语只有英语、德语、梵语3种,非口语交流的语言达到精通水平的有俄语、希腊语、巴利语、吠陀语、吐火罗语、南斯拉夫语6种或7种(分南斯拉夫语为二的情况下),其中巴利语、吠陀语和吐火罗语因为是古印度语,已经不作为口语交流使用。所以,说季羡林“通晓”9种或10种外语是可以肯定的。但法语、阿拉伯语、拉丁语3种语言就只能说是“学习过”了。总括起来,季羡林是当之无愧的语言学大师,他学习了14种语言并通晓11种(含母语),通过他的学习原因、学习背景、学习次序、学习强度的梳理,我们可以对这么一位大师的成长产生最直观的印象,既可以对后人学习语言有一定借鉴意义,也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秉钦.季羡林翻译思想“三论”[J].中国外语,2009(5):89-92.
  [2]蔡德贵.季羡林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胡光利,梁志刚.季羡林大传[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3.
  [4]季羡林.我的求学之路[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5]季羡林.学海泛槎[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5.
  [6]季羡林.季羡林自传[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7]季羡林.季羡林全集第4卷日记·回忆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8]季羡林.牛棚杂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9]蔡德贵.季羡林年谱长编[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
  注:本文为山东政法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济南翻译家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颜海峰,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典籍英译和诗歌翻译。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制定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为评估感染控制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5年10月28日00∶00—24∶00统一对所有住
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的重要前提,每一次管理理论的突破,几乎都是基于一种新的人性假设。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是基于人们的需要的不同的特征,即把人看成是需要人,其
农民问题是“三农”的核心,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内因.本文基于对浙江省部分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指出浙江省农村劳动力在受教育程度、能力与知识、观念与态度等
摘 要:1994年,跆拳道项目经国际奥委会正式通过,成为2000年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跆拳道的专业技术发展变化很快,技术分值也在不断改变。横踢在跆拳道技术中是最简单、最实用的技术,同时也是运动员运用最多、最重要的得分技术之一,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因此,及时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的变化,对跆拳道训练以及比赛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横踢;跆拳道;分值增加  1 前言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古老的武术运动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在神经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见习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
摘 要: 自从计价规范出台以来,越来越多的建设工程在招、投标过程中,都应用了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法。通过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法进行招标时,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造价,科学合理地应用投资,在充分竞争的过程中所确定出的工程造价才是最合理的工程造价,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工程造价才能使投资效益达到最大化。本文主要分析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工程招投标阶段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投标;应用;
目的探究参与式教学在《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择预防2011级1班的30名学生为实验组,2011级2班的31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参与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
在地缘文化和血缘文化的背景下,农村房屋买卖习惯法具有独特的特点,其买卖契约具有习俗性和流变性,这些特征使农村房屋买卖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规定既有共通性又有出入性.就
摘 要:高校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骨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学生社团已经是展现年轻人活力与智慧的主要舞台,因此开展社团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和完善高校骨干队伍建设,对于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学生骨干队伍;社团活动;建设    大学是大学生发现自我、挖掘自我、改造自我、创造自我、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在大学校园这个舞台上,学生就是导演,就是舵手。
笔者通过总结担任毕业班辅导员期间的就业指导工作经验,初步探究了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方法,以期实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可持续发展。